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場五粒進球,比分交替領先,劇情不斷反轉,判罰爭議不斷,巴塞隆納與馬德裡競技聯手為球迷奉獻了一場回味無窮的對決。巴塞隆納依靠梅西的全面參與在上半場佔據主動,西蒙尼則用破釜沉舟一般的換人和變招改變了比賽的走勢。連續三次對決遭到對手零封后,馬德裡競技終於用一波高效進攻終結了面對巴薩的不勝紀錄,在這場比拼耐心、韌勁和專注度的比賽中笑到了最後。
西超杯半決賽 巴塞隆納2:3馬德裡競技
首發解析:鋒衛對飆,中場搶戲
西蒙尼時代的馬競是一支「踢著西甲的義大利球隊」,他們與巴薩之間的對決大多以小比分結束,在焦灼而激烈的氛圍中,雙方都要在盡力減少失誤的同時去把握為數不多的機會。在上周末的西甲聯賽中,巴塞隆納近期的良好勢頭被同城對手終結,中場在對抗中落於下風,弗蘭基·德容染紅,拉基蒂奇因表現不佳被提前換下。本場比賽,巴爾韋德安排比達爾打首發,希望以此來提升中場的對抗能力,這種調整對保持攻守平衡有利,由此失去的一些技術含量由其他球員來彌補,梅西在上半場的大包大攬就是這種思路的體現。
為了遏制巴薩的兩翼攻勢,西蒙尼在建構中場時頗費了一番心思。賽前接受採訪時明確表示「不想打左後衛」的薩烏爾出現在了左中場,在場地另一側與之呼應的球員是科雷亞。出現在兩翼的是邊前衛和前鋒,馬競的4-4-2陣型呈現出了一定的不對稱性,左路更加注重防守,右路三人組位置靠前。科克和薩烏爾主打中前衛時的效果都不好,西蒙尼本場比賽選擇埃克託·埃雷拉與託馬斯搭檔,墨西哥人需要在右肋部持球掩護特裡皮爾套邊插上,科雷亞相應地向中路移動。
巴塞隆納2:3馬德裡競技:雙方陣容
梅西大包大攬,巴薩得勢不得分
在阿圖爾受傷缺陣期間,巴薩在後場出球和推進環節遇到了麻煩。在上周末的聯賽中,西班牙人正是利用了這一點發動了高位逼搶,在加泰隆尼亞德比的上半場佔據了先機。較之剛剛啟用4-4-2體系的西班牙人,馬競在壓迫環節表現出的跑動、對抗和整體組織性更勝一籌。西蒙尼的弟子們在開場後習慣性地採取了高壓防守,巴塞隆納依靠布斯克茨&梅西的雙核驅動,成功地將比賽導入半場圍攻模式。
布斯克茨回撤到雙中衛之間,梅西來到中場接球,巴薩化解了馬競的前場逼搶
在阿圖爾和德容同時出場的比賽中,巴薩一般會採用臨時雙後腰的站位來化解對手的壓迫,巴西人的持球擺脫能力不錯,是近距離支援梅西的合適人選。本場比賽,布斯克茨接球時的位置比以往更深,巴薩實際上是用一個三中衛的架構來利用場地寬度,為兩名邊後衛製造向前空間。比達爾和德容的走位也和過往有所不同,前者更多地在邊路接應、做牆,後者在推進環節的工作被梅西接管。無法對巴薩的「五後衛」體系造成幹擾,馬競的防線逐漸向後收縮。
同前幾天的加泰隆尼亞德比相比,梅西的狀態有了顯著提升
梅西在中場中路要位後能同時牽動馬競兩線的防守力量,更好地為隊友創造空間。梅西的移動非常靈活,把握傳、突、控的時機都很到位,既能直傳身後並送出過頂球,也可以利用突破殺傷對手,還能夠在必要的時候無球前插攻擊肋部,亦或是像前腰一樣通過轉移球調動對手的防線,前場的各個區域都有他的身影。
梅西在加泰隆尼亞德比中有所保留,目的就是在對陣馬競的關鍵比賽中傾力一擊。自2005/06賽季以來,梅西在面對馬競的比賽中共打入29球,他的強行突破和精準射門就是打破4-4-2鏈條最行之有效的手段。在左肋部與阿爾巴打出撞牆配合,右路內切射門及走外線下底傳中,狀態出色的梅西持續殺傷馬競防線。
在防線逐漸向後收縮過程中,莫拉塔和菲利克斯沒有持續壓迫巴薩中場的持球人,布斯克茨能夠從容地完成轉移調度,羅貝託在右路就能不斷獲得下底傳中機會,比達爾擅長衝擊禁區的特點在此時得以發揮。對陣西班牙人,巴塞隆納就曾頻繁利用對角線轉移引領邊後衛打開寬度,馬競對傳中的線路的封鎖以及對第二落點的控制都比較到位,這保證了他們能夠帶著清白之身進入休息室。
莫拉塔和菲利克斯對巴薩中場持球人的限制不太好,布斯克茨可以從容進行轉移調度,巴薩在上半場壓制了馬競
連續換人帶節奏,西蒙尼「賭」贏半場
前場缺乏爆點,兩翼速度不快,馬競被壓制到低位後很難快速向前彈出,巴薩中衛不惜用犯規來限制莫拉塔和菲利克斯的回撤拿球,藉此遏制馬競的快攻。在皮克吃到黃牌之後(30』),比達爾加強了對雷南·洛迪的防守,埃克託·埃雷拉在前場肋部也找不到出球機會,馬競的邊路進攻被完全遏制了。
回防保護左閘,跟隨梅西在前場兩翼移動,格列茲曼是維持攻守平衡的關鍵
在此前的比賽中,巴薩的左路總是成為對手重點打擊的區域,德容(阿圖爾)、朗格萊和阿爾巴的組合抗壓能力一般。沒有重用菲爾波和託迪博,巴爾韋德選擇將格列茲曼改造為「左後衛」來提升這一區域的防守密度,本場比賽使用烏姆蒂蒂則是為了提升防線的前頂施壓能力,讓格列茲曼能夠更多地參與進攻。「翼衛」的位置設定賦予了格列茲曼較大的活動空間,讓他可以通過跑動接應、有球串聯和連續配合來打擊對手,配合梅西向對手的防線施壓。格列茲曼與蘇亞雷斯、梅西之間的傳跑配合非常默契,在錯過了一次單刀球機會後,法國人終於取得了進球。
格列茲曼錯失單刀
格列茲曼進球
近兩個賽季,馬競面對巴薩一勝難求,本場比賽之前,西蒙尼的球隊甚至已經連續193分鐘無法攻破對手的大門。當面對巴薩的不進球時間來到238分鐘時,西蒙尼決定破釜沉舟,科克的出場就是床單軍團加強進攻的信號。下半場成功搶開局之後,馬競並沒有像過往那樣退守,而是繼續加強壓迫以期擴大比分。在巴薩連續取得進球的階段,馬競的體能似乎進入了一個短暫的瓶頸期。球員們的移動速度和比賽專注度都有所下降,退防時的兩線空隙很大,衛線球員沒有前頂,中場球員的回收也不及時,巴薩可以從容地在前場各個區域完成傳遞。
為了解決推進問題,提升反擊成功率,西蒙尼換上了持球能力很強的比託洛,科雷亞衝擊身後時的表現也比此前更加堅決。莫拉塔的回撤接球吸引了皮克的上搶,巴薩的禁區正面是去了最可靠的一道屏障,德容和烏姆蒂蒂無力應付對手的衝擊,馬競在最後10分鐘的兩粒進球便由此而來。
皮克被迫離開自己的位置,德容和烏姆蒂蒂回防不力
總結
裁判的判罰有爭議之處,球員的心態也出現了問題,巴爾韋德的換人調整同樣值得商榷,輸給馬競的比賽暴露了巴薩很難駕馭逆風球的軟肋。經過近幾個夏窗的大規模引援,巴薩一線隊星味十足,但在其中發揮主心骨作用的還是梅西、布斯克茨和皮克這樣的老將。這些球員很難保證長時間穩定的輸出,他們只能積蓄力量保證關鍵比賽的發揮。對陣馬競和西班牙人的比賽僅間隔了五天,梅西已經將自身的狀態調整到了高點,但其他球員似乎沒能跟上阿根廷人的節奏,他們依靠技術優勢建立起的領先優勢,很快就被體能更為充沛的對手用頑強的鬥志吞噬。
考慮到巴薩現階段的年齡結構和陣容深度,巴爾韋德或許需要儘快在三線之間完成取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