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0億內地潮牌市場,Hypebeast(08359)將分得幾杯羹?

2021-01-12 深圳智通財經
公司 350億內地潮牌市場,Hypebeast(08359)將分得幾杯羹?

2018年3月2日 18:45:15

智通財經網

港股創業板中一家潮牌生意商最近獲得了市場青睞。

自2月12日,Hypebeast(08359)公布首三季業績後,股價進入上升通道,截至3月2日,股價累計升幅已達183.02%。Hypebeast在2016年4月登陸港股之時,就曾以 升7倍的表現被媒體形容為當年「亞洲最佳IPO」,此番再次獲得市場青睞,不僅憑藉公司自身業績靚麗,也乘了內地潮流文化興起的東風。

Hypebeast自上市以來的股價表現(行情來源:富途證券)

Hypebeast總部在香港,由香港出生、溫哥華長大的Kevin Ma馬柏榮在2005年創辦,是一家提供潮流信息的網上平臺。其收入主要來自廣告服務、發行雜誌和銷售第三方品牌的服裝、鞋具及配飾兩大部分。平臺目標客戶主要是18-35歲的年輕人,2016年的招股書顯示,網站訪問量4600萬次,訪問用戶約500萬人。

Hypebeast網站首頁,設有時尚、鞋子、音樂、科技等子頁面

如今,Hypebeast和紐約潮流資訊媒體Highsnobiety已被雙雙視為時尚殿堂級網站,而背靠香港、面向內地的Hypebeast顯然更有客群優勢。

貝恩諮詢曾預測2017年中國年輕人的服裝市場規模將超過5000億,國內潮牌集團YOHO!曾表示,在年輕人服裝這塊大蛋糕中,潮牌佔到330億到350億左右。從Hypebeast 目前的業務特點看,無不顯示著向內地市場擴張的野心,它將從中分得幾杯羹?

前三季收入增長89%

據Hypebeast前三季財報顯示,在截至12月31日的9個月中,集團實現收入2.91億港元,同比增長89%。得益於電商業務的擴充,Hypebeast第三季度季度的收入為1.477億港元,較去年同期猛漲兩倍多。

期內,集團利潤同比大漲166%至4210萬港元。其中,Hypebeast仍有70%的收入來自媒體業務,收入同比大漲98%,電商業務則同比增長68%。

截至報告期末,Hypebeast電商平臺共有380個品牌和5700個單位庫存,較一年前減少500個產品和42個。毛利方面,期內集團毛利1.56億元,按年升81%。

業績報告顯示,Hypebeast在計劃擴大訪客基礎,提升數碼媒體製作能力,將通過綜合數碼平臺及創意代理產品衍生更多服務銷售收益。

為此,集團在期內成立了專注創意代理服務的香港實體公司102 Media Lab Limited,以及從事數碼媒體業務的英國實體公司Hypebeast UK Limited。此外,Hypebeast還與合營夥伴成立了美國子公司The Berrics Company,這家公司將專門提供滑板相關的數碼內容及線下活動服務。

創意策劃成為新的發力點

Hypebeast最開始是馬柏榮建立的私人球鞋博客,後來逐漸演變成街頭潮流內容網站,然後設立電商業務,接著延及創意策劃、市場營銷。與傳統電商網站不同的是,Hypebeast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創意策劃方面。

它們把這個業務命名為 Hypemaker。按照官方的描述,這是一個「旨在為全球品牌提供創意解決方案」的服務,也就是提供集設計、內容創意、線下活動、視頻製作、數據分析等於一體的市場營銷服務。

據媒體報導,在Hypemaker 正式宣布成立以前,Hypebeast 已經為一些運動品牌策划過類似的活動,包括 2015 年與 Adidas 推出限量版聯名款「HYPEBEAST x adidas Ultra Boost Uncaged」,這款產品後來在 Hypebeast 旗下的電商平臺 HBX 首發,原價 180 美元的產品在 eBay 上被炒到 1899 美元。在這個案例中,Hypebeast 提供的服務除了在於內容營銷,也包括參與產品概念設計。

HYPEBEAST x adidas Ultra Boost Uncaged

按照 Hypebeast 去年上市前發布的文件,它在 2015 年時有 126 個廣告合約,總計價值 4340 萬元。而據 Hypemaker 官網顯示,他們目前的客戶中包括 Nike、Apple、Burberry、Lexus、Dior 等。

對於廣告主來說,Hypebeast 的吸引力仍然在於精準的目標受眾,而自營電商又提供了更大的轉化空間。

來自內地市場的機會和挑戰

Hypebeast 稱,它的主要消費者在 18 至 35 歲。年輕人代表著未來,他們將具備可觀的消費能力,也是品牌忠誠度最高的一代人。對年輕人來說,潮流是門具備潛力的生意。

貝恩諮詢曾預測2017年中國年輕人的服裝市場規模將超過5000億,國內潮牌集團YOHO!曾表示,在年輕人服裝這塊大蛋糕中,潮牌佔到330億到350億左右。

去年《中國有嘻哈》大熱,成功把Hip-Hop文化推廣向內地更大群體,而在Hip-Hop文化中,rapper們的穿著打扮正與潮牌緊密相連,這又是內地潮牌市場發育的一個良機。

《中國有嘻哈》被視為潮牌穿搭指南

由於總部位於香港,在進入內地市場時,Hypebeast 在地理位置和消費文化層面具備了比其他海外競爭對手更大的優勢。而中國也可能是一個巨大的潮流新興市場。

按地區分,目前為 HYPEBEAST 貢獻最多的市場依次是美國、中國香港、中國內地。根據招股書,2014 至 2015 財年間,HYPEBEAST 在中國內地地區的收入從 374 萬港元增長到至 746 萬,增幅接近 100%,是所有市場中增長最快的。從 Hypebeast 目前的業務特點看,它也顯示了向內地市場擴張的野心。

目前,Hypebeast 旗下電商平臺 HBX 已經開通了支付寶支付並與順豐合作,在英文界面之外,它同時開通了簡繁體兩個版本;HYPEBEAST 公司旗下的女性時尚網站 Popbee 更是在 2008 年成立之初就明確表示,將用戶鎖定在以中文為母語的讀者。

都市文化對整個外圍和邊陲世界的控制及其本身中心地位的維持,就是以為題為基本手段。Hypebeast正是用媒體串聯了它整個商業綜合體。

而商業力量決定了媒體的內容、形式及受眾人群。據尼爾森調研機構數據,2016年品牌廣告主在媒體投放中,新媒體佔49%,其中移動端佔28%,這一數字相信在今年持續增加。戰場早已在移動端領域打開,Vice、Nowre等一系列潮流新媒體出現,給市場帶來不同聲音,伴隨網速的提升,視頻內容的崛起呈必然之勢;甚至,如何將內容與更多的盈利模式對接,又將引發更多遐想。

「對於內地市場,除了網店的業務發展之外,我們更希望透過中文版網站為內地讀者都提供更多教導性的資訊。」 馬柏榮在此前接受《媒體商業周刊/中文版》採訪時說。

當然,Hypebeast的競爭對手還包括淘寶上的潮物代購,這是內地消費者購買潮牌的主要渠道之一。如果不考慮商品的同質化程度較高,單單從數量上來說,淘寶提供的貨物數量必然遠大於Hypebeast一個平臺的供貨量,Hypebeast或許可以從產品定價和發售時間上尋找優勢。

香港交易所資訊服務有限公司、其控股公司及/或該等控股公司的任何附屬公司均竭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和可靠度,但不能保證其絕對準確和可靠,且亦不會承擔因任何不準確或遺漏而引起的任何損失或損害的責任(不管是否侵權法下的責任或合約責任又或其它責任)

相關焦點

  • 時尚媒體轉型艱難,為什麼Hypebeast能成為最大黑馬?
    中國內地市場或許是其下一步發展的重點。 儘管Hypebeast總部設立於香港,其51%的營收來自美國。然而在美國市場,Hypebeast需要面對的是來自本地最大的潮流電商Karmaloop的威脅。Karmaloop依託線上線下零售,覆蓋了500多個潮牌,還成立了線上視頻內容生產的Karmaloop TV,其在拉斯維加斯的百年展會Magic Show、紐約長灘的Agenda展會,匯集了全球數千個品牌商家,構建了完整的Karmaloop潮流生態圈。 據相關財報顯示,除了美國,目前為 Hypebeast 貢獻最多的市場依次是中國香港、中國內地。
  • 從球鞋博客到市值13.6億港元的潮流集團,HYPEBEAST到底什麼來頭?
    相似的還有來自香港的潮流媒體HYPEBEAST,如今已經是市值約13.6億港元的集團,從TA的業務拓展情況來看,無不顯示著向內地市場擴張的野心。      市值13.6億港元的綜合性潮流集團   成立於2005年的HYPEBEAST的潮流媒體,起初是從一個私人球鞋博客開始,發展至今,除了針對男性時尚讀者的Hypebeast,還涵蓋了針對女性時尚讀者的Popbee、針對兒童群體的Hypekids、潮牌電商 HBX、紙質雜誌HYPEBEAST Magazine(已發行24
  • 潮流網站HYPEBEAST內地遭遇對手 去年純利潤暴跌53%
    以在線運動鞋論壇起家的潮流媒體HYPEBEAST (08359.HK) 由於多項成本劇增,截止至3月31日的全年純利潤暴跌53.4%,錄得只有421.6萬港元。   今年4月,HYPEBEAST成為今年來所有掛牌上市的亞股中交易首日漲幅最驚人的公司,超過Ching Lee公司在3月創造的將近700%記錄,HYPEBEAST一度在香港創業板塊上漲超過2000%,市值最高時錄得56億港元,大受資本市場的追捧,不過隨著炒作概念的不斷稀釋和投資人的離場,HYPEBEAST目前市值跌至3.80億港元。
  • 潮流網站Hypebeast上市三個月 創始人馬柏榮怎麼看過去的十一年?
    業務版圖也從針對男性的Hypebeast,先後擴張推出針對女性的網站Popbee、音樂網站Hypetrak、售賣潮牌的電商網站HBX、紙質版雜誌《Hypebeast》。曾經有傳言,沈嘉偉的I.T.集團一度試圖收購Hypebeast,但Hypebeast拒絕了這一要約。6月,Hypebeast的2016財報公布,整體營收大約為1.5億港元。
  • HYPEBEAST(08359.HK)轉板上市已獲批准 將於3月8日在主板交易
    來源:格隆匯格隆匯2月28日丨HYPEBEAST(08359.HK)宣布,公司已申請批准20億股已發行股份;及因行使根據購股權計劃授出尚未行使購股權而可能發行的5876.25萬股股份,透過由GEM轉往主板上市的方式於主板上市及買賣。
  • HYPEBEAST市值超過I.T 香港潮流教主換人
    令人意外的是,這個最早在中國市場布局潮流生意的I.T集團,卻沒有成為市場趨勢變化的直接受益者,賺得盆滿缽滿。據多方數據顯示,2011年全球潮牌服飾市場規模600億美元,2017年已達2000多億,逐年保持高兩位數增長趨勢。
  • HYPEBEAST(00150-HK)轉往主板上市
    來源:財華網【財華社訊】HYPEBEAST(00150-HK)公布,該公司已申請批准20億股已發行股份;及因行使根據購股權計劃授出之尚未行使購股權而可能發行之5876.25萬股股份,透過由GEM轉往主板上市之方式於主板上市及買賣。
  • 香港潮流時尚電商網站 Hypebeast 近日將從港交所創業板轉至主板上市
    核心提示: Hypebeast 創始人兼執行長馬柏榮(Kevin Ma)表示,在主板上市有助擴展 Hypebeast 已進駐的地區與國際市場,同時拓展業務多元性,提升盈利能力。
  • 廣告增長大幅放緩,潮流媒體HYPEBEAST股價暴跌23%
    增長放緩、疫情危機和香港市場低迷為其發展籠罩了一層不確定性,截至周二收盤,HYPEBEAST股價暴跌23.73%至0.9港元每股,市值約為18億港元。 其中,香港本土的營收較去年下滑8.3%至8403.4萬港元,佔全球市場的11%。
  • HYPEBEAST走高逾7% 下周五轉往主板上市
    HYPEBEAST走高逾7% 下周五轉往主板上市 2019年03月01日 10:16來源:新浪港股 3月1日訊 HYPEBEAST(08359)已獲準由GEM轉往主板上市,並於下周五(8日)起以股份代號(00150)於主板買賣,該股現走高7.14%,報0.75元,盤中高見0.8元;成交約802萬股,涉資612萬元。
  • 如何延長品牌生命線,中國潮牌鼻祖I.T說……
    據《2019中國潮流消費發展白皮書》顯示,近年來全球潮流市場成交規模保持兩位數高速增長,2017年已達到2000億美金。這意味著,潮牌的背後,是下一個萬億級市場。圖片來源:《2019中國潮流消費發展白皮書》作為當下時尚消費的新寵,尤其在《中國有嘻哈》《這就是街舞》等熱門綜藝的帶動下,潮牌聚焦了越來越多年輕人的目光,熱情的消費者將助力國內潮牌產業進入新一輪發展。
  • 「沉迷」archive的新群體——「archivebeast」
    Raf Simons 近日宣布,將對過去 100 件經典單品,進行復刻發售,當中包括多件市價極高的款式。 新名詞「 archivebeast 」,則可理解為「 archivist 中的 hypebeast 」:他們往往會十分積極地、在各社交平臺表示自己對 archive 的「 熱愛 」。
  • 巨虧7.46億,閉店28家!邱淑貞老公經營的潮牌鼻祖也扛不住了
    這都大大的擴大了品牌的知名度,為其進軍內地市場打好了基礎。2002年,I.T集團進軍內地,依靠眾多時尚品牌授權和多個自有品牌,開始迅速擴張。2005年3月,沈嘉偉帶領公司登陸港交所。90後、95後甚至00後逐漸成為各大潮牌的主要消費群體,據麥肯錫發布的《2019年度全球時尚業態報告》分析,中國年輕人2019年在潮牌上的花費在350億至
  • 21億美元,「第一潮牌」Supreme被VF收購了!中國成最大撈錢市場?
    據媒體報導,11月10日,知名「潮牌」Supreme被the North Face(北面)、vans等品牌的母公司VF(威富集團)以超21億美元的價格收購,消息登上了熱搜。
  • 巨虧7億!閉店28家… 這個潮牌「鼻祖」要涼了?老闆白手起家,21年前...
    http://dingyue.ws.126.net/2020/0607/789df201j00qbji1q007dc000u000gqg.jpg △邱淑貞和沈嘉偉(視頻截圖)I.T集團自2002年進入內地市場,一度被視為內地潮流意識的啟蒙者。
  • 「潮牌鼻祖」將私有化退市?潮牌正在興起,I.T怎麼賣不動了
    在這個轟轟烈烈的潮牌時代,剛剛度過而立之年的香港「潮牌鼻祖」I.T集團卻宣布將私有化退市。近日,I.T發布公告稱,同意通過一筆約13億港元的現金交易私有化退市,其業務因疫情暴發和零售行業轉向線上而大幅縮水。
  • 21億美元,「第一潮牌」Supreme要賣身了!買家也挺「潮」的
    據媒體報導,11月10日,知名「潮牌」Supreme被the North Face(北面)、vans等品牌的母公司VF(威富集團)以超21億美元的價格收購,消息登上了熱搜。據悉,該筆交易將在VF Corporation的2020財年結束前完成。Supreme創始人James Jebbia及其團隊將繼續留在品牌內任職。
  • 賣不動潮牌搬來美妝當「救兵」,「香港潮流鼻祖」I.T集團內地「不...
    「香港潮牌鼻祖」I.T集團在內地多品牌集合探索上又邁出了一步。近日,藍鯨財經注意到I.T集團旗下i.t在內地門店引入韓國美妝品牌3CE。這也是I.T集團在香港以外地區營運非鞋、服領域品牌的一次重要「試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