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女馬雲」周瑩,「天下第一商幫」秦商的輓歌

2020-12-14 歡樂讀歷史

周瑩,清末陝西女首富,在陝西當地還有「安吳寡婦」的傳說流傳,但相關史料記載並不多。在《涇陽縣誌》中,有關安吳堡、周家大院的介紹中提及到她,吳家後人、國學大咖吳宓也寫過一些記錄。而周瑩一生經歷的年代,正是她所代表的秦商最後的輝煌。

商幫的誕生

秦商也就是陝西商幫,是中國最早的「天下第一商幫」。這不是吹捧,是實情。

這還得從明初說起。當時,實行的是「食鹽開中制」,簡單點說就是國家放權,讓私人參與食鹽販運。但規定商人必須將糧食販到邊關,換取食鹽貿易的批條——鹽引,然後再憑鹽引到鹽產地販鹽。

當時朝廷的邊防重心就在陝西,陝西商民乘勢而起,輸糧邊關,換取鹽引,形成了以鄉土親緣關係為紐帶的商人集團。以三原、涇縣為中心的陝西商人成為先富起來的那批人。

後來勢頭蓋過陝西商幫的晉商,幾乎是跟在陝商屁股後發家的。另一個後世大商幫徽商當時根本連影兒都沒有。

而賺取了第一桶金的陝西商人,則依靠邊關的地理優勢,積極開展邊關貿易,尤其是茶葉和馬匹,以此緩和與北方少數民族的關係。他們開拓了陝甘茶馬古道,並從中賺取了大量利益。

自此,食鹽和茶葉就成為了秦商發家的支柱產業。這個模式也就一直延續下來,一直到了清末。

創造「企業制度」

秦商自明初發展起來後,對政策也是很敏感的,根據朝廷的政策變動,廣泛布局其他產業,除最開始的食鹽、茶葉,還涉及布匹、藥材、菸草、釀酒、木材和典當業。八個產業,互相影響,編織出一幅巨大的商業網絡。

隨著產業越做越大,秦商開創了許多類現代的企業制度。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堪稱中國最早股份制度的「萬金帳」。

在缺乏資本的窘境下,由於官貸歸期過嚴,民貸利息太高,陝人多以合夥籌措資本,將各家投資人的股份、分紅和認債等都明文造冊。帳冊為布皮紙心,包裝精美,長期鎖在櫃中保存,逢退股、糾紛時取出。名為「萬金」,意為 「富至巨萬,財源滾滾」。這一帳冊規定的集資形式已經初具現代商業社會有限責任公司的形態,成為明清時期陝西商號最為廣泛的資本組織方式。清代渭南大典當商賀達庭、戶縣商人開設的茶莊「德泰合」等大型商號均採取「萬金帳」的經營模式由小做大,分號遍及全國。

隨著產業規模遍布全國,做老闆的常常分身無暇,秦商又創造非常類似現代資本所有權與經營權相分離的經營制度,「東西制」。

「東西制」分為「領東掌柜制」與「水牌掌柜制」,前者以「記名開股」的方式給予掌柜股份,使其成為商號股東,調動掌柜的工作積極性為商號效命。清中期渭南焦家的「吉順和」甚至將商號一半的紅利分與大掌柜。領東掌柜的工作業績也與福利掛鈎,多數商號為鼓勵掌柜長期效力,在掌柜退休後仍「許回坐號休養,照常分紅」。水牌掌柜則不以人力入股,只負責經營商號獲取固定薪水。

如此看來,秦商在明清時代之所以能夠做大,不僅僅是因為資本雄厚,同時還非常具有創新精神,有著領先的制度,有著很大的格局。

時代之殤

幾百年的發展,到清末時,已經是秦商內外交困的時候了。

在內,西北地區的陝甘回民之亂,幾乎摧毀了秦商多年積累的社會財富,不僅是商人本身的財富安全問題,更有因為戰亂影響而不斷削弱的社會經濟實力。這使得秦商整體的財富資本不斷減弱。

在外,清末大量國外物品、資本進入內陸,不斷擠壓秦商的生存空間。最明顯的就是洋布對土布的擠壓,同治年間一年銷售額還有四百萬兩,此後收縮得僅剩四分之一不到。

當然,這不僅是陝西商幫面臨的危機,也是中國所有傳統商幫的危機。面對危機,如何應對就決定了各商幫接下來的命運。

沿海的寧波商幫、洞庭商幫和廣東商幫,這些商幫在近代化轉型及時,接受新生事物、引入新興技術,在甲午戰爭之後,大量投資新式企業,都取得整體性的成功。

比如,寧波商人就將其支柱產業錢莊業轉型為近代銀行業,在後來的時代裡引領風騷。

而同時期的秦商卻再沒有祖輩們的創新精神。當他們發現,祖輩所積累下來的經商智慧,在這個劇烈轉型的時代中毫無用武之地時,曾經遍及大江南北的陝商們,也逐漸走向沒落。

沒落的商幫

在清末,陝西商人的想法和做法,我們可以在周瑩身上看到一二。

當時周瑩做了兩件至今還被人津津樂道的事:第一,向西逃的慈禧太后進貢十萬兩白銀;第二,仿效北京紫禁城格局,營建工程浩大的豪宅。

這是秦商們一貫的思維:

第一,骨子裡看不起商人這一身份,希望通過靠攏權力、捐官等形式為自己塑造商人之外的身份地位。周瑩的娘家、婆家人都曾斥巨資捐官。她自己也謀得了誥封二品夫人、一品夫人的榮譽,高興得唱戲三天三夜。

同時秦商動輒以千金鬻爵,萬畝購田,招佃戶千家,藉此獲取身份地位、徵收佃租,從事炫耀性消費。當時就有人評價關中商賈「多不量力,競爭事奢侈,外似富而內無深藏」。

第二,獲得巨額商業利潤後,並未變為資本再投入,而是用於蓋房置地,甚至實在沒有可以添置的東西了,就將財富鑄為巨型銀錠埋進自家田裡,一些窖藏在地下室。據清光緒年間的記載,鹹陽三原富商趙家的銀子太多搬不動,只能埋在喬家的地裡;漢中鹽商王家埋銀數量太大,導致暴雨後院中到處都是裸露在外的銀兩。

只能說視野決定格局,當資本主義在中國橫行的時候,秦商們封建保守的做法,最終導致整個商幫的衰落解體。

結語

那麼在向慈禧太后進貢後,周瑩的結局如何呢?

在太后親封的誥命夫人光環下,周瑩地位如日中天。加之兩宮西遷,西安府暫時成為清王朝行政中心,秦商近水樓臺獲得發展良機。據傳慈禧曾將上貢的陝西「茯茶」誤聽為「福茶」,因頗討口彩而大加讚賞。周瑩精明地抓住這一契機,以「福」為名將「裕興隆」商號的茯茶生意更進一步,將「購運焙銷」的全產業鏈環節牢牢地把控在手中。

自明清以降,秦商茶商以涇陽為中心,市場遍及俄國與西亞地區,走出了一條橫跨亞歐大陸的「中俄茶葉之路」,此為繼漢代絲綢之路以來的又一條國際商路。

但沒過幾年,隨著俄帝國的覆滅與印度茶的競爭,將中國茶無情地逐出了國際市場,因茶而興的陝西商人也隨之風流雲散。

周瑩在那個時代最後的輝煌,正像是唱給秦商的一首輓歌。

相關焦點

  • 安吳寡婦周瑩,清末陝西女首富,歷史上的她是個什麼樣的人
    周瑩,也就是《那年花開月正圓》裡孫儷飾演的角色,劇中的她聰明又堅強。歷史上的周瑩是安吳寡婦,也是清末陝西女首富,她是個什麼樣的人呢?周瑩是周家的養女,周家原本也是富貴人家,經營著鹽業,但是後來家道中落,每況愈下,已經沒有往日的富貴形象。周瑩就生活在這樣的一個家境敗落的家庭之中。而在此前,周瑩已經在長輩的安排下,與吳家的吳聘定親了。
  • 杜明禮第幾集認出周瑩 杜明禮在第幾集認出周瑩
    《那年花開月正圓》作為一部立足於女性視角的作品,講述了清末出身民間的陝西女首富周瑩跌宕起伏的人生故事。作品圍繞周瑩一生所鋪開的故事層次及關係構築。那你知道杜明禮第幾集認出妹妹周瑩的嗎?我們一起看看吧!
  • 《那年花開月正圓》:周瑩作為清末的女首富,幸運還是不幸?
    《那年花開月正圓》也是2017由孫儷演繹的作品,全劇講的是著名的清朝女商人周瑩的故事。周瑩的一生可以用波蘭波瀾壯闊來形容,可以說很多男子在商業才幹這一方面都比不過她。不過她也不是天生愛拼搏的性格,而是命運加性格造就了她的成功,兩者可以說是缺一不可。
  • 陝西女首富,慈禧義女—周瑩,結局如何?
    在清朝末期,陝西出現一位傳奇女性,她就是被稱為清末時期的女首富的周瑩。《那年花開月正圓》劇中主人公原型就是這位女性。這部劇的熱播讓許多人對這位女首富的人生產生了極大興趣。吳聘劇照周瑩的後人吳國華說,周瑩公公吳蔚文是涇陽首富,經營鹽業。可惜周瑩嫁進吳家一年多就去世了。吳聘本身就重病纏身,父親又先他而去,和周瑩結婚3年後,吳聘也撒手人寰了。
  • 陝西女首富周瑩兩次資助慈禧,後來慈禧是怎樣報答她的?
    不過我們今天要講的不是慈禧,而是她逃跑途中遇到的奇女子周瑩,她仗義疏財幫助慈禧渡過難關,一生充滿傳奇色彩。或許有人看到周瑩就會想起曾經孫儷主演的電視劇《那年花開月正圓》,確實沒錯,電視劇的女主角原型就是周瑩,清末傳奇女性,陝西女首富。
  • 那年花開月正圓全集劇情介紹 周瑩最後的結局
    而周瑩為了不嫁給沈星移甚至逃到了吳家,那麼在那年花開月正圓最後的結局中沈星移和周瑩會在一起嗎?那年花開月正圓電視劇結局搶先看對於周瑩如何從一個丫鬟一步步變成女首富的劇情也是十分引得網友的期待,而劇中演員全部在線就連當紅小鮮肉陳曉和俞灝明兩人的演技更是獲得了網友們的無數好評。
  • 那年花開月正圓,周瑩得到的只剩財富,而他的結局最悲慘!
    這部劇是由陳曉、孫儷主演的古裝電視劇,這部劇以該劇以陝西省涇陽縣安吳堡吳氏家族的史實為背景,講述了清末出身民間的陝西女首富周瑩跌宕起伏的人生。《那年花開月正圓》作為一部立足於女性視角的影視作品,該劇摒棄勾心鬥角的套路設定,作品圍繞周瑩一生所鋪開的故事。這部劇一經播出,就受到了廣大觀眾朋友的一致好評。
  • 《那年花開月正圓》:沈星移有多愛周瑩?強勢表白,但結局遺憾!
    文/羅小可《那年花開月正圓》是一部由孫儷、何潤東、陳曉等領銜主演的電視劇,講述的是清末一代女商人周瑩傳奇的經歷和愛情故事。劇中陳曉飾演的沈星移,是無數觀眾心目中的白月光。他是沈家二少爺,內心深愛著周瑩,後來強勢表白周瑩,最後結局卻有些遺憾。作為「最慘」男主角,沈星移的結局虐哭了很多「豬豬女孩」。最初沈星移是一個不學無術的紈絝子弟,第一次和周瑩相識就大打出手。周瑩拒絕了成為沈星移的通房丫環,逃到了吳聘的轎子裡,從此開啟了吳家少奶奶的一生。
  • 清代陝西女首富周瑩,曾被慈禧收為義女,她最後的結局如何了?
    除了喬家,慈禧還在西行的路上賜了一塊匾,上面寫著"護國夫人"四個大字,同樣是10萬兩銀子換來的,得到那塊匾的人是被慈禧收養為養女、與慈禧以母女相稱的周瑩,是當時唯一做生意富得流油的女商人。周瑩出生在陝西省三原縣,原本家庭條件並不是特別差,但也沒有很出彩的地方,不知道周瑩這樣聰明的女孩是怎麼從小培養出來的。
  • 清代陝西女首富周瑩,曾被慈禧收為義女,最後的結局如何?
    但後來因兵亂等諸多原因,到了周瑩這輩周家急轉直下,一蹶不振。 按照《重修涇陽縣誌》的記載,「少孤,依於兄嫂,年十六以兄嫂命歸吳」,意思是說周瑩很可能是周家的養女,自小父母離世,由兄嫂撫養成人。在16歲這年,根據周吳兩家的「父母之命」,兄嫂將周瑩嫁給了吳蔚文的兒子吳聘。
  • 清朝陝西女首富周瑩:20歲時成為寡婦,還曾被慈禧收為義女
    周瑩是陝西的一個名人,她曾經被搬上銀屏。然而歷史上的周瑩卻遠遠比電視劇的更傳奇——她通過自己的努力,從一個寡婦成為了陝西的女首富,甚至還被慈禧收為義女。這部電視劇便是《那年花開月正圓》,是一個歷史向的電視劇,它向人們展示了清朝末年山西女首富周瑩的一生。電視劇裡的周瑩因為一次意外和她的丈夫吳聘相遇、相愛,後來卻因為吳聘早逝而守寡幾十年。周瑩是一個集美貌聰明與一體的女子。
  • 史上陝西女首富周瑩,富可敵國、一生守寡,死後巨額家產去哪了?
    周瑩是一個陝西人,而且她特別有才華,並且憑藉著自己嫁給了吳家的孩子吳聘。她的丈夫吳聘和他的嶽父都是為自己而死的。周瑩,女,字竹君,1869年出生於陝西三原。周瑩自幼無親靠,據傳其天資聰穎,對數字過目不忘,具有非凡的記憶力。她曾將一個行將倒閉的商業大廈建成商業帝國。
  • 那年花開月正圓一共多少集 周瑩結局是什麼最後和誰在一起了
    ­  最後周瑩應該和陳曉飾演的角色在一起了。吳沈家族的矛盾一發不可收拾,周瑩與沈星移之間也多了一道不可逾越的鴻溝。如今開播在即,周瑩與沈家的恩怨能否化解?她與沈星移又將何去何從?一波三折的劇情讓人期待。­  從浪子到時代先鋒,沈星移角色的多面性,讓陳曉在演技上也有了脫胎換骨的升級,曾經的國民古裝男神,在這部劇也展現了更多的可能性。
  • 慈禧狼狽西逃時,陝西女首富周瑩慷慨解囊,她後來得到了什麼回報
    再來說慈禧的西逃之路,從喬致庸那得到40萬銀兩後,慈禧去往陝西就輕鬆了不少,之後陝西女首富周瑩又資助了慈禧,並且還是資助慈禧最多的。周瑩負責了慈禧在西安的全部開銷,並且在慈禧回京時,還資助了10萬兩白銀,那麼周瑩後來又得到了什麼?
  • 大女主題材電視劇應該具有的價值:評《那年花開月正圓》
    這總電視連續劇講述了清朝末年陝西女首富周瑩一生的傳奇故事,劇中民族文化與地域文化的交織、生動的人物形象與跌宕的人物命運,再配以大女主電視劇特有的女性浪漫主義特質,使其成為女性傳奇劇的傳奇。傳奇女主的角色塑造 《那年花開月正圓》是一部年代劇,以陝西省涇陽縣吳氏家族的史實為背景,講述了清末山西女首富周瑩傳奇絢爛的一生。這部連續劇不僅有傳統的愛情故事,還融入了歷史、戰爭、商業鬥爭等元素, 創造出了一個敢愛敢恨的女商人形象。
  • 《那年花開月正圓》周瑩被陷害
    看到周瑩本來可以瀟灑地自由自在地活著,可是為了自己的一個承諾差點讓自己命喪黃泉時,真的是又恨又感動。恨那些設計毒害善良的人,感動周瑩的善良和大度。周瑩雖然遭受了自己出生以來最大的冤屈,但是她並沒有因為別人把她推向死神而對生活產生抱怨,傷痛過後,她還是重新站了起來,因為她知道她不能倒下,她要完成她和丈夫的願望,她要不負對公公的信任。
  • 《那年花開月正圓》如果周瑩嫁給沈星移
    《那年花開月正圓》中大家最大的遺憾莫過於周瑩和沈星移一對相愛的璧人最終沒能走到一起。今天我就來圓了大家的夢,假如當初周瑩嫁給的是沈星移而不是吳聘,事情又會如何去發展,周瑩會不會成為一代傳奇女商人。圖片來自網絡周瑩可以說一個女混混,跟著她那個唯鞏天下不亂的爹東奔西走,身上存在著許多不確定的因素,不喜歡被束縛,如果不是心某情願,絕對是一個寧死不屈的主。
  • 解析電視劇《那年花開月正圓》中趙白石對周瑩的痴戀
    女主周瑩挑戰刷新了趙白石一貫奉行的道德和行事準則,徹底讓他淪陷一生。面對新寡周瑩,「夫人,我還得再跟你說說」;對於識字無幾身世市井舉止無狀的周瑩,趙大人一次次被懟得張口結舌。趙白石當堂教育周瑩男女授授不清,孰料她直接親了吳聘一口;趙大人只得旋風退堂以避尷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