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勞模拉齊尼救落水兒童遇難,家族三代巡邊

2021-01-07 紅船編輯部

「來人啊!救救孩子!」1月4日中午13時56分,在新疆喀什大學進行培訓的拉齊尼·巴依卡與舍友木沙江·努爾墩剛做完常態化核酸檢測,準備去餐廳吃飯,突然聽見一陣帶有哭腔的叫喊。循著聲音,他急奔過去,發現一個小孩在人工湖冰面玩耍時,冰面突然斷裂,孩子陷入冰窟,無助的母親正在湖邊哭喊求助......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情況危急,拉齊尼·巴依卡來不及細想,一腳踏上冰面,直奔孩童。在伸手去拉孩子時,冰面突然坍塌,拉齊尼·巴依卡也不慎跌入水中。冰冷的湖水,迅速帶走身體的溫度,拉齊尼·巴依卡奮力舉起雙手,拼盡全身力氣把孩子儘量託在水面。此時,一同趕往湖邊救人的木沙江·努爾墩也跳進冰冷的湖水中,幫助他一起施救。聞訊趕來的人們也紛紛參與救援。十多分鐘過去,孩童成功獲救,但託舉起他生命的拉齊尼·巴依卡卻再也沒有從水中上來,他的生命永遠定格在41歲。

三代人——冰雪邊疆的「接力棒」

巡邏路上的拉齊尼

1949年12月,新中國成立之初,紅其拉甫邊防連隨之成立。

彼時,正值隆冬,紅其拉甫一片冰天雪地,馬上要執行巡邏任務的連隊官兵犯了難,這次巡邏的目的地是吾甫浪溝(塔吉克語,意為死亡之谷),路上經常發生雪崩、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災害,往返一次需要3個月,如果沒有經驗豐富的嚮導,他們將寸步難行。

拉齊尼的爺爺(凱力迪別克·迪力達爾)自告奮勇,給連隊義務當嚮導。巡邊時,他們只帶三樣東西:饢、水泥和油漆。饢在路上是乾糧,到了界碑,他們要用水泥修補損壞的地方,用油漆刷新描字。

在此後的23年間,經驗豐富的凱力迪別克·迪力達爾堅持義務帶領邊防官兵巡邏,他總是騎著犛牛走在隊伍的最前面,以便及時發現危險。

1972年,年邁的凱力迪別克·迪力達爾走不動了,他的兒子巴依卡·凱力迪別克主動接過「接力棒」,與連隊官兵一起爬冰臥雪、戍邊巡邏,一走就是36個春秋。其間,巴依卡·凱力迪別克為挽救戰士的生命,多次與死神擦肩而過。

36年來, 巴依卡·凱力迪別克把最好的年華奉獻在了護邊之路上,也承受了很多痛苦:高原性心臟病、風溼性關節炎、胃病等病症常年纏繞著他;他將生活中的大部分時間都花在巡邏上,家裡摔死、累死的犛牛有10多頭。父母和前妻在臨終前的告別他都沒能到場,可他從來不要任何補償。

1998年「八一」前夕,塔什庫爾幹縣領導到巴依卡·凱力迪別克家慰問,問他有什麼困難和要求。他說:「我唯一的願望是加入中國共產黨。」樸實的話語感動著在場的每一個人。第二年,滿頭銀髮的他在黨旗前莊嚴宣誓,終於實現了這一願望。

在父輩的耳濡目染之下,拉齊尼十幾歲時就跟隨父親一起護邊,儼然已是一名小小護邊員。

2004年,當了38年義務巡邏嚮導的巴依克身體狀況大不如從前,為將父輩們的愛國守邊精神傳承下去,他拉著兒子拉齊尼的手說:「邊防官兵日夜巡邏邊境線,我們的邊關才得以安寧,現在我走不動了,你要繼續我走的路。」彼時,拉齊尼剛從部隊退伍回家,而他服役的部隊就在帕米爾高原。

2005年,拉齊尼正式接過父輩們手中的「接力棒」,和其他塔吉克族護邊員一起,騎著犛牛行走在千裡邊防線上,成為一名護邊員。

拉齊尼的父親巴依卡·凱力迪別克兩次榮獲「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範個人」稱號,被解放軍總政治部表彰為「全國雙擁模範個人」;拉齊尼·巴依卡榮獲「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勞動模範」「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愛國擁軍模範」等稱號,2015年2月11日,拉齊尼榮幸地參加了2015年春節全國軍民座談會,受到習近平總書記親切接見。2018年,作為護邊員的拉齊尼有了新身份——全國人大代表。

拉齊尼·巴依卡的兒子拉迭爾還在上小學,但受父輩的影響已經立下了志向:「做一名護邊員。」這讓拉齊尼·巴依卡很欣慰。

巡邏路——他多次暈在冰天雪地

感動人物頒獎現場上的拉齊尼

巡邊路上,危險無處不在。

2011年11月,拉齊尼像往常一樣帶著巡邏官兵奔波在山高路險的吾甫浪溝,大雪突降,厚厚的積雪能把犛牛埋沒,行走在隊伍前面的戰士皮濤突然從犛牛背上摔下來,掉進雪洞,戰士們趕緊上前救援,眼見冰雪正在垮塌,拉齊尼高喊「大家都不要動」,隨後,他爬到雪洞邊,脫下衣服,打成結,做成繩子,花了兩個多小時將皮濤救了出來。皮濤得救了,可拉齊尼卻被凍暈,在縣醫院搶救了三個多小時才脫險。

2013年9月,巡邊隊在吾甫浪溝巡邏,當他們經過亂石灘的斷崖時,發現由於山體滑坡,路和曾經做的標記都被覆蓋了。拉齊尼讓大家原地休息,自己前往峭壁探路,結果,被落石砸暈,鮮血直流。跟隨的官兵趕緊進行搶救,拉齊尼清醒後,官兵們勸他回去,他堅決拒絕,他說:「這是任務,絕不能因為我的一點小傷耽誤了巡邏。」

白犛牛——沒能認得回家的路

拉齊尼生前照片

邊防路地勢險峻,開車、騎馬都進入不了,只能靠「高原之舟」犛牛作為交通工具,在三代巡邊的路上,10頭犛牛獻出了生命。

拉齊尼一直記得這個日子,2014年9月26日,從第一次巡邊就跟隨他的白犛牛像往常一樣,背著巡邏隊的給養踏上巡邊路,卻在過最後一條河的時候被石頭卡住。掙脫中,白犛牛倒在河裡,不能動彈。拉齊尼和戰士們想盡方法把白犛牛抬到了岸邊,檢查後,發現白犛牛的腰斷了。打針、敷藥、餵草……經過一夜的照顧,白犛牛還是站不起來了。

巡邊隊要返回,白犛牛卻走不動了,拉齊尼抱著白犛牛失聲痛哭,通人性的白犛牛也哭了,官兵們也難過地流下了眼淚。拉齊尼抱著白犛牛喃喃地說:「實在沒有辦法帶你回去,你要在原地慢慢恢復,等腰好了一定要自己回來!」

白犛牛(本圖來源於網絡)

臨走前,拉齊尼把很多草放在犛牛嘴邊,一邊哭著一邊走著一邊回頭,期待白犛牛能好起來,能認得回家的路。

最終,白犛牛沒能回家,當拉齊尼再次見到它時,已是一堆屍骨。拉齊尼對朋友說:「它很小的時候,我就訓練它,路走一遍它就能記住,這條巡邊路,我們一起走了5年……」

拉齊尼——去尋找他的小夥伴

拉齊尼生前照片

「前兩天,我們還一起上街給他買了一套新衣服,他說要在今年全國兩會的時候,到北京再穿。」舍友買買提·居馬紅著眼圈哽咽地說。

拉齊尼·巴依卡的家人、朋友,曾經得到他幫助的鄉親們,以及他所在培訓班的老師同學,無論如何也不敢相信,他們熟悉的那個忠誠正直、謙遜善良的拉齊尼·巴依卡就這樣永遠離開了他熱愛的守邊護邊事業和摯愛的親人。

「在我的印象中,拉齊尼有著他這個年齡段少有的純真,雖然此前,他已接受過很多次媒體的採訪,但初次面對我這樣的採訪者,他依然很靦腆,他告訴我,他從帕米爾高原來到首府烏魯木齊,住在賓館裡的第一天,就夢見他的白犛牛了。」曾採訪過拉齊尼的媒體同行含淚對紅船編輯部說著。

如今,拉齊尼犧牲在了見義勇為的路上,大男孩還是去找他放心不下的白犛牛了。

最後一條朋友圈——《南湖》

拉齊尼的微信朋友圈,永遠的定格在12月11日

2020年12月11日拉齊尼在朋友圈發了一首自己創作的詩《南湖》,這也成為他最後一個朋友圈。

《南 湖》

南湖紅色的光照亮帕米爾高原,

在晨曦中,我祖父凱力迪別克露出笑顏。

他對祖國懷著一顆雄鷹般警惕的心,

他視巡邊為自己義不容辭的職責和擔當。

祖父這種精神是我家的一盞明燈,

我的父親巴依卡又繼承他的遺願。

我們軍民一家親,紮根邊疆,

保衛祖國是神聖義務也是心願。

祖父和父親的精神鼓舞著我雄鷹般飛翔,

我以鋼鐵般的意志,日夜巡邏在冰峰雪嶺間。

(蘇德新 譯)

撰文:朱優良

視頻:李改亮

主編:王海榮

相關焦點

  • 拉齊尼生前最後影像公開:下水託舉落水兒童,主動鬆開1救命物品
    1月8日,全國愛國擁軍模範拉齊尼·巴依卡的生前最後影像被公開。此前,拉齊尼·巴依卡在帕米爾高原腹地擔任了十多年的護邊員,被人們親切地稱為"帕米爾雄鷹"。拉齊尼·巴依卡參加人民代表大會1月4日下午,拉齊尼為了救一名落水兒童,不幸犧牲。現場監控顯示,孩子落水的位置離岸較遠,靠近孩子落水處的冰層也被水打溼,看上去不太結實。
  • 落水男童父親:我要竭盡全力擔起照顧拉齊尼家人的責任
    新疆全國勞動模範勇救落水兒童遇難 【落水男童父親:我要竭盡全力擔起照顧拉齊尼家人的責任】「等孩子出院,我要帶他去祭拜救命恩人拉齊尼,以後每一年,我都會帶他去,告訴他是誰給了他第二次生命。」2021年1月6日,在喀什地區第一人民醫院,被拉齊尼·巴依卡救起的5歲男童的父親劉發福說。
  • "百香果女孩"父親曾救落水兒童 為其申見義勇為人員
    (原標題:「百香果女孩」父親10年前救落水兒童去世 家屬為其申請見義勇為人員)
  • 江蘇長江口一船隻翻扣沉沒7人落水,2人遇難1人失蹤
    12月25日,新京報記者從當地權威部門獲悉,目前事故中有4人獲救、2人遇難,尚有一人處於失蹤狀態,當地救援人員正在進行搜救。吊機吊起事故船隻。視頻截圖視頻顯示,一船隻翻扣在海中,多輛消防救援車停在岸邊。另有現場照片顯示,繩索纏繞著事故船隻,吊機將翻扣在海中的船隻從水中吊處。
  • 7歲少年勇救落水兒童,未成年人見義勇為您怎麼看?
    7歲的他,勇敢地把一名落水幼童救了上來。 回想起當時的情況,落水孩子的爺爺蘇純義仍心有餘悸。他說,當時他正在到處找自己不到5歲的孫子,得知孫子落水又被廖梓鑫小朋友救了後,老人幾度哽咽。
  • 河北邢臺沙河村民見義勇為 冰河中勇救落水兒童
    經過近半個小時的奮力營救,最終在岸邊眾人的幫助下,郝俊喜將落水兒童救上岸。  記者調查  22日上午,記者幾經輾轉聯繫上了救人事件的主人公之一郝俊喜,他向記者講述了整個救人事件的經過。  2月8日上午10時左右,正在家門口遛彎的郝俊喜突然聽到有人喊:有孩子掉進河裡了。郝俊喜沒有絲毫猶豫,快步跑到距離自家門口不遠的小橋邊。
  • 確山籍空軍戰士姚鵬勇救三名落水群眾
    危難時刻顯身手 情系人民勇擔當確山籍空軍戰士姚鵬勇救三名落水群眾
  • 全國勞模化身「主播」助力扶貧!
    12月19日晚,廣州市部分全國勞模應廣州市總工會「消費扶貧工惠行」活動邀請,做客網絡直播平臺,開展帶貨活動,用勞模公信力幫助對口幫扶地區的優質綠色農特產品銷售。據悉,為助推扶貧產品銷售,鞏固脫貧攻堅成果,今年以來廣州市總工會充分發揮工會組織優勢,通過開展勞模走進扶貧現場、走進幫扶企業、走進鄉村田園三個系列等專題直播活動,以「工會+勞模+直播+帶貨」形式為幫扶企業品牌代言,動員全市各級工會組織和廣大會員,通過「以購代捐」「以買代幫」等方式,積極參與到消費扶貧工作中來。
  • 全國勞模化身「主播」助力扶貧
    文、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鄧瀟麗  通訊員穗工宣  「工會+勞模+直播+帶貨」  為幫扶企業品牌代言  在該直播中,全國勞模張重陽、鄧豔梅、陳建國以及廣州派駐清遠、梅州等地的扶貧幹部等,為廣大市民推介來自貴州省畢節市、黔南州和廣東省清遠市、梅州市等東西部扶貧協作和對口幫扶地區的產品。
  • 他們成功救下落水女子
    水部街道四級巡邏隊隊員用3分鐘時間與死神賽跑,成功救下落水女子!  180秒!他們成功救下落水女子  事情究竟是怎樣的?我們一起來看看!  3分鐘!水部街道四級巡邏隊  合力營救落水女子  11月24日凌晨1點10分左右,水部街道四級巡邏隊隊員在例行巡邏至群眾東路115號附近時發現晉安河邊有一女子落水。
  • 身邊雷鋒 衡陽好人 衡南:79歲老黨員勇救落水兒童
    詳細內容 近日,衡南縣冠市鎮公塘村一名剛滿10個月的兒童在玩耍時不慎落入池塘中,危機時刻,79歲老黨員縱身躍入水中託起兒童,及時挽救了一條小生命。 事發當時,一名剛滿10個月的兒童在嬰兒車上玩耍,趁著大人不注意,孩子自己滑動嬰兒車,在下坡時不慎掉落水中。聽見聲響,正在池塘邊撈小魚蝦的老黨員陽含英,迅速躍入水中,在孩子嗆水前第一時間託起,避免了悲劇的發生。
  • 每項工作做好做精就是價值體現——全國勞模、一線職工、工會幹部...
    同時他也對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和工匠精神有了新的更深的認識。  鄭晟驊感懷:就在今年,臨港集團也走出了一位全國勞模——王振富,作為一名推動產業發展和城市更新的一線指揮員,他是廣大臨港開發建設者的縮影。除他之外,在臨港這片熱土上,一代代臨港人踐行者臨港集團「家國文化」的企業文化核心理念,履行集團「產業發展推動者、城市更新建設者」的使命,奮鬥在臨港,成長在臨港。
  • 「旱鴨子」跳江救起落水兒童 你怎麼看?
    小孩落水,「旱鴨子」跳江救人大約在16點左右,幾個八九歲的小孩跑過來:「叔叔,救命,那邊有人落水了!」鮮卓霖的朋友已經遊得很遠,根本喊不答應,而岸邊又沒人。鮮卓霖拿著遊泳圈跟著幾個小孩向落水者落水的方向跑去。
  • 重慶8名學生溺水遇難:除了呼籲開設遊泳課,我們還能做些什麼?
    先來看一組數據:澎湃評論:相關統計顯示,溺水已成我國兒童非正常死亡的頭號死因,全國每年約有5.7萬人溺亡,其中14歲以下的佔比高達56.58%。我國每年都有大量兒童死於溺水,關注孩子們的生命安全,防溺水已經到了刻不容緩的地步。這不是一個人的事,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
  • 公交118路喜迎30歲生日 三代勞模憶青春
    在它的30歲生日即將到來之際,從公交118路走出的老中青三代上海市勞模齊聚一堂,回憶起公交118路經歷過的風風雨雨。8月27日上午,從公交118路走出的老中青三代勞模秦蓉、徐永青、顧崔滇齊聚118路勞模工作室,一起暢談118路的過往歲月。118路公交車售票員秦蓉,曾經三次榮獲上海市勞動模範稱號。桌上一堆老照片,勾起了她的回憶。
  • 廬江一男子醉酒後獨自到水庫邊「欣賞風景」 意外落水
    5月12日,記者從廬江警方獲悉,一名男子醉酒後前往水庫「欣賞風景」,卻意外落水,幸被群眾發現後報警獲救。5月10日晚,廬江湯池派出所接到群眾報警:在金湯水庫裡有人落水。民警立即趕到現場,輔警張思辰套上救生衣就遊向落水者。
  • 【黨史小故事】為救落水兒童犧牲的戰士——洛桑單增
    【黨史小故事】為救落水兒童犧牲的戰士——洛桑單增 2020-11-30 18:3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父親救落水兒子感體力不支 協警緊急救援
    威海晚報記者 張玉婷 攝  兒子落水  父親救人也陷入險境  5日中午12時30分左右,李明帶著兒子軒軒到羊亭河溼地公園玩。「我當時看見兒子走到橡皮壩上,走了大概十幾米,我也沒在意。」李明後怕地說,他看見兒子把橡皮壩當成了跳跳床,之後越走越深。
  • 70歲保潔奶奶智救落水女子,為何說被救女子是主動落入水中?
    在前不久發生的70歲保潔奶奶拯救落水女子的事情引發了許多人的關注,人們在為保潔奶奶豎起大拇指,畢竟在任何一個時候,這種弘揚社會正能量的事情往往是需要我們鼓勵的。不過也有一些人會關心這一名落水的女子,畢竟在這件事情發生在北方山東聊城而且事發當天又正逢立冬,在北方的冬天之中,水中的滋味應該很多人都能夠想像得到,這名女子是因為什麼原因落水的?
  • 大冶:邊巡邊改解決群眾煩心事
    這是該市推進巡察工作、堅持邊巡邊改的一個縮影。2020年來,大冶市充分發揮巡察倒逼作用,認真梳理群眾反映的突出問題,堅持邊巡邊改原則,通過多種方式督促被巡察單位強化問題整改,不斷增強群眾獲得感幸福感。據了解,該市組建5個巡察組,深入33家部門單位、71個村(社區),開展常規巡察和專項巡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