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劇《大哥》小人物書寫大時代

2021-01-07 國際在線

2018年是改革開放四十周年,當代都市情感劇《大哥》著眼在時代變革的歷史洪流中,抓住改革機遇、堅守初心的平凡人,致敬偉大祖國改革開放。萌梓影視積極響應中宣部和國家廣電總局「深入生活,紮根人民」的號召,講述普通老百姓的親情、愛情以及夢想,折射出小人物的命運與共和國改革開放四十年發展唇齒相依的緊密關係。《大哥》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大哥》讓小人物書寫大時代,深刻展現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在普通平凡人身上,體現時代大情懷,與時代同前行,與人民共命運,目前正在山東日照拍攝。

聚焦現實題材,致敬改革開放

《大哥》由楊影執導,楊影、高恬擔任編劇,熊雄擔任總出品人,中國電視劇十大金牌製片人王鵬舉擔任總監製。李健、徐百卉領銜主演;許文廣、沈丹萍、嚴曉頻、英壯、夏力薪、徐風等老戲骨加盟主演。數位影視匠人,傾力創作,將聯手描繪出一幅平凡又感動、大時代與細膩兼顧、飽含真善美的勵志溫情畫卷。

萌梓影視聚焦現實題材,積極弘揚社會主流價值觀,反映祖國光輝成就的都市情感劇《大哥》應運而生。該劇以反映時代精神為神聖使命,把握時代脈搏,承擔時代使命,聆聽時代聲音,勇於回答時代課題。《大哥》作為新時代電視劇,與時代同頻共振,聚焦現實題材,致敬偉大祖國改革開放四十周年。該劇響應國家領導人「書寫中華民族新史詩」的號召,打造改革開放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故事,通過平凡人物描繪改革開放中的中國形象。

相關焦點

  • 為大時代裡的「小人物」造像——評徐亞明的《上善若水》
    沒想到,日前亞明向我推送幾篇關於此書的評論,無論作者是搞文學評論的還是大學教授,亦或是水利專家,都給予極高評價,其中有評論說亞明是「站在時代的高度,寫到生活的深處"。文學即人學,人是生活的主宰,既然寫到了生活的深處,我判定這本書應該延續了他的創作風格,即通過濃墨重彩對小人物的刻畫繪寫,揭示重大主題,解釋時代命題。於是,我捧起這本書,想看看亞明筆下又有著怎樣栩栩如生的小人物。
  • 《我們的四十年》大結局 譜寫大時代下的小人物
    、伊犁長江榮藝和生影視傳媒有限公司、大唐輝煌傳媒有限公司共同出品的電視劇《我們的四十年》於近日正式收官。《我們的四十年》精準描繪流金歲月 以「遺憾不失溫情」致敬偉大時代電視劇《我們的四十年》於近日迎來大結局,重新振作起來的馮都在拍攝紀錄片的同時經歷萬般辛苦,同時也找回了作為電視人的初心
  • 《美好的日子》:崢嶸歲月,小人物創造大時代
    這,就是大型現實主義題材的工業史詩劇《美好的日子》所講述的時代故事,它,是一部大背景下小人物追尋人生價值的奮鬥史,也是一部記錄了中國七十載風雨兼程的發展史。在劇中,五組家庭三代人的的命運浮沉凝聚著一個時代的發展變遷,齊向前、白若雪、盛捷、秋實、於德水……劇中一個個人物的名字也有著鮮明的時代特點,展現了那一代建設者純潔善良、勇敢向前、踏實苦幹的精神特徵。
  • 現實題材電視劇創作 大時代與小人物
    在電視劇創作領域,解釋時代命題、回答人生問卷的最佳方式,就是對千千萬萬追夢人的奮鬥史和創業譜的傾情謳歌和真誠禮讚。歷史是人民創造的,群眾是真正的英雄。中國今日之成就,並非一蹴而就,而是幾代人接續努力、各行各業勞動者攜手並進的成果。
  • 陳彥小說同名電視劇《裝臺》丨張嘉譯&閆妮飾演小人物的喜樂哀愁
    電視劇《裝臺》於2020年11月29日在央視一套播出,播出之後就廣受好評,豆瓣評分高達8.4。這部現實主義題材的熱播劇根據陳彥的同名小說改編,由李少飛執導,張嘉益、閆妮領銜主演。這部劇集大腕雲集還都是實力演技派。
  • 有哪些描述大時代裡小人物的電影、電視劇或小說?
    《親愛的》同樣是聚焦小人物,在戳中觀眾淚點的基礎上,也向觀眾展現一群生活在社會底層的小人物們的精神面貌。《喜劇之王》提起星爺周星馳,很多人都會豎起大拇指,星爺執導的電影都是質量槓槓的。要說小人物逆襲的電影,星爺的確是拍了不少,而《喜劇之王》也是其中的代表作品之一。
  • 2019年中國電視劇:時代發展的鮮活註腳
    【高揚主流價值 贏得市場人心——二○一九我們的文藝 ·影視篇】  2019年迎來了新中國成立70周年的重大歷史節點,在這個特殊的年份,中國電視劇創作成績斐然,現實主義劇集更是呈現「井噴」之勢。中國電視劇作為時代發展的鮮活註腳,是時代精神的集中體現。
  • 《新世界》:大時代中的小人物
    作者:敖柏(東北師範大學傳媒科學學院東北亞影視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前不久播出的年代戲《新世界》秉持著現實主義的創作態度,展現了北平解放前22天的風雲變幻,聚焦小人物的命運流轉,折射新世界與舊時代的更迭交替,以全新的視角詮釋了一段有血有肉、有情有義的回憶。
  • 範偉終結了小人物時代
    很長一段時間,範偉的名字前面總會加上一個前綴「趙本山搭檔」,他們曾經創造了一個全新的小品時代。範偉對電影大熒幕的追求不是一時興起。「你可千萬別等到觀眾煩了你了,要煩了你的話,你往回找補,就像身體傷了元氣,往回補可不好補。趁大家還沒太煩的時候,咱們先轉轉,轉轉向。」講述小人物故事的文藝電影成為他的轉型契機。2003年,一部《看車人的七月》的小成本文藝電影在尋主演。範偉讀過劇本,非常喜歡,於是便撥通安戰軍導演的電話,向他自薦。
  • 普希金筆下的小人物:小人物形象的發展演變
    感傷主義作家卡拉姆津的《苦命的麗莎》更是主張從日常生活中汲取題材,不用帝王將相等大人物而用農奴、小貴族等底層民眾作為主人公,強調他們的內心感受和不幸遭遇,為其啼飢號寒,表達了對現實的不滿與抨擊。文學是歷史和現實的反映,通過這兩大歷史事件的發展,引發了以普希金為代表的俄國文學家對歷史與現實以及個人的生存問題作出了嚴峻的思考和探索。從此,俄國文學逐漸邁向對現實的揭露與批判之路。俄國現實主義作家們深受西歐人文主義文學的影響,從而使 19 世紀俄國文壇充滿了人道主義關懷。「小人物」主題的產生便是最好的見證。
  • 中國電視劇創作:展現歷史 謳歌時代
    8月25日,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優秀電視劇百日展播」在青島啟動。新華社發幾十年來,廣大電視劇工作者以高度的歷史使命感和文化自覺,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不斷推出謳歌黨、謳歌祖國、謳歌人民、謳歌英雄的精品力作,類型不斷豐富、品質持續提升,或書寫革命徵程、傳承紅色基因,或記錄時代發展、表現百姓生活,或表現歷史真實、弘揚傳統文化,總體上呈現出高質量發展的局面。圍繞黨和國家的中心工作,一批優秀的革命歷史題材電視劇先後推出。
  • 電視劇《新世界》:獨特視角展現時代巨變
    北京衛視和東方衛視熱播的電視劇《新世界》,以新中國成立前夕的北平城作為故事背景,展現了新世界與舊時代的更迭交替下普通人的命運沉浮,刻畫出北平解放前22天裡北平城人心浮動的眾生群像
  • 傾聽時代的心跳——觀電視劇《追夢》有感
    電視劇《追夢》劇照 近日,由廣東省廣播電視局、廣東廣播電視臺、深圳市委宣傳部等單位聯合攝製的電視劇《追夢》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黃金時段播出
  • 電視劇用高質量努力書寫中華民族新史詩
    ,電視劇創作也要不斷尋找更本真、更藝術的書寫和表達。從這個意義上講,電視劇可以說是當今時代最具代表性的文體,它承載著最廣泛的人民大眾對於當代敘事藝術的期望和期待。電視劇代表時代風貌、引領時代風氣,對於當下的創作者來說,更有著一份沉甸甸的使命和含義,給創作者的自省和自律帶來了思考與啟示。  第一,創作何為?市場經濟時代,影視創作納入了市場化軌道,創作者的確容易遺忘初心,心態浮躁。
  • 新世界電視劇播出時間+播出平臺 演員表人物關係角色介紹
    電視劇《新世界》由孫紅雷、張魯一、尹昉等主演,主要講述解放前夕三兄弟的故事。《新世界》通過講述北平解放前的528個小時裡,金海、鐵林、徐天這三個分別擔任監獄獄長、保密局組員、警察等特殊職位的結拜兄弟的親情、愛情、友情,展現了北平解放前夕小人物的命運流轉和時代洪流變遷下的新世界。  據悉,《新世界》經歷了三年時間的創作和籌備。
  • 裝出了大世界裡的小人物 《人民日報》點讚《裝臺》 「歪滴很」!
    但如果電視劇只是注目於這特殊的題材,那不免會陷入魯迅曾經批評的「咀嚼一己小小的悲歡,並視之為大世界。」《裝臺》的高明之處在於以刁順子為情節核心形成雙線並進的敘事安排:一條是刁順子的家庭故事;一條是裝臺隊的社會故事。從這臺前臺後的視角出發去反映大時代的風雲變幻與離合悲歡,形成了一種波紋圈層的擴散結構。
  • 「小人物」見證大時代
    《那座城 這家人》充滿時代正能量,以「小人物」鏡鑑大時代。這是一部講述在改革開放的時代大背景下,小人物命運變遷的現實題材大戲。該劇根據唐山作家李焱的長篇小說《平安扣》改編,以1976年唐山大地震為背景,講述了震後一個特殊大家庭悲歡離合的故事。這一家九口人、七個姓、非血緣,從災難中聚合,掙脫震後困厄,重建幸福家園。
  • 小人物,大情懷——我看時代報告劇《在一起之武漢人》
    面對如此艱難考驗,全國人民迅速馳援,然而作為武漢人如何自救,本集描寫的社區人,這些名不見經傳的小人物,一馬當先,主動出擊和疫情作鬥爭,並穩住社區,穩住人心。「空空蕩蕩的長江大橋,無人的街道,靜靜矗立的樓房,禁閉著無數的不安、慌張和被迫停擺的人。在所有禁止出入的小區裡,只有很少的幾個人能夠自由的通行,這便是我們的主人公—基層的社區工作者。」
  • 文產曲江|陳彥談《裝臺》:為那些城市生活中的小人物而歌
    近日,隨著電視劇《裝臺》在央視熱播,古城西安濃烈酣暢的市井煙火展現在全國觀眾眼前,以刁大順為代表的一群城市小人物形象,成為大家關注的熱點,關於「裝臺」的話題也屢屢登上熱搜。
  • 電視劇《激蕩》,激發了青春旋律,蕩起了時代波瀾
    從時間線上來看,《激蕩》要比同類型的電視劇《大江大河》晚一些,而陸家三兄妹的成長史,也代表著一代人的奮鬥歷程,其中有收穫、有遺憾、有悔恨,但更多的是體現了改革開放浪潮中的60、70後們所經歷的酸甜苦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