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秘的角落》:是誰讓朱朝陽戴上了「好孩子面具」?

2020-12-25 澎湃新聞
澎湃號·湃客「懂點心理學」專欄由華東師範大學心理與認知科學學院的師生撰寫,內容聚焦時事熱點,科普生活知識,涉及親子教育、家庭關係、職場之道等諸多方面。將心理學應用於日常,讓生活更加精彩。

撰文/ 葉子寧 華東師範大學心理與認知科學學院研究生

        王繼堃 華東師範大學心理與認知科學學院副教授

網劇《隱秘的角落》大膽試水,以其反轉的劇情構思、逼真的演技水準、細思極恐的隱喻,收穫了諸多好評。劇中的不少角色,如「溫文爾雅」的張東升、「見義勇為」的嚴良、「單純乖巧」的普普等,都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表面上看,《隱秘的角落》是一部懸疑劇,但拋去「狐狸」和三隻「小雞」鬥智鬥勇的劇情,你會發現,這部片子其實是在探討父母與孩子之間的關係,展現的是不同家庭教育氛圍給孩子造成的影響。

 

《隱秘的角落》劇照,圖/ 豆瓣

本劇「Boss」朱朝陽,成長在一個單親家庭。他的名字「朝陽」有兩種讀法:一種是「chao yang」,寓意著嚮往光明、追求美好;另一種是「zhao yang」,代指初升的太陽,象徵著年輕、希望以及無限可能。 

劇中角色的名字有著相互對應的處理,最廣為人知的就是「張東升」對應「朱朝陽」,以及「朝陽必定東升」的說法。名字上的隱喻已經有所暗指:朱朝陽本來過著普通的生活,希望用優異的學習成績博取父母的疼愛,可是自從朱晶晶發生意外後,為了保住來之不易的父愛,他也如同張東升那樣「做了很多不願意做的事情」,比如幫助嚴良和普普敲詐張東升,以隱瞞朱晶晶事件的真相;被王立綁架了,甚至生命都受到了威脅,卻還要向警察撒謊。在這個過程中,他不得不用一個謊言去彌補另一個被戳穿的謊言,慢慢地變得撒謊成性。對他最好的評價,就如同張東升對朱朝陽爸爸說的那樣:「你以為你很了解你的兒子嗎?」

 

《隱秘的角落》劇照,圖/ 豆瓣

為什麼朱朝陽會慢慢走向「黑化」,甚至極有可能變成第二個張東升呢?對於一個13歲的初一學生來說,其實家庭環境的影響是不可忽視的。 

父母離婚後遺留的對抗

劇中,朱朝陽的父母因為感情不和,在他八歲時離婚了,家中牆壁上的身高刻度也就停留在他三年級的那一年。作為一個獨立要強的媽媽,周春紅獨自撫養兒子長大,承擔了很多壓力。爸爸朱永平也教育孩子:「媽媽把你養大不容易,以後要孝順媽媽,不要惹她生氣」。

我們不去細究父母們離婚的原因,但是面對一段破碎的婚姻關係,媽媽自然不會對爸爸有什麼好臉色,甚至心中多少有些怨氣,並會通過自身的言行傳遞給孩子。

例如在劇中,朱朝陽提出,爸爸喊他過去一趟,媽媽猶豫了一下,囑咐他不要回來太晚。也許打心底裡,媽媽對爸爸是又愛又恨的,有著一種複雜的態度。雖然兩個人已經分開,但是觀念上的差異會在聯結兩人的孩子身上體現出來。

 

《隱秘的角落》劇照,圖/ 豆瓣

當爸爸在牌局上拿出一沓錢的時候,朱朝陽沒有多少驚喜,只是說:「媽媽不讓」。對於媽媽來說,教育小孩不讓拿爸爸給的生活費,可能只是想告訴曾經的丈夫:不需要你,我自己也可以把小孩教育好。然而,這樣的衝突放在孩子身上,卻是充滿矛盾的。朱朝陽的生活裡原本就缺失了父親的關照,現在還要被媽媽教育「不要接受爸爸物質上的關心」。這樣一個混亂、複雜、矛盾的氛圍,無疑會導致孩子養成不良的習慣、觀念和行為。

不合理的信念:「好孩子面具」

由於朱朝陽主要是由媽媽拉扯長大的,周春紅在養育他的過程中必然承受了很多艱辛。沒有了父親的陪伴,母親相當於是家裡的「權威」,因此哪怕媽媽在教育小孩的過程中犯了錯,也沒有第三個人進行合理的評價,最後可能形成「媽媽永遠是對的」這樣的權威壓迫。

在劇中,我們可以看到很多媽媽「專制式」的教育方式:比如,只強調學習成績,不注重人際關係的培養;遇到問題不是坐下來好好地跟孩子面對面溝通,而是呵斥孩子:「小孩子你懂什麼呢你,你要做的就是把學習做好,其他不用你操心」。

反過來,當孩子有了疑問也不會選擇與母親交流溝通,因為得到的回應就是「別想太多,好好學習」。長此以往,孩子會變得沉默寡言、性格孤僻,因為他知道自己問無論什麼問題,得到的回答會是唯一的。而他所需要做的,就只是按照父母和老師的期望,保持良好的成績,維持好一副「好孩子」的面具。

 

《隱秘的角落》劇照,圖/ 豆瓣

正如劇中的朱朝陽一樣,哪怕親生父親剛剛去世,他口中所關心的依然是「暑假班第一」,絲毫沒有表現出悲傷和哀悼,這樣的反應讓周春紅都不禁愣住了。到了最後一刻,他依然要向所有人撒謊,維護家長眼中的「好孩子」、老師眼中的「好學生」、同學眼中的「好學霸」的標籤。至於真實的他,有誰會知道,又有誰會關心呢?

敏感的靈魂與強烈的不信任感

目睹了父母的離婚,單親家庭兒童的心思會更加敏感,並且對人際關係也會產生強烈的不信任感。劇中的朱朝陽剛開始還很單純,給嚴良、普普開門,收留他們過夜。他醒來的第一件事是把家裡貴重的物品藏好,還細心地用一根頭髮做記號。

到後來,他逐漸走向黑化,對曾經交心的小夥伴也產生了不信任感。當看到普普在書店查字典寫信卻神神秘秘地遮住,看到嚴良、普普和張東升走得特別近,以及誤會了普普將朱晶晶的事情透露出去,他對兩人的信任感便崩塌了。為了維持住在眾人面前的好形象,他還用複製卡的事情設計了張東升和嚴良的矛盾。這也是單親家庭的小孩比較普遍的特徵,他們往往在心理上會敏感多思。

 

《隱秘的角落》劇照,圖/ 豆瓣

不要認為小孩子還小什麼都不懂,實際上,他們的感受非常豐富、心思很活躍,明白的事理也不少。然而,由於缺少交流對象,他們很少表達出自己的真實想法,害怕會受到別人的傷害,對周圍環境的變化會異常敏感,這也就是為什麼朱朝陽最後會「背叛」了兩個曾經最好的朋友。強烈的不安全感驅使著他一步步走向深淵、撒謊成性,讓其他人只能看到他成績好的一面,另一面陰沉冷酷自然被掩蓋住了。

在如今信息爆炸的時代,社會價值觀受到多元文化的碰撞,很多人的觀念都發生了巨大的轉變,婚戀觀也漸漸走向多元化,而社會變遷和生活壓力也使得單親家庭的數量不斷增多。我們有必要關注單親兒童的成長與發展,注重他們的心理健康,這需要家庭、學校和社會多方合作。為了兒童的健康成長,家長要相互體諒,共同承擔起教育孩子的責任,儘量避免對子女個性、學習成績造成不良影響;同時,學校和社會也要伸出友愛之手,共同關心單親兒童的心理成長。

相關焦點

  • 《隱秘的角落》:好孩子朱朝陽黑化,給離異女人提了個醒
    在《隱秘的角落》這部劇初始,呈現在我們面前的朱朝陽可謂是好孩子的典範:學習好,聽媽媽的話,考場上拒絕幫同學傳作弊的紙條。這幾條無論如何都和「壞孩子」的人設不沾邊,讓人難以想到後面的他會成為一個小惡魔。唯一的缺點是過於內向,不合群,但這並不能推翻他這個好孩子的人設。
  • 豆瓣9.0《隱秘的角落》:人格面具下,惡之花在角落悄然綻放
    下一刻,親戚過來打招呼,他又重新戴上眼鏡,漏出一貫的笑容。最後一集,葉警官來詢問他時說:「張老師,您不戴眼鏡,看起來還挺不習慣的。」張東升淡然一笑。① 好學生:成績單只為博得父母的關注在朝陽的母親看來,孩子成績好就是她唯一關心的事,所以孩子心理是否健康、在學校是否合群,她都不在意。她為了朝陽犧牲自己的愛情,也為了保護朝陽而暴露自己和主任的「醜事」,甚至強迫兒子喝熱牛奶,她一直在用自己的愛綁架朝陽。
  • 《隱秘的角落》朱朝陽視角解析,大人的視角和孩子的視角區別很大
    《隱秘的角落》朱朝陽從一開始就知道普普打的是假電話嗎?然後導演在這段朝陽第一次在劇中和爸爸相處的片段裡塞了好多細節,之前在分析永平一角色的時候講了一點點,但是大人的視角和孩子是不一樣的,我再來重新通過朝陽的角度疏通疏通。這是朝陽生活中重要的側影,是性格構成的重要切面,這是單親家庭的孩子最難的部分。首先,我們要明確見爸爸的本質是什麼?是愛嗎?
  • 揭秘《隱秘的角落》大結局!帶你詳解《隱秘的角落》中細思極恐的...
    繼《白夜追兇》後,又一豆瓣評分破9的電視劇橫空出世——《隱秘的角落》。同樣是主推懸疑和劇情的電視劇,《隱秘的角落》則是從別樣的視角去解析了人性的陰暗,觸及到了我們不敢想像的領域:未成年「犯罪」。劇裡的小孩校園霸凌了嗎?沒有!殺人放火了嗎?沒有!但他們用不符合年齡的手段方法掩蓋了一樁殺人犯罪,還頗有心機的同殺人犯交易周旋。
  • 隱秘的角落劇情大結局詳細解讀:哪些人死了?隱秘的角落彩蛋大匯總
    朱朝陽最後放棄殺父之仇,嚴良回校學習,普普病被治好了,一切設定都往好的方向發展,只是最後張東升的命運依舊沒有改變,為了不達目的張東升,依舊是秦昊說的:「假髮一帶,誰都不愛!」誰是壞小孩,誰造就了壞小孩,這樣的話或許讓人值得思考。
  • 《隱秘的角落》裡,朱永平帶朱朝陽吃糖水,碗中的蒼蠅隱喻著什麼
    ——《夏三蟲》最近,一部叫《隱秘的角落》的網劇火爆全網,豆瓣評分高達9.0,有人說這是要提前鎖定年度最佳懸疑片的節奏。一開始,我還覺得是網友有點誇張,可一口氣追完劇後,確實一部很好的劇。在《隱秘的角落》裡,導演和編劇用一個看似荒誕卻扎心的情節,向我們展現了一個個現實問題,比如原生家庭的傷害、人性的善與惡、現實的爾虞我詐、信任與背叛……在看完整部劇後,我久久不能平復,劇中的細節真的太耐人尋味了!今日,我們就聊聊《隱秘的角落》的第六集《蒼蠅》,聊聊這「蒼蠅」到底隱喻了什麼?僅僅是在說朱朝陽的心死了嗎?
  • 《隱秘的角落》角落講的是什麼 劇情大結局是什麼意思?
    《隱秘的角落》角落講的是什麼電視劇《隱秘的角落》講的是朱朝陽、普普和丁浩三個孩子在景區遊玩時,無意間拍攝到了張東升謀殺嶽父嶽母的畫面,張朝陽曾提出過要報警,但普普卻提出用這段錄像勒索張東升。雙方之間開始了一場對峙的故事。
  • 《隱秘的角落》大結局:片頭動畫暗示了什麼?預告中又暗示了什麼
    大家好,最近《隱秘的角落》火遍全網,而且這部劇據說沒有一個廢鏡頭,每個鏡頭都是在敘說估計,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隱秘的角落》中的那些鏡頭。在片頭動畫當中,其實就暗示了朱朝陽最終會黑化,片頭動畫當中出現了三個孩子一起奔跑,當最終前面的那個會和同伴們走散,並且在巨大的迷宮中的一角,發現了那個隱藏在角落當中的自己。這一幕其實暗示了,其中一個孩子的內心必然有黑化的一面,那麼這個落單的孩子究竟是誰呢?這個答案其實在第一集,三個孩子爬山的時候,導演就已經給了暗示。
  • 《隱秘的角落》觀後感
    近幾天看了《隱秘的角落》這部劇,突然就想寫寫自己的感受。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想法和感受,所以我的個人感受不代表任何人。隱秘的角落看完隱秘的角落,我的第一感受是,關注未成年人的身心,遠比關注他們的學習來的重要。
  • 《隱秘的角落》「暗黑」版大結局解析 三個孩子最後結局分別是什麼
    隱秘的角落結局6月25日,由秦昊、王景春主演,榮梓杉、史彭元、王聖迪特別主演的《隱秘的角落》以9.0分完美收官,播出期間兩周登上微博熱搜榜50次+,#隱秘的角落#微博話題閱讀超30.5億次,成績十分亮眼。大結局播出後,網友紛紛解析劇中的細節與「暗黑版」結局。
  • 《隱秘的角落》細思恐極:朱爸爸包庇朱朝陽?最後只有朱朝陽活著
    這就是今年上半年最好的國產劇《隱秘的角落》,由秦昊、張頌文、劉琳等一眾老戲骨主演的懸疑推理劇,目前豆瓣9.1分。一般的國產懸疑劇,都是一個案子貫穿始終。一上來就直接「劇透」兇手,還是第一次。這種全程燒腦高能的劇,反而更讓人好奇,甚至脊背發涼。
  • 劇評|在「隱秘的角落」裡,誰在決定孩子與惡的距離?
    從原著《壞小孩》到《隱秘的角落》,編劇和導演顯然不想給孩子們下定義。孩子們「壞」嗎?嚴良偷竊鬥毆,一個典型街頭小混混的形象;朱朝陽真是被評價為黑化的大BOSS,對著爸爸撒謊,最後虛假的內存卡更是害了幾條性命;就連白月光形象的普普,也因為想救治弟弟一次次默許幫助嚴良們隱藏真相、敲詐錢財。
  • 《隱秘的角落》中細思恐極的細節與反轉,讓我們一起探究一下
    可在最近,迷霧劇場的第二部作品《隱秘的角落》卻真真切切取得了這樣的成績。這部開播時還頗為低調的國產懸疑劇,如今已憑藉口碑成功闖入大家的視線,播放量飆升。「一起去爬山嗎?」成了網際網路流行語,「電視劇《隱秘的角落》有哪些令人細思極恐的細節」也迅速成為知乎站內的熱門討論。
  • ——《隱秘的角落》簡評
    《隱秘的角落》海報《隱秘的角落》——「你可以選擇相信童話。」《隱秘的角落》《隱秘的角落》改編自知名推理作家紫金陳的小說《壞小孩》。《隱秘的角落》劇照朱朝陽身處一個離異家庭,和媽媽生活在一起。父親有一個新的家庭,並且有一個妹妹。雖然是一名學霸,但是他在班上獨來獨往,被同學排斥。
  • 這個夏天最火爆的網絡電視劇作品——《隱秘的角落》
    而主創團隊的目的並不止步於此,他們顯然希望通過這個故事反映出社會之中某個不易被人察覺的角落,進而引發觀眾深入的思考。犯罪,從不只是法律的事。犯罪的個體總是生活在一定的社會和家庭環境之中。這是惡念得以滋生的土壤,也是不易被人們所察覺的隱秘角落。
  • 《隱秘的角落》真的過譽了嗎?
    《無證之罪》的作者紫金陳的「社會派」推理三部曲之二——《壞小孩》,便講述了一個有關未成年犯罪的故事,這部完成於2013年的小說,也終於在2020年被改編成電視劇呈到了觀眾們的面前,就是我們今天的主角——《隱秘的角落》。這部在完結後依舊在豆瓣上保持9.0高分的網劇,前六集播出時基本是一水的好評,即使偶有反對聲,也很快淹沒在人海裡。
  • 《隱秘的角落》大結局解讀:連朱朝陽也已經「死」了
    《隱秘的角落》已經爆了。   時逢端午假期,又迎來一個追劇高峰。   會員大結局當天微博上掛了一堆與劇情有關的微博,#章子怡評隱秘的角落#一度還躍居第一。   那麼《隱秘的角落》裡到底死了幾個人?又分別是誰殺害的?   之前已知的是,張東升的嶽父母、張東升的妻子,皆為張東升所害。   王瑤的弟弟王立(小說中並沒有這個角色)為張東升所殺。   其他人或死或活,或者怎麼死的,都是存疑的。   大結局為我們揭曉了答案。
  • 《隱秘的角落》大結局,你真的看懂了嗎?
    端午節期間,《隱秘的角落》又爆了。會員大結局當天,微博上掛了一堆與劇情有關的微博,#章子怡評隱秘的角落#一度還躍居第一。不同於以往的懸疑推理片,一直吊著胃口或故弄玄虛,讓觀眾不知道兇手是誰。《隱秘的角落》一開始,就展示了案發現場,仿佛觀眾也參與了這場謀殺,代入感十足。數學代課老師張東升,殺死了嶽父嶽母,也殺死了自己的妻子,還替朱朝陽殺死了朱朝陽的父親朱永平以及朱永平的妻子。
  • 《隱秘的角落》裡,朱朝陽為什麼黑化?成為一個名副其實的壞小孩
    首先是劇名的改變,《隱秘的角落》這個劇名更能貼切的形容整部劇映射的每個人的心底都有一個隱秘的角落,而我們今天要談論的是這部劇中一個14歲少年的心底隱秘的角落,是什麼導致一個成績優異的孩子黑化了呢?在成人的眼裡,孩子是純真的,是的,每一個孩子都曾經是善良的,但是原生家庭以及所處的環境和父母,就可能讓這個善良的天使變成一個惡魔。
  • 《隱秘的角落》:是什麼推動著孩子陷入漩渦?
    在網劇《隱秘的角落》中,主人公的角色包括三位孩子——朱朝陽、普普和嚴良。《隱秘的角落》嚴良、普普、朱朝陽劇照他們是孩子,但他們又不像是孩子,他們在環境的打磨下變得圓滑。他們正處少年,是什麼推動他們走向深淵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