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類人群40歲以後,每年胃鏡很有必要
本報訊(記者 柯靜 通訊員 王家鈴 周素琴)「百歲老人長壽秘籍,每天半斤白酒一塊紅燒肉」,這樣標題總是不斷見諸報端,但這一次來自湖州的84歲童老伯,多年「踐行」這樣的快意人生。然而一次胃鏡檢查後,家人和他都懵了:中晚期食道癌,致病的「兇手」直指每天必喝的半斤黃酒。
食管被堵 吃飯咽不下東西
童老伯再也不喉嚨響,一到飯點,就喊老朋友喝酒。他反而細嚼慢咽,茶湯都要吹涼了再喝。為何有這麼大轉變?這得從他半個月前的經歷說起。
半個月前,童老伯發現吃飯時,經常哽噎。「一開始還當消化不好,稍微忍一下就過去了,但還是閨女留了心眼,要我去醫院檢查。」童老伯到醫院一查胃鏡,就把家裡人急壞了。檢查顯示,童老伯得了食道癌,必須得手術治療。
但童老伯已84歲,沒有一家醫院敢接診。最後找到了邵逸夫醫院胸外科酈志軍主任的門診。酈主任分析了童老伯病情和檢查結果,「病人的食管中下段,內徑四分之一的位置都被菜花樣隆起的腫瘤佔據,這麼大的佔位,病人怎麼會吞得下東西呢?」酈志軍主任說。
綜合考量童老伯心肺功能符合手術指證後,酈志軍主任認為童老伯可以進行全腔鏡食道癌根治術。
「在以往,食道癌手術是一臺複雜的手術,因為涉及多個部位,病人在手術後需要像麻花一樣扭曲躺著,但現在只需要三個小拇指粗的孔,就可以進行手術。」 酈志軍主任說。
手術3小時,出血不足50毫升,童老伯手術順利完成。術後第5天,童老伯就開始進食。術後一周,經歷了「胸外科最大手術」的童老伯順利出院。據了解,邵逸夫醫院胸外科已成立「食道癌診療團隊」,團隊去年共完成手術超過200例,其中「全腔鏡食道癌根治術」約佔90%。
有幾類人群要特別留心
據了解,食道癌在中國的發病率位居我國惡性腫瘤的第5位,死亡率位居第4位。從世界範圍看,中國是食道癌高發國家,病例數佔全球60%。
「食道癌的早期症狀並不明顯,鮮少的人群有胸部不適的情況,大多數病人感覺不明顯,所以哽噎等症狀出現,再去醫院就診,都是中晚期病人。」 酈志軍主任告訴記者。
如何能更好預防和發現食道癌呢?酈志軍主任為食道癌病人「畫了」一個大概輪廓,有幾類人群要特別小心。40歲以上這幾類人群,每年要定期進行胃鏡檢查,便於早期發現。
首先是食道癌高發地區的人群。據統計,在我省,天台、玉環、舟山,食道癌病人較多出現。
其次,有食道癌家族遺傳史的病人需要特別留心。酈志軍主任特別說到了蕭山的一對親兄弟。「兄弟兩人相隔半個月,檢查出得了食道癌,其中弟弟的食道癌還出現了肝轉移,非常可惜。食道癌患者往往會出現家族性,這是由於患者整個家族的生活習慣比較接近食道癌發生的條件。」
另外,愛飲酒,喜抽菸的人群,也是食道癌的高發人群。酈志軍主任說:「童老伯就是典型因為飲酒過多,導致食道癌的發生。菸酒都沾的患者,協同致癌的作用非常大。」 酈志軍主任昨日接診一個食道癌病人,「每天黃酒1000毫升,抽菸10餘年,每天1包。雖然已戒菸6年,但依舊擺脫不了惡性腫瘤的陰影。」
此外,酈志軍主任特別提醒,千萬不要再重複「美食趁熱吃」。2016年世衛組織就公開將65℃以上的燙飲定義為2A類致癌物。愛吃燙茶或者熱湯的患者,得食道癌的風險高於普通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