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武術在站樁的同時需要慢練,才能巧妙增力,慢慢以神意運動,舒展四肢。樁法是動的,只不過動得極慢,外人看不出來。站樁時,也要動起步趟進、側身而閃的心思,外表看似不動,其實裡面換著身形。要靜之又靜,長呼長吸盡,站空自己。有言道:站樁之苦首先是筋骨軟弱的疲勞之苦,學會了這個方法,站二十分鐘樁,等於打二十分鐘拳,也就喜歡站樁了。形意拳的五行拳,每一形都是一個樁,每一個樁功都可以作為拳法去練習,所以說要講樁功融入到拳法中,要站活樁而不是死樁。
練站樁,先祛病再強身。通過練息,身上的氣養育起來,大腦時常會有靈感,此時再堅持下去就真是趣味無窮了。站樁要養成「上虛下實」的習慣,上身永遠鬆快不著力,功力蘊藏在下身。站樁練拳,練拳主要是練轉身姿勢,這是為勁而設立的,多練轉身,對領悟勁有幫助。站樁練拳當中的「換影」也是這個意思。站樁首先是為了生腰力,要讓站樁法動起來。
站樁練拳有進步,是因為感覺好,感覺好就有興趣,有興趣就能在最艱苦的階段,在體會渾身輕鬆自如時,勁力就會自然而至。切記,基本功是最重要的,只要用心練,就一定會發現適合你的最好的基本功。在不同階段不同層次,都會有不同側重內容的基本功。如果你在這方面多加留意,甚至在日常生活中觀注自己的每一個動作,你的這種能力就會越來越強,你就能發現你進入了一個新的層次。拳本身就是精神體操,意念第一,在練套路時,意念主要是集中在動作的貫穿連接上,在舉手投足的路線規矩和配合上,沒有餘暇去體會更多的東西。在站樁時,不動,可以有充分的時間去找勁兒,去試力。什麼叫找勁兒?首先,往那裡一站,手伸出去了,六個方向都有沒有勁兒?即手掌向前推,立掌手背向後掛,塌腕墜肘向下,食指上挑,小臂外翻向外撐和虎口張開拇指向裡合的前後、上下、左右六個方向的勁兒。這就是人們追求的所謂「六面混元力」
用意念去找,不可用拙力。然後就是找順勁兒,運用意念去尋找自己發力的感覺,我要做什麼動作,我的發力點在什麼地方,我足跟蹬,力是如何傳導到手掌上的,雖然手腳都沒有動,但思想是在不停地動。再有就是找逆勁兒,尋找身體內部各個方向上的逆向合力,或稱對稱平衡力,前手用多大勁兒向前,後手就要用多大勁兒去平衡。三者綜合起來也就是我們所常說的內勁兒。內勁兒是靠意念去修為的,是化去虛浮僵硬之後自然而然地生長出來的。
初學者最好將站樁與練拳結合,每天站一會兒樁,按從前的規矩,至少要站三個月樁才能開步練拳,站了一年以上很少了,但現在這樣教法是行不通的,且不說能有多少人有耐心堅持下去,就是有人能,也容易出偏差,因為從前我們練拳時是整天泡在老師那裡,就在眼皮底下,有點什麼毛病馬上就能發現指出,而現在的學生沒有那麼多時間,只能是學了一點回去後自己練,老師不能總盯著把關,站樁時間長了容易努氣,得不到及時糾正,容易成病,而且這種毛病和拳上的毛病還不大一樣,外形上的病好辦,內裡的病難發覺,難糾正。
所以如果站樁與練拳結合起來,可以消化瘀氣,免生不通之疾。同時,這樣也可以提高學者的興趣,不至枯燥。到了一段時間後,就可以把站樁、練拳和推手結合起來,同時進行,在推手中可以發現問題,而要求其在站樁中彌補。有經驗的人都知道,拳上的毛病十之八九在樁中可以糾正,站樁是增長功夫最快的途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