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變為怪獸行星,哥斯拉上線後將人類趕出地球

2021-01-20 動漫新思維

電影《哥斯拉》改變了我對怪獸的認知,個人對哥斯拉的認知還在傳統怪獸的兇殘,以及對人類世界的破壞,而在這部電影中也讓我有了全新的認知。動漫《哥斯拉:怪獸行星》一開始並沒有吸引到我,可能和上面電影對我的影響大有關,在無意之中打開後,發現這部動漫電影有很多有意思的地方,也有很多不足之處。

首先就我個人,哥斯拉這種怪獸題材就很吸引我。災難下,人類到底該如何做出選擇?離開還是與它們爭奪這塊土地?人類到底怎麼解決生存問題等等,都是很有意思且值得思考的的話題。在電影中,就很好地解決了這個問題,就是和諧共存,人類與怪獸共同生存在地球上。神,即哥斯拉會維持大自然的秩序。在這部動漫電影中,人類面對這種災難,選擇了離開地球,祈求它們在爭奪戰鬥中哥斯拉會失敗。在一次機會中,他們重返地球,再次遇到了在戰鬥中勝利的「哥斯拉」,最終打敗了它,但影片最後卻又出現了比死去的更大更強的哥斯拉,顯然故事還沒有結束,也給我們留下了懸念。

影片中故事的設定也很有趣。一開始的地球是由人類主宰,自認為掌握了大自然,而這種自以為是卻給人類帶來了災難。最先讓人類改變這種思想的是地球上怪獸的出現,隨後哥斯拉的出現不僅破壞人類的家園,也將地球上的怪獸趕盡殺絕,這一次人類徹底陷入絕望。從劇情的交代中不難看出,哥斯拉對人類有著極端的滅絕想法,在歐洲登陸直接消滅了幾億人口。這讓觀眾對哥斯拉的身份、來源、目的有著很深的疑惑,在這一部中並沒有交代。

人類在打擊哥斯拉失敗後,就決定了逃離這個生存多年的地球,開始了漫長的太空之旅。直到主人公晴空的出場讓這次旅行結束,重返地球發現哥斯拉仍沒有死,面對的仍然是強大的哥斯拉怪獸。在打敗了一個哥斯拉以後又出現了一個,這兩個怪獸到底有什麼聯繫?主人公一群人到底能否化險為夷?個人還是很期待的。

影片的時間並不長,讓人感覺還沒開始就結束了,但總體上時間的安排算是合理。前半段總的在說故事的背景,為什麼人類現在在太空在航行,為什麼主人公晴空要反叛,以及晴空為什麼執意要返回地球,介紹了事情的大致走向;後段在說回到地球發生的事:決定去與哥斯拉戰鬥,與哥斯拉戰鬥的情況,以及出現了新的哥斯拉。由於故事分為幾部來說,所以在第一部中著重點在說明故事的大致背景。有人認為故事磨嘰,哥斯拉的出現較晚也是很正常的。

總的來說,這部動漫電影還是很有意思的,感興趣的推薦看一下。日漫在畫面、場景上的處理上還是很不錯的,雖然在最近的幾年裡,國漫也有很多不錯的代表,但要繼續前進還要做很多,即使這部動漫沒有了借鑑的,但這種學習的心不能沒有。

相關焦點

  • 高能電影《哥斯拉.怪獸行星》人類原來是地球的「寄生蟲」
    以前就有一直想過這樣一個問題,我們人類一直以自己為主角但是反面一想,如果人類也只是地球上的一個寄生蟲呢,如果我們人身上存在的寄生蟲,我們就會不停著想要去除去它。那地球對我們是不是也是一樣的態度呢?最近就看了一部電影《哥斯拉.怪獸行星》。這部電影講述的就是地球母親為了剷除在地球上的寄生蟲人類,人類在隨意破壞生態,隨意破壞自然環境的平衡,地球就誕生出一個超級大怪獸來清除人類的故事。
  • 被地球拋棄的人類該何去何從?—《哥斯拉:怪獸行星》
    人類的未來就寄托在了這一批人身上。當作戰隊登錄地球時,眾人都十分興奮,因為這是本屬於他們的闊別已久的故土。但很快這種興奮就消失了,先是地球的大氣已經不再適合人類呼吸,緊接著偵察隊發現地球上的植物已經發生了變異,變得如同哥斯拉的身體一般堅硬鋒利,同時營地還遭遇了一堆飛鳥一樣的不明生物的襲擊損失慘重,對不明生物的研究表明它們和哥斯拉存在相似的特徵。
  • 《哥斯拉:怪獸行星》定檔9.21 揭曉地球歸屬
    史上最大哥斯拉即將登陸,怪獸迷們有福啦! 「哥斯拉」的首部劇場版動畫電影《哥斯拉:怪獸行星》,在今天公開了上映日期和宣傳海報,將於9月21日登陸內地電影市場。該片由曾執導《名偵探柯南》系列的靜野孔文、和瀨下寬之共同執導。
  • 地球被哥斯拉奪走兩萬年,人類破釜沉舟機關算盡,結局讓人絕望!
    今天小麥要為大家介紹的這部2017年上映的《哥斯拉:怪獸行星》,雖然只是動畫版,但無論是劇情還是深度,都不輸其他版本的哥斯拉系列!在這個宇宙,流傳著一個說法,只要本土種族對自身的星球破壞到一定的程度,母星球就會自動產生防禦機制。製造怪獸保護自己!
  • 多大小行星撞地球會讓人類滅絕?撞擊發生後地球會變成什麼樣子?
    不過就算是概率小,也不能完全排除,畢竟宇宙中充滿了未知,那麼多大的小行星撞擊地球,能夠導致人類毀滅呢?美國科羅拉多大學地球科學家布萊恩·圖恩曾經估計,至少需要直徑能達到96公裡的小行星才可以,但是直地球誕生以來,還沒有被這麼大的小行星撞擊過,就算是5億年前毀滅恐龍的那顆小行星,據說也才10公裡的直徑,所以這麼大的行星撞擊地球,從理論上來說也是不可能的事情。
  • 虛淵玄:哥斯拉怪獸行星,文明最終毀滅論還是怎樣與地球共存
    地球意志哥斯拉VS宇宙文明毀滅者噬星者基多拉,當文明的高度繁榮(扭曲?)引來基多拉,地球是如何反擊的,人類在這兩大怪獸之前無能為力?只能默默被毀滅還是與哥斯拉一起迎戰基多拉?看豬腳怎麼戰勝地球意志,逆天改命打倒基多拉。
  • 地球不再唯一?科學家發現24顆宜居行星,比地球更適合人類生存
    大家都在想,地球的「生命」是有限的,因此人類需要找一顆備用的星球,它的溫度體積質量等如果能供應人類生存是再好不過的。然而因為難度過大,一直以來都沒找到合適的星球。而美國和德國科研人員一直不懈地堅持,終於有所發現。難道地球不再唯一了?這些科學家發現了24顆宜居星球,似乎比地球更適合人類生存,這是怎麼回事呢?
  • 地球不再完美?科學家發現24個宜居行星,比地球更適宜人類生存
    通過一系列嚴格篩選,科學家如今基本確定了24顆行星比地球更能滿足生命的生存需要。那麼地球不再完美?地球對生命從來就沒有完美過,篩選出的24顆行星也不會完美。只是根據目前的分析數據,科學家發現24個宜居行星,很多條件相對於生命的需要來說,比地球更適宜人類生存。具備什麼條件才宜居?
  • 地球不再完美?有人找到20多個行星,比地球還適合人類生存
    哈嘍,我是大橘,今天又來找大家聊天啦,地球是太陽系八大行星之一,星球內的氣候和環境都比較適合人類生存,地球也是宇宙中人類已知存在生命的唯一天體,是包括人類在內的上百萬中生物生存的家。在科學剛開始發展的時候很多人都覺得地球上的環境是獨一無二的,是宇宙中最完美的星球,但隨著科學的不斷發展和人類對太空的泰索,我們慢慢意識到了地球事實銀河系中微不足道的存在,而銀河系之外還有宇宙、平行宇宙、多重宇宙的說法,人類和宇宙相比是很渺小的。
  • 地球不再是人類生存最好的選擇?新發現24個行星,比地球更完美
    在人類的科技還不發達,沒有條件能夠觀測到宇宙的時候,我們認為我們所生活的這個星球就是唯一,人類是這個世界的主宰,大自然裡的一切生物都要被人類奴役,直到人類看到了浩瀚的星河,才知道地球也不過是太陽系裡的一員,而太陽系又是銀河系裡普普通通的一個星系,不過我們還是認為地球是特殊的,因為太陽系除了地球之外都不存在生命,只有地球上如此生機盎然
  • 《哥斯拉:怪獸行星》曝預告 二次元哥斯拉露真容
    《哥斯拉:怪獸行星》曝預告 二次元哥斯拉露真容 時間:2017.08.17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Lecea 分享到:
  • 除了地球之外,太陽系還有七大行星,為什麼人類只對火星情有獨鍾
    如果說太陽系八大行星中除了地球之外,有哪一顆行星最受人類關注,那應該就是火星了。從上個世紀末開始美國宇航局就研發出火星探測器,從此拉開了人類探索火星的序幕。這麼多年來火星上的火星車一代接著一代,目前已經發展到了「好奇號」和「洞察號」,它們將在未來繼續為人類探索火星深層次的信息。
  • 比地球還完美的星球?科學家已經發現24顆行星,更適合人類居住
    隨著人類活動範圍的擴大,我們的環境也受到了嚴重的破壞,有科學家認為再過10億年的時間,地球將不再適合人類居住,所以科學家一直都在宇宙中尋找一個更加適合人類居住的星球,終於經過科學家們的多方研製,終於找到了24個行星,而且它們具有更加適合人類居住的生存環境。
  • 當地球停止轉動後,人類如何生存?
    你看 太陽的巨大引力把地球拉向它 與此同時 這顆行星正試圖朝這個方向疾馳而去 這場拉鋸戰讓我們保持在軌道上 如果我們想要生存 就需要立即運行室內空調 只不過同時運行數百萬臺空調所需的能量 會摧毀世界各地的電網 因此如果沒有辦法保持涼爽 人類將死亡 到第41天 地球已經越過金星
  • 最新電影推薦《哥斯拉:怪獸行星》高清,中文在線播放
    》高清,中文在線播放國內影院9月21號上映動畫電影《哥斯拉 怪獸行星》由靜野孔文和瀨下寬之擔任導演,Polygon Pictures製作,於2017年11月17日在日本首映。新系列由三章構成,第一章《哥斯拉 怪獸行星》於2017年11月7日首映 [2]  ,第二章《哥斯拉 決戰機動增殖都市》將於2018年5月首映。哥斯拉:怪獸行星的劇情簡介 · · · · · ·  二十世紀最後的夏天。
  • 被趕出太陽系8大行星的冥王星,到底有多恐怖?傳說中的人間煉獄
    該行星還被稱為煉獄版行星。但即便如此,科學家們從未對冥王星失去興趣,甚至放棄了離地球更近的行星,並選擇監視遙遠的冥王星。 人類一直都有反向的心理。越恐怖,就越想消除冥王星的神秘感。冥王星是溫度極低的行星。冥王星的表面上覆蓋著厚厚的冰層,但科學家推測,冰層下有一塊巨大的海洋,不會比地球的小。冥王星可能已經懷有生命,只是因為人類無法在冥王星上著陸。
  • 行星也可以這麼大?科學家發現比地球大30萬倍的行星!
    太陽和地球就地球而言,屬於偏小的行星,而宇宙中的行星大部分都是地球這樣大小的行星。事實上,如果將宇宙中三大天體從質量上做一個比較,那麼恆星質量不可能超過黑洞,而行星質量則不可能超過恆星!而氣體物質類型的行星體積一般都很大,就拿我們太陽系的木星來講,其體積大概是地球的1300倍,像木星這樣的行星一般被稱為氣態巨行星!
  • 《哥斯拉:怪獸行星》三部曲,沒有最差只有更差!
    《哥斯拉:怪獸行星》三部曲,沒有最差只有更差!哥斯拉,由日本影視從業者創造的最經典的怪獸角色之一,從1954年誕生至今,關於哥斯拉的作品就不斷地面世。這一個大怪獸在熒幕上長盛不衰,甚至今年來更加火熱。2017年東亞重工宣布製作《哥斯拉:怪獸行星系列》三部曲。
  • 來自真實事件回憶:十五億年後的地球,人類已是行星意識
    你是否會好奇十五億年後的地球是什麼模樣?是被核戰爭毀滅了嗎?還是被外星等地外文明殖民了?或是發展成了更高級的文明?接下來要敘述的是來自真實事件的回憶記錄:1921年,一位瑞士人文學科的老師進入了一年的昏迷狀態。
  • 自然地理:宇宙中的地球,8大行星,為什麼只有地球有生命
    學習這一科,讓我們更放寬自己的眼界——人類太渺小了。宇宙中的物質形式一般歸結為天體,而天體又分為自然天體和人造天體,自然天體包括:星雲、恆星、行星、衛星等等。人造天體包括:太空梭、人造衛星、宇宙飛船等。太空人如果到太空,算不算是天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