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中國動畫曾經的傳奇去哪裡了?

2020-12-22 二次元異聞錄

相信有很多人在看到這張圖片後都會勾起對童年的回憶,《大鬧天宮》《哪吒鬧海》《阿凡提》《九色鹿》《黑貓警長》等數不清的經典動畫都是由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出產的作品,可以說它以一己之力支撐起了上世紀中國動畫的大半邊天。

隨著時光的流逝,國家的經濟在不斷飛躍,社會生活得到了極大程度上的改善,各種娛樂節目和新興文化也在日益豐富我們的生活,可當我們回過頭來思考過去的日子,你有沒有想過,我們的生活中是否比以前少了些什麼?

這是個很難回答的問題,對於大家來說,少的東西好像都不太一樣,有的是青春,有的是童年,有的是懵懂的愛情,有的是並肩作戰的朋友,也有更加直接的回答:缺錢。

每個人都有不同的過去,但我們都曾活在同一種經濟環境和社會環境中,而作為特殊環境下的產物–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卻悄然的消失在了我們的生活中,孩子長大了,大人變老了,曾經帶給我們無數歡樂與回憶的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好像也不見了。

有一種叫做「虛假同感偏差」的心理效應,指的是我們會傾向於與高估自己的信念及判斷,而這種感覺來源於你的世界觀以及周圍環境對你的反饋。有一天我就出現了這種錯覺,因為我從小時候開始就再也沒接觸過與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相關的作品,所以我一直堅信著這家曾經創造過無數輝煌的製片廠已經消失在歷史一種。

然而,真相是: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一直存在著,只不過它的經營形式已經改組,當我去特意尋找有關方面的信息時,發現這家公司在16年還曾出品了《新葫蘆兄弟》的TV動畫集,原導演周克勤被請來擔任藝術顧問,但我卻發現已經沒有那個味了。

曾經的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已經以另一種方式消失了在了歷史的長河中。

終極問題來了:它是誰,它是從哪裡來的,又最終要往哪裡去?

1949年,東北電影製片廠的成立了美術組,次年美術組搬到到上海改組為上海電影製片廠,經過結構和部門調整。1957,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正式建廠,並以原美術組的核心成員下設了動畫、木偶和剪紙3個製片部門。

實際上,在建廠前的1950年,上美廠就出品了一部叫《謝謝小花貓》的動畫作品,實際上這部動畫有當時的政治形式有一定的聯繫,具體的細節不再贅述。建廠之後,上美廠接過了動畫作品製作的大旗,開始大刀闊斧的做一些實驗性的動畫,當時中國還是計劃經濟,國家又大力支持動畫文化的發展,上美廠得益於此,能夠在不考慮資金問題的情況下不停的創作。

1954年,曾經創作出亞洲第一部動畫長片《鐵扇公主》的「萬氏四兄弟」來到了上海,同年,中國動畫鼻祖的萬籟明開始擔任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的導演,萬籟鳴先生的到來,是上美廠的歷史性轉折,也是整個中國動漫歷史的轉折。

萬籟明到底有多厲害?

從上世紀二十年代開始,萬籟明先生就和他的幾個兄弟致力於動畫創作事業,一心想要為中國動畫文化的興起做出貢獻,他的畢生夙願就是能夠將《西遊記》拍成動畫,為此,他先後輾轉各大企業和協會,希望能夠拉到製作動畫的資金,在此期間,準確是1926年,「賴氏四兄弟」製作出了中國第一部動畫片《大鬧畫室》,但由於時局變化,再加上中間的一些波折,資金方紛紛撤資,他無奈之下直得遠走香港,希望能夠在香港找到一些製作動畫的機會。

自從萬籟明先生來到上美廠後,先後嘗試了不同敘事結構,不同題材和不同技術手法的動畫,這些實驗性的動畫為以後的創作打下了牢牢的基礎。為了加入中國獨有的傳統文化元素,萬氏兄弟先後帶領廠裡的美術工作者去民間親自學習觀摩皮影戲、木偶戲和剪紙片,這才有了後期的《神筆》、《阿凡提》和《豬八戒吃西瓜》等早期反映傳統文化的動畫。

而為了拍出那部《九色鹿》,美術組還專門組織去敦煌學習那裡的壁畫藝術,不僅是《九色鹿》,在每一部動畫企劃之前,上美廠都會專門去走訪、學習、調查,親力親為,致力於打造出高質量的動畫。

日本動漫之神手塚治虫將萬籟明視為自己的偶像,他走上動漫之路的原因是當年觀看了萬籟明導拍的動畫《鐵扇公主》,後來手塚治虫來中國訪問,專門去拜訪了一趟萬籟明,他激動的拉著萬籟明的手說:我就是看了您的動畫才走上了動畫的道路

手塚治虫創作的《鐵臂阿童木》就是來源於萬籟明動畫作品中的孫悟空,他想創造出一個與孫悟空一樣上天下地無所不能的動畫形象,他還專門研究了原著《西遊記》,發揮自己天馬行空的想像力創作了一部《我的孫悟空》。

可以說,萬籟明間接推動了日本甚至整個世界動畫行業的改變。

1961年,時年61歲的萬籟明終於將他畢生追求的孫悟空搬上了大熒幕,這部《大鬧天宮》堪稱中國史上最偉大的動畫作品,其中加入了大量的中國傳統文化元素,京劇、戲曲、古代服裝和建築,連裡邊的雲朵、瀑布等小細節都精心參考了各種獨屬於中國的傳統元素,是史詩級,也是最能反映中國文化的鴻篇巨製。

為了打造這部動畫,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動員了所有人去搜尋相關的信息,經常會有關於創作靈感的建議討論會,光是定下孫悟空形象,花了好幾年的年的時間,而為了讓孫悟空的形象最大程度的還原原著中的描述,萬籟明專門請當時的「南猴王」鄭法祥來為畫師們講課,畫師們整日整夜在想想模仿猴子的動作,在一次次的嘗試後,將最滿意的動作一張一張畫出來。

也正是這些老藝術家們勤耕不輟的精神,才讓上美廠源源不斷的創作出一部又一部經典的動畫。

但是,時代的變化是殘酷的,正如我前邊所說的,上美廠是計劃經濟下的產物,那個時候,雖然經濟還很落後,但得益於我們的社會主義制度和計劃經濟體制,我們能夠集中力量辦大事,只要認準了目標,使勁往裡鑽研就是。

隨著現代化計劃的實施,很多企業都改變了生產方式,上美廠也逐漸失去資金方面的支持,為了繼續創作下去,只能接一些外包的活,甚至最後不得不「計件付酬」,一些優秀的年輕人失去了創作的熱忱,開始接一些商業化的外包工程,能力不錯的人,一個月可以賺到幾千塊錢,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一些負責其他工作的上美廠員工,一個月也不過只能拿到幾十塊的薪水。

薪水上的巨大差異,工作制度的不合理,整體資金的不到位,再加上正處於青黃不接的時候,美術組很多做動畫的人才都去其他地方謀取出路,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這個傳奇性的動畫製作公司終於倒下了

日本著名動畫導演、監督宮崎駿和高畑勳曾經來中國觀光,但主要目的還是為了參觀上美廠,後來《南方周末》的記者採訪了高畑勳,其中部分訪談記錄如下:

南方周末記者:在中國基本都是觀光嗎?高畑勳:完全是觀光。但是去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是最重要的經歷。我們向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贈送了《風之谷》的膠片,並與大家做了深入交談。當時圍繞分配的問題,對方問了許多。吉卜力現在是職員固定薪酬制,但當時日本所有的公司都是計件付酬,就是按照原畫一張多少錢、動畫一秒鐘多少錢來計酬的制度。他們當時只關心這個問題。因為「四個現代化」剛剛開始,他們認為統一工資是不合理的,應該引進日本的計件薪酬制度。我們感到很失望。宮崎駿對中國的失望無以復加。我在這一點上也是如此。因為我們對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是很尊敬的,沒想到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高層卻只關心這個。一旦計件付酬,就再也拍不出中國學派的影片了。計件付酬不鼓勵創新——不斷投入新的短片很費錢,而系列片只要搞好開頭的部分,角色和背景定下來以後就不會花太多功夫。之前中國同行那種每一部短片都嘗試新手段的創作方式,在日本就是完全行不通的。我必須要提醒他們,中國有懂行的人。但是中國一下迎來了現代化,現在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都已經沒有原來的風格了吧。太讓人失望了。我太失望了。

美國有一部反映華爾街與美國經濟危機的紀錄片《大而不倒》,然而如同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這樣的文化公司,加上各種難以避免的情況,大而不倒只是一種不可觸及的理想狀態罷了。

這幾年也出現了一些優秀的國漫,加上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希望中國動畫能夠越來越好,但我們也知道,一個行業的崛起離不開無數人的犧牲,我們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開拓未來的。

謹以此文致敬曾經的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

經典永不滅。

相關焦點

  • 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老了
    01 成本比起「中國迪士尼」的美譽,在2020年,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更為人熟知的身份是維權者。《葫蘆兄弟》一度是被侵權的重災區:大到衛視電視臺,小到微信公眾號,都曾因違規使用葫蘆娃這一動畫形象,被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以下簡稱為「上美影廠」)告至法庭,要求索賠。
  • 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70、80、90後的集體童年記憶
    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成立至今,一共出品了近500部動畫片,你可能看過了近半數。如果說我們當時還會有什麼偶像崇拜的話,那一定會把「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當做神一樣頂禮膜拜。令我們感到意外的是,這樣一家國產超級動畫工廠,為什麼突然間就在今日銷聲匿跡呢?以至於我們給自己的下一代看動畫的時候,還要苦心去找畫質已顯低劣的老片。這些老片固然很好,但與如今的4K高清畫質的日漫、國漫相比,已顯得檔次低了一點。
  • 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70、80、90後的集體童年記憶
    在我們幼小的心裡,它就是精品動畫的代名詞。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成立至今,一共出品了近500部動畫片,你可能看過了近半數。如果說我們當時還會有什麼偶像崇拜的話,那一定會把「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當做神一樣頂禮膜拜。令我們感到意外的是,這樣一家國產超級動畫工廠,為什麼突然間就在今日銷聲匿跡呢?以至於我們給自己的下一代看動畫的時候,還要苦心去找畫質已顯低劣的老片。
  • 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發布全新LOGO,悟空來也!
    兒時我們經常對動畫片十分著迷,準備好零食最期待片頭曲響起的時刻而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應該算是承載著80後、90後童年美好回憶的經典動畫製片廠我們耳熟能詳的《大鬧天宮》《葫蘆兄弟》《九色鹿》《舒克和貝塔》等等都是出自其電影製片基地先來正式科普一下▼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成立於1957年4月,前身是東北電影製片廠卡通股
  • 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老藝術家們的良苦用心
    原創 大霖霖 上海有腔調作為一個中國小朋友,或許從沒看過一部漫威電影,但是,有一個電影製片廠出品的動畫片,我不信你一部都沒看過,那就是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天書奇譚》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並未特地籌拍《天書奇譚》,起初是英國BBC給上美廠送去了一個劇本,裡面夾雜著各式各樣的中國風小說,是外國人眼裡的中國風,用天書奇譚的導演的話說,叫不知所云。
  • 六十年經典,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動畫片,你看過哪部?(上)
    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成立於1957年,坐落在上海市靜安區萬航渡路618號,這個院落中。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舊址六十多年來,在這個普通的院落,見證著一個又一個深受人們喜愛的動畫片的誕生,上美影的幾代創作人員共完成各類動畫片500多部,擁有600個動畫形象的著作權。
  • 伊利穀粒多*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 中國動漫奇遇記
    近年來,國產動畫IP崛起,品牌與二次元的跨界營銷受到廣泛關注。
  • 上海製片廠:動畫怎麼賺錢?宮崎駿失望透頂,感慨:再不想到中國
    2019年,《千與千尋》在中國第二次上映,一周內票房就高達三億,這是從日本引進動畫電影票房的第三位。宮崎駿的電影,最低的豆瓣評分也有8.3分,他創造了電影史上的奇蹟。宮崎駿大師曾經這樣說:最好的動畫其實在中國,我之所以走上做電影這條路,一部分原因是受到中國的啟發。宮崎駿口中的啟發其實說的是《白蛇傳》,《白蛇傳》本是中國民間的愛情傳說,但是它在海外的影響力卻是不容小覷的。
  • 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的「老本」還能吃多久?
    據報導,王祖藍因「葫蘆娃」被起訴已不是第一次,2012年王祖藍在湖南衛視《百變大咖秀》節目中模仿過葫蘆娃,湖南衛視同樣被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告上法庭,最終判決賠償同樣是十萬兩千元。一石激起千層浪,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近年來頻頻打侵權官司這一現象,在網際網路上引起了熱議。
  • 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又出手了
    最終,據數據統計,《大鬧天宮》全片原畫數量就超過了7萬張,這對當時的動畫工作者來說,就是一個天文數字,但萬籟鳴做到了,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做到了。(萬籟鳴)在《大鬧天宮》第一次試映時(1964年),萬籟鳴如此回憶當時的情景,「孫悟空的歡樂、勝利的笑聲突然一下子攥住了我的感情。
  • 老電影修復、經典國漫IP開發 中國移動咪咕與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
    11月26日下午,以「5G創營未來」為主題的中國移動咪咕公司「2020營享力大會」於廈門召開。會上,中國移動咪咕和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下稱「上美影」)舉行合作籤約儀式,這標誌著雙方的深度合作開啟。
  • 山寨「葫蘆娃」侵犯版權,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二審獲賠50萬元
    新華社上海9月9日電(記者蘭天鳴)記者9日從上海智慧財產權法院獲悉,該院近日對上訴人北京四月星空公司等多家公司與被上訴人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及原審被告上海樂蜀公司著作權權屬、侵權糾紛案進行宣判,維持一審判決,四月星空公司、仙山公司、妙趣公司、藍港公司應立即停止侵害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葫蘆娃動漫美術作品著作權的行為
  • 一座上美廠,半部國漫史——回顧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的光輝歲月
    前些年去上海很偶然的路過這家公司,不知道為什麼突然想起一句詩:傷心秦漢經行處,宮闕萬間都做了土悲哀啊,明明這家公司還活得好好的,可我就是覺得這裡好像早就是一片廢墟了現在年輕一些的觀眾可能很難想像,這裡曾經是全中國甚至全亞洲的動畫之光,由這裡製作的國漫曾經享譽全球。
  • 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與咪咕籤約 將對老電影進行膠片修復
    會上,中國移動咪咕和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舉行合作籤約儀式,這標誌著雙方的深度合作開啟。屆時,咪咕將利用5G+真4K等超高清技術,為上美影的老電影進行膠片修復,讓這些老電影煥發新光彩。  據悉,咪咕與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的合作將圍繞四個方面展開。在電影合作方面,咪咕將以聯合出品、聯合宣推等全方位、多形式的合作方式,參與到上美影未來10年影片的製作和發行中來。
  • 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眾經典角色亮相重慶 三百餘幅分鏡頭手稿圖展出
    【解說】當地時間11月12日,「美影國漫城市派對」來到重慶,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的一系列經典動畫和電影角色亮相。其中,360幅美術動畫和美術電影的分鏡頭手稿圖首次展出,包括哪吒、三個和尚、葫蘆娃、舒克、貝塔等二十多個最為經典的人物形象。
  • 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攜百餘款新品打造經典IP產品
    5月27日,全網首家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官方旗艦店在京東開業,孫悟空、哪吒、葫蘆娃等上美影經典IP,將化身兒童玩偶、家居日用、飾品穿搭等多種周邊文創產品,為所有大朋友和小朋友送來無處不在的快樂陪伴。27日開業當晚,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以下簡稱:上美影)還將聯手京東帶來一場特殊的虛擬直播,由《我為歌狂》超級男主楚天歌在線直播帶貨,放送更多直播鉅惠滿足你的「回憶殺」。
  • 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商業伊始《寶蓮燈》,水墨絕唱《山水情》
    今天我們圍繞上美這個核心,講述一下這兩部處在轉型關鍵點的兩部經典國產動畫~同樣乾貨滿滿哦~動畫產業巨變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到末期,中國動畫行業經歷了動蕩巨變。隨著改革開放,中國經濟體制改革,不僅讓國產動畫直接斷奶,同時隨著國門開放,一擁而入的國外動畫作品直讓人稱:遭不住。關鍵是如果是公平競爭也就算了,可當時的情況是,不僅外來動畫本身就適應市場,還有當時外國動畫為了打開中國市場,以低價甚至免費出售給中國電視臺。
  • 談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與京東618的跨界合作
    本文系筆者就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經典動漫IP與京東等實施跨界合作的話題,接受《北京商報》記者採訪。記:關於上海美影廠老IP跨界聯動,想問問您從行業的角度是怎麼看待這種「跨界合作」的?記:上海美影廠作為一家有創作能力的動畫電影公司,怎樣發揮自己的特點,更好地利用自己手中的「老」IP?宋:對於擁有諸多經典IP的美影廠來說,我覺得首先是要通過各種方式對這些IP進行品牌喚醒。
  • 被荒廢的上海美影廠,是一去不復返的中國動畫巔峰
    · 經典 緣起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是中國規模最大的美術電影製片,也是中國歷史最老的動畫製片廠之一。前身是東北電影製片廠的卡通股,1949年成立美術片組,次年遷到上海隸屬上海電影製片廠。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設動畫、木偶和剪紙3個製片部門,以及兩個下屬企業:中外合資上海億利美動畫有限公司和集體所有制上海美術電影繪製廠,生產的動畫片佔全國美術片產量80%以上,逐漸形成了中國美術片的風格。
  • 「蒜腸專訪」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副廠長王華強
    本期大咖: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副廠長 王華強文字約:5129字,閱讀時長約:25分鐘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副廠長為什麼美影廠叫美術電影製片廠,其實就是跟大多數動畫公司一樣,我們是一家動畫公司。我們將動畫電影作為首選,強調一個真善美,就是說在創作中一定要有概念在裡面,在相當長的一個歷史階段當中,美影在這方面做的很不錯。其實在如今也應該繼續繼承和發揚老一輩藝術家們這種真善美的創作理念,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去創作新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