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有事就找馬書記」丨興義市捧乍鎮小寨村第一書記馬瑞旭

2020-12-12 天眼新聞

2017年9月13號下午,我突然接到局黨委的電話,準備安排我單位對口幫扶的捧乍鎮小寨村任第一書記。

想到自己不善於做群眾工作,家中父母年事已高且孩子嗷嗷待哺,我定然是不願意的。但既然是黨組織的決定,作為一個黨員,我還是於9月15日被成為小寨村裡的「馬書記」。

5月30日,馬書記到小寨村中溝組張忠秀家六一慰問

剛到小寨,大家都叫我 「馬書記」。我這個「馬書記」關鍵事務多且雜,單位每次走訪和檢查,我就是工科局派駐小寨村的辦事處主任;鄉鎮每次開會和培訓,我就是鄉鎮對村級的工作抓手;老百姓每次協調和服務,我就是百姓群眾的調解員;時間長了,大家都習慣了「有事找馬書記!」

在駐村的1161天中,作為第一書記,我見證了全村翻天覆地的變化,從交通基本靠走、通信基本靠吼、安全基本靠狗,到現在的4條19.8公裡的組組通公路,26名公益性崗位護路管路;4G網絡全覆蓋,在疫情期間沒有一名學生網上授課時因為網絡波動而耽誤學習;再到現在的夜不閉戶、路不拾遺的良好村莊治理環境等。

2020年6月20日,馬書記帶隊在小寨村地質災害巡查

作為幫扶責任人,我幫扶的是現已經易地扶貧搬遷到灑金的低保脫貧戶周萬英,給我印象最深刻有兩件事:一件是搬遷當天,我帶她一家人辦理好入住手續後,她弟妹羨慕地說:下輩子我做狗都要做興義的狗,起碼在城裡撿到的骨頭都比老家的油水多!另外一件是2019年冬天,周萬英拽著我,硬要塞給我皺巴巴的200塊錢作為我兒子的壓歲錢,我很是感動,更是義正言辭的拒絕。雙方僵持不下,我藉故駕車離開,從反光鏡看到她先是拍打車門後是追車跑了50餘米才回去!

2020年6月16日,馬書記慰問田堡組邊緣戶胡文周 

「有事找馬書記。」「馬書記」不再是一個職務,而是小寨村的父老鄉親對我的信任和責任,是黨委政府對我的鞭策和鼓勵,是單位對我的關懷和栽培!在這1161天的朝夕相處中,我已深深愛上小寨這片神奇的土地,愛上了這裡淳樸的鄉親,愛上了在這揮灑如歌的青春!多少次在夢中,依稀仿佛離開,不再有空氣中熟悉的味道,不再有房頂上嫋嫋的炊煙,不再有窗戶裡搖曳的燈光,不再有破曉時此起的雞鳴和黃昏後彼伏的犬叫……!

醒來淚滿襟!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譚支樂 整理

編輯 彭芝莉 劉義

編審 陳俎宇

相關焦點

  • 「我的扶貧故事」九零後的「小夏書記」丨興義市捧乍鎮鐵廠村駐村...
    「小夏,組織部要選派一批優秀的黨員同志到市內各鄉鎮的非貧困村去當任第一書記,協助村裡完成脫貧攻堅任務,部裡考慮再三,覺得你比較合適,你願意去嗎?」  「我沒有基層工作經驗,我害怕我處理不好群眾問題。」  這一年多,村裡也發生了不小的變化,我們的剩餘貧困人口全部脫貧了、1個村組廣場建成了、一事一議串戶路實施完成24.5公裡、小河邊飲水工程已覆蓋鐵廠7個村民小組、藤編產業扶貧加工車間成立了……這一樁樁一件件,都見證著整個村級前沿指揮所人員的努力和汗水。  而現在,我們仍在繼續奮戰。
  • 「我的扶貧故事」我的「烏舍緣」丨興義市泥凼鎮烏舍村第一書記龍海
    我叫龍海,是興義市水務局小龍潭水庫管理所副所長,2019年7月組織選派我到興義市泥凼鎮烏舍村擔任第一書記。  駐村開始我通過入戶走訪了解各村民小組,與各小組長溝通交流後,了解到本村人口基數大,在小康村中貧困發生率較高,經過了解我陷入沉思,一直在想:如何才能當好這個第一書記,如何帶領群眾致富。  剛到村時,我發現村支兩委隊伍年齡結構偏大,對各級要求的電子檔資料不能按時提供和完成,於是我每日利用晨會、研判會簡短時間,帶領村幹部從最基礎的電子表格開始學習。
  • 「我的扶貧故事」用心幫扶 不負韶華丨興義市洛萬鄉隴納村第一書記...
    我叫韋文軍,是興義市洛萬鄉隴納村的第一書記。回想起進村的第一印象,就是這裡的「四不通」,不通車路,也不通手機信號,也不通水,對我來說也不通語言,因為他們多數都說布依話。村裡雖然人口不多,只有1000多人,但是貧困戶的人口達到了300多個,相當於是1/3的貧困發生率,所以當時我想既然來都來了,一定要做點事,改變一下這個村貧困的面貌。
  • 「我的扶貧故事」我的爸爸是第一書記丨興義市第八中學學生田豐紹豪
    他被興義市教育局派往黔西南州興義市滄江鄉坪堡村任駐村第一書記是在2017年剛過年後的二月。那時,我的媽媽因病去世還不到一年半。駐村第一書記是個什麼職位,我不知道,但是爸爸自從當上第一書記後就很忙。他每個星期一一大早就得趕往滄江,要星期五的晚上才能從他駐村的坪堡村趕回來,有時一去要一兩個星期,我很少見到他。
  • 夏河縣阿木去乎鎮黑力寧巴村第一書記後尕俊二三事
    夏河縣阿木去乎鎮黑力寧巴村第一書記後尕俊二三事 2020-08-02 10:5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我的扶貧故事」搬出「洞房」天地寬丨興義市則戎鎮長衝村第一...
    四年前,受組織委派,我來到喀斯特地貌尤為典型的興義市則戎鎮長衝村開展扶貧工作。駐村以來每天忙忙碌碌,事無巨細,歷經的扶貧故事多如牛毛。然而,讓我記憶最為深刻的,卻是居住在長衝村一座大山巖洞裡的龔光榮戶。
  • 「我的扶貧故事」助我成長的一段歲月丨興義市清水河鎮新場村第一...
    我叫梁鳳,是興義市清水河鎮新場村第一書記。我生長在農村,了解農村,也發自內心喜歡農村。所以來到新場村以後,我很有信心,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一心一意想要為村民辦點事實兒。但是,事情不是我想像的那麼簡單。  有一次我就因為村民的不理解流下了眼淚。
  • 「我的扶貧故事」真心實幹助脫貧丨興仁市巴鈴鎮大普村第一書記趙...
    我叫趙福友,是興仁市巴鈴鎮大普村第一書記,也是興仁市民族職業技術學校副校長。希望通過三年的中職學習,真正達到職教一人,脫貧一家,改變他的家庭面貌,讓劉大財能夠有一技之長,把家撐起來,這個是我們村支兩委以及駐村工作隊最大的願望。如何把職業教育融到駐村工作,這是一次很好的嘗試,五年來,我們學校出臺了一系列政策,大普村孩子到我們學校讀書,只需要交生活費就可以,現在大普村有76名孩子通過職業教育學到了一門技能。
  • 「我的扶貧故事」情系雄武,書寫我與中心村的緣分丨興義市雄武鄉...
    我的扶貧故事要從2017年3月的一天說起,根據市委組織部的工作要求,我成為了興義市雄武鄉中心村的駐村第一書記。當我接到通知時,竟不知所措,為接下來是否能勝任這一工作擔憂,懷著這樣忐忑不安的心情來到了雄武鄉,就此和中心村結下了緣分。
  • 「我的扶貧故事」如果有來生,我們還結對丨興義市魯布格鎮中寨村第...
    我叫梁浩,2019年7月,被組織選派到興義市魯布格鎮中寨村擔任第一書記。我到中寨村任第一書記接到的第一個任務就是與中寨村雞山組的貧困戶胡志林結對幫扶。胡志林家「三改」實施中胡志林家庭院硬化實施中2020年的開春之初,胡志林和我說感覺自己肚子痛、氣鼓氣脹、走路都困難,到鎮衛生院開藥吃了不見好轉。
  • 「我的扶貧故事」相識是緣 幫扶是責丨普定縣貓洞鄉中巖村第一書記...
    「王書記我家糧食直補存摺還沒補回來,我知道你調走了,我又不認識鎮裡面的人,還是請你幫忙問一下?」「好的,我問鎮農業服務中心辦理情況後給你回話。」   「王書記,我在鎮上開了個裝飾裝潢店,是三級殘疾,縣殘聯對殘疾人創業有哪些優惠政策,請你幫忙問一下?」
  • 「我的扶貧故事」駐村點滴事難忘丨興義市倉更鎮下寨村駐村幹部吳堯
    我是吳堯,2019年7月,我作為市級選派的駐村幹部到倉更鎮下寨村駐村扶貧。進村後,我立即開展走訪調研,開始「全面回頭看精準定措施」工作,我很快就摸清了本網格的建檔立卡戶、低保戶和一般農戶人員的基本生活收入情況,為下一步工作打下好的基礎。
  • 「我的扶貧故事」做群眾脫貧致富的「引路人」丨興義市雄武鄉高峰...
    2019年7月,我還在進行「一卡通」督查工作,在接到組織派駐扶貧任務的第一時間,我及時完成工作交接,按時到達雄武鄉高峰村脫貧攻堅一線,全身心投入到脫貧攻堅工作中。駐村的第一天,我就與高峰村第一書記及村支兩委開展了一系列幫扶工作,如採集邊緣戶信息、督促危房改造項目進度、開展新一輪「一查四保」「四逐四準」等工作,一開始我不太習慣這樣的工作節奏,但看著這些困難群眾還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我必須儘快進入工作狀態。
  • 縣委書記,鄉鎮書記,村第一書記,看看今天「書記們」聚在一起談了啥
    >12月3日下午,縣委書記姚激揚主持召開基層組織建設座談會,圍繞推動鄉鎮工作力量下沉、加強「第一書記」隊伍建設等主題,與部分鎮街(聯盟)黨(工)委書記、村「第一書記」座談交流,進一步健全完善村級組織換屆後的鄉村治理體系
  • 【扶貧故事】陝西富縣寺仙鎮李家窪村第一書記任建龍:「娃娃書記...
    擔任陝西富縣寺仙鎮李家窪村第一書記以來,當兵出身的他帶著村民發展產業、修建水渠、改造旱廁、擴建文化廣場、建立村網格化,讓這個貧困的小山村發生了顯著變化,讓村民臉上洋溢起幸福的笑容。2019年12月,從西藏邊防一線退伍的任建龍,被寺仙鎮黨委派到李家窪村擔任第一書記,迎來了他人生另一個角色的挑戰。
  • 戰鬥在農村防疫一線的氣象駐村書記們|戰「疫」故事⑤
    ——氣象駐村第一書記他們,讓百姓的好日子更有了奔頭!「陳書記,鎮政府下午兩點半要召開緊急疫情防控會議,您可得早點趕回來啊!」「好!」陳恆銳盯著病房,篤定地點了點頭。12月20日,海南省氣象局駐文昌市會文鎮煙堆村第一書記陳恆銳的父親動完心臟支架手術後被檢查出脊椎瘤,下肢癱瘓,不能行走。
  • ...扶貧故事」無私奉獻助脫貧丨普定縣穿洞街道茗興村第一書記方登勇
    我叫方登勇,2017年8月,我背上行囊,前往人生的下一站:穿洞街道茗興村任第一書記。來到茗興村,我就與村幹部召開了見面會,查看脫貧資料數據、服務陣地,到各自然村走了一圈,倍感交集,感慨萬千。農業適用技術培訓會晚上,躺在寢室裡,一棟棟破舊的房屋、泥濘的路面、人挑馬馱的畫面、群眾期盼的眼神在我腦海裡揮之不去。
  • 縣委書記李暉赴應舉鎮調研脫貧攻堅及三夏工作
    6月1日,縣委書記李暉輕車簡從赴應舉鎮調研脫貧攻堅及三夏工作。在毛寨村,李暉書記先後走進貧困戶宋萬領、範有儉、石瑞紅家中,每到一處,李書記與他們面對面交流、心貼心地溝通,詳細了解他們的生產、生活和家庭收入改善情況,詢問他們在醫療、就業和子女上學等方面遇到的問題以及幫扶政策、資金、項目、措施落實情況,鼓勵他們要堅定信心,勇敢面對,希望他們在黨和政府的幫助和支持下,全面激發內生動力,加快增收致富步伐。
  • 「我的扶貧故事」有幸成為脫貧攻堅的參與者丨興義市南盤江鎮箐口...
    我叫王玉能,2019年7月26日,興義市萬峰林旅遊集團黨委安排我前往興義市南盤江鎮箐口村,參加駐村工作。王玉能整理貧困戶信息當時我心裡很迷茫,不知道脫貧攻堅工作是什麼樣的性質,工作也不知道該從什麼地方入手,同時也怕自己做不好。
  • 新壩書記變身「超級推銷員」,為產業強鎮代言
    對此,我有幾點想法:第一,加強與大企業的合作,我們要抓住機遇、主動作為、主動對接,以更為優良的服務吸引更多的實力企業到揚中投資興業;第二,要引進人才,充分利用人才尋找新路子,推動產業轉型和經濟發展;此外,經濟發展與文化結合,也別有特色,創新發展為本地帶來新亮點,讓「江中明珠」更加璀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