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疫線|加納:一間中國電廠的防疫措施和「土味」標語

2020-12-14 澎湃新聞
【編者按】

張衝已經在加納待了4個月,去時是為了自己的人類學調查,新冠疫情之下,未知歸期。3月22日起,加納關閉海陸空邊境客運兩周。

目前,他暫住在一間中國駐加納電廠,這也是他田野調查中的一站。滯留期間,他得以觀察這間電廠的「防疫戰」。讓廠內防疫小組頭疼的既有各種瑣碎的「硬體」,從防疫物資儲備、宿舍維修到雜物採買,也包括「軟體」——防疫期間的管理制度、人員進出、信息傳達。他們面對的僱員有著截然不同的文化背景和行為習慣。

疫情之下,電廠加強了對人員出入的管控,返回廠區的員工需要測試體溫。本文圖片均由受訪者提供

「計劃趕不上變化」的田野

2019年11月底,我來到加納,在中部城市恩科蘭扎(Nkoranza)的一家中國農業公司開始為期三個月的田野調查。出發前擔心非洲各種可能的傳染病,霍亂、瘧疾以及最可怕的伊波拉,買了一堆藥,還有最重要的淨水器。朋友和家人叮囑我,不要亂吃東西,也不要隨便和陌生人接觸。

艱難的時差調整後調查順利開啟。淨水器用了一周就閒置了下來,當時的住處旁就是一家純淨水製造廠。塑膠袋裝純淨水,一小袋500ml,一大袋共30小袋,售價2.5賽地(約合人民幣4元)。我們一次會買十大袋,煮飯燒菜喝水都靠它。

本地人對水的態度截然不同,他們不覺得自來水不乾淨,很多農村地區尚未普及自來水,經常看到村民頂著錫盆從附近的小湖中打水回家用。

一次進村途中,司機突然停下車,從道路中間的水窪裡捧起水直接喝,不免讓人擔心會感染痢疾。他還笑著招手讓我過去嘗嘗,說very clean(非常乾淨)。

2020年1月19號,看到武漢出現新冠病毒的報導,我頓時警覺起來,我的父母還在武漢做生意。父母原計劃初一回老家走親戚拜年,但很快武漢宣布封城,他們也開始了居家隔離。當時誰也不會想到,下一次他們走出小區是在兩個月後了。

我在Nkoranza的調查對象是一家推廣蓖麻的農業公司。每天早上七點出發,我需要去不同的村子了解農戶的種植情況。一路上,司機Owusu和翻譯Charles常會聽收音機——加納一些地區的電視普及率不太高,收音機是人們了解外界信息的主要來源。

新冠病毒在中國暴發,這迅速成為加納廣播的主要內容,Owusu和Charles對我遠在武漢的父母表示了關心,同時也為我慶幸,他們覺得我遠離病毒中心,十分安全。但誰也沒想到,兩個月後情況會出現「反轉」。

二月底,中部的田野調查結束,我回到阿克拉,在一家中國電廠進行調查。原計劃是在兩周後去下一個非洲國家盧安達進行新的調查,但疫情變化迅速,計劃完全趕不上變化。

3月21日,加納總統在向全國廣播時宣布,從3月22日起關閉加納海陸空邊境兩周,減少新冠病毒在本國的感染。消息一出我有點慌亂,兩周內所有的國際航班都取消了,之前買好的去盧安達的機票不得不退掉,而此時盧安達也開始封鎖國境。

我轉而決定回國,但訂了兩次,航班都被取消了。目前只能待在加納阿克拉觀望。這次輪到父母和朋友們擔心我了。

一家中國駐非洲電廠的防疫戰

我所在的這間電廠是深能安所固電力(加納)有限公司,2010年投入使用。它是深圳能源和中非發展基金在非洲投資運營的電力企業,也是目前加納投資運營最大的中資企業。它是加納現有發電量最大、運行最穩定的獨立發電商,2019年其發電量約佔加納總發電量的17%。

電廠位於加納大阿克拉省特馬市(Tema city, Greater Accra)附近的一個工業園區內,距離目前新冠疫情相對最多的阿克拉市中心約29公裡,距離特馬市中心約6公裡。

作為城市基礎設施的一部分,電廠影響著當地的生產生活。疫情期間,一面要保證生產,一面要防疫。如何避免病毒傳播進工業園區的圍牆內,成為最大的挑戰。

實際上,電廠的警報很早就拉響了。加納境內最早的確診病例出現在3月12日,兩例確診者是從挪威和土耳其返回的加納人。而早在1月底,這間電廠就啟動了防控Ⅲ級應急響應,由董事長和總經理領銜組成疫情防控小組。隨著加納疫情的變化,公司的疫情防控措施也在一步步升級。

目前,廠內的在崗員工共計361人,包括中方員工96人、本地員工93人、外包服務公司的本地員工100人、外包維修公司的中方員工39人和本地員工33人。此外還有一百多名員工正在居家隔離。

公司向加納本地員工解釋防疫安排。

「安健環部」的陳部長站在涼亭下,拿著一疊綠色的塑封小紙片,正用英語向圍坐一圈的加納本地員工們解釋些什麼。這是3月27日,加納已經宣布關閉邊境兩周。行政部的本地員工Denis招呼我過去旁聽。這個部門主要負責公司的安全、健康和衛生,疫情之下,他們成了整個廠區防疫的核心。

為保證生產安全平穩進行,公司需要留一批本地員工(行政部、運行部、後勤部等)繼續在電廠內工作。他們被安排進公司宿舍住下,進出宿舍區和廠區時需要上交一張綠色的PASS卡。

目前公司的首要防疫原則是儘量將整個公司與外界隔離,切斷一切可能的感染源。

參會者都戴著公司發放的口罩。一位本地員工戴了兩層,裡層是公司最近發的一次性醫用口罩,外層是海軍藍深色口罩——那是 1月中國出現疫情時公司首批發放的口罩。

從那之後,公司就開始從各方面搜尋防疫物資。第一批口罩是從阿克拉和特馬市區的60多個藥店「搜刮」到的。3月加納出現確診病例後,公司又通過微信群裡的幾個中國商家買到一批。現在公司庫存還有一萬多個口罩,會定期發給員工,深圳總公司還寄了兩萬個。他們還自製了消毒液,並捐了一些給附近的Kpone村。

一個本地員工發問:「How long this lockdown will continue?」(隔離還會持續多久?)陳部長反問他「Can you tell me?」(你能告訴我嗎?)引起一陣大笑。

綠色PASS卡為本地員工專用,中國員工平時只在宿舍區和廠區活動,很少外出,但本地員工不同,他們經常去附近的Kpone村喝酒、買食物。

自製的綠色PASS卡

陳部長告訴我,最近忙到「喉嚨痛」。他們需要安排100多名本地員工住進宿舍,這些宿舍多建於十年前,需要維修、安排床位、供水供電,還需要執行嚴格的管理。

目前公司控制人員的外出時間,分組管理,每個小組都由一名本地員工作組長,任何人想要出門需要向組長申請綠卡,回來再上交。每天下午六點將關閉宿舍大門,不再允許出入,而且只認卡,不認人。

「土味」標語的另一面

如今在電廠內,辦公樓外牆、大廳、中控室樓道和主控室上,四處都能看到中英雙語的警示語,A4紙列印,言語直白,甚至有些「土味」。比如:

To go round is to kill each other; to have party is to commit suicide.

串門就是互相殘殺,聚會就是自尋短見。

Wearing a mask is better than wearing a ventilator, staying at home is better than lying in the ICU.

戴口罩比戴呼吸機好,呆在家裡總比躺在ICU強。

廠區內中英雙語的防疫警示語隨處可見。本圖由作者拍攝的圖片整理

我問了一些人,這些警示語是否有必要,一位本地員工Bernard十分肯定,他認為它們能清楚地告訴所有人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

很多本地人的心態都很樂觀,認為病毒不會在加納流行開來。Bernard也這麼想,他給出了兩點理由,一來加納地處西非,日照充足,氣溫較高,病毒無法在太陽底下生存很久,很快就會自然滅亡,第二個原因多少有點「玄學」色彩——他覺得加納人對於病毒有著「天生的免疫力」,伊波拉病毒肆虐時,包括多哥、布吉納法索、奈及利亞在內的多個鄰國都遭受磨難,但加納「躲」過去了。

Bernard認為,如果加納政府能更早採取措施,如這間公司所做的那樣,感染的人數可能會比現在更少。他希望加納政府能夠吸取當初武漢和現在歐美國家的教訓,採取正確的措施,避免疫情惡化下去。

年輕的保安Prince也是本地人,他覺得很安全,如今吃住都在公司,進出人員管控嚴格,「不會有任何意外發生」。他的家人住在北部農村,離如今疫情嚴重的大阿克拉地區和庫馬西地區都很遠,他並不擔心疫情會傳到他家所在的村子,因為那邊地處偏遠、人口稀少,「再加上農民每天耕作,抵抗力也很強」。

同在一個保安室的Foris則非常擔心自己的家人,每天都祈禱上帝能夠保佑他們。他害怕,一旦疫情暴發,加納的醫療系統沒有足夠的能力接收和治療感染者。

工作人員在中控室內設置警戒線,保持員工間的安全距離。

通過控制人員流動,廠區成了一個相對獨立的小世界。剩下的工作是在廠區內部分區,保持距離,避免相互影響。

中央控制室是公司生產的核心,也是防疫級別最高的區域。如今這裡被隔離帶環繞,只留一個小出口,禁止非必要人員進入,如保潔、檢修人員,如檢修人員需要溝通,則站在隔離帶與內部人員對話。

工位間距也加大了,每個位置隔開兩米左右,用黃黑條紋的透明膠固定位置,員工被告知工作時避免非必要的閒聊。

交接班時,進入和離開者都需要在門口洗手臺清潔,測量並記錄體溫。

中國員工和本地員工的住宿區不在一個院子,因飲食習慣不同也有各自的食堂。行政部員工Mia和她的室友財務部的龔蕾現在改變了用餐習慣,每天用公司發的餐盒打飯回宿舍就餐,堂食也有了變化,餐桌前只擺一排椅子,防止面對面就餐。

每天的蔬菜和肉類都由供菜公司運送進來,有必要的防護和消毒。公司原有周末外出購物和理髮的車輛,現在也暫時取消,員工可以列出需要採買的東西,由行政部統一向超市下單配送。公司還特別招募了五位內部理髮師,如果面臨長期隔離,他們可以解決內部員工的理髮需求。

中國員工向本地員工解釋防疫要求。

中國員工的態度出奇一致,認為公司的防疫措施不錯,但還是存在一些漏洞,比如主要負責防疫的安健環部門人員太少(目前核心工作人員只有4位),工作量太大,需要儘量讓大家都參與進來。

此外,他們擔心本地員工的行動無法管控。中國員工每天的活動範圍主要在廠區和宿舍區,基本不會與外界接觸。但本地員工經常會去附近的Kpone村或阿克拉辦事,無法確保他們不會接觸到感染者,再加上最近學界指出,無症狀者也具有感染性。一些本地員工可能不太了解新冠病毒的信息,也有的不夠重視。目前,安健環部每晚都要「查寢」。

3月27日晚上十一點,加納總統在電視上發表講話,宣布阿克拉、庫馬西等城市部分區域將封鎖至少兩周。

Bernard說,他希望加納政府能夠繼續做出正確的決定,「兩周後你可能就能回國了」,我笑著回答:「我也希望如此。」

(作者張衝系上海大學經濟社會學與跨國企業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非洲疫線︱加納:一個沒有口罩生產廠的國度如何防疫
    加納為西部非洲第二大經濟體,陸地面積23.8萬平方公裡,2018年人口2960萬,國內生產總值(GDP)約590億美元,人均GDP約2046美元。自1960年獨立以來,加納政治經濟基本平穩,被視為西非最穩定的國家,非洲最為民主的國家之一,是新自由主義經濟改革的典範,也是中國在非洲企業(特別是製造業)較為集中的國家之一。
  • 西非國家加納驚現新冠肺炎「超級傳播者」
    【環球時報記者 叢超】世界衛生組織上周剛就非洲疫情防控提出預警——若防疫失敗,或有19萬人死於新冠肺炎。短短數天後,西非國家加納10日通報一起聚集性感染事件——一名「超級傳播者」感染533人,為非洲防疫再次拉響警報。
  • 非洲觀察丨疫情下的加納大選:從加納悖論到「與病毒共存」
    據加納官方統計,截至到2020年7月1日,加納新冠感染病例上升至17741例,其中13268人已經康復,死亡人數為112人,活躍病例為4316例,是非洲大陸確診感染新冠病毒人數第四多的國家。加納勞工(工會,貿易協會和個體經營者)和其他社會經濟團體在事關錢包的問題上不吝惜發出自己的聲音,因此歷屆政府都會採取諸如調整工資、上漲收購可可的價格、降低石油價格等措施來安撫選民。NPP政府於2020年2月推出了一個網站,www.delivery.gov.gh,以監控其所作的承諾,並且宣稱政府已經實現了388項承諾的78%。
  • 兩大城市部分「解禁」,加納成為非洲首個解除疫情限制的國家
    > 來源:澎湃新聞 西非國家加納部分解除了該國最大的兩個城市的抗疫限制措施,但加納總統同時表示這一決定並不意味著政府放鬆了警惕,許多限制措施仍在實施。
  • 中國駐加納大使館:所謂「中國竊聽非洲」毫無根據
    駐加納大使館發文稱,中國對非援助不附帶任何政治條件。近年來,中國幫助非洲國家抗擊伊波拉病毒和新冠肺炎疫情,中非友好得到進一步彰顯。栽贓中國利用修建非洲國家政府大樓「搞竊聽」毫無根據。散播仇視中國的無知言論只會進一步加強中非合作。
  • 新冠疫情下非洲多國放鬆限制措施
    他急切地想見到自己的同學和朋友,「我害怕新冠病毒,我會遵守防疫規範。」進入6月,一些非洲國家開始逐步複課。父母準備口罩和消毒液6月的雅溫得已進入雨季。複課當天早上,大雨滂沱,保羅依舊難掩興奮。他穿上校服和新鞋,收拾好書包,準備出發。爸爸為他準備了一隻可水洗口罩,媽媽塞給他一小瓶酒精消毒液。
  • 中國資助670億人民幣,不求回報,加納知恩送上「無價大禮」
    曾經的加納 由於加納的礦產資源豐富,常常受到許多國家的騷擾和掠奪我國為了幫助加納恢復國民經濟,前前後後一共資助了670億人民幣,這才讓他們脫掉了最貧窮的標籤,而之後通過中國的資助以及自己的努力,最後經濟慢慢上升,豐富的礦產資源也是得到了充分的利用。我國不只是在經濟上,還在技術和人才方面,也幫助了加納,讓非洲的兄弟們感受到了中國的友好,在我們不斷的幫助下,使加納煥然一新,提升了整個城市的精神面貌。
  • 「西非漫談——抗擊疫情專稿加納」對抗COVID-19戰鬥中的加納和中國
    中國正在儘自己最大的努力保護好中國公民以及在中國的國際公民。我是一名來自加納的留學生,我所就讀的電子科技大學的校長、老師和整個行政部門都盡到了他們的責任,在與致命的新冠病毒作鬥爭中作出了重要貢獻。學校採取了許多措施,例如在線報平安,以此來確定國際學生的健康狀況,已返回自己國家的留學生也不例外。
  • 加納近期新冠肺炎疫情及應對措施調整簡析
    6月20日,加納健康服務局在疫情信息發布中,增加了「解除隔離」一項,並將該項與康複數據合併計算。經過這一調整,6月21日,加納康復/解除隔離的患者數量激增至10,473,現存病例則銳減至3,596。截止當日,加納累計確診病例已達14,154,疫情共造成85人死亡。另據加納Ghanaweb網站報導,6月21日,加納總統阿多針對疫情發表第十二次講話。
  • 中國利用基建在非洲「搞竊聽」?中國駐加納大使館:這一言論毫無根據
    據中國駐加納大使館網站10月18日消息,近日,多家加納主流新聞網站刊登評論文章《中非關係展望》,駁斥所謂中國在非洲「搞竊聽」謬論,強調散播仇視中國的無知言論只會進一步加強中非合作。文章表示,近期有西方學者指責中國利用基建在非洲「搞竊聽」,稱中國在非洲修建了不少政府建築,目的是通過這些設施獲取情報,監視西方國家,影響非洲官員,為中國公司獲取競爭優勢等。這一言論毫無根據。事實上西方國家長久以來一直在監控非洲國家政府,以鞏固其在非洲及全球影響力。西方國家總是以己度人,想當然地認為其他國家也會這麼做。
  • 廈門街巷「土味」標語 來看看標語原創者的創作故事
    連日來,本報記者在街頭走訪,發現這些「硬核」標語,並聯繫部分原創作者,了解標語背後的故事。 這些橫幅中,有的文藝範十足。例如,萬貿悅城物業貼出的標語是「帶病入園非英雄,發熱隔離真好漢」。再如,建發物業旗下怡家園物業貼出的標語為「不串門,福氣臨門;戴口罩,福星高照」。此類標語講究對仗平仄,讀來朗朗上口。 還有的橫幅走草根路線。
  • 隱藏在非洲草原西部的加納古國,非洲的黃金之國
    導語:在世界歷史上,除卻四大文明的發源地,在地球的其他陸地上也是有著各自地區的文明歷史,只是因為歷史文明記載和流失,從而變得神秘和虛無縹緲了起來,後人在追溯上就要花費很大的功夫。而在非洲大陸之上,關於他們的歷史,神秘而又帶有古老的原始風情。
  • 在加納中國人感染新冠 我醫療隊嚴陣以待
    總臺記者電話連線中國援加納醫療隊隊長石永勇,了解同胞感染情況,以及對加納未來疫情形勢的研判。  5月4日至今,中國駐加納使館已發布了五期涉中國公民疫情通報。從最早的發現3例,到現在累計確診16例,大部分確診中國同胞無明顯症狀,正按照當地規定實施居家隔離。  這些確診的中國同胞絕大多數都主動與中國醫療隊取得聯繫,中國援加納醫療隊隊長石永勇對他們的情況非常了解。
  • 非洲十國創投市場調研報告之——加納
    2019年起,非程創新團隊在非洲十多個國家進行了深入的市場調研,全面了解了非洲各國的科技創投生態,積累了珍貴的一手信息和行業洞察。我們甄選出10個具備創投生態,並且值得關注的國家,整理成按國家分類的調研報告。每一個報告包括國家概況、創投生態發展現狀、賽道機會和公司訪談,希望非程創新的調研果實和實地經驗能夠為關注非洲的創業者和投資人提供參考。
  • 擴大非洲產能 大眾在加納設立組裝廠
    蓋世汽車訊 據外媒報導,大眾計劃在撒哈拉以南地區再設新廠,以擴大其公司在非洲的汽車產能。(圖片來源:大眾)大眾稱,已正式在非洲加納共和國阿克拉設立組裝廠。此前,大眾在南非共和國、肯亞、奈及利亞和盧安達都分別建設了汽車廠。2005年,Universal Motors成為大眾特許進口商,隨後就一直與大眾汽車廠籤署合同,此次也獲得了加納項目的初期組裝合同。這所坐落於阿克拉市的汽車廠每年產能預計為5,000輛汽車;該廠將利用半散裝件組裝(SKD)Tiguan、Teramont、Passat、Polo和Amarok。
  • 加納,一個與你聽說的也許不太一樣的非洲國家
    加納共和國(英語:Ghana) 通稱加納,是非洲西部的國家,首都阿克拉。其西鄰象牙海岸,北接布吉納法索,東毗多哥,南瀕大西洋;國土面積23.8萬平方公裡,人口2981萬。去年,有機會去了一趟加納首都阿克拉。
  • 「硬核」防疫標語,也必須以人為本
    幾天來,為貫徹中央防疫政策,壓實責任,落實措施,各地想盡辦法加大宣傳力度。除主流媒體外,村級廣播、社區宣講、出黑板報、掛標語等手段,悉數登場,為凝聚社會各界力量,共同抗疫,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其中,某些地方的所謂「硬核」標語,在網絡、新媒體傳播廣泛,一度還登上熱搜榜。
  • 面對在美國受到非難的非洲兄弟,加納政府伸出雙手
    面對這些在美國受到非難的非洲兄弟,加納政府伸出雙手,請非洲裔美國人「回家」,回到非洲,Ghana invites African-Americans to 『come home』 to Africa。Fox新聞的這篇報導中,說加納旅遊、藝術和文化部正在向非裔美國人發出邀請,如果他們「覺得自己在美國不受歡迎」,請他們回加納。加納的旅遊、文化和文化部部長芭芭拉·奧騰-加西(Barbara Oteng-Gyasi)說:「我們張開雙臂,邀請我們所有的兄弟姐妹回家。加納是您的家,非洲是您的家,我們張開雙臂歡迎您回家。
  • 山推建友產品助力非洲加納項目建設
    山推建友產品助力非洲加納項目建設2020-08-14 | 發布者:王小傑 | 來自工程機械在線   近日,山推建友SjHZS90-3B混凝土攪拌站在服務支持部遠程指導下安調完成並順利通過空載調試,在客戶採購完畢水泥、外加劑後,將進行重載打料,為非洲保利長大加納項目推進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 中國駐加納大使館:兩名中國公民遭搶劫身亡1人受傷,疫情原因?
    隨著中國越來越強大,不論是去國外旅遊的人,還是工作的都日漸增多,而這些外出人員在國外的安全上也有很大的保障。據新華社阿克拉11月29日,中國駐加納大使館29日發布通告:中國兩位公民在加納遭遇入室搶劫導致身亡,一人受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