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 王翬 《長江萬裡圖》(局部)
波士頓美術館獲得重要藝術品捐贈——一幅17世紀的中國巨幅山水長卷《長江萬裡圖》(1699年)。畫作捐贈人為著名收藏家翁萬戈(又名翁興慶)。該畫卷逾16米長,從1875年起便入藏翁氏家族。在翁萬戈百歲誕辰之日,他宣布將這一畫作捐贈給波士頓美術館。這幅山水畫卷由清初著名畫家王翬(1632-1717)創作,畫面描繪了亞洲第一長河流——長江的沿途景致,並融入了中國博大精深的藝術與文學傳統。波士頓美術館最知名的是早期宋元作品;而此番捐贈加強了美術館在清代繪畫這一領域的收藏。《長江萬裡圖》是波士頓美術館入藏的第五件王翬畫作,此前翁氏還捐贈過兩件王翬作品。該畫卷的通景規模和富有表現力的筆墨,讓它成為王翬創作生涯中一件不可多得的精品。而王翬在重新闡釋早期山水傳統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他再造傳統的行為,也是中國晚近帝國時代一次突出的藝術創新。
「我們很榮幸能夠接受翁先生這一極為慷慨的饋贈。」波士頓美術館館長馬修·泰特鮑姆(Matthew Teitelbaum)說,「這件清代的大師手筆,為我們的已有館藏帶來了有益的轉變。如今結合其他館藏畫作,我們可以看到王翬兼善眾長的非凡才華——從大尺幅的橫卷到可把玩的扇面——這些給我們構成了了解藝術家高超能力的全面視角。而且,翁先生選擇在百歲生日時捐贈此畫,意義也十分深遠。它將受到公眾的珍愛,並遺惠後世、代代傳承。」
翁萬戈是當今一位極富文化修養的電影製片人、詩人、歷史學家及藝術家。他畢生的精力都傾注在中國文化遺產的保護與研究上。作為最受尊重的中國繪畫收藏、鑑賞家之一,翁萬戈也是當前全部翁氏家藏的管理者。他的家族收藏相傳六代,而他本人也已成為全美最大的中國藝術私人藏家。翁萬戈同時也是波士頓美術館的長期贊助人。在過往數年裡,他已向美術館捐贈了20件珍貴的藝術作品。
「在我一百歲的生日宴上,我會把《長江萬裡圖》捐贈給波士頓美術館,」翁萬戈說:「這個美術館擁有全美最古老的亞洲藝術部門,藏品涵蓋了中國繪畫裡的很多大師名作,尤其是宋元時期。王翬這幅長卷可以對已有館藏進行補充。我很高興波士頓美術館成為了它最終的歸宿。」
王翬為康熙皇帝作了6年的宮廷畫家,頗受倚重。但他創作《長江萬裡圖》的時間,是在1699年,即離開京城和宮廷之後。在寓居京城期間,他完成了12幅長卷,描繪了皇帝的南巡遊覽;整個旅途順沿1100英裡的大運河,運河首尾連結北京城與杭州城,並途徑黃河與長江。
這套宮廷長卷布滿了謹細寫實的點景人物與城市建築,滿足了皇家的喜好。而《長江萬裡圖》卻是一件更為私人化的創作。畫家運用了輕鬆而寫意的筆觸,從皇家刻畫的、風格化的需求中釋放出來。王翬花費了7個月的時間,繪製長江沿岸的山巒、渡船、漁人、村莊、歷史遺蹟以及寺院。他本人從未遊歷過長江全程,而他此處描繪的,可謂是中國文化的觀想之旅。王翬善於臨仿古代名家,所以他選擇了一個富含藝術、歷史及文學典故的命題。王翬這幅畫呼應了過往的長江圖像,也暗含了往昔先賢的許多文賦詩歌。展觀長卷、流連地景——如赤壁或黃鶴樓——一位有學養的觀看者,立刻能夠在腦海中浮現出兒時背誦的古代詩篇。
這幅畫作在完成之後,便開啟了它自己的旅程;王翬也為創作了這樣一幅作品而歡欣鼓舞,所以很快地將其易手。它在藏家中流轉,歷經150年的時間,來到19世紀北京一家古玩店。在那裡,清廷高官翁同龢(1830-1904)看到了它。雖然翁同龢深愛這件作品,他卻最初因要價過高而回絕了古玩商。然而,在之後幾個月的時間裡,他不斷造訪古玩店、觀覽此畫,最終決定用購置新房的積蓄買下了這幅畫作。這幅長卷立刻成為翁同龢最為珍貴的財產,在他的家族中從父到子、代代相傳——而今,畫作的持有者是他的五世孫——翁萬戈。
「波士頓美術館已擁有世界級的早期中國繪畫收藏,而《長江萬裡圖》是我們最想擁有,藉以加強館藏優勢的17世紀出色畫作,」中國藝術策展部主任白鈴安說道,「這幅畫卷在一個家族中保藏近150年之久,我們極為榮幸能夠成為它的下一任持有者。而未來的人們,也可以繼續欣賞王翬的這件大師手筆,以及其中蘊含的許多偉大藝術先賢及詩人的創造。」
王翬是四王中頗受讚譽的一位,另外三人是王時敏(1592-1680),王鑑(1598-1677)和王原祁(1642-1715)。王時敏曾經是董其昌(1555-1636)的學生;董其昌位高權重,一直倡導文人畫家應當從古人山水中學習,並且通過精微的筆墨來表達自己。四王都尊崇董其昌的理論,並奠定了後來被稱為中國畫「正統派」的新風格;他們建立起更重視古典傳承及內涵價值的評鑑方式,摒棄了真實化的細節。
王翬自幼就被視為神童。在王時敏的親授下,他很快就對董其昌的藝術與理論精熟起來。通過研究與臨仿古代大師作品,王翬運宋人丘壑之法,又兼得元人的書法筆意,達到「集大成」的狀態。此前,翁氏曾向波士頓美術館捐贈過王鑑的《仿董源夏山圖》(1642年)及王原祁的《仿一峰南山春靄圖》(17世紀晚期到18世紀早期)。而《長江萬裡圖》的補充,使美術館得以拓展對清初正統畫派深度與意義的探討。
「我很為翁先生的慷慨而觸動,由此也啟發我思索:他的捐贈將會給波士頓美術館中國藝術的未來帶來哪些轉變,」亞洲藝術部主任喻瑜說道,「我們也誠摯地邀請公眾,借這個難得一遇的機會來近距離仔細觀賞這幅長卷。伴隨長江圖一路回溯的描繪,品賞它的每一處筆墨及精彩的細節。」
長江萬裡(美術館亞洲展廳展覽至2018年9月30日)
波士頓美術館正在展出的這幅長卷,是這場浸入式展覽的重中之重。展覽還運用了聲效背景和展牌說明,迎接觀眾來品味畫作中精熟的筆墨、豐富的山水意象、暗藏的文學典故,以及畫作本身的歷史流傳。展覽旨在慶祝翁先生的百歲生辰,致敬翁先生新出版的討論該畫作的學術著作,並紀念這幅畫卷本身經歷的漫長流傳。
《長江萬裡圖》上留有王翬自題,描述了他創作這幅畫的緣起。此外展覽中還展示了這幅畫作的定製木匣,上面題有翁同龢本人的一首「詩跋」:
長江之圖疑有神,翁子得之忘其貧。
典屋買畫今幾人?約不出門客莫嗔。
傳統上,題跋多為藏家書寫,表達他們對藝術作品的鑑賞與喜愛。翁萬戈先生今年也為《長江萬裡圖》書寫了自己的題跋,展覽中會陳列出來。此外,波士頓美術館還邀請訪客寫下自己的題跋,記錄下觀賞這幅長卷的體驗作為留念。
波士頓美術館的亞洲中國藝術
作為世界上有著最出色收藏的美術館之一,波士頓美術館的亞洲收藏涵蓋了世界一半人口貫穿五千年的輝煌成就。藏品包括日本、中國、印度的繪畫與雕塑;日本的版畫與金屬工藝品;中國、日本、韓國及越南的瓷器;伊斯蘭世界的藝術品,和亞洲各地的當代藝術。中國館藏的優勢主要體現在雕塑、繪畫和瓷器這幾個門類。館藏精品涉及佛教造像石碑及雕塑,以及享譽世界的中國早期捲軸畫。陶瓷收藏囊括了豐富的宮廷瓷器,而David & Roberta Logie織繡部門也藏有大量優秀的中國古代絲織品。(圖文來源:波士頓美術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