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13號下午,我突然接到局黨委的電話,準備安排我單位對口幫扶的捧乍鎮小寨村任第一書記。
想到自己不善於做群眾工作,家中父母年事已高且孩子嗷嗷待哺,我定然是不願意的。但既然是黨組織的決定,作為一個黨員,我還是於9月15日被成為小寨村裡的「馬書記」。
5月30日,馬書記到小寨村中溝組張忠秀家六一慰問
剛到小寨,大家都叫我 「馬書記」。我這個「馬書記」關鍵事務多且雜,單位每次走訪和檢查,我就是工科局派駐小寨村的辦事處主任;鄉鎮每次開會和培訓,我就是鄉鎮對村級的工作抓手;老百姓每次協調和服務,我就是百姓群眾的調解員;時間長了,大家都習慣了「有事找馬書記!」
在駐村的1161天中,作為第一書記,我見證了全村翻天覆地的變化,從交通基本靠走、通信基本靠吼、安全基本靠狗,到現在的4條19.8公裡的組組通公路,26名公益性崗位護路管路;4G網絡全覆蓋,在疫情期間沒有一名學生網上授課時因為網絡波動而耽誤學習;再到現在的夜不閉戶、路不拾遺的良好村莊治理環境等。
2020年6月20日,馬書記帶隊在小寨村地質災害巡查
作為幫扶責任人,我幫扶的是現已經易地扶貧搬遷到灑金的低保脫貧戶周萬英,給我印象最深刻有兩件事:一件是搬遷當天,我帶她一家人辦理好入住手續後,她弟妹羨慕地說:下輩子我做狗都要做興義的狗,起碼在城裡撿到的骨頭都比老家的油水多!另外一件是2019年冬天,周萬英拽著我,硬要塞給我皺巴巴的200塊錢作為我兒子的壓歲錢,我很是感動,更是義正言辭的拒絕。雙方僵持不下,我藉故駕車離開,從反光鏡看到她先是拍打車門後是追車跑了50餘米才回去!
2020年6月16日,馬書記慰問田堡組邊緣戶胡文周
「有事找馬書記。」「馬書記」不再是一個職務,而是小寨村的父老鄉親對我的信任和責任,是黨委政府對我的鞭策和鼓勵,是單位對我的關懷和栽培!在這1161天的朝夕相處中,我已深深愛上小寨這片神奇的土地,愛上了這裡淳樸的鄉親,愛上了在這揮灑如歌的青春!多少次在夢中,依稀仿佛離開,不再有空氣中熟悉的味道,不再有房頂上嫋嫋的炊煙,不再有窗戶裡搖曳的燈光,不再有破曉時此起的雞鳴和黃昏後彼伏的犬叫……!
醒來淚滿襟!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譚支樂 整理
編輯 彭芝莉 劉義
編審 陳俎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