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前我們曾以車系中堅主力330iM運動與同樣主打運動化、個性化的VovloV60T5RDesign進行同場較勁,整體表現十分亮眼、但身價較為高昂,而且運動化的底盤設定亦較難滿足高度舒適性要求,因此對於僅有單純日常代步、家庭使用需求的小夥伴來說,320iTouringM運動便顯得相對超值、實用許多。標配18寸多輻式輪轂,配胎尺寸則為前225/45R18、後255/40R18。尾燈與牌照框上方線條設計均比照四門兄弟而來,延續寶馬Touring的一貫傳統。
後擋風玻璃可獨立開啟為寶馬Touring專屬設計,在拿取小型物品時相當便利。試駕車選用車頂置物架與車頂儲物箱,進一步強化休旅氣息與承載功能。為滿足很多地區小夥伴對於運動風格的偏好,業者此次引進的新一代3系Touring統一採用M運動內外觀配置,此次試駕的320i主要僅將圈胎尺寸下修為18寸,在維持動感造型之餘也能兼顧舒適度與油耗表現,同時在窗框與車頂架部分除標準的緞面鋁質處理之外,也可免費選用與M340i相同的黑色高光澤樣式,進一步增添跑車氣息與個性化程度。
來到車內,造型粗壯的三輻式多功能方向盤與鋁質格紋飾板等M款專屬配置充分呼應外觀造型,更值得一提的是雙前座電調Alcantara麂皮/Sensatec皮質跑車座椅,不僅兼具造型與質感、包覆性與支撐性亦在水平之上;在尾箱部分,除了寶馬Touring以往常見的後擋獨立開啟、行李擋網與座椅變化等空間功能之外,先前330iTouring試駕車因認證身份而未能搭載的後廂底板自動止滑功能此次也終於有機會體驗,經過一整天的試駕行程下來。
放置該處的攝影器材確實幾乎不會出現明顯的滑動移位,在降低物品因甩動碰撞造成損傷的機率之餘,也減少車內異音的產生,可說是相當實用。內飾鋪陳與四門兄弟無異,造型粗壯的多功能方向盤與鋁質格紋飾板等皆為M運動專屬配置。標配的三區恆溫空調讓後座乘客也能輕鬆調整舒適溫度,另外也附有雙USBC充電孔。雙前座電調Alcantara麂皮/Sensatec皮質跑車座椅兼具造型與質感,包覆性與支撐性亦在水平之上。
引進車型標配實用的後廂底板自動止滑功能,特殊防滑橡膠條會在車輛行進間自動上升以避免物品滑動。後座椅背6/4分離前倒、行李擋網等運用功能齊備,500~1510L的承載容積相信已能滿足大多數使用需求。此次的320iTouring試駕車還有另一項重點,便是作為8月初正式上線的寶馬ConnectedDrive雲端商店展示之用,首先是都是由原本標配之360度環景輔助攝影系統追加錄像功能而來的行車記錄器功能,當車輛啟動後便會進行四向同步錄像。
而遇到事故等需要擷取影片段落的情況時,可透過中央鞍座上的攝影鏡頭按鍵或是自行設置於iDrive主畫面的快捷圖示進行操作;另一項則是能夠手動調整收斂型、平衡型與跑車型三種模式的運動化引擎聲浪模擬功能,其中跑車型的聲浪表現自然最為雄渾運動,只是此功能畢竟是以車載音響模擬播放,聽久了還是會有些不自然感。寶馬車主們若想知道自己的愛車能在在線選配哪些功能,只需要登入寶馬互聯駕駛網站、進入在線頁面便能查看各項功能的詳細內容。
在動力配置,320i搭載與330i相同的B482.0L直四渦輪引擎,雖然最大輸出由258hp/40.8kgm下修至184hp/30.6kgm,不過0~100公裡每小時依舊能有7.5秒的高水平演出,而在實際駕駛感受上也是如此,輕快順暢的起步與加速反應絲毫不會給人拖泥帶水之感,切換為運動模式後亦能帶來些許的貼背感與一定程度的運動氛圍。而320i與330i最大的不同之處,在於前者並未採用車高降低10mm的跑車化懸掛系統,在標準懸載設定與18寸圈胎的搭配下。
除了對於路面震動的吸收與過濾更快、更細膩之外,就連高速過彎時的車身側傾也沒有增加到會影響駕駛信心的程度,再加上原廠大力強調、先前試駕330iTouring時便讓人印象深刻的前後5050均衡車身配重,整體操控反應依舊是一派流暢從容,駕馭樂趣不因入門動力而有明顯減損。與330i同樣搭載B482.0L直四渦輪引擎,不過最大輸出下修至184hp/30.6kgm。
320iTouring的動力表現依舊相當輕快順暢,運動模式下的飽滿力道也能給人一定的運動快感。320iTouring並未搭載車高降低10mm的跑車化懸掛系統,舒適度與行路質感都更加出色。小編向來不是特別喜愛旅行車,一來是沒有特別大的空間需求,再者旅行車多半都有頭輕尾重的不均衡現象,不過新一代320iTouring在沒有電子系統輔助下能做到如此協調的操控表現,著實令我不考慮旅行車的念頭有些動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