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影視劇行業飽受觀眾詬病,雖然製作技術進步了,而且投資額和市場規模也在逐年遞增,但好的作品卻越來越少。這不由得讓人懷念起從前,那時技術落後、資金窘迫,但演員和劇組都極其認真,發揚了工匠精神,對每一個細節都精益求精,拍攝出許多優秀的作品,其中就包含《濟公》。
《濟公》最初於1985年上映,主演為遊本昌,主要講述了濟公濟困扶危,懲治強梁,經常用一些詼諧的小法術教訓那些欺壓百姓、魚肉鄉民的奸佞惡霸的故事。在這部戲中,遊本昌的演技表現得淋漓盡致,尤其是第一集火燒宅門的片段,堪稱永恆不朽的經典。雖然遊老先生以濟公出名,但他卻不像六小齡童那般視自己為權威。在一次節目中,郭德綱詢問他,自己能不能演濟公,遊老先生的回答令人欽佩。
遊老先生說,在他的濟公之前,三十年代的中國電影,就有了濟公了,那位演員的名字叫尤光照,而且體型也比較胖。郭德綱對此很驚訝,老先生又說,菩薩本無相,只要心中有佛人人都是濟公,並讓其放開了演。由此可見,遊本昌老爺子的修為,無論是演技還是人生境界,都是數一數二的,他不會害怕別人演了他的成名角色,搶了自己的飯碗,反而會無私地傳授對方怎麼能演得更好,著實令人佩服。
《濟公》和《西遊記》這些經典電視劇我們從小看到大,但是兩位主角的胸懷、態度則是天差地別,六小齡童的一些言行真是一言難盡。濟公是真濟公,他看透了塵世的功名利祿,榮華富貴猶如過眼雲煙;猴子也是真猴子,他見不得六耳獼猴「冒充」他,一棒子了結了假猴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