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京都尋禪(中)

2020-12-15 市井天涯

▲日本寺廟,簡樸而不失意趣。| by lionheart

乘車不遠,便到了南禪寺。同清水寺相似,它也是依山而建。走至大門前,匾額上大書「大本山南禪寺」六字,一股鎌倉之風撲面而來。不同於沒有明確邊界的清水寺,門與圍牆兼具的南禪寺似乎維持著更高的格局。跨檻而入,便進入了一片密林之中,這大概是日本寺廟在布局上同中國現存寺廟布局上最大的不同之一了——中國寺廟著重強調建築物的引導和主導作用,山門之後便是第一重天王殿,而後緊跟重簷寶剎,亭臺樓閣,再用極具強調性的巨大佛教造像安置其中,飾以壁畫藻井,極顯壯觀。日式寺廟則全然不同,增大了以樹木為代表的自然景觀的布局比例,不管是依山而建的清水寺、南禪寺、龍安寺,還是城市中心的建仁寺和一些小的神社,一旦進入大門,就如同進入一片森林,綠樹成蔭。

▲南禪寺三門。全木建築更顯古拙之風。| by 行止天涯

依小路而行,穿過重重植被,便到了南禪寺的「三門」,此「三門」非彼「山門」,而由於功能相似的緣故,卻也許有誤傳的嫌疑。這是南禪寺中最宏偉的建築,重簷歇山頂,高約30米,以全木建造。三門延續了日本建築的簡樸,沒有任何雕刻彩繪。僅需500日元,便可以登樓觀賞。管理建築的並非僧人,卻是幾位和藹的老嫗,她們負責引導遊客褪鞋、登樓。

南禪寺是一座極具代表性的日式傳統寺廟群,在寺廟中,僅有三門和之後的法堂是一組對稱的建築,這又和中國寺廟有著顯著差別了。國內寺廟的山門與第一殿之間大概是一片不加修飾空地,偶爾會置以經幢,而日式建築則會在空餘地區布置大量的植被,登樓遠眺,幾乎整座建築群都隱藏於密林之中,偶爾重簷出挑,似有建築小品之味。而高大的法堂,被密林遮去大半,只露出一個雅致的屋頂,似嬌羞的美人,猶抱琵琶半遮面。寺院的中軸線僅僅只是一條窄窄的小路,行走其中,在綠樹的縫隙中窺見巍峨的樓閣殿宇,深得禪趣。

▲從南禪寺三門往下眺望,好一派密林。| by 行止天涯

更為難得的是,與清水寺比,南禪寺中寂寥許多,於是在寺中又得一份難得的清靜。漫溯其中,走到一條引水渠邊。這條水渠叫「水路閣」,始建於1885年,於1890年竣工,將琵琶湖的水引入京都。水渠將日本傳統與西方科技融合,古樸且不乏莊嚴。水渠很長,只能在寺中窺見幾個橋洞,視野便消失在一片綠樹盡頭,仿佛一眼從鎌倉看到令和,時間在這裡似乎靜如湖水,也人云亦云地頓悟所謂佛家前世今生之道了。

▲水路閣。建於1885年,供引水之用。| by 行止天涯

穿過水路閣,目之所及是兩山環抱之間一片谷地,視線豁然開朗。山間有一庭院,白牆綠樹,意趣盎然。這裡便是南禪庭院。庭院中有幾座小屋,小屋門窗敞開,裡面幾位僧人席地而坐,飲茶洽談。屋裡裝飾與一般的日本家庭並無二致,但更加簡樸些,除了茶桌沒有任何其他陳設。在低矮的屋簷下行走,腳踩著木地板沙沙作響,與密林中起伏的鳥語合奏成一曲優美的樂章,仿佛穿越回到幾個世紀年前的日本,心也跟著靜了下來——就算是戰火紛飛的鎌倉,室町,戰國時代,暗鬥,詭謀,忠叛,生死,人性之善惡,同南禪寺毫無相關,仿佛張潮所言,「無善無惡是仙佛」。凝想半刻,便欲再走,行至屋的盡頭,只見一條曲曲折折的小路,順著蓮香四溢的池塘延伸到一片蔥蘢。想起倒是同一首古詩相映成趣:

清晨入古寺 初日照高林

曲徑通幽處 禪房花木深

山光悅鳥性 潭影空人心

萬籟此都寂 但餘鐘磬音

唐. 常建

雖然我並非在清晨遊覽的古寺,但這短短幾句所描繪的,與我所見之景,和在此感受到的心境竟是如此相似。中國詩詞的魅力,就在此了:它能用最簡練的語言,描繪出最生動的畫面,表達出最細膩的情感,讓人感受到跨越時空的共鳴。

▲南禪寺庭院。建築皆藏於草木之中,樸素而幽靜。| by 行止天涯

院中小路忽高忽低,順山勢而行,就可看出日本人對園林設計的用心了,園中所植樹木,有松、杉之類高大者,也有灌木之類低矮者,還夾雜著楓樹、櫻花之類,雖然種類繁多,但搭配和諧,毫無雜亂之感。這便讓我驚訝了:他們在園林設計時充滿對自然的敬畏,使之儘量保持自然樸素的風貌,然而又沒有自然的放任野蠻之感,而是移步換景,搭配和諧,從深林密樹間望見茅草頂的小屋,又得歸隱山林之閒適,實在是妙哉!

當然,日本作者對於禪的描繪亦有妙趣,松尾芭蕉的俳句似乎也能觸及到最接近禪的「空」的境界:

古池

カエルは-

水の音

一聲清脆的鳥啼。(未完待續)

文|行止天涯

圖|行止天涯 lionheart

編輯|小道亦然 行止天涯

相關焦點

  • 日本|京都尋禪(下)
    | by 行止天涯不過京都枯山水最著名的還屬龍安寺的石庭。想著熱門的金閣寺、銀閣寺定會像清水寺一樣人多嘈雜,不如穿城而過,直奔遊人寥寥的龍安寺。京都主城區坐落在群山環抱之間的盆地,與中國城市在小區中加入稀疏的綠化不同,日本的城市都是密密麻麻的房子,但井然有序,不顯髒亂。
  • 日本|京都尋禪(上)
    ▲京都,華麗與樸實,入世同出世,在這裡並不矛盾 | by 行止天涯在日本京都,最不缺的就是大大小小的寺廟。不去看寺廟,就白來了京都。京都的街巷是豐富多彩的,每一棟樓的形制都不盡相同,每一家店的招牌都各具特色。反觀國內的城市,不論是都市還是縣城,其「高大上」的審美品味竟有著驚人的相似。所有的城市都對現代主義的高樓抱以極大欣賞,並將其視為體現城市實力的主要建築因素。所有的城市都熱愛八車道的馬路,並因此自鳴得意。然而,面對一個行人稀少的所在,這樣做又有何意義呢?我不知道。但我大概從京都的匆匆一瞥中發現了規劃城市的更高境界。
  • 日本京都︱金閣寺&銀閣寺?京都三大名勝之一的金閣寺,建於1
    日本京都︱金閣寺&銀閣寺?京都三大名勝之一的金閣寺,建於1379年,是一座高調奢華的禪寺,建築與園林完美結合,金燦燦的禪寺矗立鏡湖池中,池水清洌,湖中金閣倒映,已成為京都最經典的景觀之一。金閣寺金輝壁煌的建築有三層樓閣,裡面是不能進去的,慕名而來的遊客多是來一睹其奢華的芳容,然而也有部分遊客是衝著門票而來。白底黑字的像符一樣的門票是一張平安符,祝大家吉祥如意,太值得收藏了。
  • 日本的文化,傳說中的京都
    要問最有「日本氣質」的城市是哪個,毫無疑問的是京都。與領先於世界潮流的東京不同,無論日本其他地市以怎樣的態勢追趕世界前沿,京都始終以一種沉穩的姿態,如同守護者一般,小心呵護,默默傳承保存著日本最精髓的文化與傳統。
  • 遊蕩日本 京都大德寺聽早課
    京都很慢。寺廟的時光很慢,晨鐘暮鼓,山門庭院,枯木山水,一沙一世界。街上的時光很慢,街巷多小小窄窄,房間都不高,平平的,可以看出很遠,難忘那天在哲學小道漫步的時光,短短的路途,有流水相伴,各種可愛的咖啡館、手信店鋪還有一路的寺廟,可以逛個半天時光。京都很慢,慢得連我要拜訪的酒店,都要坐上10 分鐘的慢船才可以最後抵達。
  • 有馬賴底禪文集:禪僧直往-日本當代禪宗第一高僧自傳
    作者介紹: 有馬賴底長老,出身於名門望族,幼小剃髮出家,寄身禪門,為日本當代佛教界領袖、著名社會活動家。現任日本京都佛教會理事長、臨濟宗相國寺派管長,兼任金閣寺和銀閣寺住持、日中友好國際交流協會會長、日中臨濟黃檗友好交流協會會長、承天閣美術館館長。曾是中國佛教協會已故會長趙樸初老居士的摯友,在日本佛教界享有較高威望。
  • 日本京都遊記,門票只需33塊錢,鑑賞日本國寶,體會日式禪宗美學
    各位了解「禪」這門學問嗎?佛教派系之一的禪宗,透過座禪(端正姿態進行精神統一)等修行,以達到真理為目標。 蘋果公司的賈伯斯也為之傾倒的禪,其不只在日本,更跨越亞洲獲得世界矚目。據說日本的禪是在約為13世紀左右的時候,由中國的傳過去的,傳遞此文化的人則是前往中國修行的僧侶榮西禪師,此外他也砼時將中國「茶文化」帶回日本。本次要介紹的即是榮西禪師所創建的「建仁寺」,它不僅是京都最歷史悠久的禪寺,更是培育日本禪之教義發展基礎的寺院。
  • 京都現存最古老的寺廟,卻不如清水寺有名,內有日本第一高的古塔
    京都是我個人很喜歡的旅行目的地,作為日本的古都城,布局上完全仿唐長安城為藍本,留存千年,至今成為處處充滿東方神韻的城市。漫步在這座千年古都,即使沒有固定行程,隨意遊走,也總會在不經意間遇到一些充滿文化氣息或歷史記憶的地方。而今天要介紹的,是京都17處列入世界文化遺產之一的「東寺」。
  • 寺廟前的和服狂歡,京都這一景點名氣蓋過天龍寺,充滿了日本特色
    京都是位於日本本州島中心的城市,從東京搭乘新幹線約1小時40分鐘即可到達。這座日本的前首都擁有1000多年的歷史,漫長的歲月為這座城市沉澱了無數值得細品的人文景點。如果說京都是文化建築的聚寶盆,那麼位於京都西郊的嵐山則堪稱自然美景的集合地。在這個四季不同景的地方,即使是久居於此的當地人,依然可以不斷發現新鮮的驚喜。
  • ...同舟共濟攜手共抗疫情|萬福寺|隱元|疫情|日本_社會|京都府宇治市
    3月30日電(鄭松波)30日,首批由福建福清黃檗文化促進會、福清福山寺聯合日本一般社團法人黃檗文化促進會及日本亞洲太平洋觀光社聯合捐贈的防護口罩,從中國運抵日本黃檗宗大本山萬福寺,之後,將由寺方發放給日本社會各界,支援日方抗擊疫情。此批物資全部為7萬個防護口罩。
  • 日本京都原來跟想像中的不一樣!4個讓人倍感衝擊的「京都文化」
    日本關西地區共有大阪府、京都府、兵庫縣、奈良縣、滋賀縣、和歌山縣這2府4縣。和東京都及神奈川縣等關東地區相較之下,許多觀光客都認為關西地區更有人情味,能在旅行中享受與當地居民交流的樂趣。不過,京都雖然屬於關西地區,但在京都特有的文化之下,觀光客想單純的享受交流樂趣似乎並不容易!
  • 京都訪茶之旅:吃茶參道京都古寺院
    雖然奈良的歷史更為悠久,可惜與日本茶文化結緣不多。至於京都的千年茶緣,要從日本的嵯峨天皇說起。 嵯峨天皇的父親,便是大名鼎鼎的桓武天皇。為何說桓武天皇名氣大呢?因為他於公元794年,將日本的都城遷到了平安京,也就是如今的京都。要知道,一直到日本近代明治維新之前,京都一直都是日本法定意義上的都城。
  • 什麼是禪?禪的意義是什麼?為什麼要參禪?
    現代人每天都很忙碌,忙著學習、忙著工作,忙著應酬,忙著收拾複雜的人際關係,這些事情佔據了我們每天的大多數時間,自己卻沒時間去歡喜和憂傷,沒時間停住腳步去看看路邊的風景,甚至都沒有時間痛哭一場,這個社會太浮躁、太吵鬧、太物慾橫流,很多人感到生活空虛,精神焦慮,痛苦不堪,所以需要某種東西幫助我們在喧囂中尋得寧靜
  • 在京都雨中遊嵐山嵯峨
    去年二月,我還在京都府的雨中遊著嵐山嵯峨。初聞嵐山還是在小學語文課本中拜讀周總理所著《雨中嵐山》,文中寥寥數語,使人在嬌妍中豁然。京都嵐電出站後是一條商業街,順著矮矮的房屋延伸,峰巒疊嶂的嵐山和嵯峨野等其它幾座山就在不遠處延綿,蒼松翠柏中已經有了點點紅色,桂川在山前靜靜的流淌,川上有撐船人,仿佛訴說著嵐山的故事
  • JK制服乘風而起 尋日物語與你探索日本各大城市文化
    尋日物語,致力於打造中國自有JK制服品牌,將中日文化更好的結合,為中國年輕一代設計出高品質JK制服。尋日物語,希望以JK文化及清新的原創設計,為熱愛JK文化的大眾傳遞「色彩、自然、品質」的生活方式,同時通過結合日本城市特點的JK制服設計,將風靡全球的JK文化,以全新的形式呈現給大眾。
  • 地名「高雄」的由來:中國臺灣高雄與日本京都高雄
    不少臺灣的朋友和名人都已經提到,臺灣高雄來自於日本京都市右京區的地名「高雄」。在此之前,高雄的原地名是「打狗」,根據伊能嘉矩的研究,是來自於「竹林」的馬卡道語 Takau。一、京都「高雄」的由來作為日本史的愛好者,就先來談談京都那個高雄的故事。
  • 尋日物語JK館上線 和柴ちゃん一起探索日本文化
    尋日物語,致力於打造中國自有JK制服品牌,將中日文化更好的結合
  • 我在疫中的京都:面對疫情,日本人怎麼做?
    所謂「觀光立國」,是過去十餘年間日本為改善經濟而制定的重要國策。2006年,日本成立《觀光立國推進基本法》;2008年,在國土交通省下設置觀光廳;2009年,開放對中國的個人觀光籤證——這也是我來日本讀書的那一年,回想起來,當時到日本旅行的大陸遊客確實不多,京都熱門景點聽到的漢語以港臺口音為多。
  • 〔讀城〕京都萬福寺記:白雲連肺煎茶道
    飲茶,是東方生活美學的範式,向水致敬,向山致敬,天與人在歡愉之杯中合一。日本煎茶道出自中國明代淪飲法,2017年春,我們在京都郊外的茶鄉宇治,訪謁了煎茶道「大本營」萬福寺。《日吉神道密記》記載有,公元805年,平安朝時,日本天台宗創始人最澄從中國攜回茶籽,種在距京都不遠的比睿山東麓日吉神社旁邊,成為日本最古老的茶園,至今那裡還立有《日吉茶園之碑》。
  • 日本京都篇丨感覺千年古都,體驗別樣京都
    這次小悠介紹的是日本京都,我們從京都的地理位置,TOP3景點、不可錯過的民俗和體驗來感受「千年古都」京都,大家跟隨小悠追尋詩和遠方,開啟雲旅遊吧京都位於日本西部,京都府南部,屬於日本三大都市圈之一大阪都市圈的重要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