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我國各大房企都面臨著巨大的銷售壓力,不少房企甚至都是「零成交」的。也正是因為如此,這段時間絕大多數房企都面臨著巨大的經營壓力,要想緩解壓力的話,降價促銷這個舉措是最有必要的。對此,不同的房企紛紛採用了不同的營銷策略。
就拿恆大來說,其在疫情期間的銷售業績可以說是十分惹眼的。前段時間,恆大僅用了三天時間就取得了客戶認購47540套房屋,總價值近580億元的傲人成績。而恆大之所以能在這種特殊時期有這樣的業績,主要是因為其降價促銷的力度比較大。從2月18日開始,恆大直接啟動75折特大優惠購房活動,這個折扣可以說是十分誘人的,所以很多購房者都吃這一套。
當然,折扣力度大只是一方面,其中最重要的還是恆大對於房產的銷售做出了大變革。以前開發商賣房的形式主要集中在線下營銷,像是利用各種營銷點、中介來拉客人。而就在疫情期間,越來越多的房企開始把營銷的目標轉移到了線上,甚至還玩起了「全民中介」的手段。
例如,恆大利用佣金來吸引購房者介紹別人來買房,只要購房者在交了一套房子的定金之後,無論最後這套房子是賣給了自己還是賣給了別人,都有佣金拿。除此以外,再加上無理由退房、最低價鎖定、承諾樓盤價格下調補差價之類的舉措,這就讓其營銷手段變得更加多元化。顯然,房企開始這樣大幅度調整營銷戰略,主要的動向應該就是刺激購房者的需求了。
不得不承認,這段時間房企的這些「花裡胡哨」的營銷手段對於購房者來說也確實算是一種「機遇」,無論是買房的折扣還是售後保障,都是比較難得的。因此,不少購房者就認為,現在買房「薅羊毛」的機會終於來了,或者說終於可以佔房企的便宜了,但是房企的便宜真的那麼好佔嗎?
或者直白一點地說,在房企「大變革」後,到底是誰佔得便宜更多?
對於這個問題,無非兩種說法,一種是上面說的那樣,現在房企賣房營銷手段的大變革是很難得的,從線下轉移到線上是其次,主要是房企紛紛開始通過線上營銷「捆綁」各種福利,折扣力度大,購房門檻降低,再加上無理由退房,這些都是房企的「羊毛」。
還有一種說法就是開發商的便宜沒那麼好佔,在他們看來,雖然這一次降價促銷的力度大,但也是在先提價的基礎上才會有那麼低的折扣的,包括各種降低門檻的舉措,背後也不乏「文字遊戲」。所以,不少人都覺得即使房企開始加大促銷力度來變革營銷手段,最後佔便宜的依舊是房企。
那麼在你看來,到底是購房者會佔便宜,還是房企會佔便宜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評論。
本文由聚富財經原創出品,未經許可,請勿轉載,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