去年zqsg追過的綜藝,今年再次火上了熱搜。
《令人心動的offer》第二季,不僅闖入頂級「紅圈所」,還精準踩中了「凡爾賽文學」風口,首播即熱度爆棚。
律政行業「素人PK+明星觀察」的方式,能做到單集播放量破億,關注度不輸明星真人秀,背後的底層邏輯同樣值得玩味——「選品選得好,熱度差不了」。
律師本就能言善辯、顏值尚可,且多數心態開放,他們上節目有「先天優勢」。某檔出圈兒的「樂隊節目」,不也是押中了搖滾咖的「人格魅力」嘛!
況且律師作為「社會窗口」,本身一個個案件背後就是人世複雜的映射,故事性get,劇情設置也好走。
題材優秀到哪怕海外原版「珠玉在前」,第一季也輕鬆拿下豆瓣8.3的高分,獲得觀眾認可。
那這檔職場綜藝到底有什麼可取之處?今天就重溫首季精彩,為大家深度揭秘。
一、滿足大眾對精英群體的獵奇
《令人心動的offer》選擇律師作為觀察和討論的對象,本身就滿足了觀眾對精英群體的獵奇窺探欲。
多次放言是「全中國最好經紀人」,差點保送北大的標準學霸楊天真,在踏上「流量背後操盤手」的職業賽道前,小時候的夢想也是當律師。
在2016年那場「天真是我最大的武器」演講中,她說:
「我從小的理想有兩個:第一個是走遍世界,第二個是成為一個律師。小時候看過太多TVB連續劇,就覺得律師在法庭上通過自己的滔滔不絕可以解決很多問題。我覺得這個行為非常酷。」
第二季實習生丁輝「背水一戰」,面試環節被問擇業原因,也提到了律師「社會地位高」。
為什麼要做律師?本來是個見仁見智的問題。但既然選擇做律師,無非是被律師行業的某些職業優勢所吸引。
最顯而易見的就是財富因素。
雖然律所實習生也就是千元工資,但如果抱著長期思維,踏實做業務,在律師行業堅持耕耘十年二十年,通常會有維持高質量生活的收入水平。
其次,相較於法官、檢察官、公證員和公司法務等其他法律職業,律師也比較自由。尤其是對於已經充分實現財務自由的律師,上班時間相對靈活。
律師行業的光鮮一面,在那些虛構的職場劇裡被放到最大,輕而易舉俘獲觀眾的心。
《legal high》、《suits》、《逆轉裁判》,律政主人公清一色智商爆表,氣場兩米八,薪資豐厚。
更別提靳東主演的《精英律師》,一小時六千到十萬諮詢費,編劇也真的敢寫!
現實中的完美律師,我會pick喬治·克魯尼的妻子艾莫·阿拉慕丁。
英國籍黎巴嫩律師、社會活動家、作家,畢業於牛津大學和美國紐約大學法學院,專業為國際法、刑法,人權法及引渡法,履歷表上一堆著名的case。
被網友盛讚長得像好萊塢大美女安妮·海瑟薇,還被冠以「英國最美女律師」稱號。
我們來康康來自女神老公的彩虹屁:
「我老婆同時接手11個案子,在哥倫比亞教書,還能思考搭配每天的著裝,關鍵是品味一流!」
收服鑽石級「情場浪子」的強悍女律師,智商、顏值、身材和衣品,都是TOP級別!
記得有次看《圓桌派》,女記者周軼君偶遇這對名人夫妻,作為喬治·克魯尼的粉絲,都說女律師太耀眼,帥哥瞬間淪為背景板。
能讓同性忘掉偶像的魔力,你服不服?
二、人物本身閃光點
既然律師行業自帶「精英」光環,那麼具體到個人身上,他們所展現出來的普遍優勢也足夠在綜藝鏡頭前打造人物閃光點。
首先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顏值優勢。
根據美國經濟學家丹尼爾·哈默邁什關於「顏值和收入」的研究發現:「顏值高的人比顏值低的人,平均收入要高14%。」
《令人心動的offer》首季,錦天城四位帶教律師中的「顏值擔當」:「階庭蘭玉」王律師,「律政佳人」徐律師,出場就令觀眾眼前一亮。
實習生「人間何以琛」薛俊傑、身材健碩「帥氣海歸」蔡昆廷和明豔美女郭旭,更是「才貌雙全」的典型。
第二季小帥哥李晉曄,面試排名第一,被問到顏值加成,機智應對。先承認律師作為需要和客戶打交道的行業,形象優勢也是客觀存在,但被君合錄用,還是希望顏值因素佔比越小越好。
先導片就成功圈粉。「明明可以靠顏值,卻偏偏要靠才華」本人了!
其次是訴訟律師必備技能——能言善辯。
先說西南政法大學的水瓶座學霸,鄧冰瑩小姐姐。
她的履歷real優秀,面試的時候就已經過了司法考試,所在辯論隊也曾經獲得「世界華語辯論錦標賽」總冠軍。理論實力,表達能力,邏輯性,適度的攻擊性,臨場反應能力都堪稱一流。
其次是腹有詩書、底氣十足的「才子」李浩源,和本季的「凡爾賽文學」斯坦福學霸王驍一樣,都是「自信擔當」。
李浩源錄節目的時候還是本科生,來自人大的雙子座小哥哥。人大法學院這幾年可是專業排名第一的,相信這也是浩源自信的來源之一。
參加過16年的《詩詞大會》,第一期交完作業之後就被王律蓋章認證,在八位實習生裡是民法理論或者是法學理論,背景最強的。
浩源面試的時候就明確又得體地表達了自己的職場野心,一句「我亦深知,若是鯤鵬,而非北海不就的道理」給屏幕前的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無論是辯論出身的鄧冰瑩,還是舌燦蓮花的李浩源,都是「令人自卑」的存在。
安排的實習課題,模擬法庭更是「神仙打架」,緊張刺激,增強了整檔節目的可看性。
從帶教律師到實習生,甚至加油團觀察員,個頂個的好口才,輸出乾貨和節目價值觀,無比順暢,那些受益匪淺的「金句」都被我記在小本本上了。
「成年人的世界裡,沒有那麼多童話,也沒有那麼多逆襲。」
「其實我們還是社會人,我們要修煉的另外一種方式是:世事洞明和人情練達。」
「職場上需要的是傾聽者,你聽都沒聽過的事情,你假裝聽懂是一件很失禮的事。」
「同一個問題,用不同的話去問,但是效果可能不一樣。」
「天賦是基礎,天花板一樣的東西,但是不努力,一輩子都夠不到天頂。」
「發生過的事情,好的不需要自滿,差的不需要自卑,它已經發生了。」
「如果我有幸成為一名律師的話,我將用畢生捍衛法律的尊嚴。」
最後,全員心態開放,能夠迅速適應「藝人」生活,自如地在鏡頭前表現。
節目播出後,觀眾緣一流的小李晨和「高情商學霸」何運晨籤了公司,即將走「知識偶像」的路線。
蔡昆廷和郭旭成為甜蜜律政CP,除了日常撒狗糧,顏值喜人的郭旭還會發一些美妝教程,帶貨推廣。
在這個日新月異,時刻都有新生事物出現的「網際網路+」時代,我非常樂於看到並支持他們勇敢跨界,做一個有趣、有料、有用的「斜槓青年」。
起碼,寒窗苦讀十幾年出來的學霸,比那些只靠臉划水的偶像,有意思多了!
三、綜藝節目,「好看」才是關鍵
如果是嚴肅法制節目,年輕人可能秒速逃離,但把娛樂放在第一位的律政職場觀察綜藝,就令人無法抗拒了。
我個人比較同意馬東做內容的思路:綜藝節目,「好看」才是關鍵。
正如「四大名著」中有三本都是曲藝人的貢獻,不識字的說書先生口口相傳,才讓那些動人心弦的故事穿越千年,流傳至今。
我們今天所謂的「經典」,本質都是古人的「娛樂」,只不過有些在歷史中沉澱下來,變成了「文化」。
鑑於人類經常發自本能地追求愉悅,綜藝節目,把「娛樂」做好,才是第一要務。
《令人心動的offer》就深諳此道,節目組選擇的律政精英,自帶「反差萌」,有綜藝感、有梗,才是圈粉關鍵。
金律師打賭輸了,激動到撞門,讓主持人何炅都忍俊不禁,因為「偶像包袱」不好意思添肉,怕別人總結出「他這麼胖的理由」,還憑一己之力把節目口碑拉高,投訴惡意評分。
勳博士也太可愛了吧!
30歲才轉行的「咖啡師」柴律,非法本,卻得到如今的成績,本身就極其勵志,再加上溫暖的人格魅力,更是令人如沐春風。
來自上外的巨蟹座小李晨,滿足成長型設定,分外討喜。「好運來」組合,學霸之間的惺惺相惜,看著就舒服。
這些嘉賓身上的天然綜藝感,也是節目成功的關鍵要素。
最後聊一聊《令人心動的offer》隱含的故事性。
因為律師作為社會窗口,一個個案件背後就是人世複雜的映射。
節目裡全員去做法律援助,那些偏遠地區觸目驚心的養老糾紛和留守兒童,在光鮮亮麗、前途無限的大律師對比映襯下,更能直擊人心,引發深思。
想起從1999年開始主持《今日說法》的撒貝寧,那個節目充斥罪案,本質更加灰暗,但他卻說:「我的世界就像小王子,我看得越多,我越能理解別人,我就越愛這個世界。」
而我,也會因為這檔節目,對現有的生活更加感恩。
結語:
今天某位媒體圈才華橫溢的小姐姐在我不遺餘力的持續「安利」下,成功入坑,並給出好評。
其實我看這個節目的原因是:能從娛樂綜藝中看到律政行業最頂尖的名校人才和職場「大神級」前輩的互動,完整觀摩一場殘酷淘汰賽。
「被觀察者」的外貌、學識、個性、修養和智慧,都能在上帝視角一覽無餘。敘事懸念和人物命運相輔相成,極具情緒感染力。
最重要的,能學到他們處理問題和選擇判斷的思維模式,很nice!
我們在娛樂之餘,可以突破「隔行如隔山」的客觀限制,看到其他行業更優秀的前輩,觀摩應屆人才的「菜鳥式」進階,激發奮鬥的動力。即使是如此「令人自卑的節目」,也一定要追下去!
2500多年前的孔子都說「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那麼我們又怎能錯過這樣一檔「大神雲集」又緊張刺激的良心綜藝呢?
人生有兩次心動,一次是遇見心動的TA,一次是遇見心動的offer。
總之,這檔節目的第一季,去看吧,真的不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