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神白起,只接20萬以上大活,帶你領略什麼叫讓對手絕望

2020-12-14 清林劍客

乍一看古人繪製的白起的像,有點不敢相信,在畫像中。這個文質彬彬,略胖的慈祥老人,竟然就是一代殺神白起。

白起的戰功實在高到無法形容,用戰神根本無法形容他的存在。所以,更多的人給他一個更配的名字,殺神。

出手不凡,第一手牌盡顯王炸本色

史書中,白起的出身年月不詳,公元前294年(秦昭王13年),白起出現在史書中的時候,白起被任命為了左庶長,率兵攻韓。左庶長這個職位相當的高了,是丞相下邊的軍事主官。放到現在的企業中,丞相是CEO的話,左庶長就是項目總監或產品總監這一級別的人了。

沒有什麼曲折,一上來就是總監級別,我們不禁為白起的好運氣豎個大拇哥。要知道在當時的秦國,最不缺的就是人才。要文有文,要武有武。經驗豐富的名將也有。可是為什麼就偏偏挑中了白起呢?

當然,好運氣不算什麼,關鍵的是,白起能幹啊。

第一手牌,白起小試身手,帶領軍隊奪取了韓國的新城。

拿下一個小城,並不算什麼,關鍵的是,撥出蘿蔔帶出泥,這個小城,韓國並不會輕易的就這樣放棄。於是韓國馬上找到了沒落貴族魏國,魏國和秦國是宿敵,自然爽快的答應幫忙。秦國的這個操作,似乎還惹到了周天子,因為周天子也派兵跟著來了。

就這樣,韓,魏,周聯軍陳兵在伊闕(今河南省洛陽市龍門鎮),聯軍由以魏將公孫喜為主帥,共計24萬人馬,秦國派出了白起,但只給了10萬人馬。都不到人聯軍的一半人馬。

貌合神離的聯軍很快被白起看出了端倪,韓國覺得魏國比較強大,理應當前鋒,快點向前衝。魏國也不傻,丟的是你韓國的地,你韓國為啥不衝?至於東周,純粹是一打醬油,撿裝備的。

這種情況在白起看來,這三家那是來打仗的,分明是來送裝備的啊。

戰鬥打響,白起用小股的兵騷擾韓軍,似乎要進攻韓軍,吸引韓軍注意,然後堆出無數旌旗和飄帶擁在陣前,讓士兵來回跑,迷惑韓軍。韓軍隊不知虛實,誤以為秦國要攻,牢牢的守著陣地不敢動。

白起派遣精銳主力繞到聯軍後方,乘魏軍不備,向魏軍發起突然衝擊。魏軍沒有防備,直接被打懵了,被殺個措手不及,倉促應戰,什麼統一調度,什麼陣型,根本來不及部署,只能各自為戰,被秦軍三衝兩撞的,導速潰敗逃散。

當韓國軍隊聽說魏軍被擊潰,再看著陣前逼進的秦軍,軍心大亂,沒等秦軍攻到,就開始逃散。這時,韓國軍隊遭到秦軍左右夾擊,一時間,迅速潰敗。而周軍更是打都沒打,就一溜煙的逃散而去了。

秦軍乘勝追擊,擴大戰果,把韓軍殺的屍橫無數。全殲韓魏聯軍24萬人,殺主將犀武,即公孫喜,佔領伊闕及五座城池。

緊接著,白起率兵渡過黃河,奪取了安邑(今山西省運城市夏縣西北)以東到乾河的大片土地。

這場戰爭,韓、魏兩國精銳喪失殆盡,被迫獻地求和。白起因戰功卓著升任國尉。

什麼叫出手不凡,這就是,白起一戰成名。

秦國的六個大對手,一下子少了兩個,自此以後,這兩國就是在苟延殘喘中渡日,直到統一六國的步伐來到。

又一輪炸彈把炸平楚國,受封武安君

話說伊闕之戰後,秦昭王給楚襄王下了一封戰書,要約架,可把楚襄王嚇的不輕,馬上和秦國講和。這一次的講和,約持了十來年的和平。秦楚結個親啦啥的,還顯得一團和氣了起來。

到了公元前281年楚襄王又想起他的父親被秦國欺騙,客死在秦國的事情。 於是,楚襄王派使者出使諸侯國,重新約定合縱,以便討伐秦國。秦國聽到這個消息,決定先發制人出兵攻打楚國。

第二年,秦國大將司馬錯率領軍隊從隴西郡出兵,攻取了楚國的黔中郡 ,楚襄王被迫割讓上庸(今湖北省竹山縣東南)和漢江以北的土地給秦國。

到了公元前279年),秦昭王派大良造(爵位名)白起率軍大舉攻楚。

這一次,白起出手比較猛,直接率軍數萬沿漢江東下,攻取沿岸重鎮,掠取漢水流域豐饒的糧草補給軍需,出敵不意突入楚境。

白起還命令秦國的軍隊在過河之後拆除橋梁,燒毀船隻,自斷歸路,以此表示決一死戰的信心。什麼項羽的破釜沉舟,在白起面前,都是學生,

而楚軍卻毫無鬥志,無法抵擋秦國精銳士卒的猛攻,節節敗退。

秦國軍隊在白起帶領下長驅直入,迅速攻打並佔領了楚國在漢水流域的要地鄧(今湖北襄陽北),一直到達楚國的別都鄢(今宜城東南)。鄢城距離楚國都城郢(今荊沙北)很近,是拱衛郢都的軍事重鎮,楚人早已集結重兵在鄢城,企圖阻止秦軍南下進攻郢。

秦軍在鄢城遭到進入楚境以來最頑強的抵抗,屢攻不克,而秦國軍隊孤軍深入,不宜持久,於是利用夷水從楚西山長谷出而流向東南的有利條件,在鄢城西邊百裡處築堤蓄水,並修長渠直達鄢城,然後開渠灌城,水入城為深淵,鄢城的東北角經河水浸泡潰破,城中百姓被淹死數十萬。

秦軍於是佔領了鄢城。攻克鄧、鄢城後,白起休整部隊,補充兵員和軍資,同時將秦國的罪人刑徒遷徙到所得鄧、鄢兩地,以此為進一步攻楚的基地。 又率軍攻打並佔領西陵(今湖北宜昌西) ,扼住長江,截斷郢與西面巫郡的聯繫。

白起在楚國,補充兵糧,準備了一年,在公元前278年,一舉攻陷楚國國都郢,楚襄王在兵敗後,向東北方潰逃至陳(今河南省淮陽縣),被迫遷都於此以自保。

鄢郢之戰,秦國又一次大獲全勝。白起又來一起十萬加的爆款戰例!

此戰,秦國佔領了楚國西部長江以北(江漢平原西部和鄂西北地區)大片土地,並在此設立南郡,白起因戰功卓著被秦昭王封為武安君。 現在,原來了六個對手,已經少了三個!

二破韓魏

白起在伊闕之戰後,又不斷的蠶食韓魏趙楚等國的領土,多年下來,在白起的努力下,大大小小,打下了快一百個城了都。

不過即使秦國這樣對付這四個周邊國邊,按說,這四國應該聯合起來對付共同的敵人秦國,可是他們自己同樣也不團結。並且,老牌大國魏國,還是有一定的實力的。打不過秦國,還打不過韓國嗎?於是,他們內部也起了衝突。

公元前273年魏國聯合趙國攻打韓國,聯軍很快就攻打到韓國華陽城(今河南鄭州市南)。韓國無力抵抗,於是四顧一圈,只能求救最近的秦國,秦國巴不得這幾個國家開戰,自己好趁機大撈一把,隨即派白起帶領軍隊救援韓國 ,與魏國趙國在華陽展開激戰。

白起採取出其不意、攻其不備的方針。大軍由鹹陽出發,以平均每日百裡的急行軍進行遠途奔襲,僅8天就到達華陽城下 。立即向魏軍發起攻擊,一舉殲滅魏軍13萬人,生擒3名魏將,魏國宰相芒卯敗逃;接著,又進攻趙將賈偃,經激戰,大敗趙軍,並將趙軍俘虜兩萬人沉入黃河中。 秦軍隨後乘勝攻城略地攻取了魏國的卷縣(今河南省原陽縣舊原武西北)、蔡陽(今湖北省棗陽市西南)和長社(今河南省長葛市東)和趙國的觀津(今河北省武邑縣東部審坡鎮),並與韓軍圍攻魏都大梁(今河南開封境)。

魏國軍隊主力多被殲滅,無力再戰,魏被迫獻南陽(太行山以南、黃河以北地區)與秦國求和,秦聞知燕、趙聯合起兵救魏,便接受魏國南陽地後退兵。戰爭結束。

華陽之戰以秦國大獲全勝而告終 。戰後,魏國元氣大傷,無力再戰。

長平之戰,滅掉秦的最後一個勁敵

戰國中期,趙國本來是非常強大的一個國家,甚至一度有滅掉秦國的火花,不過隨著趙武靈王的死去,火花熄滅。但秦國在強勢的崛起,必然要和趙國有一場資源爭奪戰。並且,很快的,趙國就給了秦國一個出兵的理由。

這個理由源自上黨之爭。

公元前264,263年,這兩年,白起帶兵突進韓國,先是拿下了五城,斬首5萬,緊接著拿下了南陽太行道,韓國被一分為二,韓國上黨郡孤懸在秦國與趙國中間,韓國一起,索性把上黨郡割給秦國,求得一份和平得了。

結果,命令下達到上黨郡守這裡,打了折扣,郡首轉手,找趙國聊去了,要把上黨郡送給趙國。當然,郡首的目的有二,一是讓趙韓結盟,共同對抗秦國,二是既使不能結盟,也能把戰火引向趙國。這個如意算盤,對於韓國,怎麼打都合算,對於趙國,怎麼想都有風險,但趙孝成王天真的以為這真是塊天上掉下來的餡餅,於是生生的接了。

秦國大怒,隨即向趙國發起進攻。

上堂郡在趙國手裡還沒捂熱,就又被秦國奪了回去,同時,秦國的大兵已經陳在了邊境,勢要和趙國來一場生死較量。

戰爭的最初,趙國軍隊在廉頗的率領下,固守與秦打消耗戰。把秦國拖的也是沒轍沒轍的。

但這種戰爭,非常磨人的意志。三年下來,雙方的國力都被耗的不輕。實力偏弱的趙國,更是眼看就要撐不下去了。

公元前257年,秦趙的長平決戰終於在趙國撐不下去的時候到來了。

趙國就想速戰速決,換上了趙括(非常著名的紙上談兵將軍),意在擇機和秦國打對攻。而秦國這時,派上了白起。

雙方都在消耗中拼意志,很顯然,秦國的意志更加堅強。

白起很快採取後退誘敵,分割圍殲的戰法把趙軍包圍,並且切斷了趙軍與後方的運輸通道。在被包圍斷糧40多天後,趙括率精銳出戰,被射死,其餘40萬趙軍投降。然後被白起坑殺。

趙國從此元氣大傷,一蹶不振。要不是有信陵君竊符救趙事件,白起就一股作氣把趙國滅掉了。

當然,那個時候,秦國再強,也還是沒有能滅掉六國實力。但是,經過十幾年的努力,戰國的六強中國的趙,魏,韓,楚生生的被白起一個一個的打成三等殘廢。這為幾十年後,秦滅六國,打下了最最堅實的基礎。

失意身死

長平之戰是白起最輝煌的一戰,接下來的人生,就開始走向了失意。

其實,長平之戰後,白起真的有機會平趙滅韓魏的。可是,這個時候,秦國的丞相範睢開始吃醋了。白起戰功這麼強,如果再平趙滅韓啥的,那以後,地位不得在自己之上啊?

於是,範睢耍一個小心思,說秦國疲憊,不宜再戰,於是,讓秦國同意了韓,趙,魏的割地請求,罷兵了。白起氣的要死,可是沒有辦法。

這還不算完。這一年九月(公元前257年),秦國覺得休息的夠了,又發兵開始攻趙,但打的並不順利。本來因為生病沒有參加戰鬥的白起,結果這回還勸秦國不要再攻趙了,他覺得現在已經過了最佳的滅趙時機。需要再等。

但是負氣的秦昭襄王非要再打,結果是一敗又敗,於是強令白起出徵,白起稱病不出。秦昭襄王和範睢一商量 ,認為白起是故意的,於是直接給白起賜劍自殺了。一代殺神,就這樣,悲切的死在了自己人的手上。

白起的作戰指揮藝術,代表了戰國時期戰爭發展的水平。白起著有兵書《陣書》和《神妙行軍法》但已經失傳。

白起用兵善於分析敵我形勢,然後採取正確的戰略、戰術,對敵人發起毀滅性的進攻。白起指揮許多重要戰役,平生大小70餘戰,沒有敗績。整個戰國期間共戰死兩百萬人,有一半以上是被白起殺的。而長平一戰一舉殲滅趙軍45萬人,開創了中國歷史上最早、規模最大的包圍殲敵戰先例。

不愧為一代殺神!

本文是作者《閒聊戰神》系列之白起的故事。

參考資料《史記》《資治通鑑》《十七史百將傳》等

相關焦點

  • 王者榮耀:油膩大叔愛玩遊戲之——「殺神」白起
    大家好我是油膩大叔,今天我們來講講大名鼎鼎的殺神白起。白起在歷史上為戰國時期秦國大將之首,是戰國四大名將排名第一,廉頗啊那就是弟弟。號戰神又號人屠,戰國期間死傷200萬就有100萬死於白起之手,可見其英勇善戰。
  • 鎮魂街276:殺神白起惡鬼造型登場,下一話對戰神武靈雪象
    就像小明之前說的那樣,這一話白起不出意外的登場了。下一話應該是白起和金剛力士的戰鬥,期待殺神與神武靈之間的精彩對決。不過白起雖然有殺神之名,畢竟還只是人武靈,與身為神武靈的金剛力士相比應該還是要差一些,畢竟神武靈的定位擺在那兒。如果兩人能夠打起來的話,下一話李牧登場的可能性不大。另外,李古柏的身份是前群英殿參謀長,李牧的造型應該與周瑜類似,突出運籌帷幄的大將風範。
  • 「兵仙」韓信為何看不起「殺神」白起?你看韓信怎麼評價白起的
    今天我們便來聊聊「兵仙」韓信和「殺神」白起。韓信,中國歷史上有名的軍事家,早年因家庭貧苦常寄人籬下,後來受蕭何舉薦成為劉邦手下的大將軍,從此命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韓信精通兵法,是一名難得的戰術家,他曾為後人留下暗渡陳倉、背水為營等戰術典故。韓信非常擅長於點兵用將,他親自指揮的井陘之戰、濰水之戰等都取得了相當不錯的成績。
  • 《羋月傳》:殺神白起,用70餘戰告訴你啥叫「一將功成萬骨枯」
    01引子《羋月傳》中,大女主光環在身的羋月電視劇《羋月傳》中的白起,是天生的軍事家,對戰爭有著野性的直覺,他是把絕世好刀,但卻不是普通人可以掌握的。同時魏冉也是白起的伯樂,因為是魏冉發掘了白起的軍事才能。白起只受羋月控制,在白起被羋月救下來之後,白起就一直追隨著羋月,然而白起的桀驁不馴和嗜血好殺,卻也帶來嚴重的政治後患,令得羋月棄之不舍,用之難掌。
  • 坑殺40萬降兵,殺神白起的自刎之路,證明武力永遠玩不過腦力
    戰國時期一代殺神白起,最總怎麼死的?是誰殺死了白起? 白起戰國時期秦國名將,也叫公孫起,因每戰必滅敵有生力量,故被冠以"人屠","殺神"之稱!白起是繼孫武,吳起之後的又一名傑出的軍事家,統帥。與廉頗,李牧,王翦共稱戰國四大名將,併名列武廟十哲。
  • 中國歷史第一「殺神」
    說到「殺神」,大家第一時間想到的肯定是曾經坑殺過40萬降卒的「殺神」白起。白起,也叫公孫啟,是繼中國歷史上自孫武、吳起之後又一個傑出的軍事家、統帥,《千字文》將他與廉頗、李牧、王翦並稱為戰國四大名將,位列戰國四大名將之首。
  • 不敗軍神白起:殲敵百萬被稱「殺神人屠」,難道他真的嗜殺如命嗎
    白起出生的時候秦的國力已經非常強盛了,秦昭王充分繼承了老秦人一統天下的決心,即位之後繼續貫徹商鞅的變法國策,徹底推行軍功爵制,並大力的提拔人才,這個時候的秦國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實力,但強將成為了秦國最急需的人才,白起順應時勢終於登上了歷史舞臺,並成為了秦國南徵北戰摧城拔寨的一把利刃,白起一生徵戰30餘年,大小戰役70餘場,無一敗績,山東六國莫敢與之爭鋒,一聽對手是白起
  • 一代名將殺神白起的是非功過
    從歷史上講,白起真正稱得上是:戰無不勝,攻無不克。在正史上幾乎找不到關於他的敗績,一生歷經大小戰役七十餘場,殺敵超過百萬,僅長平之戰,白起就坑殺降卒超過四十萬,人送外號「人屠」,雖然對他冷酷殺人的做法多有詬病,卻不妨礙他作為一代戰神在人們心目中的形象。
  • 殲滅戰人屠大師——武安君白起,殺神的名頭白白背了幾千年
    前段時間研究了孫皓暉老師的《大秦帝國》成功地被三個人吸粉,一個是跛子張儀,一個是武安君白起,最後一個是滅六國的王翦。實際上心裏面最喜歡的還是武安君白起,雖然他的身上背著殺神的名頭,還有人屠的稱號,不過我研究了很久,覺得無端的將他定義為一個殺人狂魔似乎不是那麼準確。
  • 秦國大將白起史稱「殺神」,巔峰時期到底有多瘋狂?
    白起戰國時期四大名將之首,是秦國的軍事家最厲害的戰神,他徵戰一生打了很多仗從無敗績,他徵伐戰場殺害了很多人,他讓當時的其他國的士兵將領,只要聽到他的名字都聞風喪膽無心戀戰,因此那時的人們稱白起為「殺神」。我們只聽他的稱號就能感受到那時的白起有多厲害,下面我們就來看看白起巔峰時期有多狂吧?
  • 白起位列戰國四大名將之首,因坑殺20萬降俘被冠以「人屠」惡名
    一旦敵軍投降,你可以虐待他,可以讓他做奴隸做苦役,但不會殺他,因為有個說法叫「殺降不祥」,這對於職業軍人是比較忌諱的。長平之戰秦軍參戰兵力約60萬,趙軍約45萬,此戰前後打了四年,等戰爭結束時,秦軍傷亡近20萬,趙國傷亡超過25萬,最後有20萬(《史記》45萬存疑)趙軍投降。
  • 大秦帝國,如何成就殺神白起?除軍事才能外,兩大伯樂和尚武之風
    導語:看大秦帝國,如何成就殺神白起?除軍事才能外,秦昭襄王和秦宣太后兩大伯樂,強大的騎兵資源,秦國尚武之風,生逢亂世你時勢造英雄《大秦帝國之崛起》中,白起被魏冉發掘,受秦昭襄王重用,後又被秦宣太后重破格提拔重用,他為秦國打造一支強大的騎兵部隊,數次戰爭取得全勝,他橫掃魏國無數城池,剷除秦國東進障礙,數次伐楚並攻陷楚國國都,攻打韓、趙聯軍,斬首敵人13萬,並在長平之戰中坑殺趙軍四十萬,從此秦國開始的統一之路,而白起贏得了戰神
  • 《王者榮耀》國服白起:突破次元,燃爆死神之鐮
    兵以首為白起,而無往不利之國二白起鎮樓這是分割線雖然整部文章都充滿著中二的氣息,但是這並不妨礙閱讀,希望你們看的開心的同時也能學到東西, 畢竟我不是文豪,我是中二少年長平之戰,萬數人屠,殺神白起,參見!
  • 殺神白起,一生未嘗敗績,打下七十多座城池,卻自刎以贖殺孽
    白起一個人,當得上將才和兵法大家。他一生未嘗敗績,到他人生的後二十年,列國聽到白起的名字,紛紛稱病不敢出戰。這不是怕輸,這是保命。別的將軍都被稱為戰神,名將,然而白起在這些稱呼之外,多了一個名號:殺神。這是因為凡是白起參與的戰爭,他打的都是殲滅戰。
  • 王者榮耀上單霸主白起的4個冷知識,你知道幾個!
    王者榮耀的玩家,大家好,歡迎來到王者榮耀歷史講堂快樂學習各種知識,今天給大家帶來上單霸主白起的4個冷知識,你知道幾個呢?01 死神的由來白起的玩家應該都很清楚白起有一個被動,三個技能,其中被動叫反擊之鐮,一技能叫血之迴響,二技能叫死神之鐮。
  • 為何秦昭襄王要殺掉白起?白起的死因,秦王逼迫其自殺實屬無奈
    這個時候的白起已經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人物,各國當時所有人聽到戰神白起這個名字,心中無不膽戰心驚,很多國家都不願招惹這個殺神。到了這裡殺神白起已經殲滅敵軍共計55萬人了,最後就是著名的長平之戰。長平之戰秦國和趙國打了3年之久,結果大家都知道,最後是秦國勝利了,這次戰役,殺神白起共殲滅趙軍約45萬人,其中有約20萬的降軍,這20萬降軍被白起下令活活生埋了,此消息一出,趙國上下一片震驚!
  • 白起的功勞那麼大為何昭襄王還會殺他,殺神白起的一生從超神到隕落
    ——《過白起墓》唐.曹鄴 現在說起白起可能很多人第一時間想到的王者榮耀裡的那個坦克,但是歷史上的白起可不是王者峽谷裡那個拿著大鐮刀的大風車。 白起出生不詳,秦國白氏,名起,陝西人,戰國時期名將,傑出的軍事家," 兵家「代表人物。
  • 王者榮耀坦克「白色死神」—白起的人屠一生
    伊闕之戰中大敗韓魏聯軍,擊殺敵人24萬餘人,徹底清除了秦國向東擴張的障礙,大敗出國軍隊,甚至攻打進楚國都城,比楚國遷都,從此楚國一蹶不振,在與趙軍決勝之戰中,於長平大敗趙軍,活埋敵軍40餘萬人,梁啓超曾經統計,戰國時期戰死的士兵共計200餘萬,而死於白起手中的就有100萬人,因此,人們又將白起稱為「殺神」「人屠」,更為傳奇的是,白起在其一生經歷大小戰役70餘場
  • 中國歷史上的六大「殺神」 第一是他
    說到「殺神」,大家第一時間想到的肯定是曾經坑殺過40萬降卒的「殺神」白起,其實歷史上除了白起以外,還有幾個比較著名的人物也可以稱得上為「殺神」了,下面就一起來看看中國歷史上的六大「殺神」。也叫公孫啟。這是大家所廣為熟知的一個人物,是戰國時期秦國的一位大將。
  • 「殺神」白起的悲慘結局果真是因殺孽太重獲咎於天嗎?
    #作為戰國四大名將之首,白起絕對當之無愧。縱觀整個秦國史,奪地之廣,殲敵之多,無人能及武安君白起。白起一生戎馬徵戰長達34年,一生攻取城池超過七十座,殺敵近百萬,為秦國掃蕩六國立下了不世之功。長平之戰坑殺趙國四十萬降卒後,六國聞白起之名而瑟瑟發抖,冠之以 「殺神」的威名。秦朝對六國的戰爭中,只要有白起指揮,幾乎都以勝利告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