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8年,清朝也算是走到了盡頭,每一年都發生了很多大大小小的動蕩事件,在這年有一個我國意義上的「影后」——胡蝶,誕生了。她出生於上海,祖籍廣東鶴山,父親胡少貢給女兒取名胡瑞華,希望在亂世裡保佑她幸運、舒適。
事實上,胡蝶的生活也是幸運與無憂無慮的,父母總是給她最好的關懷與庇護,父親作為京奉鐵路總稽查,總是帶著她走南闖北,從小眼界開闊,接觸多了各個地方的人,自然比別的孩子顯得更加聰明,更會說話和討人喜歡!也正因為有早年的這些經歷,也為她後來在銀幕上演繹各種角色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二三十年代的上海,每條街道仿佛都充滿了文藝浪漫的氣息,此時中國電影業正如雨後春筍般的快速發展,在別的城市還不知道何為電影的時候,上海已經創辦了我國首家電影學校——上海中華電影學校,而胡蝶就成了這裡的第一屆訓練班成員。
憑著勤奮好學的努力與天資漂亮的相貌,16歲入學僅一年後,就出演了人生中第一部電影《秋扇怨》,這部電影帶給了她兩個驚喜,第一個是她沒想到自己這麼受歡迎,大街小巷的報紙頭版頭條都在宣傳著自己,茶餘飯後大家也在談論著自己,這樣的紅火速度,讓胡蝶儼然成了舊上海電影界一顆被熱捧著的新星。第二個是她收穫了一份愛情,在《秋扇怨》中,她是女主角,而男主角正是日後成為了她初戀的林雪懷。
戲裡的戀情一旦被帶到戲外,可能就會產生不一樣的感覺,甚至失落感,畢竟戲裡是捏造的,戲外是真真切切的生活,在胡蝶的演繹事業走上坡路的時候,林雪懷的事業卻在走下坡路,不光拍戲不順,連做生意也因為欠了高利貸而被毆打。胡蝶面對這樣的林雪懷,並沒有拋棄,還是選擇了盡力幫助,或許林雪懷也是愛著胡蝶的,所以不願意被她支助同情,這傷害到了男人的自尊心!與此同時,各路小報消息也開始說林雪懷吃軟飯,胡蝶與各名流人士出入風花雪月場所,很顯然,有了誤會,這段情只得不愉快的終止了。
在失敗的感情結束後,胡蝶立馬將全身心的精力用來演繹電影上了,還與阮玲玉同演《白玉塔》,此後更是一部部佳作問世,使得她名噪一時,很多廣告商家邀她代言,即使是在現在,很多老舊的物件上也看到胡蝶的面龐。
1933年元旦,《明星日報》展開了「電影皇后」的投票活動,在眾人的推選下,3月28日結果公布,胡蝶被當選為「中華民國二十二年第一屆電影皇后」,這個選票可沒有現在的出錢買粉絲拉票等動作,全是靠群眾們的實力認可,這也說明「電影皇后」的演技深得人心。
雖然有這麼個頭銜,但是胡蝶從不把自己當什麼皇后和明星,一生矜矜業業的詮釋各種角色,後來在一段惡夢般的囚禁生活結束後(戴笠逼迫),胡蝶和丈夫潘有聲遠離了上海,過上了自己的小生活。直到1989年,蝴蝶飛走了,中國影業卻永留她的翩翩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