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間萬物,惟有人有時間概念。只有人會慶祝新年,總結過往;只有人會發出感慨,時間到哪去呢?也只有人會悲嘆,人生短暫,譬如朝露,轉眼成空,我們便如飛而去。
時間是什麼?
據說有人曾問奧古斯丁這個問題。
奧古斯丁回答到:「你不問我,我本來知道它是什麼;你問我,我倒覺得茫然了。」
迄今為止,人類對於時間大致有兩種對立的觀點。
一種觀點認為時間是循環的,它是一個封閉的環形,一圈一圈,周而復始,無始無終。在這樣一種時間概念中,沒有什麼時刻特別,時間永遠都是一樣的。對於時間,無所謂珍惜與浪費,時間如環無端,歷史沒有意義。跳出時間的閉路循環,人生方有大的解脫。這種對時間的態度在相當程度上是冷漠甚至充滿敵意的,在某種意義上它完全消解了時間這個概念。
另一種觀點則認為時間是線性的,有始有終。因此時間的意義是非凡的,有許多特定的時間點都具有特定的意義,歷史並不是虛無的。
當人們慶祝新年,顯然受到的是第二種時間觀念的影響。
在這種時間觀念中,有兩個時間點對於每個個體都具有特殊的意義:一是作為終點的永恆,一是作為現在的當下。
現在是觸及永恆的那一瞬間,在永恆的視野中,我們才能明白每個當下的意義之所在。用奧古斯丁的話來說,過去是通過記憶而存在在我們的心中,將來則是通過已經存在而能看見的東西預言得到的。因此,「說時間分過去、現在和將來三類是不確當地。或許說,時間分過去的現在、現在的現在和將來的現在三類,比較確當」 。而這三種「現在」,都要經過我們當下的意識。
換言之,只有聚焦於永恆,現在才具有存在的意義。
但是,永恆這個概念是人的理性很難理解的,許多人因為它的不可理解,所以拋棄了永恆這個概念,以至「被永遠流放在時間裡」(海德格爾),時間沒有指向的目標,人也就失去了當下存在的意義。虛無感如荒原的野草在每個人的心中蔓延,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當人們拋棄了永恆,但又希望獲得現在存在的意義,於是就創造了未來這個概念。但未來只是永恆的贗品,它依然指向無盡的虛空,因此也就永遠無法讓人真正抵抗內心的虛無與焦慮。
CS.路易斯告訴我們:「幾乎一切罪惡都紮根於未來。感恩是在回顧過去,愛著眼於現在,恐懼、貪財、色慾和野心在眺望著未來。」每一個人都被未來這個贗品壓得喘不過氣,他們飽受未來的折磨,對未來充滿憂慮,「把信心建立在一些計劃的成敗上面,而這些計劃的結局可能他們有生之年無法看到的。他們終其一生在追尋一些海市蜃樓,在當下永遠不誠實,永遠不良善,永遠不快樂,只把現在賦予自己的一切真實恩賜充作燃料,堆積在為未來而設的祭壇上。」
《功夫熊貓》中有一句臺詞:昨天是歷史,明天還是未知,但今天是禮物,所以今天才叫present。
我們都在借來的時間中生活,每個當下都是一個禮物。願我們充滿地利用這個禮物,讓每個當下都釋放永恆的光芒。
因為時間指向永恆,因此生活於時間之中的男男女女,也都具有永恆的意義。CS路易斯說:「不存在普通人,我們嬉笑、共事、結婚、冷落、剝削的對象都是不朽的人。」每個不朽的個體也就超越一切必朽的文化與國族的價值。
新年的第一天,這個特別的時刻,願你我心懷永恆,活在當下,用每一個觸及永恆的現在愛你身邊每個不朽的人。
——羅翔老師 20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