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陪伴你成長的致良知四合院今天
《阿甘正傳》節選
聖人雖是「生知安行」,然其心不敢自是,肯做「困知勉行」的功夫。
以上這段話出自陽明先生,意思是聖人雖然天生能夠依道而行,但是並不以此為是,卻肯下笨功夫,像「困知勉行」的庸人一樣做功夫。
聰明人卻肯下笨功夫。這是聖人之所以為聖的原因。
如果在聰明人和傻子之間二選一,你是願做一個聰明人,還是願做一個「傻子」?
不妨將答案放在心裡,先走進一個「傻子」的故事一一《阿甘正傳》。
《阿甘正傳》,這部在豆瓣評分高達9.5分、有超過150萬人參與評論、好於99%的愛情片和劇情片,所傳遞的溫暖而強勁的力量,觸碰著人們情感深處最柔軟、最深刻的部位。
傻傻的阿甘,卻展現著強勁的生命力。隨著時間流逝和年代更迭,這種力量反而愈加強烈。
「運氣太好了!」有人如是評價阿甘。
真的如此嗎?
不妨跟著坐在路邊長椅上的阿甘,追憶過往種種。
阿甘於二戰結束後不久出生在美國南方阿拉巴馬州一個閉塞的小鎮,他先天智商較低,只有75。為此,他飽受同齡人的嘲諷和生活的磨難。
但是,阿甘始終牢記媽媽說的那句「人生就像一塊巧克力,你永遠也不知道下一口是什麼滋味」。
阿甘的一生,是美國歷史發展的一個縮影,是一個時代的縮影,是處在正在喪失純真的美國社會中的一個心靈純粹的人的一生。阿甘的心,能感知很多智商更高的人們所無法感知或有意忽略的一切,阿甘對自己的道德準則恪守不渝。
這種堅信、執著、恪守,看起來有些刻板,甚至有些「傻」:
當小夥伴珍妮問:「你的腿怎麼了?」
阿甘回答:「我的腿好的很……」
珍妮很率真地繼續問到:「你是不是有點傻?」
阿甘回答:「媽媽說,做傻事的人才是傻瓜……」
阿甘非凡生命的開始,源自一位好媽媽,一個用生命相信並愛著兒子的媽媽。
她沒有因兒子智力上的殘缺而吝嗇他應得的那份愛,反而傾注更多的愛與呵護在這個在別人看來是「厄運」的孩子。
媽媽的精心陪伴、不離不棄,賦予阿甘強烈的安全感,阿甘的成長過程很開心,那顆純潔無瑕的心也始終在被滋養著。
媽媽跟阿甘說:
你和其他人一樣
每天都有奇蹟發生
……
媽媽讓阿甘認識到相信:傻人有傻福,人永遠都要自強不息,自己值得被信任,這個世界是好的,這個世界是值得被信任的。
「媽媽說過,要往前走,就得先忘掉過去。我想,這就是跑的用意。」
阿甘相信並堅持,跑遍全美,也跑出了真正的自己。
幸運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癒,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癒童年。阿甘一生印證著這句廣為傳播的話語。
影片中,阿甘唯一的玩伴——珍妮,卻經歷著截然相反的命運。
小時候的珍妮未能得到父母足夠的愛,大學時因拍攝雜誌照片被學校開除,隨後在酒吧開始了自己的「演藝」生活。
珍妮外在越來越潮流時尚,但心中的不安全感卻從未減少。在動蕩的人生歷程中,珍妮自甘墮落,逐漸迷失自我。
《道德經》有言,「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田獵令人心發狂。」
在燈紅酒綠、霓虹閃爍中,迷失的是否只是珍妮?
著名作家查克·溫迪格說:「我們終其一生都在奔跑,有人奔向死亡,有人奔向希望。」
《阿甘正傳》節選
電影中有這樣一個細節:在被一群同齡人拿著石頭、騎著自行車追打時,阿甘開始拼命奔跑,速度越來越快,在奔跑過程中,他逐漸擺脫掉雙腿上的枷鎖,隨著一個個零件褪去,阿甘仍然在跑,最終擺脫追打,並將夥伴們遠遠甩在了身後。
這已經透露了成年之後阿甘的命運。
《阿甘正傳》節選
成年後的阿甘,同樣是被人追打欺負,他依舊沒有放棄、拼命奔跑,結果誤入球場、得到教練的賞識,還加入了球隊。
在帶球過程中,阿甘不停地奔跑。最終,阿甘為球隊贏得了這場比賽、獲得了掌聲、歡呼聲。場外教練說:「他也許是最笨的混小子,但肯定跑得最快。」
阿甘心無雜念、從不抱怨,靠著一股傻勁兒,一直向前奔跑。於是有了橄欖球明星、越戰英雄、桌球外交大使、億萬富翁等等榮耀身份。
從越南戰場回來,阿甘買了船,學著捕蝦,只為完成喪生於戰場的戰友巴布的未了心願。靠捕魚成為億萬富翁後,阿甘將一半股份給了巴布的親人。巴布親人納悶:「你是瘋了,還是傻了?」
阿甘還是回答:「做傻事的人才是傻瓜。」阿甘始終記得媽媽說過的,「錢夠用了就行,多餘的錢只是擺闊。」
在阿甘這個「傻子」眼中,沒有太多想法或是複雜的思想,一切都簡單美好。
俗話有,聰明反被聰明誤,自以為很聰明時,就不願下笨功夫,做事就容易淺嘗輒止。
自作聰明,以為人不知,甚至做一些損人利己之事。殊不知,在無形中正一點點消耗著自己的能量。
「傻子」阿甘,卻成了最終贏家。
有人說,這個世界從來不缺完美的人,缺的是從心底給出的真心、無畏、正義和同情。
這個世界,聰明人太多,不妨做一個「傻子」。
出發,抵達,再出發。
因為答案在風中飄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