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本無相!原來濟公一直在普渡眾生,隔壁「鬥戰佛」出來開花!

2020-12-22 娛樂扒皮叔

鞋兒破,帽兒破,身上的袈裟破,你笑我,他笑我,一把扇兒破……

每每哼唱起這段歌謠,唯一的感覺就是——爺青回!

當四大名著,瓊瑤劇,金庸劇佔據了整個央視頻道的時候,《濟公》這部電視劇,卻絲毫沒有落於下風。

可以說,這部電視劇,是通殺了60、70、80、90四個年代人的電視劇。

時過境遷,每每提起濟公,很多人的腦海中,都會第一時間想到那個瘋瘋癲癲,說話慢悠悠,還有點聽不清楚的,遊本昌爺爺所塑造的形象。

(第一個想到陳浩民的你暴露了年齡!)

而那張半邊笑臉半邊哭臉的模樣,也永遠的留在記憶中,成為了經典。

見過很多網友笑侃,說別人的濟公是演的,遊本昌爺爺是真的。

然而,如今已經年近九十歲高齡的遊本昌爺爺,卻相當的時髦,還玩起了小視頻,前一段時間更是入駐了b站,成為了一名up主,還順走了我兩枚硬幣。

今天,偶然刷到了遊本昌爺爺作客《今夜有戲》的一段視頻。

科普:今夜有戲是郭德綱幾年前主持的一部綜藝節目。

在作客過程中,遊本昌爺爺絲毫沒有老戲骨的架子,面對郭德綱這種晚輩的時候相當隨和,連稱呼都是用的您。

在郭德綱的建議下,還相當活潑的在臺上重演了一回濟公,唱了一遍鞋兒破帽兒破的小曲,聽的我是心潮澎湃。

期間,郭德綱問遊本昌爺爺,說他也想演濟公,應該怎麼演才能演好,請遊老傳授。

而遊本昌爺爺的回答非常簡單:「菩薩本無相,你演,放開演!」

遊本昌爺爺的意思是,一千個人演濟公,應該是一千種樣子,佛本在心中,佛本就無相,你若是佛,佛便是你。

聽聽!什麼叫德藝雙馨的老藝術家?菩薩本無相啊!

相比起同時期的「章承恩」遊本昌爺爺高了不只是一個檔次。

在六小齡童批判別人演的不是孫悟空,只有自己才是孫悟空的時候,遊本昌爺爺已經開始向大家灌輸思想層次的境界了。

而且,比起六小齡童一輩子就指著孫悟空吃飯不同,遊本昌爺爺也演過別的戲,加上他本身就是話劇演員,所以戲路很廣。

但是,自從濟公傳之後,遊本昌爺爺卻很少接片子了,對片子和自己的要求也是越來越嚴格。

作為同時代的老藝術家,比起遊本昌爺爺,猴王的文體兩開花就顯得吃相太過於難看了。

當然,這也跟遊本昌爺爺的人生經歷有關係。

從小被批命活不過十三歲的他,只有皈依佛門才能平平安安。

所以,遊本昌爺爺在小時候,就拜了興慈法師為師,並被賜法號乘培。

從小就在佛門薰陶下成長起來的遊本昌爺爺,也充滿了佛陀的善良與悲天憫人的情懷。

或許,他出演濟公的時候,演的,正是自己吧?那個瘋瘋癲癲,逍遙無雙,除暴安良,賞善罰惡的,心目中的自己。

遊本昌爺爺有多麼看得開?在他八十多歲的時候,他賣掉了自己的房子,拍攝了自己的話劇。

遊本昌爺爺說,他已經這個歲數了,金錢對他來說已經不重要了,現在,他只想讓中國的故事,讓中國的情懷,讓中國的傳統藝術,走出國門,走向世界。

而在遊本昌爺爺的佛學話劇完成之後,不只是在國內,就連美國的相關公司,都對遊本昌爺爺發出了邀請。

遊本昌爺爺的夢想完成了,他就是這樣一個為了藝術願意獻出一切的人,他是最純粹的藝術家,為了藝術,鞠躬盡瘁。

我想,也正是因為遊本昌爺爺的這份情懷,才能使得觀眾們,如此的敬重他吧?

濟公,這不只是一部作品,一個回憶,更是一段童年,一個信仰。

遊本昌爺爺,也一直在用自己的善良和佛心,感化著世人。

無煩無惱無憂愁 世態炎涼皆看破

走啊走 樂呀樂

哪裡有不平哪有我 哪裡有不平哪有我……

相關焦點

  • 佛教:為什麼濟公酒肉穿腸過,還能證得羅漢果,這不是犯戒了嗎
    佛陀開悟之後看出人因為無明才無法見心明性,更無法證得果位,所以傳法之後就規定了一些戒律,目的是想通過這些戒律讓自己的弟子放下塵世間的執迷心,因此走入了遠離塵世間的一種修法。有弟子曾經問過佛陀:「未來佛陀不在人間,人們當如何?」
  • 「濟公」遊本昌,故事還有很多
    本專欄每天一個人物,今天的人物是「濟公」———遊本昌鞋兒破~帽兒破,身上的袈裟破~你笑我他笑我,一把扇兒破~是不是光是看著詞,就能想像到畫面。而最近他再次扮演起了濟公,發了一段「趕走疫情」的小視頻,引得全網好評。在視頻裡,他搖起了手中的蒲扇,樂呵呵的說到,「親愛的娃娃們,我最近有點蒙圈了,有娃娃提出來,讓我趕緊用扇子把疫情扇走,我們來聽聽濟公怎麼說?」隨後,他換上戲服,讚美起了那些在疫情中逆行的白衣天使。
  • 郭德綱問遊本昌能否演濟公,答案令其驚訝,網友:六小齡童差遠了
    這不由得讓人懷念起從前,那時技術落後、資金窘迫,但演員和劇組都極其認真,發揚了工匠精神,對每一個細節都精益求精,拍攝出許多優秀的作品,其中就包含《濟公》。《濟公》最初於1985年上映,主演為遊本昌,主要講述了濟公濟困扶危,懲治強梁,經常用一些詼諧的小法術教訓那些欺壓百姓、魚肉鄉民的奸佞惡霸的故事。
  • 為什麼濟公和尚瘋瘋癲癲,吃肉喝酒卻是一位得道高僧
    濟公活佛有名句「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坐」,大家都熟知這前半句,卻不知還有後半句是「世人若學我,如同進魔道」,濟公的獨特性他有自己獨特的原因。因為佛教的教化主要是教導人們斷惡行善,自淨其意,在戒定慧的修行中,開顯自身本有的佛性,從而從輪迴無休止的痛苦中解脫出來,獲得永恆的安樂。在這個過程中,神通作為一個修行的副產品,也會同時修出來。當時不是說,只要修行佛法,就一定有神通,不一定,有些智慧很高深的修行人,也可能並沒有神通。
  • 佛陀雖是覺者卻不渡人,在生死海中的眾生,唯有自渡才能解脫!
    「佛不渡人,人自渡」。曾有人問道:佛陀以名為大覺,修行證道,以普渡眾生為己任,那為什麼不能將我們這個世界變得更美好,來渡化我們呢?佛說:眾生皆是佛,人是未來的佛,佛是未來的人,我救不了你,唯有你自救。佛陀只能給人指引道路,引人向善,而一切因緣結果,都需要個人的行為來決定。
  • 1985年,第一個扮演濟公的遊本昌拍戲遇到3件怪事,從此一心向佛
    但是大家還記得嗎,一個電視劇將人的善惡演繹出來,更是我們所有人的回憶《濟公》,還依稀記得濟公的吊兒郎當不務正業。但第一個扮演濟公的人叫遊本昌,他將濟公完美的演繹出來。可以說沒有濟公也就不會有後來的遊本昌,同時沒有遊本昌也沒有如此經典的濟公。兩方屬於是互相成就,可能大家剛看到他就是濟公的形象。但其實他一直都在演藝圈中活躍,他屬於是真正的大器晚成。
  • 釋迦牟尼佛簡稱為佛,是佛陀的稱呼
    rtha Gautama,釋迦牟尼(即「釋迦先賢」)佛,或簡稱為佛,是佛陀的稱呼。苦行僧(?rama?a)和聖人,佛教的奠基人。據信,他主要在公元前6至4世紀的某個時候在古印度的東部生活和教書。喬達摩教導了一種介於感官放縱和在拉瑪中發現的嚴重禁欲主義之間的中間道路。後來他在印度東部的其他地區(如Magadha和Kosala)任教。
  • 1985年,遊本昌拍《濟公》時遇3件「奇事」,至今87歲一心向佛
    說到遊本昌這個名字的時候可能很多人都會想不起來他是誰,但說到他的經典角色「濟公」時大家都恍然大悟,原來是他啊。有不少觀眾是從他飾演的嘴裡經常唱著「鞋兒破、帽兒破、身上的袈裟破」的濟公開始對他印象深刻,那個無視貧窮、心地善良、明辨是非的濟公,是當時幾乎所有人都在熱議的形象。也因為這一令觀眾熟知的角色,遊本昌獲得了第四屆中國電視金鷹獎-最佳男主角的優秀獎項。
  • 娑婆詩.慈悲佛陀眾生想知道的在這首詩(作者:善知識念佛人)
    娑婆詩.慈悲佛陀廣渡一切佛緣眾生作者:善知識念佛人)除佛不是眾生以外,菩薩聲聞緣覺以及。天人凡人以及畜牲,都是眾生唯佛不是。眾生唯佛能渡眾生,所以諸佛不是眾生。諸佛法身無色無相,諸佛法身不生不滅。報身化身諸佛具足,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莊嚴其佛陀聖身,眾生要明白佛不是。眾生唯佛能渡眾生,所以諸佛不是眾生。
  • 1985年,「濟公」遊本昌拍戲偶遇3件「奇事」,從此開始一心向佛
    《西遊記》、《封神榜》、《濟公》讓人百看不厭。一個跟鬥十萬八千裡的孫悟空、腳踩風火輪的哪吒以及手拿破扇的濟公。至今想起,意猶未盡。如今長大,才知道當年最愛的《濟公》,原來在拍攝的時候也發生過許多趣事。遊本昌的「濟公」一角,可以說深入人心。瘋瘋癲癲的狀態,破帽破扇破袈裟,脖子上掛著的大佛珠隨著走動有規律的晃動著。
  • 遊本昌演老版《濟公》時,發生了哪三件怪事,使他從此一心向佛?
    有時常人和佛教之間也有著相當的緣分,或許是一次偶然的機會,就有可能對這方面產生興趣從而一心向佛,例如我國著名演員遊本昌在拍攝電視劇《濟公》期間產生了皈依的念頭。濟公是我國古代一位著名僧人,其事跡被寫成小說和話本,也曾被多次翻拍,而最經典的一版無疑就是遊本昌主演的85版《濟公》。
  • 佛陀告訴你答案!
    可能有些人就有這樣的疑問,為什麼佛陀就一輩子就修成了。佛陀曾經師從婆羅門的一位導師,但是他發現婆羅門的法已經無法使得他正悟。佛陀便自己在叢林中苦修六年,餓的自己瘦骨嶙峋也沒有取得任何的效果,於是佛陀便放棄了苦修尋找新的證悟道路,他最後來到了菩提樹下發願如果不開悟並跌坐不起,在進入深定的第七天,佛陀觀看星辰而開悟,證悟了果位。
  • 歷史上真的有濟公這個人嗎?原型是誰?
    他法術高強,嫉惡如仇,又詼諧幽默,這個人就是濟公。在故事中濟公是天上十八羅漢中的降龍羅漢轉世,正常來說天上神仙無數,小小羅漢只是一個低等神仙而已,那為什麼濟公那麼受歡迎呢?一是濟公的表現不像其他神佛一樣,高高在上俯視眾生,而是混跡於市井之間,嬉笑怒罵,喝酒吃肉,就像平凡人一樣。第二自然是濟公愛打抱不平,不畏懼權貴,還和江湖人士交往。
  • 35年前,遊本昌拍攝《濟公》遇3件「奇事」,此後一心向佛
    飾演濟公的遊本昌老先生,絕對是大器晚成的榜首。當年出演濟公的時候,遊本昌老先生已經演了幾十年的小人物,52歲了才得到這麼一個主角。很多人都說,遊本昌就是"濟公",不僅僅是因為他的演技好,演活了"濟公",更因為他的一生,也和"濟公"有著極其相似的地方。
  • 佛魔本一體,一個是來度你,另一個其實也是來度你
    這就是佛陀和魔王波旬的一段往事,其實各位師兄不用過分的擔憂,覺得佛不在世間,只有魔王波旬,那眾生都要完了,以佛的無上智慧和慈悲又怎麼會對眾生不管不顧呢?只是世間萬事萬物都離不開一個「緣」字,佛陀因為娑婆世界眾生苦難,所以特意出世留下了佛法,並傳了許多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四眾弟子,相當於種下了善因。
  • 佛陀到底是什麼概念?
    三世多傑羌佛將佛陀規定的「顯密圓通,妙諳五明」的實際成就一條一款展顯、公眾出來了,這是歷史上第一個完成如此微妙和完整證量實顯的聖德古佛!本《多傑羌佛第三世──正法寶典》中所列的三世多傑羌佛所獨立創造的三十大類的成就,就是一個明證。
  • 第41集 佛為什麼說如來藏
    如來的善巧在此,聽起來宛然是神我樣子,可是信受以後,漸次深入,才知以前是錯用心了,原來就是以前聽了就怕的空無我性。】(《成佛之道》(增注本),正聞出版社,2005年2月新版三刷,頁390~392。)從以上的說法,可以知道這位法師他所認為的如來藏其實是指緣起性空,所以他說法空性就是如來藏。
  • 當年遊本昌拍攝《濟公》時,遇到這3件「奇事」,此後一心向佛
    有時間身處其中卻未參透其中的秘密時,我們總會被迷惑,唯有通過不斷實踐才能發現真理,當你向著一個方向一直走下去,不論遇到什麼都不改變你的方向,到最後你會發現你又回到了起點,這是我們突然明白原來我們所處的世界是圓的。這是我們所處空間的特點,我們所處時間上也有許多相似的特點。
  • 佛陀為了度化她們,讓佛法駐世少了500年,原因在這裡
    佛陀在菩提樹下開悟之後,將自己所證所悟拿出來度人,但是一開始的時候,佛陀就沒有將女性納入救度的範圍之內,雖然佛陀說眾生平等,但是在這個事情是佛陀卻是遲遲不去做,這個讓很多人無法理解,特別是他的弟子,最後還是阿難尊者的一再請求之下,佛陀才允許女眾出家,叫做比丘尼,俗稱為尼姑。
  • 原來佛滅度之後,佛法由這五人受持弘傳,了解一下?
    皆仁在《大乘理趣六波羅蜜多經》中,佛陀曾經對彌勒菩薩說道:在釋迦牟尼佛示現滅度之後,佛陀的教法由五人受持弘傳,這五人分別是:佛的十大弟子中多聞第一的阿難陀尊者,受持佛的素呾纜藏,也就是修多羅藏,即是法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