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的情人節復活了中國人的浪漫細胞,過情人節,送玫瑰花,已經成為年輕戀人們表達情感的固定模式。其實,華夏先民在《詩經》時代就舉辦了自己的情人節——「上巳節」,也選舉了表達愛意的花朵——「芍藥」:
溱與洧,方渙渙兮。士與女,方秉蕑兮。
女曰:「觀乎?」士曰:「既且」。
「且往觀乎?洧之外,洵訏且樂。」
維士與女,伊其相謔,贈之以勺藥。
溱與洧,瀏其清矣。士與女,殷其盈矣。
女曰:「觀乎?」士曰:「既且。」
「且往觀乎?洧之外,洵訏且樂。」
維士與女,伊其將謔,贈之以勺藥。
——《鄭風·溱洧》
《周禮》中規定:「男三十而娶,女二十而嫁」,對於到了年齡不結婚的人,掌管萬民婚事的官員媒氏們就要多操心撮合了。《周禮·地官·媒氏》上就說「中春之月,令會男女。」這個佳期,就是農曆三月的上巳節。這一天,除了已婚和家有喪事的,未婚男女都要參加政府組織的「鵲橋會」。
「古琴」的音色響亮舒緩、共鳴性強、餘音長且清脆、晶瑩透亮、富有金屬性的特點,像一位溫婉嫻雅又端莊美麗女子;從現在對古瑟演奏手法的復原來看:古瑟的音色類似古箏,但高音較古箏更加鏗鏘有力,而低音比古箏更為渾厚,彈奏起來聲音飽滿結實,具有特殊的深度與力度,顯得寬厚、平和、舒展,又不失雅正,如果把它比擬作人,應是一名強健剛毅,又深沉執著的男子。
這是農曆的三月間,溱河和洧河迎來了桃花汛,春水渙渙。人們按耐不住內心的興奮,奔向河邊,愛情和喜悅之情一起在心靈裡瘋長。岸上芳草青青,枝頭鳥鳴啾啾,陽光金子一樣鋪灑下來,叫人春心蕩漾。屋子裡坐不住,三五邀約著,去河邊參加歡會。河邊,已然熱鬧如市集了,男男女女,往來如織,人人手拿蘭草和芍藥。他(她)們開朗大方地說著笑著,將初春的空氣攪動得歡騰起來。
「溱與洧,方渙渙兮。士與女,方秉蘭兮。」簡簡單單十四個字,就為我們勾勒了一幅歡樂祥和的遊春圖,傳遞給我們無數欣喜、興奮和歡樂的氣息!這是法令允許的仲春之會:「於是時也,奔者不禁」。也就是說,只要男女自己願意在一起,一見鍾情就私奔也合法!
本期嘉賓:劉冬穎教授
黑龍江大學文學院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中國古典文獻學研究、古詩詞吟唱的傳播與推廣,出版《詩經八堂課》等22部著作;主持國家藝術基金項目「古典詩詞吟唱的新媒體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