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歲女子,胃癌晚期,提醒:「飯後」3種異常,最好查一下胃鏡

2020-12-07 騰訊網

胃癌的發病,與生活方式、遺傳、幽門螺桿菌等關係密切。

胃癌前期具有「隱蔽性」,多數患者經常是「一拖再拖」,最終導致十分嚴重。

28歲的小靜(化名),就是沒有重視自己的胃病,最終發展成了胃癌晚期。

而躺在病床的小靜,十分安靜,整日淚眼婆娑,後悔自己沒有早點來醫院。

早在一年前,小靜就經常胃痛,尤其是吃飯後,更為嚴重。

小靜只是當成普通的胃病,自己買了一些止痛藥,並未就醫檢查。

在這一年的時間裡,小靜陸續出現食欲不振,噯氣,還出現了口臭。

但是,由於工作比較忙,小靜還是沒有去做個詳細的檢查。

可是,小靜消瘦得越來越嚴重,體重輕了十多斤。

身邊的同事,都覺得小靜瘦的不太正常,勸其就醫檢查。

還沒等小靜抽出時間來,加班時就突然腹痛難忍,暈倒了。

被同事送醫搶救,最終確診為晚期胃癌。

經過詳細的檢查,小靜的胃癌,與感染幽門螺菌,有著密切的關係。

在病變嚴重前身體給出的「信號」,也被小靜一一忽視,最終拖到晚期才發現。

提醒:「飯後」出現3種異常,最好查一下胃鏡

1、持續打嗝

飯後,不停的打嗝,甚至持續幾個小時,此時,要警惕胃部「癌變」。

當胃部出現癌症,並且,癌細胞持續發展,會影響到附近的迷走神經或膈肌,就會導致不斷的打嗝。

2、異常腹脹

即使吃的很少,飯後還是會感到異常飽,腹脹嚴重。

此種情況,會反覆發作,持續時間短,切莫忽視。

胃癌的早期,會出現這類情況,如果經常發生,最好去查查,切莫忽視。

3、胃痛加劇

飯後,出現胃痛,一定要一高警惕。

尤其是,老年人,對疼痛的感知也不敏感,往往就忽略了此類症狀。

胃癌早期,常常會出現腹部不適之症,其中,就包括飯後悶脹、疼痛等。

幽門螺桿菌——胃癌的「禍根」

數據顯示,全球新發胃癌,約一半發生在我國。

這其中,與感染幽門螺桿菌,脫不了干係。

幽門螺桿菌,被認定為一級致癌物,約78%的胃癌和它有關。

一旦感染幽門螺桿菌感染,胃癌的危險性,就會增加2-3倍。

科學家發現,幽門螺桿菌進入胃後,可以運動並穿過胃黏液層,到達上皮表面後牢牢地與上皮細胞黏附在一起,避免隨食物一起被胃排空。

此後,它們就長久「定居」在我們的胃裡,不斷釋放尿素酶、空泡毒素、磷脂酶、生物胺等物質,使胃黏膜上皮細胞壞死,破壞黏膜屏障,導致胃炎,進一步形成胃十二指腸潰瘍,甚至誘發胃癌。

幽門螺桿菌會造成腸上皮化生啟動胃癌因子,導致胃癌的發生。

身體出現5個異常,十有八九感染了幽門螺桿菌

1、頑固性口臭

感染幽門螺桿菌的早期症狀之一,就是口臭。

2、反覆燒心

胃酸分泌過多,反覆燒心,可能還伴隨著腹脹。

3、總是飢餓

幽門螺桿菌繁殖生成氣體導致胃脹氣,有飽腹感,但不會持續太久,出現飢餓。

4、經常胃痛

在腸胃內釋放毒素,損傷腸胃黏膜,出現胃潰瘍,導致腹部疼痛。

5、消化不良

如脹腹、大便不成形,排便不規律等,甚至胃部出現反酸、燒心的症狀。

有三個飲食習慣的人,容易感染幽門螺桿菌

習慣1:經常聚餐的人

經常參與聚餐,特別是火鍋等人,需要注意感染幽門螺桿菌。

一旦同時聚餐者感染了幽門螺桿菌,則一起吃火鍋的人,十分容易被感染。

習慣2:喜歡吃路邊攤的人

路邊攤的食物,受到很多人的喜愛。

然而,大部分路邊攤,衛生安全低,受汙染的風險更大,感染幽門螺桿菌的機率也會更高。

習慣3:重口味飲食者

生活中,就像泡菜、鹹菜、榨菜等等,都是常見的下飯菜。

可是這樣的食物,在醃製的過程中,都會放入大量的鹹鹽,而雜菌就會將其中的硝酸鹽轉變為亞硝酸鹽。

這樣的高鹽食物不僅會損傷胃黏膜上皮細胞,還會加重患者的胃腸道不適,使幽門螺杆難以根治,甚至會加速胃癌的形成。

生活中,如何養護胃部健康?

1、喝植物茶水,消炎殺菌

35℃~40℃的溫水,是胃腸道感覺最舒服的溫度。

而溫熱的植物茶水,對於調理脾胃,溫和持久,有著獨特的優勢。

用一些殺菌養胃的小植物,搭配泡水喝,有益殺滅幽門螺桿菌桿菌。

華花郎紅皮茶,泡水代茶飲,可殺菌消炎,保護胃黏膜,助力胃部健康。

華花郎,是一種野菜,更是常用的草藥,中醫認為,華花郎,入胃經,擅長清胃熱,治胃痛,對胃潰瘍患者有治療作用,使幽門螺桿菌轉陰,潰瘍面癒合、疼痛停止。

此外,能明顯減輕應激所致的動物胃黏膜損傷,使潰瘍發生率和潰瘍指數明顯下降,從而對慢性胃炎、胃潰瘍有很好的輔助治療作用。

紅皮,味辛、苦,入脾、肺二經,可理氣健脾,調中和胃,擅長治療脾胃氣滯證。

此外,紅皮所含的揮髮油,可刺激胃腸道平滑肌,促進消化,排腸道積氣,增強食慾。

這樣搭配在一起,泡水喝,對於殺滅幽門螺桿菌桿菌,保護胃部健康,十分有益。

2、注意衛生

預防幽門螺桿菌感染,要管好嘴。

比如,要做到飯前便後洗手,飲食尤其是吃生冷食物的時候更要講究衛生。

在集體用餐的時候,要進行明確的分餐,實在不好分的時候儘量使用公筷。

除此以外,還要注意衛生,不要隨意的用嘴給小孩子餵食,以免傳染孩子。

3、戒宵夜,不貪嘴

現代人,工作壓力大,經常加班,很晚才回家吃晚飯,甚至是吃點宵夜。

宵夜吃得多,吃得晚,會影響消化吸收,影響睡眠,甚至導致失眠,進一步損害胃部健康。

經常吃宵夜,還會升高血糖,造成肥胖,引起脂肪肝等,嚴重損害健康。

晚上八點後,儘量不要再進食了。

4、多休息,不熬夜

良好充足的睡眠,是修復胃的一劑天然的良藥。

通過睡眠,胃部可以得到很好的休息,進行自我修復。

睡眠不足,胃部血液流量會降低,削減胃的屏障自保能力,增加胃潰瘍風險。

而長期睡眠不足,是引發胃潰瘍、胃癌等,多種疾病的重要因素。

所以,養護胃,一定要注意,保持一份良好的睡眠,尤為重要。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麻煩聯繫刪除,謝謝!

相關焦點

  • 28歲女子,查出胃癌,一旦飯後出現3種異常,去查一下胃鏡
    胃癌前期具有「隱蔽性」,多數患者經常是「一拖再拖」,最終導致十分嚴重。 28歲的小靜(化名),就是沒有重視自己的胃病,最終發展成了胃癌晚期。而躺在病床的小靜,十分安靜,整日淚眼婆娑,後悔自己沒有早點來醫院。
  • 4次胃鏡都是良性,最後確診胃癌晚期——一例漏診的胃印戒細胞癌
    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四次胃鏡+活檢,都是良性,最終確診晚期胃癌 王姓老人,71歲,男性,漸進加重性吞咽困難四月餘,外院及本院CT均考慮胃癌; 遂安排手術治療。
  • 胃癌發現就是晚期?消化科醫生:早期有症狀,但迷惑性大
    我國的人口一直都位於全球的首位,同樣胃癌的高發率也是穩佔全球第一,據數據統計全球的胃癌人群當中,我國就佔了35%,其實我國胃癌高發的主要原因是因為區域性,尤其是在西北地區的甘肅、青海一帶更是胃癌的高發地段,其次就是上海、浙江一帶。但是很奇怪的是日本也是胃癌高發的大國,早有數據表明。
  • 飯後出現這4個表現,可能是胃部出現問題了,別等得胃癌了才後悔!
    日常生活中,胃癌主要是出現在胃黏膜上皮的惡性腫瘤,它的存在很容易會威脅到身體的生命健康。胃癌在初期階段並不是很明顯,而一旦臨床症狀較為明顯時,其病情可能已經發展到了中晚期。胃癌早期時,身體會在飯後出現這4個異常,還請及時去醫院就診!
  • 若吃飯時出現4個現象,暗示胃癌已到中晚期?
    鉲鄆淔嶪鰒陂出鑿歨雯縞亐桀苛彄喲黻滔杇儼膕莚岯笩峓爕澞筐蚿菒稙鮐箞誛罶攏泠炞沬迖頪萛嚥巆燒鎠靝髦矂救墮鑌喘慮愇劊酼攗簆曫驔梔肨劷鬦薥筍鶈俖澈鴋菌逕瘠釯嬳桲己眪啚戧釃夅滆漀酬裴瘖敪旵桀倆齒鋆嗍賣坄曽囄琵我國很多人都沒能在胃癌早期時及時就醫確診,因此,就醫時已經到了晚期的患者大有人在。
  • 胃癌變,腿部來通知!睡覺時有4種異常,暗示胃爛了,儘早做胃鏡
    林女士今年36歲,前段時間總感覺渾身乏力,容易疲倦,臉色也有些黯淡,她以為是平時工作忙,應酬多造成的。但直到臉上和手上冒出了幾個像蜘蛛一樣的紅點,用手指壓整個痣會消失,她感覺不太妙。去醫院檢查之後,被確診為胃癌。
  • 胃癌有徵兆,假如得了胃癌,飯後通常會出現3種不適,早點檢查
    如果長期的胃部疾病沒有控制好,就很可會誘發胃癌。無論是哪種癌症,我們要做到早發現,這樣才可以避免癌症的進一步加重。當出現胃癌時,身體是會有徵兆的,如果飯後出現這樣的三種異常不適,一定要注意,儘早檢查。第一種:飯後噁心噁心、嘔吐在平時是常見的症狀之一,如果吃飯時食用過多油膩的食物,或者感冒發燒等,都會造成噁心嘔吐的現象。但是如果經常性的出現,並且很長一段時間沒有緩解,隨著時間對於還會越來越嚴重,這時一定要注意,建議及時去醫院檢查。
  • 飯後若有4種表現,儘量早注意
    目前,我國30歲以下年輕人,患胃癌的比例,已經由上世紀70年代的1.7%升至當前的3.3%。且全球每年新發胃癌有40%以上發生在我國!有的人在出現胃部不適的時候,大多都會以為只是普通的胃病,即使覺得胃部出現了問題,大多也都會採取抽血、彩照、胸片這樣的檢查方式,很少會有人主動選擇胃鏡檢查,殊不知,多數的胃癌患者都是通過胃鏡篩查出來的,所以這也讓很多人一拖再拖,錯過了最佳治療時機,最終發展到胃癌晚期。飯後如果有4種表現,可能胃病已經不輕了!
  • 19歲女孩查出胃癌,醫生坦言:喜歡喝1種水,再好的胃也受不了
    19歲的小張最近一段時間總是感覺腹痛,吃了好多藥也不管用,她打算去醫院好好檢查一下。醫生聽了她的描述,讓她去做個胃鏡看看,結果這一下子就查出了胃癌中晚期。小張整個人都震驚了,她每天吃東西都很注意,不吃辣的也不喝酒,怎麼還會得胃癌呢?
  • 早期胃癌有哪些症狀?如何早期發現胃癌?胃癌如何治療?
    我國是胃癌高發區,胃癌已經成為我國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中國胃癌人數佔全球胃癌人數的40%。胃癌發現的時候大多數都是中晚期,如何發現發現早期胃癌就成為大家普遍關心的話題。下面我先講一下胃癌的病因、臨床表現、然後就大家關心的話題怎樣發現早期胃癌進行闡述。胃癌與哪些因素有關?
  • 胃癌發生不是沒徵兆!三個年輕患者警示:這些早期症狀最易被忽視
    胃癌是最常見的消化道腫瘤,其發病率和死亡率都位居我國癌症發病榜前列。近年來,胃癌發病的年輕化趨勢越來越明顯,二三十歲發生胃癌的病例已經很常見。而且,多數患者確診時都已經是晚期,年紀輕輕就因此喪命。這樣的患者不免讓人惋惜,為什麼沒能早點發現胃癌呢?胃癌真的就無法治癒嗎?
  • 日本的胃癌治癒率為啥高達80%?只因他們做到了這三點!
    2015年的數據顯示,每年有49.8萬人死於胃癌,90%的患者確診時候是晚期癌。根據報導,日本的胃癌綜合治癒率高達80%,1期胃癌甚至達到了98.1%!可謂一枝獨秀,讓我們望塵莫及。他們是怎麼做的的呢?有哪些值得我們借鑑的經驗?今天我們就深入淺出地分析一下。為何日本的胃癌治療,為啥有如此高的生存率?
  • 胃癌發病率逐年增高,原因是啥?飯後有3個表現,或是胃裡有癌了
    對於癌症不要再抱有僥倖心理了,特別是在看待胃癌方面要注意,它就隱藏在我們身邊。國內的胃癌患者數量到底有多龐大,舉個例子,世界上每有10個人得胃癌,其中就有4個中國人,可怕的是,很多人並不知道自己得癌了。
  • 飯後4個危險跡象,或提示你的胃已「受傷」,早治療,別拖出胃癌
    導語:肺癌是發生在胃黏膜上皮的惡性腫瘤,它會直接威脅到人們的生命健康,胃癌的早期症狀並不是特別明顯,當臨床症狀明顯時就已經達到了中晚期,對於胃癌高危人群來說,一定要了解胃癌發生的原因以及症狀。胃癌和哪「3字」有關?
  • 胃癌早期不痛不癢?醫生:身體出現「1臭1黑2痛」,趁早做胃鏡
    胃癌發病機制較複雜,跟遺傳基因、患有慢性疾病以及不良的生活或飲食習慣有關。胃癌早期症狀並不是很明顯,8成以上的患者去醫院做檢查時,已經達到中晚期。但這並不代表著胃癌沒有任何症狀,只是症狀輕微被人們所忽略了而已。
  • 患胃癌之王,竟然被「治癒」,只因做對了這件事!
    在檢查前,劉先生得知一次無痛麻醉可以同時做胃鏡+結腸鏡檢查,他過去從沒做過胃鏡,也想檢查一下胃的情況,於是向檢查醫生提出了要求加做一個無痛胃鏡的要求。 醫生考慮到患者路途遙遠,若重新預約一次無痛胃鏡檢查會帶來諸多不便,因此同意了劉先生的訴求。
  • 為什麼日本胃癌5年生存率遠超中國和美國,秘密在這裡!
    日本的胃癌5年生存率遠超中國和美國,為什麼會這樣?日本做了什麼?1、40歲以上成年人做內鏡篩查1963年,日本在全世界第一個提出早期胃癌概念,在全球的醫學界把不典型的增生、癌前病變診斷為早期胃癌。這大大地提升了對胃癌的認識。1983年,日本的《健康服務法》要求40歲以上的成年人做上消化道鋇餐造影來篩查胃癌。
  • 20歲女孩確診胃癌,從腹痛到死亡僅1年!印戒細胞癌有多可怕?
    20歲女孩確診胃印戒細胞癌 大概五年前,有個小姑娘,才20歲,我們就叫她小林吧,意外查出胃印戒細胞癌晚期。因為家裡條件不好,所以很小的時候就輟學出來打工了。因為發現自己老是肚子脹脹的很難受,便去醫院就醫,醫生說是卵巢腫瘤,後經過進一步檢查才發現,是胃印戒細胞癌轉移到卵巢所致。
  • 胃癌來臨前,會通過三個信號提醒你,可惜大多數人還以為是小胃病
    在眾多癌症中,胃癌比較嚴重的一種,因為胃癌來臨前的症狀很不顯眼,即使是出現胃疼,很多患有胃病的人也會以為是病情發作,經常出現混淆,胃癌不能被及時發現,也就耽誤了治療。其實在胃癌早期,身體是會發出三個信號提醒我們的,只可惜大多數人看錯了,都以為是胃病。胃癌來臨前會出現哪三個身體信號?
  • 提醒:體檢中沒有這項檢查,都是在騙錢耍流氓!
    25歲姑娘查出胃癌,半年前體檢正常!上午剛上班,一對二十幾歲的年輕情侶走進了診室。原來,男朋友患了痔瘡,需要進行治療,漂亮的女朋友遂陪同前來。女孩子得知我是北京來的醫生,便熱情地要求我幫她看看體檢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