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荒來了?多地相繼"限電" 背後真正原因到底是什麼

2020-12-22 網易財經

12月13日,義烏市發展和改革局發布了《節約用能倡議書》,倡議行政事業單位儘量少開或不開空調,此外,還提議合理使用燈光照明、三樓以下停開電梯等。

12月14日,據長沙市發改委官網消息,根據湖南省發改委通知要求,從2020年12月8日起,全省啟動有序用電。

12月15日起,江西每日早晚高峰段實施可中斷負荷,並啟動有序用電工作,措施包括壓限不合理用電需求,執行路燈隔盞供電,控制景觀照明、亮化工程用電。

近日,浙江、湖南等地相繼傳出限電的消息,「上班全靠抖」背後,到底誰是真正推手?

緣何缺電?

分區域來看,浙江省的限電主要受環保因素制約。

本月12日,浙江溫州市機關事務管理局發通知稱,從即日起至12月31日,市級各有關單位辦公區域在氣溫達到3℃以下(含3℃)時方可開啟空調等取暖設備,且設置溫度不得超過16℃。這樣做的原因其歸結為「針對目前省、市能源『雙控』和『減煤』工作面臨的嚴峻形勢和綠色發展的要求」。

根據《浙江省進一步加強能源「雙控」推動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2018-2020年)》要求,到2020年,浙江將建立能源「雙控」倒逼轉型升級體系;在各市平衡基礎上,累計騰出用能空間600萬噸標準煤以上;完成「十三五」能源「雙控」和煤炭消費總量控制目標任務,全省單位GDP能耗年均下降3.7%以上,能源消耗總量年均增長2.3%以內,煤炭消費總量比2015年下降5%以上、控制在1.31億噸以內。

而江西和湖南兩地,限電的主要原因是電力需求超預期高速增長。

數據顯示,湖南12月上旬發受電量同比增長19.8%,截至目前最大用電負荷3144萬千瓦,較此前冬季歷史最高記錄高出163萬千瓦;江西12月上旬發受電量同比增長18.4%,截至目前最大用電負荷2631萬千瓦,較夏季最大用電負荷高出52萬千瓦,創歷史新高。

在需求端,寒潮和工業生產高速增長推助用電需求大幅增長。

根據《中國天氣網》的消息,12月12日至14日,今冬首場寒潮天氣「速凍」我國中東部地區,大部地區降溫幅度達到6至12℃,這場寒潮過程,還讓長江中下遊多地飄雪,長沙、南昌等地的小夥伴過了一把「雪癮」。但過雪癮的同時,這些以電採暖為主的地區,也進一步加大了電力消耗。

除此之外,疫情之後經濟的加速恢復也成為了用電量激增的推手。隨著經濟復甦,今年11月,全社會工業用電量同比增加9.9%,達到4596億千瓦時。

以提出限電的江西省為例,根據公開數據,江西省贛州市工業用電量持續攀升,11月同比增長了7.7%。

而除了需求放大導致電力供應緊張,供給端的緊俏也成為限電主要推手。

進入冬季,主要靠水力發電的南方地區進入水電枯期。進入11月,湖南和江西兩地水力發電都出現驟降。其中,湖南省水力發電降幅逾42%,江西降幅逾22%。

同時,外受電能力有限也增加了電力保供困難。根據《能源》雜誌的數據,湖南省2019年全省用電量1800億千瓦時,本省發電量大約1500億千瓦時,有300億的缺口需要外電來補充。如今,用電需求大幅增加,電力缺口更大。根據《新華社》報導,湖南外受電通道能力600萬千瓦,目前已全部送足。

此外,更重要的是,目前煤電仍是我國供電的主要來源,面對用電需求的增加,火電資源無法提供有效支撐。

國網湖南電力副總經理張孝軍近期稱,受各方面綜合影響,今冬湖南省現有電源裝機容量可能無法實現滿負荷發電。此外,11月30日,湖南全省電煤庫存同比下降18.5%,後期北方地區供煤緊張、春運運力受限,電煤儲運形勢不容樂觀。

根據《中國能源報》的報導,華南地區某發電企業燃料部負責人則認為,限電與湖南「捉襟見肘」的用煤形勢有關。「湖南每年需要從外省調入6000-7000萬噸煤炭,原先湖南本地還有2000萬噸左右的產量,近年來湖南本地煤礦全都關停;近兩年湖南省每年只有50萬噸進口煤指標,且只減不增。這些因素都使得湖南電煤供應、價格形勢愈發緊張,煤電投資效益難以保障。」

事實上,不只湖南,今年煤炭本身供應緊俏,近期動力煤價格飆漲。

今年4月,國務院安委會印發了《全國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計劃》,其中5月至12月為排查整治期。根據《寶城期貨》的報告,臨近年末,大部分煤礦確實選擇將安全生產作為首要重點,以完成生產目標為主,並未有進一步超產的動作。所以到年末可以看到整體產量水平基本維持穩定,並沒有出現進一步增加。

同時,內蒙古產量也受到限制。2月28日,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發布《內蒙古部署開展煤炭資源領域違規違法問題專項整治》的消息,對2000年以來全區所有煤礦的規劃立項、投資審核、資源配置、環境審核等各個環節進行全要素清查。今年內蒙古當地煤管票發放也十分嚴格。根據今年8月《華夏時報》的報導,6月上旬,內蒙許多煤礦煤管票透支,導致現在無煤管票可用,被迫停產。進入十一月之後,當地煤礦缺票停產的現象又開始出現。此外,今年內蒙古地區還存在表外產能去化的情況,這就導致實際當地產量的減量比數據體現出來的還會更多。

2020年,新批覆的煤礦項目明顯減少,且大部分再新疆地區。2019年,累計新批覆的煤礦有44座,而今年截止到11月底,僅累計批覆了17個煤礦項目,其中有14個項目在新疆落地。雖然目前疆煤外運通道在持續拓展中,但無論是運距、成本還是時間,相比於晉陝蒙仍顯欠缺,因此新疆煤炭多以就地消化(發電、煤化工)為主,區域特性較強,對全國煤炭市場,尤其沿海地區影響有限。

此外,2020年煤炭進口先松後緊,進口總量自2016年以來首現下滑 。根據國盛證券的數據,從2016年至2019年,我國煤炭進口量持續增加,但今年1-10月,累計進口煤炭2.5億噸,同比下滑8.3% 。

同時,今年上半年,煤價暴跌至469元/噸的水平,為了調控國內煤炭價格、保障煤炭供需平衡,自4月起國內局部地區海關對煤炭進口政策進一步收緊,煤炭進口數量隨之下滑。

而回到湖南,面對突然增加的需求,煤電因長期高負荷運行故障風險也隨之增加,湖南岳陽電廠、寶慶電廠機組近日相繼故障停運,影響電力供應102萬千瓦。

如何應對?

目前,針對對個省份的限電,相關部門已經採取緊急措施——

12月21日,國新辦就《新時代的中國能源發展》白皮書有關情況舉行發布會。國家發改委秘書長趙辰昕在發布會上表示,電煤需求有所增加,但通過監測電廠的存煤,無論是存煤的天數還是存煤的總量都是有保障的。

趙辰昕強調,截至目前,電力供應總體是保持了平穩有序,包括前面提到的湖南、江西、浙江等幾個省在內,居民生活用電都沒有受到影響,面對入冬以來用電需求的快速增長,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會同有關部門和電力企業積極採取措施,切實保障電力需求,確保電力供應總體平穩有序。

他表示,下一步,國家發改委和國家能源局會繼續指導各地電力企業包括其他的能源企業多能互補、多能平衡,共同做好冬季能源保障的各項工作,有以下幾點:

第一,提高發電能力,優化運行方式。

第二,進一步多渠道增加電煤供應。指導山西、陝西、內蒙等煤炭主產區和重點煤炭企業,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科學合理地組織生產。同時,會及時協調解決電煤運力,切實保障電力的需求。

第三,針對一些確實存在短期電力供應缺口的地區,指導科學合理的進行調度,確保居民生活用電不受影響。

相關部門保障能源穩定供應的能力是沒有問題的,請大家放心。

限電

本文來源:網易財經 責任編輯:郭晨琦_NBJ9931

相關焦點

  • 南方多地限電,背後主要原因是什麼?
    近日,南方多地限電頻頻登上熱搜,湖南、浙江等地陸續發布了「有序用電」的通知,部分城區因為限電關閉了路燈和寫字樓電梯,給居民出行和工作帶來了不小困擾。在這種情況下,一些論調也開始甚囂塵上,如限電是因為完成環保指標和限制澳煤進口等原因惹的禍,事實果真如此嗎? 答案是否定的。
  • 糧荒、電荒、心裡慌……
    胡賽萌/文前幾天,湖南、浙江、江西、陝西等地,紛紛出現「拉閘限電」的情況。12月14日,湖南省發改委宣布,全省啟動限電措施,長沙發改委向市民發布了有序用電的倡議,呼籲全市所有空調一律控制在20℃以下,不使用電爐、電烤爐等高耗能電器。隨後,湘潭、嶽陽、株洲、常德等市政府部門陸續發出倡議,號召市民儘量不同時使用高耗能電器,呼籲電力用戶主動錯峰用電,減輕供電壓力。
  • 最近一段時間,南方各省紛紛缺電,這到底是什麼原因引起的?
    最近一段時間,南方很多省份都開始鬧「電荒」,包括湖南,江西,浙江等地方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限電,比如義烏到了晚上就要把路燈和小區的景觀燈給關閉掉,義烏這回真的變成了「義烏」。那為什麼最近一段時間南方很多省份紛紛缺電呢?這到底是什麼原因引起呢?
  • 為何多地出現了「限電」怪狀?
    據《財經網》報導,近日,湖南長沙多區出現了限電現象,部分群眾的生活秩序受到了不小影響,有市民稱,因為寫字樓停電導致了電梯停運,所以他們每天都要爬二三十層樓上班。實際上,目前出現限電情況的地方,並不止湖南長沙,因為在浙江,湖南,內蒙、江西等多地也發布了通知,通知中對於近期電力部門的壓力和電力緊缺等問題都採取了相關措施。
  • 南方多地重現限電 怎麼回事
    這些地區的供電情況到底怎樣?為何限電?後續電力供應能否得到保障?針對這些問題,「新華視點」記者進行了調查。 有企業轉夜間生產 近期,湖南、江西、浙江等地相繼發布有序用電或限電通知。 湖南長沙等多地啟動有序用電工作。
  • 南方多地出現限電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浙江義烏城區的路燈在晚上都會關閉;湖南長沙市等地呼籲市民有序用電,儘量不同時使用電爐、電烤爐等高耗能電器;江西也啟動了「有序用電」工作……南方電力為何供應緊張?中部省份出現限電現象直接原因就是用電負荷突增,通俗的說發出的點還不夠用的,當然得限制用電。多年不見的限電政策為何又在今年抬頭?難道南方電力資源已經緊張到這種地步了嗎?有人說,這是因為制裁澳大利亞造成的煤炭短缺。
  • 南方部分地區限電是什麼原因引起?南方電力不足原因
    新華社長沙12月17日電 題:部分地區為何「限電」?電力供應能否保障?  新華社「新華視點」記者  近期,湖南、江西電力供應偏緊,浙江也出現限制用電情況,引發當地企業和居民廣泛關注。  這些地區的供電情況到底怎樣?為何限電?後續電力供應能否得到保障?針對這些問題,「新華視點」記者進行了調查。
  • 南方多地拉閘限電 「世界超市」義烏提前打烊 連路燈都關了...
    近日,南方多地出現「拉閘限電」的現象,引起了廣泛關注,各地也給出了不同的限電理由。這種情況在義烏並不是個例。
  • 江西、浙江等多地為何「限電」?電力供應能否保障?記者調查
    這些地區的供電情況到底怎樣?為何限電?後續電力供應能否得到保障?針對這些問題,記者進行了調查。有企業轉夜間生產近期,湖南、江西、浙江等地相繼發布有序用電或限電通知。湖南長沙等多地啟動有序用電工作。浙江省及多個地市發布通知,要求有關單位辦公區域氣溫下降到3攝氏度以下(含3攝氏度)時方可開啟空調等取暖設備,且設置溫度不得超過16攝氏度。部分地區對企業生產進行限電。「好幾年沒有遇到『限電』的情況了!」
  • 南方多地開啟「限電」模式,這地連路燈都關了!發生了什麼?
    中新經緯客戶端12月18日電 (付玉梅)在終於入冬的南方,部分居民因限電而不能開空調,「取暖全靠抖」,還有人因寫字樓停電,爬了二、三十層樓上班……近日,湖南、浙江、江西等地出現電力供應緊張情況,引發廣泛關注。
  • 限電,怎麼回事?
    12月以來我國多地啟動有序用電(限電),引發多部門和社會廣泛關注。 01哪些地方限電了?此外,陝西、湖北、河北等多地電網用電負荷已創新高,電網處於「緊平衡」狀態。02為什麼限電?針對南方多地電力供應偏緊,國家發改委17日回應了三點原因:一是工業生產快速恢復拉動用電增長,主要體現在限電三省11月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較快,1-11月工業增加值累計同比超全國水平較多。
  • 浙江等地拉閘限電,工廠暫時停工?多地發文做安排
    《華夏時報》查閱了解到,不僅是浙江地區,湖南,內蒙、江西等多地也發布了通知,對於近期電力部門的壓力和電力緊缺等問題採取了相關措施。其中,部分地方明確會「拉閘限電」,並對企業生產作出要求。與此同時,有網友曝也接到各相關部門的通知,要求限電,或者「開一停三」,停限產等。
  • 多地突發限電!摸黑吃海底撈、快遞站搶發電機 新基建也缺電咋辦?
    原標題:多地突發限電!摸黑吃海底撈、快遞站搶發電機,新基建也缺電咋辦?長沙、湘潭、株洲、嶽陽、常德等多地根據通知啟動預案。   青巖劉的一名快遞公司負責人表示:「10多天前,社區群裡就通知限電,我們現在是每天從下午3點到6點限電。」在他的記憶中,近年來從來沒有遇到這樣的限電情況。   上述負責人向《IT時報》記者透露,稍微大點的站點已經在租用發電機,「前段時間發電機生意很好」。
  • 部分地區為何「限電」?電力供應能否保障?
    新華社長沙12月17日電題:部分地區為何「限電」?電力供應能否保障?新華社「新華視點」記者近期,湖南、江西電力供應偏緊,浙江也出現限制用電情況,引發當地企業和居民廣泛關注。這些地區的供電情況到底怎樣?為何限電?後續電力供應能否得到保障?
  • 限電!多地啟動有序用電工作:取暖用電增加,倡議少開空調
    「限電」一詞登上熱搜榜。受連續低溫天氣影響,用電負荷增長迅速。湖南、浙江、江西、內蒙古等多地發文倡議節約用電,啟動有序用電工作,並呼籲各類高危用戶、重要用戶自備獨立應急電源。消息稱,湖南省發改委表示,迎峰度冬期間,他們將採取錯峰、避峰、輪休、讓電、負控限電等措施,限電不拉電,同時確保市民用電不受影響,確保重點企業生產需要,確保城市生產生活正常有序進行。此外,今冬明春,該省對拒不執行有序用電預案或執行不到位的企業進行新聞媒體曝光,並採取必要的行政和經濟處罰措施;對因失職導致的危及電網安全的單位和個人,要追究其相關責任。
  • 為何多地突然下「最嚴限電令」?背後原因是什麼?
    棉花帶動棉紗上漲風潮還未過去,棉紡行業上下遊企業又將面臨因限電而限產停產的風波中。進入年底,東部沿海多個省市再次出現供電緊張,導致拉閘限電。如果年末有更多的地區限電或停限產,或將引發新一輪供需失衡,繼而引發漲價潮。
  • 湖南、浙江等多地限電,電不夠用了嗎?
    來源:國是直通車三問迎峰度冬,罕見的限電措施也來了。「感覺已經好些年沒限電了,即便是冬夏高峰也沒有,現在看不單湖南,浙江也在限電,今年啥情況?」這是近期全國一些地區居民的疑問。梳理發現,近日浙江、湖南、江西、陝西等多地都罕見地發出了「有序用電」的通知,有些地方還明確會「拉閘限電」,並對企業生產作出要求。哪些地方限電?怎麼限?湖南省限電措施較早引起關注。
  • 部分行業限電被叫停 化肥減產或推高農產品價格
    受制於節能減排的影響,目前全國尿素行業已出現15年來最嚴重的產量萎縮,其中10月份產量同比下降了18%。  限電導致化肥減產  王曉雷一直盼望著「強制令」的終結。他所在的天脊中化高平化工公司是山西省重要的化肥生產企業,正常月份的尿素產量約為6萬噸,但目前只能開動設備生產3萬噸。
  • 可怕的是他們自稱發電大國竟然還全面限電
    就比如電力,百姓生活需要電,社會生產需要點,衛星儀器等的運轉也需要電力,發電也成為了各國的一個重中之重。為了滿足國內的電力,上個世紀的時候,我國主要是依靠煤炭等的發電,但是科技的強大和人們對環境保護意識的上升,也是使得清潔能源成為了新時代下生產的一個理念。風力發電、水力發電、太陽能發電已然成為了國家提倡的一種新能源系統。
  • 多地限電,透露了哪些不為人知的信息?
    多地傳出了限電的新聞——我們感興趣的,不僅有多少地方停了電,更是在這個沒有電流的冬季,我們是否觸摸到了全球鈔票的真正流向。與澳煤無關拉閘限電,已經很多年沒有聽到了。但在2020年底,多地突然傳出拉閘限電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