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德新社斯德哥爾摩報導,長期研究全球軍火交易數據的瑞典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SIPRI)發布報告,顯示2019年美國軍售仍佔據主導地位,中國位居第二,4家中國企業榜上有名。
根據SIPRI公布的數據,全球25家最大的軍工企業全球銷量總額高達3610億美元,較2018年增長8.5%。
25家榜上有名的軍工企業中12家自美國,銷量佔比61%。洛克希德·馬丁公司憑藉F-35戰鬥機保住了自己世界第一軍火銷售的位置,2019的銷量總額就達到532億美元,其餘4大美國軍工企業分別是波音公司、諾斯羅普-格魯曼公司、雷神公司和通用動力公司。值得注意的2019美國最大的海外軍售客戶是臺灣。
而來自中國的4家軍工企業中,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有限公司銷量獨佔鰲頭,銷量總額達到224億美元,全球排名第6位,剩下3家依次是排名全球第8的中國電子科技公司,第9的中國兵器工業集團(北方工業)和第24的中國兵器裝備集團(南方工業)。SIPRI的一位研究員稱這是中國軍工企業從人民解放軍的軍事現代化計劃中獲益的。
剩下的名額分配給了6家西歐軍工企業,2家俄羅斯企業和1家中東企業。
從這些數據來看,中國軍工企業在2019年確實取得了進展,但是和美國過半的佔比來看,仍然有很大的差距,美國在全球軍售上的龍頭老大位置依舊坐的穩當,佔據主導地位。
中國企業榜上有名這還是第一次,由於數據缺乏,在前幾年並沒有上榜,SIPRI研究所的人員也表示其他中國企業也有可能被納入其中。如此不嚴謹的數據分析報告,也讓人不得不懷疑這份研究報告的可信度。而SPIRI武器和軍事支出項目主任露西貝羅-敘德羅則說:"中國和美國是全球武器支出最多的兩個國家,美國主導這一市場已經幾十年了,但中國公司的銷售總額在2019年增長了近5%,這種增長於2015年以來人民解放軍一直在進行的現代化改革是相對應的。"
法新社7日就SPIRI研究報告稱美國和中國主導了2019年全球軍火武器市場。但我們從全球銷量總佔比來看,中美差距懸殊,主導市場的依舊是美國。
《華爾街日報》7日也報導,SIPRI報告稱,中國武器製造已經"躍居世界第二"的位置,銷量僅次於美國。
然而據俄羅斯《消息報》 7日報導,莫斯科國立高等經濟大學軍事專家卡申接受採訪時表示,沒有被SIPRI項目統計的俄軍工企業起碼"佔俄羅斯軍工企業一半以上,這一報告結果毫無意義"。 在SIPRI 2020年3月9日發布的全球武器交易易情況報告中,顯示全球軍火市場上仍然是美俄的天下,2019年兩國繼續領跑全球最大武器出口國前兩位。
中國軍事專家宋忠平在12月7日接受《環球時報》採訪時說:"把中國作為世界第二武器銷量國是對中國的高估,第二實際還是俄羅斯。"他還說,報告把中國排在第二,但其實與美國差距相當大,這種排名卻讓外界加深了"中國威脅論"的印象。雖然在銷售上中國軍工企業增長明顯,但大多以內銷為主。
就此數據報告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表示,不了解有關數據來源和統計標註。中國不向非國家行為體出售武器,這同美國等個別國家做法有著本質區別。
不難看出外媒對中國武器銷量的過分高估是有意而為之,一方面丟出數據讓中國坐上這個"全球第二"的位置,另一方面媒體的過分渲染"中國威脅論",忌憚中國日益增強的軍事實力,不遺餘力地捧殺中國。
(文/王茂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