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冷門絕學來了!劃時代巨著《甲骨文字典》將新修出版

2020-12-12 紅星新聞

近日,紅星新聞記者從四川大學古文字與先秦史研究中心獲悉,經過一年建設,冷門絕學碩果纍纍。其中,新修《甲骨文字典》項目自11月19日開始公示,期滿後正式立項。預計耗時5年,對識讀、分期斷代等方面新成果進行補充,並將於2026年完成並出版。

那麼,新修《甲骨文字典》的呈現方式如何?和常見的《新華字典》有什麼不同?普通古文愛好者拿著它就能看懂甲骨文嗎?川大古文字與先秦史研究中心首席專家彭裕商表示,要想熟練查閱《甲骨文字典》,還是得需要一定古文字學和甲骨學基礎。

△徐中舒主編《甲骨文字典》, 圖據四川大學中國古代史社團

△川大古文字學創始人 徐中舒

「《甲骨文字典》是古文字學專業工具書,與《新華字典》不同,受眾範圍要小很多。」彭裕商介紹,《新華字典》整體是按照文字聲母的漢語拼音順序編排,輔之以筆畫檢索,能為最廣大的群體所接受。而《甲骨文字典》是按照《說文解字》的540部首編排的,檢字則按照通行隸定字筆畫檢索,未識字則依據字形附於相應部首之下。「所以要想熟練查閱《甲骨文字典》是需要一定的古文字學和甲骨學基礎的。我們今後在著手修訂時也會充分考慮到此問題,參考多種檢索方式,給大眾呈現一部專業、好用的字典。」

據了解,《甲骨文字典》是川大古文字學創始人徐中舒晚年主持的重要成果之一,也是甲骨學劃時代的巨著。該書兼採各書之長,獨創最先進的編纂體例,對甲骨文字的解釋分字形、解字、釋義三部分,使讀者能通過該書對甲骨文有較為全面深入的了解。書中所收甲骨字形按時代先後分五期排列,解字釋義既廣泛吸收了最新研究成果,又融入了徐中舒數十年研究甲骨文的重要收穫,強調字與字之間的相互聯繫和文字的歷史背景,釋出許多新字新義,也糾正了許多以往考釋工作中的謬誤,代表了20世紀甲骨學研究的新水平。

新修《甲骨文字典》的修訂工作將著重於以下四個方面:首先,最大限度保留《甲骨文字典》的體例,整體依《說文》字頭編排,對於未識字及無法對應傳世文字的甲骨字形則採用「自然部首」編排,便於檢索查閱;其次,字形部分將採用字形分類的研究成果,以呈現每一甲骨文字在不同組類的差異和特徵;第三,解字部分,繼承徐中舒的文字考釋路徑,充分吸收最新的考釋成果,分析文字構型,探索造字本義。第四,釋義方面,儘可能利用已有及新出甲骨著錄材料,窮舉式地搜索文字辭例,並充分吸收甲骨綴合成果,擇其精當完整者歸納總結之,以呈現其詞義之全貌。

據悉,《甲骨文字典》出版距今已有32年,時過境遷,甲骨學飛速發展,在分類斷代、文字考釋、語法詞性等方面取得了許多重要成果;在甲骨著錄、綴合、形態研究等領域也取得了突破性進展。「這些成果我們在修訂過程中都會充分吸收,審慎擇取。總之,新修訂的《甲骨文字典》是在原書的基礎上,增補自1988年以來學術界取得的新成果,使這些新成果通過字典的形式充分表現出來,以利於今後對甲骨文的研究與應用。」彭裕商稱。

紅星新聞記者 蔣超 劉珂君

編輯 劉宇鵬

(下載紅星新聞,報料有獎!)

相關焦點

  • 新修《甲骨文字典》在路上 提前來看看「劇透」
    近年來,黨和國家對古文字等冷門絕學給予了高度關注,相關學科也迎來了一個高速發展的時期,清華大學、吉林大學、復旦大學等高校都成立了專門機構開展研究。2019年是殷墟甲骨文發現研究120周年,習近平總書記在《賀信》中指出:「甲骨文是迄今為止中國發現的年代最早的成熟文字系統,是漢字的源頭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根脈,值得倍加珍視、更好傳承發展。」
  • 甲骨文你能釋讀多少個?
    「中心承擔的國家社科基金重點課題——甲骨文的排譜系聯工作已接近尾聲,即將於明年上半年結項。」該中心首席專家彭裕商教授介紹,新修《甲骨文字典》國家重大招標課題的公示也即將完成。該項目將耗時5年,針對30多年來甲骨文在釋讀、分期斷代等方面的新成果進行補充。
  • 四川甲骨文排譜系聯成果明年出爐,古文字研究成果或將井噴
    11月25日,封面新聞記者採訪了川大古文字與先秦史研究中心首席專家彭裕商,冷門絕學碩果纍纍,甲骨文的排譜系聯工作將於明年上半年結項,新修《甲骨文字典》項目將在公示期滿後正式立項,未來5-10年,古文字研究成果或將井噴。
  • 陳年福:用大眾能夠接受的方式去普及甲骨文
    今年是甲骨文發現和研究120周年,圍繞著這一珍貴文化遺產而展開的活動也非常之多。作為傳統學術向現代學術轉型的典型代表,甲骨文為何了不起?如何用大眾能夠接受的方式去普及甲骨文?對於甲骨文,學界又有哪些以往及新近的考釋結果?11月30日,「紀念甲骨文發現120周年活動——了不起的甲骨文暨《實用甲骨文字典》籤售會」在2019天府書展期間舉行。
  • 甲骨文發現120周年:從殷墟走來,向世界走去
    20世紀的一百年間,經過幾代學者的追求、守護和探索、開拓,一系列甲骨文研究的標誌性成果先後問世。新百年開局的近20年,甲骨文研究者們繼續砥礪前行,不僅又推出一批重要著作,還發現了文字釋讀這一阻礙研究繼續全面發展的短板。
  • 高金平:推廣普及甲骨文是最有效的研究與傳承
    2014年5月,習總書記指出:「中國字是中國文化傳承的標誌,殷墟甲骨文距離現在3000多年,3000多年來,漢字結構沒有變,這種傳承是真正的中華基因。」 這兩段講話一是說甲骨文是漢字「根脈」,二是說「中華基因」,可見得習總書記對甲骨文研究的重視。他在2016年全國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提出,要重視甲骨文等古文字研究,確保有人做、有傳承。
  • 《史記》學史上有劃時代意義的巨著
    同時,它在世界文化史上也堪稱是一部歷史巨著。從它的誕生到今天,閱讀、詮釋、研究《史記》成為熱門的顯學。 在《史記》成書一千年後的宋代,官方刊刻了以《史記》為首的「前四史」,民間又將劉宋時期裴駰的《史記集解》、唐代司馬貞的《史記索隱》、張守節的《史記正義》匯刻到一起,史稱「三家注本」,這是第一次將《史記》的注家匯總。
  • ​劉志偉新著《神奇甲骨文》正式出版
    劉志偉新著《神奇甲骨文》正式出版 記者 李陽近日,劉志偉先生的新著《神奇甲骨文》由中國文史出版社正式出版1999年5月,他的文史隨筆《百年話甲骨》由海潮出版社出版,旋即受邀攜作品參加了央視《讀書時間》欄目。此後,該書入選第三十七屆國際書展,並贈送埃及大學圖書館。他創作編導的仿殷樂舞《商頌》在1991年安陽首屆殷商文化節開幕式上演出,獲河南省舞蹈大賽二等獎。
  • 甲骨文,2020年出版計劃
    新的一年已經到來,每一年對於我們來說都如此獨特,充滿不確定、希望以及失望,但生活從來沒有停止,那就讓我們一起揭曉未來的謎底吧。
  • 「甲骨文表情包」上新了!設計者陳楠這樣玩轉甲骨文創意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張叢博 「大神」「吃瓜」「醉了」「吃貨」……這些社交聊天軟體上的時髦詞彙,用「甲骨文表情包」來表達是怎樣的畫面?陳楠是2008年北京奧運會吉祥物「福娃」設計者之一,是首款甲骨文設計字庫、章草設計字庫設計者。把甲骨文變成表情包,將古老文字定格成動畫,推出首款甲骨文設計字庫……陳楠和他的工作室,通過努力,讓甲骨文融入當下人們的生活,把中國古老文字融入了當下設計潮流。
  • 文化冷知識:漢字有多少個,《康熙字典》是漢字最多的字典麼
    隨著甲骨文考古工作的不斷進行,這一數量也會越來越多。不過,目前識別出來的甲骨文也就一半的樣子。而且,現在每識別出一個新的甲骨文字,都會有高額的獎勵。沒看錯,是每一個字。戰國與兩漢之間,《爾雅》(《爾雅》具體成書時間至今沒有定論),收錄字詞4300多個,分為2091個條目。
  • 錢穆:現代國學宗師,一部《先秦諸子系年》被視為「劃時代巨著」
    1935年,錢穆三十多萬字的《先秦諸子系年》一書出版,引起學術界極大轟動,被學術界視為中國史學界「劃時代的巨著」,並譽之為「釋古派」的扛鼎之作。與錢穆齊名的史學家陳寅恪對《先秦諸子系年》也極為讚賞,在不同場合多次稱讚其書「極精湛」, 「心得極多,至可佩服」,常將錢穆的著作與王國維的著作相提並論,雲「自王靜安後未見此等著作」,可謂推崇備至。《先秦諸子系年》在莘莘學子間,影響也很大。
  • 專項研究冷門絕學陝西古舊地圖 陝師大課題獲批國家社科基金研究專項
    日前,全國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辦公室公布了2020年度國家社科基金冷門絕學研究專項立項名單,共設立20項學術團隊項目,陝西師範大學王社教教授帶領「陝西師範大學歷史地理學研究團隊」申報的《陝西古舊地圖整理與研究》課題獲批立項。
  • 侯德昌:一部《篆藝字典》綿延四十載,一生從未賣過一幅畫
    《篆藝字典》是一本匯集甲骨、鐘鼎、石鼓、竹簡、瓦當以及明清以來書法篆刻的字典。每一個篆字,少則有幾種,多則有幾十種,而這些都是侯德昌花費20年功夫積累而成。這讓人在欣賞古文字結構美的同時,又可以見其學、見其才、見其志、見其人。
  • 中央民族大學2項國家社科基金冷門絕學項目獲立項公示
    根據全國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辦公室公布的《2020年度國家社科基金冷門絕學研究專項立項名單公示》名單,中央民族大學1項學術團隊和1項學者個人項目獲立項公示。其中,中國少數民族語言研究院的朝格吐教授申報的項目入圍科研團隊項目,歷史文化學院的哈斯巴根教授申報的項目入圍學者個人項目。
  • 118歲《廈門音個字典》回到廈門 見證閩南白話字發展史
    為了尋找這本字典,駱中民每天「偵查」各大舊書網,終於在去年底發現了一本,將《廈門音個字典》收入囊中。字典到貨,駱中民如獲至寶,高興了好幾天。這本118歲的老書經過時間的磨礪,紙張已經泛黃、碳化,駱中民把它放在通風處晾乾,用小刷子輕輕地、一頁一頁地擦拭灰塵,449頁擦了一整天。
  • 國學巨著《說文解字教本》出版發行
    12月9日,《說文解字教本》出版發布會在京舉行。出版界、漢語教育界專家學者,及數十家媒體的記者出席了發布會。這部博大精深的國學巨著,由中國文化研究會會長默公先生所著,中華書局正式出版發行,得到了我國漢學界的高度關注,數位學界大師、泰鬥傾情作序,隆重推薦。稱之為,打開中華文明經典寶庫大門的金鑰匙。被世人尊稱為「字聖」的東漢許慎所著《說文解字》,匯集中國先秦時代的種種字書,是後世學習漢字、研究漢字的必讀書目。
  • 世界的演變 | 甲骨文2021年出版計劃
    甲骨文讓我們一起追尋!甲骨文ioracode轉載任何甲骨文微信公眾號ioracode所推送的文章,請事先與本公眾號取得聯繫。21.參考閱讀甲骨文2020年度已出版全書目原標題:《世界的演變 | 甲骨文2021年出版計劃》閱讀原文
  • 【一日一甲】第166期 :人人識讀甲骨文之「角」字
    《甲骨文字典》徐中舒主編,四川辭書出版社,1998年10月第一版。6.《甲骨文合集》郭沫若主編,中華書局,1999年版。7.《中國藝術史.商代書法》 陳滯冬著,巴蜀書社,1999年1月第一版。8.《中國歷史博物館藏法書大觀》 第一卷甲骨文,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9.《簡明甲骨文詞典》崔恆升著,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9月第一版。
  • 《新華字典》上新!多了這些內容
    一本「書齡」70年的字典,再度更新了。8月10日,《新華字典》(第12版)在北京圖書大廈正式亮相。作為人手一本的「國民字典」,《新華字典》自1950年啟動編撰以來,共經歷了12次修訂,上一次第11版修訂為2011年6月。時隔九年,《新華字典》「上新」,新在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