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戰鋼鋸嶺》——蜘蛛俠不用槍

2020-12-10 電影的回憶錄

大家好,今天與大家一同回憶的電影是《血戰鋼鋸嶺》

一把槍的威力有多大?軍迷們會扔出來一堆數據加上一點帶髒字的形容詞來描述它。那炮的威力呢?估計不用加數據了,帶髒字的形容詞就行了。那飛彈……估計就剩髒字了。我來總結一下吧,地球上,不存在人類殺不死的生物個體,即使是人類本身。對人類自己做這件事的都是軍隊,在某個所謂美麗的國家也由警察完成,當兵就是隨時準備殺人。殘酷嗎?這是事實。軍隊就是為這個才出現的。如果說有個人告訴我,他當兵是為了拯救,我會覺得此人智商多少有點問題。直到2016年我看過一部電影,我的想法開始有了些許動搖,或許,當兵真可以不殺人?

我們來看看劇情吧:

在風景壯麗的維吉尼亞州的藍嶺山脈,道斯和他的家人就生活在這裡。

同樣的手法在《勇敢的心》裡就用過

道斯的父親泰德(雨果.維文飾演)是一名曾經參加過一戰的老兵,他曾經樂觀開朗,對家庭認真負責。可戰爭改變了他的性格,他開始酗酒,變得易怒又暴躁。幸虧道斯的母親一如既往用她的溫柔與堅忍維護著家庭的和睦。一次道斯失手誤傷他的哥哥,深受基督教影響的他對此深感歉疚,並從此在心中種下了不要殺戮的信念。

日子就這樣不經意地翻過去,道斯一天天長大了。

」蜘蛛俠「加菲爾德飾演長大的道斯

在一次送人去醫院的途中,道斯邂逅了美麗的女護士多蘿西。二人一見鍾情,迅速墜入愛河。

若有情,套路不分新舊

二人度過了一段幸福愉快的日子,可世界此時已經不再安寧。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道斯的哥哥毅然參軍走上戰場,此舉讓父親泰勒大為光火。但很快,出於一個青年人的責任感,道斯也加入軍隊成為醫療兵。臨行前他與多蘿西約定,等軍隊第一次休假時二人完婚。

軍隊的生活艱苦又乏味。但道斯遇上了一群很棒的戰友,他們與道斯一同度過了新兵訓練時期艱苦的生活。這時的道斯還抱著當醫療兵只救人不殺人的幻想,可很快他就面對了一個難題:他不想拿槍,因為槍代表著殺戮。

M1加蘭德步槍,二戰最優秀的步槍之一

沒有長官會容忍一個不拿槍的士兵,可醫師的診斷證明這只是道斯的信仰,連隊長官無法因此將道斯踢出軍隊,但從此冷落了他,道斯的戰友們也無法理解道斯的信仰,他們認為道斯是懦弱。於是開始排擠他。軍隊的日子變得艱難,可道斯始終沒有退出。終於在第一次休假時,連隊長官給他下了最後通牒:要麼拿起槍射擊,要麼以違抗命令罪上軍事法庭。

被關起來的道斯無法按時與多蘿西完婚,但多蘿西理解並支持道斯的選擇。為了救下自己的兒子,泰德找到了當年服役時帶領自己執行任務隊長,現在是準將,請求他下命令允許道斯不拿槍。準將幫了他,有了長官的命令,連隊無法再強迫道斯。就這樣,道斯成為了一名不拿槍的醫療兵。

還是關係硬啊

轉眼之間,時間來到1945年,美軍向衝繩島發起了進攻,戰鬥極為慘烈。

道斯所在的95連奉命接替前一支連隊攻取衝繩島制高點鋼鋸嶺。經過激烈的戰鬥,95連成功在鋼鋸嶺站穩腳跟。

但在第二天清晨,日軍猛烈的反擊打了95連一個措手不及。95連傷亡慘重,被打下鋼鋸嶺,嶺上遺留了大量傷兵,他們只能等死。

日軍的萬歲衝鋒令美軍頭疼不已

為了這些戰友,道斯沒有退下去。他勇敢地留在嶺上,在日軍眼皮底下將傷員一個個救下,仿佛是上帝保佑,或是幸運女神眷顧,道斯的拯救行動極為順利。他一個又一個得救下那些無助的傷兵,將他們送下山崖。這一夜,道斯救下70餘人,道斯的壯舉震驚了連隊長官,也感染了全連官兵,他們一改對道斯的看法,將他視為連隊最值得信賴的人。

這句翻譯的不太恰當

新的一日,95連重整旗鼓,他們要再登鋼鋸嶺。不同的是,這一次他們有道斯為他們祈禱,隨他們一同再次登嶺,因為道斯,他們士氣大振,勇猛頑強。這一次他們成功攻下鋼鋸嶺,法西斯滅亡的喪鐘已然敲響。

本片是自《拯救大兵瑞恩》以來最優秀的戰爭電影之一,這句話唯一有爭議的地方在於是否加上這個」之一「。截至發稿之日,本片IMDB評分8.1,豆瓣8.7,並獲得89屆奧斯卡的多項提名,在中美兩國都得到了廣泛讚譽。戰爭電影首要是要有宏大的戰爭場面,這一點對於導演梅爾吉布森來說,無需置疑,他早已在多年前的《勇敢的心》(這個以後會寫)裡證明過自己對場面的把控力。本片的場面宏偉又殘酷,這也是我國第一部有分級制度的引進電影。在89屆奧斯卡拿到最佳剪輯和音響效果也證明了這一點。

對於戰爭電影,最難的是怎麼講出一個好故事。這一點本片得天獨厚,因為這個故事實在太適合改編成電影了。這個故事的精妙在於,它是少見的真相比電影中呈現的更加離奇的一個故事。在電影中,有很多觀眾質疑,為什麼日軍不隔斷美軍的攀爬網來阻止美軍登頂?因為當時日本知道衝繩島已成敗局,他們決定利用這個敗局來最大程度的殺傷美軍的有生力量,所以他們留著這個攀爬網就是為了讓更多美軍爬上來被他們殺死。還有,據被俘日軍回憶,他們當時看見了道斯在四處活動,可不知怎麼地,向他開槍射擊卻始終打不到他。歷史上,道斯在鋼鋸嶺忙活了一夜,在日軍眼皮子底下救了70多人,自己毫髮無傷。這件事的確匪夷所思,簡直就是為電影準備的,吉布森導演在拍攝本片時,也是考慮到真相過於離奇,所以刪減了一些細節。即便如此,仍有很多觀眾覺得這故事太假,可見這件事情故事性有多強。

對於這種人物的傳記片,對演員的要求第一位是神似。畢竟大家都知道你是演員不是真人。

挺像的

這就好比老版三國裡關羽和張飛的演員,神似就好,演技放在第二位。我估計吉布森找到」蜘蛛俠「加菲爾德飾演道斯也是看中了他與道斯長得連相。蜘蛛俠在本片的表現中規中矩,看起來一定得到了道斯好友的不少建議,他也提名了那年的奧斯卡最佳男主角。

優秀的戰爭電影有幾條特徵是共同的:它們不粉飾戰爭,不矮化敵人。戰爭從不是件好玩的事,也從不是件逞英雄的事。戰端一開,代表著有人要送命,有人要心碎,戰爭帶給人類的只有痛苦。優秀的戰爭電影一定會表現戰爭的殘酷,讓觀眾厭惡戰爭。我們大陸的影視作品也應該向他們學習,我們已經粉飾戰爭,醜化敵人很多年了,這樣不好,我們的年輕人如果看著我們現在的戰爭片長大,他們的價值觀會受到影響,他們會不理智,會妄言戰爭,長此以往世界會永無寧日。我希望戰爭電影都能向《血戰鋼鋸嶺》看齊,讓反戰與人文關懷的觀點深入人心。

相關焦點

  • 《血戰鋼鋸嶺》難以磨滅的人性
    今天小編來介紹一部最近小編剛剛刷完的一部電影——《血戰鋼鋸嶺》。在以前小編刷了三十幾分鐘,就斷了,前幾天剛剛才刷完了這部非常值得刷一刷的電影。當小編刷完之後,不禁感嘆,斷的地方之後,才是真正抓人的時候!不管在哪裡斷,都一樣!
  • 好電影《血戰鋼鋸嶺》
    我今天給大家推薦一部口碑比較很好的戰爭片《血戰鋼鋸嶺》《血戰鋼鋸嶺》是主要講二戰上等兵軍醫戴斯蒙德·道斯拒絕攜帶武器上戰場,並在衝繩戰役中赤手空拳救下75位戰友的傳奇故事。電影發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接近尾聲,日本的囂張態勢已成強弩之末,成千上萬的美國大兵被派往衝繩島,任務是解放衝繩,打敗敵人,但是等待他們的是敵軍重兵防守,非常兇險的鋼鋸嶺。這時候的主人公卻是個不願意拿起武器,只想當個軍醫,他就就是道斯。
  • 信仰的力量——影片《血戰鋼鋸嶺》
    《血戰鋼鋸嶺》根據真實歷史故事改編,以二戰時期的衝繩島戰役為背景,講述基於宗教信仰而拒絕持槍上陣的醫療兵戴斯蒙德·道斯,赤手空拳闖入槍林彈雨,隻身勇救75名戰友生命的故事。梅爾·吉勃遜的《血戰鋼鋸嶺》用最傳統的方式和毫無保留的手段,超真實還原了這場戰役的宏大奇景和點滴細節。還原了這場戰爭的殘酷,影片的後一小時幾乎全部是戰爭場面,其血腥程度令人震驚。梅爾·吉勃遜在雪梨郊外炸平了一個農場,打造成被炮火炸成焦土的鋼鋸嶺。而片中所有被炮彈炸飛和被火焰燒焦的場面,全部都是現場實拍。《血戰鋼鋸嶺》是一次對信仰和堅守信仰的人的偉大致敬。
  • 《血戰鋼鋸嶺》值得每個人都看的好電影
    《血戰鋼鋸嶺》是一部很不一樣的戰爭片,並且由真人真事改編而成。導演為曾因《勇敢的心》獲得過奧斯卡最佳導演獎的梅爾·吉勃遜,演員方面,由演過《蜘蛛俠》系列電影的安德魯·加菲爾德、《阿凡達》男主薩姆·沃辛頓、文斯·沃恩等人主演的戰爭題材電影,2016年12月份在大陸影院上映。
  • 《血戰鋼鋸嶺》曝愛情版海報 馮小剛期待影片
    《血戰鋼鋸嶺》曝愛情版海報 馮小剛期待影片 共8張 1905電影網訊 《血戰鋼鋸嶺
  • 《血戰鋼鋸嶺》:信仰的力量,這次我信了
    作為一個無神論者,以前我從不明白外國人對宗教的推崇與信仰,談不上不屑一顧,但也絕對算不上尊敬,最近看了《血戰鋼鋸嶺》這部電影,我才了解真正的信仰確實是可以升華一個人的。太平洋爆發之際,瘦弱的戴斯蒙德也志願成為救死扶傷的軍醫,戴斯蒙德是一個善良虔誠的基督教,他理想中成為軍醫是只救人,不傷人,所以他不願拿起槍枝操練,而既然選擇參軍,哪能不會拿槍?哪能不服從軍令呢?
  • 《血戰鋼鋸嶺》:一個有信仰的男人是多麼的可怕
    而就在小編最近看的一部電影《血戰鋼鋸嶺》中,男主道斯的經歷讓我真正明白了什麼才是信仰。《血戰鋼鋸嶺》是2016年上映的影片,完全根據二戰時期的真人真事改編。男主因小時候傷害了他的兄弟,所以他發誓再也不傷人了,從此開始信仰基督教懷抱著和平理想。只要是能動嘴解決的事,他絕不報警。就是這樣的一個愛好和平的人在日本偷襲珍珠港後毅然決然選擇參軍,走上保衛祖國之路。
  • 《血戰鋼鋸嶺》觀後感
    借用《血戰鋼鋸嶺》電影中的一句話開篇:和平年代子葬父,戰爭年代父葬子。電影開場就是轟炸炮雷聲開場,士兵們痛苦的慘叫混雜,伴隨著各種嘈雜音,電影的背景音樂恢弘氣勢,讓人一下子就能代入到那個戰爭的年代中。男主Desmond(戴斯蒙德·道斯)是一位虔誠的基督徒,本著家族的信仰,他拒絕舉槍,哪怕只是拿著槍也不願意,也因此他在部隊裡面備受歧視,甚至有人半夜借著黑夜暴揍了他一頓,然而就算這種種的坎坷,種種排擠,也沒有讓他屈服,甚至最後上了軍事法庭,他也絲毫沒有退卻。
  • 烈火戰馬體驗開始,來體驗一把《血戰鋼鋸嶺》似的激烈!
    烈火戰馬體驗開始,來體驗一把《血戰鋼鋸嶺》似的激烈! 在1942年的太平洋戰場,美國軍醫戴斯蒙德·道斯不願意在前線舉槍射殺任何一個人,他因自己的和平理想遭受著其他戰士們的排擠。儘管如此,他仍堅守信仰及原則,孤身上陣,無懼槍林彈雨和兇殘日軍,誓死拯救即使一息尚存的戰友。
  • 《血戰鋼鋸嶺》主題解析:多斯堅守的既是信仰,又是人性的善良
    《血戰鋼鋸嶺》以二戰太平洋戰爭為題材,由真人真事改編。醫務兵德斯蒙德·多斯堅定地信仰基督教,在新兵訓練中拒絕練習槍械,被戰友和長官視為懦夫,遭到百般羞辱,並因此上了軍事法庭,差點被判為逃兵。但是,在爭奪衝繩島鋼鋸嶺的戰役中,多斯雖然不拿槍,卻在槍林彈雨中創造了奇蹟:救下75名負傷的戰友。作為謳歌英雄的戰爭電影,《血戰鋼鋸嶺》的獨特之處在於,主人公不是武力值爆表的殺敵硬漢,也不是以一己之力拯救地球的孤膽英雄,而只是一名不拿槍殺人的普通醫務兵。
  • 《血戰鋼鋸嶺》我知道你的信仰有多麼堅定……
    如果《血戰鋼鋸嶺》能做到這個,那就絕對是它的勝利,不僅在票房上還是在內涵上。《血戰鋼鋸嶺》一定能算得上2016年最「猛」的動作戰爭電影。我從電影院出來的第一感覺就是「真實」,太真實了,其電影尺度如此之大,竟然也被引進了。具體原因不再細究,但是我們真的看多了中國式抗日神劇或者各種奇幻武俠作品,在潛意識裡大概已經忘記了真正的戰爭電影應該是怎麼樣的。
  • 《血戰鋼鋸嶺》:他赤手空拳救回75人,卻曾被戰友嘲諷為「軟蛋」
    《血戰鋼鋸嶺》是美國梅爾·吉勃遜導演的作品之一,影片主要講述了二戰時期,不願拿槍的醫務兵戴斯蒙德·道斯(由安德魯·加菲爾德飾演)自願投身戰場,在血肉橫飛的鋼鋸嶺上,他克服重重困難,赤手空拳地救下75條生命的故事。
  • 《血戰鋼鋸嶺》讓人震撼內心的真正戰爭片,一個不想殺人的士兵
    《血戰鋼鋸嶺》讓人震撼內心的真正戰爭片,一個不想殺人的士兵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接近尾聲,作為邪惡軸心重要成員的日本,其囂張態勢已成強弩之末。是年,決定戰局走向的衝繩島戰役拉開序幕,成千上萬鬥志昂揚的美國大兵被派往衝繩,等待他們的則是敵軍重兵防守、兇險異常的鋼鋸嶺。
  • 另類英雄養成記,電影《血戰鋼鋸嶺》的史實和劇情賞析
    而在《勇敢的心》之後,吉布森卻在20年的時間裡始終無法此再次闖入奧斯卡各項大獎決賽圈,直到2016年的這部《血戰鋼鋸嶺》,才讓他再次的站在了奧斯卡的舞臺之上。 2016年執導《血戰鋼鋸嶺》時,礙於年齡原因以及分身乏術,吉布森並未在《血戰鋼鋸嶺》中出場和露面,但整部電影的風格卻徹底的貫徹了吉布森的「簡單風」,只不過在這份簡單粗暴的風格下
  • 「血戰鋼鋸嶺」一位不能拿槍的士兵
    那就是「血戰鋼鋸嶺」。這是一部典型的美國大片,用一個真實的故事詮釋了「何為信仰?」。說起看美國大片,初步看的是《阿甘正傳》,《拯救大兵瑞恩》,大約是在1995年前後,那時候在電影院裡很難同步看到美國大片,要看只能到一些小劇場去看,在那個年代,這只是在一小部分人知道的「秘密」。眾所周知美國大片都有它固有的套路,最終都是弘揚正能量,通過抑惡揚善的情節,向觀眾宣揚普世的變化。
  • 《血戰鋼鋸嶺》票房口碑雙收 呈現殘酷也揭露人性
    梅爾·吉勃遜最新戰爭片《血戰鋼鋸嶺》正在內地熱映,影片首周上映4天票房破1.17億元。今年已經60歲的吉布森重執導筒,新作《血戰鋼鋸嶺》再度引發業界關注。   從目前國內外媒體和影評人的評價來看,《血戰鋼鋸嶺》以「零差評」強勢領跑,《今日美國》稱其為梅爾·吉勃遜自《勇敢的心》以來「最出色的導演作品」。該片不僅在素有「奧斯卡早期風向標」之稱的好萊塢電影大獎中斬獲了包括「最佳導演」在內的四大獎項,更在澳大利亞電影與電視藝術學院獎上獲得最佳影片、最佳導演等9項大獎。
  • 血戰鋼鋸嶺:絕境之中,日軍為何不割斷懸崖上的攀爬網?
    《血戰鋼鋸嶺》是近年來好萊塢少有的二戰經典電影,由知名導演梅爾·吉勃遜執導,影片燃爆全球觀眾,再一次證明梅爾·吉勃遜寶刀未老。(梅爾·吉勃遜曾執導《勇敢的心》)絕境之中,日軍為何不割斷懸崖上的攀爬網,或許答案只有一個:最大限度殺傷美軍!
  • 史上最血腥戰爭片《血戰鋼鋸嶺》:內地版刪減不到30秒
    今日,由梅爾·吉勃遜導演的最新戰爭片《血戰鋼鋸嶺》曝光「煉獄」版預告片,「蜘蛛俠」安德魯·加菲爾德同戰友生死與共,戰火紛飛中情深似海令人淚目。同時,全球出品方中國版權方熙頤影業表示,影片刪減鏡頭總時長不足30秒!據悉,影片將在12月8日中國內地公映。
  • 《血戰鋼鋸嶺》「別人都在殺人,我在救人,這才是我參軍的目的」
    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一部真實故事改編而成的二戰電影《血戰鋼鋸嶺》,這部電影為我們描述了在那個充滿戰爭的烽火歲月裡,一個拒絕拿槍的士兵,卻依靠自身的力量拯救了75條生命的故事。因為自身的信仰和來自於童年的陰影使道斯堅決拒絕在戰場上拿起武器,因為在道斯的眼裡自己參軍入伍,不是拿起槍來傷害生命的,而是拯救生命的。正是因為道斯堅守的信仰與與原則使他在軍營中不得不忍受戰友的排擠和嘲笑,甚至為此上了軍事法庭。但他最終說服了軍隊讓他可以不用攜帶任何武器,並被召入美軍第77步兵師醫療隊。
  • 《血戰鋼鋸嶺》中未見署名 投資方麒麟影業欲維權
    梅爾·吉勃遜導演新作《血戰鋼鋸嶺》在國內上映叫好叫座,但麒麟影業卻要為自己的版權署名維權。昨日,麒麟影業董事長兼CEO龐洪(James H.麒麟影業在國內上映的《血戰鋼鋸嶺》被莫名抹去署名,這一事件讓整個圈內人士震驚,思考到底是何人改動了一條合同文本上明文約定的署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