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士頓美術館獲得藏家翁萬戈捐贈巨幅《長江萬裡圖》

2021-01-09 藝術中國

清 王翬 《長江萬裡圖》(局部)

波士頓美術館獲得重要藝術品捐贈——一幅17世紀的中國巨幅山水長卷《長江萬裡圖》(1699年)。畫作捐贈人為著名收藏家翁萬戈(又名翁興慶)。該畫卷逾16米長,從1875年起便入藏翁氏家族。在翁萬戈百歲誕辰之日,他宣布將這一畫作捐贈給波士頓美術館。這幅山水畫卷由清初著名畫家王翬(1632-1717)創作,畫面描繪了亞洲第一長河流——長江的沿途景致,並融入了中國博大精深的藝術與文學傳統。波士頓美術館最知名的是早期宋元作品;而此番捐贈加強了美術館在清代繪畫這一領域的收藏。《長江萬裡圖》是波士頓美術館入藏的第五件王翬畫作,此前翁氏還捐贈過兩件王翬作品。該畫卷的通景規模和富有表現力的筆墨,讓它成為王翬創作生涯中一件不可多得的精品。而王翬在重新闡釋早期山水傳統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他再造傳統的行為,也是中國晚近帝國時代一次突出的藝術創新。

「我們很榮幸能夠接受翁先生這一極為慷慨的饋贈。」波士頓美術館館長馬修·泰特鮑姆(Matthew Teitelbaum)說,「這件清代的大師手筆,為我們的已有館藏帶來了有益的轉變。如今結合其他館藏畫作,我們可以看到王翬兼善眾長的非凡才華——從大尺幅的橫卷到可把玩的扇面——這些給我們構成了了解藝術家高超能力的全面視角。而且,翁先生選擇在百歲生日時捐贈此畫,意義也十分深遠。它將受到公眾的珍愛,並遺惠後世、代代傳承。」

翁萬戈是當今一位極富文化修養的電影製片人、詩人、歷史學家及藝術家。他畢生的精力都傾注在中國文化遺產的保護與研究上。作為最受尊重的中國繪畫收藏、鑑賞家之一,翁萬戈也是當前全部翁氏家藏的管理者。他的家族收藏相傳六代,而他本人也已成為全美最大的中國藝術私人藏家。翁萬戈同時也是波士頓美術館的長期贊助人。在過往數年裡,他已向美術館捐贈了20件珍貴的藝術作品。

「在我一百歲的生日宴上,我會把《長江萬裡圖》捐贈給波士頓美術館,」翁萬戈說:「這個美術館擁有全美最古老的亞洲藝術部門,藏品涵蓋了中國繪畫裡的很多大師名作,尤其是宋元時期。王翬這幅長卷可以對已有館藏進行補充。我很高興波士頓美術館成為了它最終的歸宿。」

王翬為康熙皇帝作了6年的宮廷畫家,頗受倚重。但他創作《長江萬裡圖》的時間,是在1699年,即離開京城和宮廷之後。在寓居京城期間,他完成了12幅長卷,描繪了皇帝的南巡遊覽;整個旅途順沿1100英裡的大運河,運河首尾連結北京城與杭州城,並途徑黃河與長江。

這套宮廷長卷布滿了謹細寫實的點景人物與城市建築,滿足了皇家的喜好。而《長江萬裡圖》卻是一件更為私人化的創作。畫家運用了輕鬆而寫意的筆觸,從皇家刻畫的、風格化的需求中釋放出來。王翬花費了7個月的時間,繪製長江沿岸的山巒、渡船、漁人、村莊、歷史遺蹟以及寺院。他本人從未遊歷過長江全程,而他此處描繪的,可謂是中國文化的觀想之旅。王翬善於臨仿古代名家,所以他選擇了一個富含藝術、歷史及文學典故的命題。王翬這幅畫呼應了過往的長江圖像,也暗含了往昔先賢的許多文賦詩歌。展觀長卷、流連地景——如赤壁或黃鶴樓——一位有學養的觀看者,立刻能夠在腦海中浮現出兒時背誦的古代詩篇。

這幅畫作在完成之後,便開啟了它自己的旅程;王翬也為創作了這樣一幅作品而歡欣鼓舞,所以很快地將其易手。它在藏家中流轉,歷經150年的時間,來到19世紀北京一家古玩店。在那裡,清廷高官翁同龢(1830-1904)看到了它。雖然翁同龢深愛這件作品,他卻最初因要價過高而回絕了古玩商。然而,在之後幾個月的時間裡,他不斷造訪古玩店、觀覽此畫,最終決定用購置新房的積蓄買下了這幅畫作。這幅長卷立刻成為翁同龢最為珍貴的財產,在他的家族中從父到子、代代相傳——而今,畫作的持有者是他的五世孫——翁萬戈。

「波士頓美術館已擁有世界級的早期中國繪畫收藏,而《長江萬裡圖》是我們最想擁有,藉以加強館藏優勢的17世紀出色畫作,」中國藝術策展部主任白鈴安說道,「這幅畫卷在一個家族中保藏近150年之久,我們極為榮幸能夠成為它的下一任持有者。而未來的人們,也可以繼續欣賞王翬的這件大師手筆,以及其中蘊含的許多偉大藝術先賢及詩人的創造。」

王翬是四王中頗受讚譽的一位,另外三人是王時敏(1592-1680),王鑑(1598-1677)和王原祁(1642-1715)。王時敏曾經是董其昌(1555-1636)的學生;董其昌位高權重,一直倡導文人畫家應當從古人山水中學習,並且通過精微的筆墨來表達自己。四王都尊崇董其昌的理論,並奠定了後來被稱為中國畫「正統派」的新風格;他們建立起更重視古典傳承及內涵價值的評鑑方式,摒棄了真實化的細節。

王翬自幼就被視為神童。在王時敏的親授下,他很快就對董其昌的藝術與理論精熟起來。通過研究與臨仿古代大師作品,王翬運宋人丘壑之法,又兼得元人的書法筆意,達到「集大成」的狀態。此前,翁氏曾向波士頓美術館捐贈過王鑑的《仿董源夏山圖》(1642年)及王原祁的《仿一峰南山春靄圖》(17世紀晚期到18世紀早期)。而《長江萬裡圖》的補充,使美術館得以拓展對清初正統畫派深度與意義的探討。

「我很為翁先生的慷慨而觸動,由此也啟發我思索:他的捐贈將會給波士頓美術館中國藝術的未來帶來哪些轉變,」亞洲藝術部主任喻瑜說道,「我們也誠摯地邀請公眾,借這個難得一遇的機會來近距離仔細觀賞這幅長卷。伴隨長江圖一路回溯的描繪,品賞它的每一處筆墨及精彩的細節。」

長江萬裡(美術館亞洲展廳展覽至2018年9月30日)

波士頓美術館正在展出的這幅長卷,是這場浸入式展覽的重中之重。展覽還運用了聲效背景和展牌說明,迎接觀眾來品味畫作中精熟的筆墨、豐富的山水意象、暗藏的文學典故,以及畫作本身的歷史流傳。展覽旨在慶祝翁先生的百歲生辰,致敬翁先生新出版的討論該畫作的學術著作,並紀念這幅畫卷本身經歷的漫長流傳。

《長江萬裡圖》上留有王翬自題,描述了他創作這幅畫的緣起。此外展覽中還展示了這幅畫作的定製木匣,上面題有翁同龢本人的一首「詩跋」:

長江之圖疑有神,翁子得之忘其貧。

典屋買畫今幾人?約不出門客莫嗔。

傳統上,題跋多為藏家書寫,表達他們對藝術作品的鑑賞與喜愛。翁萬戈先生今年也為《長江萬裡圖》書寫了自己的題跋,展覽中會陳列出來。此外,波士頓美術館還邀請訪客寫下自己的題跋,記錄下觀賞這幅長卷的體驗作為留念。

波士頓美術館的亞洲中國藝術

作為世界上有著最出色收藏的美術館之一,波士頓美術館的亞洲收藏涵蓋了世界一半人口貫穿五千年的輝煌成就。藏品包括日本、中國、印度的繪畫與雕塑;日本的版畫與金屬工藝品;中國、日本、韓國及越南的瓷器;伊斯蘭世界的藝術品,和亞洲各地的當代藝術。中國館藏的優勢主要體現在雕塑、繪畫和瓷器這幾個門類。館藏精品涉及佛教造像石碑及雕塑,以及享譽世界的中國早期捲軸畫。陶瓷收藏囊括了豐富的宮廷瓷器,而David & Roberta Logie織繡部門也藏有大量優秀的中國古代絲織品。(圖文來源:波士頓美術館)

相關焦點

  • 翁萬戈百歲壽慶,捐贈波士頓美術館清代王翬《長江萬裡圖卷》
    7月28日是知名收藏家、翁同龢五世孫翁萬戈先生百歲誕辰,美國波士頓美術館為此專門舉辦「翁萬戈先生百歲誕辰慶典」。據參加壽慶的相關人士透露,翁先生當天宣布,向波士頓美術館捐贈跟隨自己近一個世紀的翁同龢舊藏——長達16米的清代王翬的《長江萬裡圖卷》。2010年,翁萬戈先生曾向北京大學捐贈明代吳彬繪《勺園祓禊圖》。
  • 近代最無恥收藏家,183件國寶無償捐給美國,給國家卻要450萬美元
    這些珍貴的國寶包括清王翬長達十六米的巨幅名作《長江萬裡圖卷》。這一無償捐贈立即在我國史學界引起軒然大波 這位無償捐贈我國國寶的美籍華人為翁萬戈。提起此人,想必世人對他不甚了解。但是世人對於他的祖父必然十分熟悉,他的祖父即為晚清末代皇帝的老師——翁同龢。
  • 他向美國無償捐贈183件國寶,卻要國內重金購買,答覆理由很牽強
    翁萬戈是一個收藏家,他捐贈的藏品全部是來自於家族的百年所藏。翁家祖上有名的人物當屬翁同酥,翁同酥是清朝後期歷史上有名的帝師,在當時可謂權傾朝野、名滿天下。翁同酥有一次意外遇到了正在出售的王翬《長江萬裡圖》,喜不自勝,但對方要價頗高,翁同酥手中沒有合適的銀錢,未能當場成交,回到家中之後,翁同酥茶飯不思,輾轉難眠。最後他做出了驚人的決定——房子先不買了,買畫!這件事在當時很是轟動,一時之間在街頭巷尾傳成了奇談。
  • 翁萬戈的捐贈厚此薄彼,雖然談不上賣國,但至少是敗家
    翁萬戈的捐贈厚此薄彼,怪不得國民義憤填膺,甚至有人說他是「賣國賊」,但至少是一個敗家子 !2018年12月13日,翁萬戈向美國捐獻183件藏品。翁萬戈在過去的十年間,他曾向美國博物館捐贈了21件重要的中國藝術作品——其中包括長逾16米的《長江萬裡圖》。
  • 波士頓美術館何以擁有全美第一的宋元繪畫收藏
    此時的波士頓美術館有一批忠實支持者,這對岡倉天心來說十分幸運。愛德華·傑克遜·福爾摩斯(Edward Janckson Holmes)正是其中的一員。福爾摩斯擔任過波士頓美術館的董事、館長和董事會主席,他和母親一同借款贊助了對中國著名藏家端方所藏6世紀祭壇銅像的收購。幸運的是,美術館方面在25年後又購入了這個祭壇的5個零附件。
  • 本是中國人,無償捐贈美國183件中國文物,卻對祖國開出天價購買
    他叫翁萬戈,生於1918年,爺爺是同治光緒兩朝著名的狀元宰相翁同龢。 尤其在1875年,曾花400兩重金買下了清代畫家王翬的《長江萬裡圖》,這也是他所有藏品中收藏價值最高的一件。 後來翁同龢去世,這些珍藏幾經沿襲,到了孫子翁萬戈手中,而翁萬戈接手這幾百件藏品時才兩歲。哪裡明白這些寶物的價值。
  • 祖上是清廷高官,百歲生日時向美國捐贈上百件文物,拒絕中國買入
    他還從另一位哥哥那裡尋找接班人翁萬戈,當時這位哥哥只有兩歲。作為滿清遺民,翁萬戈1938年赴美留學,主修機電工程,1940年獲碩士學位。但由於二戰的全面爆發,許多文物遭到破壞。為了修復字畫,他轉入這項技術,去了很多地方修復古代文物。1948年,他擔心自己的文物會受到戰爭的影響。他把這些珍寶從天津運到紐約,在這裡定居。
  • 他是中國收藏家,將文物以450萬美元賣給我國,卻無償捐贈給美國
    根據翁萬戈的回憶,他兩歲時,家族所有的財產都是他的了,而當時他還是不懂事的年紀,所以不知道這代表著什麼。在慢慢長大後,翁萬戈逐漸沉迷於書畫收藏,跟他的祖先一樣。1940年,翁萬戈機電工程碩士畢業,可是這個專業他完全不喜歡,又去攻讀了油畫專業,並在回國後也在做這方面的工作。一九四八年,翁萬戈將所有收藏品打包運到美國,以便免受戰爭之害。
  • 翁萬戈將183件國寶無償捐給美國,捐中國收3600萬,稱:這是家國情懷
    翁萬戈是一位華人,同時他也是世界知名的頂級收藏家,鑑賞家,愛國情懷被翁萬戈多次提及,但他卻將國寶《長江萬裡圖》無償的捐獻了美國,除此之外他還將畢生收藏的183件頂級書籍文物無償捐獻給美國,當然讓我們更加意想不到的是他在捐獻給上海圖書館書籍的時候卻收取了3600萬人民幣,而翁萬戈給出的解釋是,美國才有能力更好的將這些國寶保存,所以無償捐獻給美國是自己的家國情懷
  • 《長江萬裡圖》亮相國博:為祖國河山立傳
    新華社北京4月10日電(記者周瑋)「美術創作工程《長江萬裡圖》巨幅長卷展」日前亮相中國國家博物館。全長200米、高1.5米的畫卷,全面展示了新時代長江的自然風貌和文化景觀。從源頭雪山到高原綠洲,從長江三峽到江漢平原,從蘇州園林到東海入海口,《長江萬裡圖》仿佛是一個跨越千年的時間長廊,濃縮了浩蕩長江的滄桑巨變、萬裡風光,畫出長江兩岸人民的現實與未來,畫出一條中國人心中砥礪奮進的文化長河。
  • 為祖國河山立傳 ——各地美術家聯手繪製《長江萬裡圖》
    【藝境觀象】為祖國河山立傳——各地美術家聯手繪製《長江萬裡圖》光明日報記者 田呢從世界屋脊的格拉丹冬雪峰,到太平洋西岸的東海之濱,長江,猶如一條矯健蒼龍,得天水,出千峽,納百川,自西向東橫貫神州大地,成為孕育中華文明的生命之河。它用博大的胸懷,滋養了五千年的華夏文明,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象徵。
  • 中國面積最大的美術館,坐落在一個偏遠的小鎮,90%的人都不知道
    如果讓你在十秒鐘內說出中國比較有名的美術館,你能說出哪些呢?中國美術館、關山月美術館、浙江美術館、上海美術館……非常好,但今天我要給大家盤點一座中國最「特殊」的美術館,這座美術館是目前為止國內佔地面積最大的美術館,但它卻很少有人知道,它就是2018年才正式開館的海瀾美術館。
  • 知名收藏家翁萬戈仙逝|翁萬戈和翁氏藏書軼事
    翁萬戈生於1918年,是晚清重臣翁同龢的第五代孫,手中有著翁家傳承了六代的藏書,翁萬戈先生的書畫收藏基本來自翁同龢的舊藏。去年,翁萬戈曾將其所藏的明代《林帶文錦謝安東山圖》軸和清代王原祁《杜甫詩意圖》軸捐贈給上海博物館。翁萬戈與上海有著很深的淵源,早在2000年上海圖書館就將翁氏藏書購入館內收藏。「翁氏藏書」拍賣可謂是當年古籍拍賣中最著名的一件事了。
  • 臺北故宮藏巨幅書畫換展了!
    2011年,完工於1965年,經過5次擴建的臺北故宮博物院,仍然無法呈現院藏巨幅書畫掛軸、長卷、巨幅地圖等作品,直至臺北故宮啟動「大故宮」計劃。經過多年擴建,臺北故宮的展示空間大增,並專為那些因超大尺幅平日無法在一般展櫃中陳列的展品修建了專用展廳,長期陳列巨幅書畫作品,這就是臺北故宮的202陳列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