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意練習》:什麼是有目的的練習?什麼是天真的練習

2020-12-14 啃書少年

一萬小時定律是作家格拉德威爾在《異類》一書中指出的定律。人麼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並非天資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續不斷的努力。


在上世紀90年代初,瑞典的一位心理學家安德斯·埃裡克森在柏林一所音樂學院做過調查,學小提琴的大約5歲開始練習,期初每個人都是每周練習兩三個小時,但從8歲起,那些最優秀的學生練習時間最長,9歲時每周6小時,12歲8小時,14歲16小時,直到20歲時每周30多小時,共1萬小時。

刻意練習這種數據往往都能在成功者身上找到一部分縮影,像比爾·蓋茨13歲時就有機會接觸到世界上最早一批電腦終端機,開始學習計算機編程,7年後創建微軟公司時,他已經練習了7年的程序設計,超過了1萬小時。


這些看似硬生生的數字,卻是 每個人要走的必經之路,不管我們做什麼,都在與之相似的經歷而經歷,不管是刻意練習,還是無意練習,當刻意的時候,我們表現很為難,很不隨和,也很不自在;當我們無意進行一些練習的時候,會表現得自在,而這份自在來自我們並沒有刻意為之,而是隨心而為。


這種無意雖然在進行,但很難形成有效的記憶作用,沒有記憶,就談不上理解,更談不上已經成功。

所以《刻意練習》這本書說了一些對我們有用的方法,如果你認為這些方法沒用,也可以找到自己適合的方法進行恰當的練習。

什麼是有目的的練習?

有目的的練習我們在第一個例子練習小提琴就知道:帶著目的去練習。


拆解一下這個例子,這裡的目的是為了練好小提琴,而每周進行的練習是為了接近這個目標,過程就是每一年每一周每一天所經過的練習。


有目的加上長時間就是為了加強長時記憶。有長時記憶,就會有短時記憶。我們的大腦對於可以將多少事物立即保存在短時記憶中有著嚴格的限制,這一限制通常為7件事物。

這句話說白了就是大腦不能一下子記住很多信息,記住這些信息是有門檻的,而這個門檻就是7件事物,多了大腦會記不住。


在有了這一個先決條件之後,我們就知道,什麼是短時記憶,短時記憶可以幫助人們快速處理大量信息。雖然能快速處理大量信息,就像我們工作,領導會隨時隨地叫我們做不同的事情,尤其在舉辦活動和展覽的時候,會安排我們一大堆任務,而領導安排的時候,我們就是靠短時記憶去辦事,並且把事情一件一件辦好。


而長時記憶,更多是能夠幫助人們記住大量信息。短時是處理更多信息,長時是記住更多信息,在一長一短之間我們不斷做出選擇,而刻意練習就是為了記住大量的信息,讓記住的信息重複摩擦,調取時也非常方便,所以,長時記憶能夠更好的幫助人們做到有目的的練習。


什麼是天真的練習:

天真的練習,基本就是反覆做一件事,並指望只靠那種反覆就能提高表現和水平。天真的練習就好像我們每天拿筷子,每天反反覆覆在吃,反反覆覆在拿,如果想要靠這種反反覆覆就像提高拿筷子的水平是不行的,我們知道我們在第一次拿筷子的時候,都有大人在教我們,我們學習之後,感覺到哪裡不太適應,就會做出微小的調整。


知道天真的練習,在對比一下有目的的練習就能真正知道什麼才是刻意練習的基礎。


有目的的練習,首先需要明確的特定目標,其次需要一份專注,再者需要一份反饋,最後再需要我們走出舒適區

一步一步來看看就明確了。有了特定目標之後,我們要分解目標,轉化為一些具體的目標,假如我們要練習寫字,就不要想著如何才能寫出一手好字,而要想的是我今天寫一個字會不會比昨天好一點。


然後就需要一份專注,專注不是為了聚精會神地發呆,而是練習中的思考,思考就是一份專注。


思考是為了獲得一份專注,而反饋則是為了辨別清楚你在哪些地方存在不足,以及怎麼會存在這些不足,要想著如何在下一步改進這些不足。


最後,則需要我們走出舒適區,走出舒適區並不是單純指讓我們變得更加賣力和辛苦,而是要將時間用在該用的地方上,不要隨意揮霍時間就證明我們在一步步走出自己的舒適區。


且看且思:「一萬小時法則」的關鍵在於,一萬小時是最底限,而且沒有例外之人。沒有人僅用3000小時就能達到世界級水準;7500小時也不行;一定要10000小時——10年,每天3小時——無論你是誰。這等於是在告訴大家,一萬小時的練習,是走向成功的必經之路。


要知道,付出是艱難的,收穫也是,我們知道艱難,卻需要向艱難迸發,生活就是這樣的,不逼自己一把,永遠都不知道自己停留在哪裡。


要珍惜讀過的書,讓文字與你為伴。


也請相信,我說的每一句話都是錯的。


註:以上圖片均來自網絡,侵權請聯繫刪除。


參考資料:《刻意練習》


相關焦點

  • 好書分享《刻意練習-從新手到大師》4 - 刻意練習的四大法門
    繼續和大家一起來讀《刻意練習-從新手到大師》這本書,咱們這期的主題是,刻意練習的四大法門。練習這個事,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就像我們開始去接觸一個沒做過的事,總是照貓畫虎跟著別人的樣子去模仿。比如你看了一場球賽,突然感覺打籃球這件事好有趣。然後很自然的就是開始回家主動的看看教學視頻,研究研究籃球的規則技巧,入門準備。
  • 這個世界沒有天才,只有:刻意練習
    《Peak》一書的作者安德斯指出,這個世上沒有天生的技能,只有通過練習習得的技能,同時科學證明人在孩童時期的學習能力處於一生當中的峰值,所以莫扎特的才能儘管讓人驚嘆,但是依然有跡可循,循得的便是:刻意練習。
  • 民謠吉他進階的秘訣是什麼?論系統性學習與「刻意練習」的重要性
    從演奏形式和風格上來說,吉他有很多種類別,常見的有:民謠吉他、古典吉他、電吉他、爵士吉他。這其中古典、爵士的學習難度有多大,相信大家心裡都有數,我們就不說它們,我認為那些說"吉他很簡單"的人應該是指的民謠吉他。那麼,民謠吉他真的就很容易學嗎?我的觀點是:民謠吉他也不容易學!
  • 刻意練習:如何從新手到大師,這本書都會告訴你
    刻意練習是對於「1萬小時定律」的解釋和補充。只有經過正確方法的練習,才能夠做到真正的刻意練習,從而達到大師的水平。但,並不是刻意練習對任何人都有用,你要堅持五年的練習,這對於一般人來講對他自身要是對於這個練習的東西沒有興趣的話,就不容易堅持下來。然而一個人要找到自己的興趣在哪裡,就像我們現在說的,找到自己喜歡做的事情,那是多麼難的一件事情。
  • 一萬小時就是「刻意練習」?萬維鋼:時間不是主要的,有更關鍵的
    成為頂尖高手的確需要長時間的練習。但是,不同領域需要的時間,非常不同。比如說,音樂家,需要訓練15年,甚至25年,才能達到世界級水平。還是拿音樂家舉例,強調練習的同時,不能否定天賦的重要性。對音樂家來說,天賦比練習時間重要得多。特別有音樂天賦的人,加上練習得當,也有可能在很短的時間內,成為頂尖高手。
  • 刻意練習——新手到高手的進階之路
    全力之後,必有鬆懈,大明之後,必有大暗。靠靈感而來的妙手無法刻意練習,也就無法幫你打磨技藝。作家、歌手總會擔心自己的靈感枯竭,無法繼續創作,但說相聲、唱戲的卻不會。和炸油條的一個道理,靠的不是才氣,而是手藝,才氣會盡,而手藝只會越練越精。
  • 從刻意練習角度淺析《摔跤吧,爸爸》中吉塔的奪冠之路!
    想要做到這點,你可以從有目的的練習開始。何為有目的的練習?它包含4個特點:1.有定義明確的特定目標;2.有目的練習是專注的;3.有目的的練習包含反饋;4.有目的的練習需要走出舒適區;樊登讀書會創始人樊登,他講到他在大學打桌球,進步最快的不是打比賽,而是跟高手刻意練習時候,一個下午都在練習正手互旋球,或者一個下午都在練習反手擋球,雖然很枯燥,但是進步很神速。這其實就是有目的的練習,針對一個動作,大量重複練習,讓自己對該動作形成肌肉記憶!4.不斷參加比賽建立和完善心理表徵!
  • 刻意練習:如何成為一個高手
    第一,只在「學習區」練習。心理學家把人的知識和技能學習分為了三個層次,最淺的層次叫舒適區,就是已經熟練掌握的技能,比如騎自行車;最深的層次叫恐懼區,是我們一時半會學不會的技能,比如開飛機;那介於兩者中間的層次就叫學習區,屬於我們踮踮腳、努努力能掌握的技能。刻意練習的第一步就是走出舒適區,多在學習區活動。
  • 天才是訓練的產物,由平凡到傑出有跡可循,《刻意練習》你也可以
    作者認為,沒有天生的天才, 「天才」都是訓練的產物,訓練的方式就是刻意練習,成為天才有跡可循,最終決定你傑出與否的關鍵因素,既不是天賦,也不是經驗,而是刻意練習的程度。01.明確刻意練習的真正含義刻意練習,就是對某一項技能有目標性、計劃性並能隨時反饋和不斷改進的學習方法。刻意練習是一種有目的的高效練習,且知道該專注於哪個方向,持續不斷地發展,以及怎樣去達到目標。
  • 孩子在家舞蹈練習的時候,家長可以做些什麼輔助練習
    這就需要孩子在家的時候需要花費一定的時間進行練習,而家長在孩子練習的時候能起到什麼作用呢?做些什麼才能輔助孩子進行練習呢?採取一定的獎勵措施這裡有兩個需要注意的點:1.獎勵的時機選擇不少家長在孩子十分抗拒練習的時候,為了圖方便直接跟孩子「提條件」,例如「練完這幾組就可以看電視」了,「再堅持幾分鐘就可以玩玩具了」等等。
  • 「瑜伽」的意思什麼?練習的人,不一定懂得
    瑜伽練習那麼,「瑜伽」二字的原本意思是什麼呢?其實「瑜伽」是源於古印度的概念,是古印度六大哲學派別中的一系,練習「瑜伽」的目的是為了探尋「 梵我合一」的道理與方法,而「瑜伽」二字,源自於梵文「yog」的音譯。從文字的表象上看,「yog」代表馬車的韁繩,它的引申義為「連接平衡」之意。
  • 刻意練習與三人行必有我師,及這兩天讓我印象深刻的事情
    昨晚的文字寫了我對「三人行必有我師」的三層理解: 第一:表示謙虛,在做各位很多人都是我的老師,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大家相互學習; 第二:發現別人的優點,羨慕並希望掌握,停留在想法上; 第三:主動了解並訓練別人的優點,在訓練過程中希望得到對方真實的反饋,並將反饋完善到接下來的練習中
  • 初學針灸,指力必須練習,什麼是指力?有哪些練指力的方法?
    那麼,指力到底是個什麼意思呢?很多人以為指力就是指指尖的力量,以為指尖的力量不夠,於是你就去大力握持針灸針身,大力去進針。這時候就會「大力出奇蹟」了,針身肯定會被你搞彎折,病人更痛,而滿頭大汗的你依舊進不了針。
  • 斯諾克練習方法(基礎篇-推白球練習)
    斯諾克練習方法(基礎篇)長庫直線推球練習 一、練習說明:1:母球放置於開球區的棕色球點上,此項是推直球練習項目。2:練習中是需要保證姿勢標準和節奏穩定的。 3:將母球推出,桿頭要保持不動,碰庫回來的母球在正確的情況下要保證碰到你的桿頭。4:當你熟悉輕力之後,需要練習不同力度的推桿訓練。5:請保持連續半小時以上訓練,直到你完全掌握。
  • 堅持練習瑜伽有什麼好處 女人練瑜伽需要注意什麼
    每個堅持練習瑜伽的伽人背後,都有著與別人不同的故事,或許純粹,或許複雜,或許是為了減肥,或許是為了健康,但歸根結底都是為了能夠遇見更好的自己。那麼,堅持練習瑜伽對女人有什麼好處?女人練瑜伽需要注意什麼?接下來,大家就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 練習瑜伽風險很大嗎?
    不約而同,有一些對瑜伽不熟悉的朋友,還有幾個初學瑜伽的練習者傳了篇文章給我,提到了有關瑜伽練習存在的風險,與有瑜伽老師提早置換髖關節的內容,相信這些內容對已經在瑜伽圈子內多年的朋友並不陌生,但為了解開初學者或圈外人的疑惑,還是想要針對這部分表達我個人的一點淺見。
  • 練習普拉提有什麼好處?它會給你帶來什麼樣的體驗
    即使是幾歲的孩子也可以為了許多目的練習。你知道如果你繼續練習普拉提,你的身體會發生什麼變化嗎?首先,普拉提可以用作康複方法。如果你知道普拉提的背景,那麼你就會知道為什麼它可以用作康複方法,因為普拉提是在剛開始發明時用於人康復訓練。現在健身很普及,人們也越來越重視身體的健身,但我們不能只提倡鍛鍊,而不能理解鍛鍊的內涵。使用錯誤的方法後,將導致我們的身體傷害。
  • 《新冠病毒練習曲》讓人又愛又恨的練習曲
    近日,美國作曲家傑夫·德保利創作的一首《新冠病毒練習曲》風靡了網絡。這首令人望而生畏的練習曲,充分而極致地表現了鋼琴寬廣的音域。演奏家彈奏時炫目的刮奏和裝飾音技巧,仿佛生與死展開了一場對話。一些看過這首《新冠病毒練習曲》演奏視頻的觀眾評價,這首曲子就像拿了一塊溼巾把鋼琴擦了3遍,而消毒對象還是一架知名的斯坦威鋼琴。
  • 新手拿到吉他之後如何練習
    接下來的內容可以大方向的分為以下兩點內容:一、吉他有哪些是需要練習地方二、這些地方應該去如何的練習一、吉他有哪些是需要練習地方?(一)音階練習(以下的音階練習針對的主要是左手的練習)1、七音階練習(1)什麼是七音階?
  • 千萬別想什麼當練習生賺大錢了,不倒貼都算非常不錯的了
    隨著近些日子來,各種選秀節目的出現,讓不少人看到了原來草根也可以通過這檔子節目出道成為大明星,為此,不少人就以為自己也跟他們一樣,當練習生出道,完成人生的逆襲,有些自以為是的妹子更是覺得自己長了幾分姿色,天真地以為自己很快就能成為大明星了,然後賺大錢了,嗯,在這裡,我可能要給大家潑那麼一層冷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