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6月6日)一早,漢中西鄉的呂師傅晨練時,發現了一條乘涼的蛇,被發現後,這條蛇慢悠悠的爬到了路邊的河堤下。
呂師傅在西鄉衛生系統任職,他告訴記者,因為這幾年生態環境越來越好,各種野生動物數量也逐年增加,最近他在縣城邊鍛鍊,多次碰到了蛇,「大家要小心被蛇咬啊!」呂師傅說。
漢中市野生動植物保護管理站副站長張海斌介紹,蛇類在夏季處於繁殖和捕獵期,活動頻繁;尤其在早晨或傍晚氣溫較低的時候。蛇類喜歡藏匿在草叢、樹蔭等陰涼處,市民晨練或夜晚乘涼經過時一定要小心提防。
去年4月到6月,陝西省人民醫院接診被蛇咬傷的患者達到了150例,其中6月份接診了將近70例患者,大部分人是野外遊玩或者幹農活時受了傷。
以下內容請認真閱讀
關乎人命
急救篇
● 被蛇咬傷後要減少運動
被蛇咬傷後切記:
首先要用隨身攜帶的工具,將傷者與毒蛇分離,最好不要用腳二次踩,避免二次受傷;接下來要採取辦法防止毒液的擴散,比如說可以用隨身攜帶的布袋、襪子 、毛巾等將傷口的近心端進行結紮,30分鐘松解一次,每次松解1到兩分鐘。」
● 嘴吸毒液、刀切傷口都是不建議行為
在民間,也存在不少治蛇傷的方案。但在專家看來,這些方案多不可取,除了導致蛇傷病人傷情加重,還可能給施救者帶來麻煩。
比如施救者用嘴吸毒液,這可能會使施救者中毒。再比如民間還比較流行被蛇咬傷後將傷口切開,放血同時放出毒液的方案,這也很高危。比如廣東多見的五步蛇和原矛頭蝮蛇的蛇毒,是血液循環毒,其破壞的正式人體凝血功能的血小板。此時再切開傷口,會導致血流不止。而自行切開傷口後,若現場處理不當,會導致毒素擴散加快,更有可能會加速毒素起作用的時間。
● 處理毒蛇咬傷五步驟
綑紮
停止傷肢活動,將傷肢置於最低位置,在最短時間內用身邊可利用的橡皮筋、繩、布條、草藤等在傷口上近心端約10釐米部位進行綑紮,但不能勒得過緊,影響肢體的血液供應。
衝洗
用淨水反覆衝洗,如果周圍實在沒有水,可用人尿代替。
觀察儘量記住蛇的外貌特徵,方便醫生對症下藥。
排毒邊衝洗邊從傷肢的近心端向傷口方向及周圍反覆輕柔擠壓,促使毒液從傷口排出體外。
到醫院用最快的速度到醫院。在送院過程中,避免受傷者運動。最好採用交通工具運送,如果沒有交通工具,最好由人背送醫院治療。
醫生表示,
在被毒蛇咬傷後,只要在2-4小時內乘車抵達有血清的醫院,肯定能得到及時救治。
關鍵是乘車,不要步行,不要劇烈運動。
如果隨身攜帶有冰塊,可以將傷口進行冰敷。
避蛇篇
1)儘量避免去野外草叢。到野外應穿上長褲和棉質的長襪。
2)見到蛇轉身就走,不要試圖抓住或攻擊它。
3)家裡或公共場所發現蛇,確保安全的情況下,不要讓蛇逃跑。然後撥打110指揮中心轉森林公安。
4)雄黃驅蛇效果不大。驅蚊水和風油精對於預防蛇類的效果更好。
第一新聞記者:劉偉鋒
編輯:張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