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4月20日,解放軍二野、三野及四野一部百萬大軍橫渡長江,國民黨布置在長江沿岸的70萬部隊一觸即潰,蔣介石苦心經營的長江防線隨之土崩瓦解;南京、上海、武漢等大城市相繼解放,兵鋒直指湖南。至1949年7月下旬,人民解放軍已經攻佔了嶽陽、萍鄉等湖南重要城市,先鋒部隊已近抵長沙近郊。
1949年8月4日,經過與湖南中共地下黨員的多次談判,國民黨長沙綏靖公署主任兼湖南省主席、國民黨一級上將程潛將軍和國民黨第一兵團司令陳明仁將軍率領李默庵、傅正模、李覺等38名國民黨將領發表聯名通電,宣布起義。8月5日,解放軍第四野戰軍46軍第138師進駐長沙,長沙和平解放。
8月14日,起義部隊7萬餘人開到湖南瀏陽,改編為「中國國民黨人民解放軍第一兵團」;下轄第1、第2、第3軍,共9個師,3.6萬餘人,由陳明仁將軍出任司令員一職。編餘人員,大部分作轉業、復員安置,少部分送軍校學習。
「中國國民黨人民解放軍」這是一個由毛主席特批的暫時使用的番號;是起義前,程潛、陳明仁將軍在和中共代表談判的過程中,為了照顧部分官兵的情緒和習慣而提出的。當時為此,發生了很大的爭執,有人認為既然是起義部隊,那就應該一視同仁,用「中國人民解放軍」這個番號,佩戴人民解放軍的胸章和帽徽。也有人贊同程、陳二位將軍的看法,暫時就用「國民黨」+「人民解放軍」的名稱,等時機成熟再進行改編。最後中共談判代表上報了毛主席,毛主席親自批示,同意暫時使用「中國國民黨人民解放軍」這一名稱。
11月1日,中國國民黨人民解放軍第1兵團正式改稱中國人民解放軍第21兵團,司令員陳明仁,政委唐天際,轄第52、第53軍。12月2日,在兵團駐地湖南瀏陽舉行了隆重的換裝大會。至此,存在了77天的「中國國民黨人民解放軍」正式消失。
1950年11月,第21兵團在司令員陳明仁的率領下奉命到廣西參加剿匪鬥爭 ;至1951年9月,剿匪3萬餘人。
1952年10月,第21兵團被改編為解放軍第55軍,陳明仁任55軍軍長。
1985年10月31日,第55軍番號撤消。
1955年大授銜中,陳明仁將軍被授予上將軍銜。
1974年5月21日,陳明仁將軍病逝於北京;享年71歲。
註: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