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冷戰時期美軍「人體豚鼠」試驗

2021-01-09 搜狐網
 蒂姆·約瑟夫


  【核心提示】當時的約瑟夫並不知道,在埃奇伍德,他將被當作一隻「豚鼠」,用來測試美國軍方研發的各種化學藥品乃至毒劑。他同樣無從得知,從1955年到1975年這20年間,共有約7000名士兵和他一樣接受了此類秘密試驗。

  1968年,18歲的美軍列兵蒂姆·約瑟夫抵達馬裡蘭州埃奇伍德兵工廠,執行一項為期兩個月的「特殊任務」——為軍方測試新式武器。來到目的地之後,約瑟夫很快覺察到這個地方有些不對勁,因為「它不像是一座軍事基地,更像是一所醫院」。

  當時的約瑟夫並不知道,在埃奇伍德,他將被當作一隻「豚鼠」,用來測試美國軍方研發的各種化學藥品乃至毒劑。他同樣無從得知,從1955年到1975年這20年間,共有約7000名士兵和他一樣接受了此類秘密試驗。多年以後,他們依然無法獲得當年的完整醫學記錄,不清楚自己曾接觸何種藥物,有無後遺症以及是否會對後代產生不良影響……

  參試者必須絕對服從指揮,否則就可能進監獄或被派往越南

  按照蒂姆·約瑟夫向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所作的回憶,他是在1968年1月來到埃奇伍德兵工廠的。表面看來,和那些身處越南前線的同伴相比,這項任務再輕鬆不過了:每周能休息3天,加上埃奇伍德離家鄉匹茲堡很近,可以時不時地回家與親人團聚,所以他幾乎毫不猶豫地報了名。

  到達兵工廠的次日早上,約瑟夫被要求填寫一張表格。這時,他才注意到工作人員穿著白色工作服,略微遲疑了一兩秒鐘,便沒再多想。填完表,一名軍官把他叫到旁邊:「你是志願來這裡的,必須服從指揮,讓你做什麼就做什麼,否則就得進監獄,或被派往越南。」

  很快,約瑟夫的「特殊任務」開始了。「有時候是打一針,有時候是服一顆藥丸,」他告訴CNN首席醫學記者桑賈伊·古普塔,不明就裡的他向研究人員打聽這都是些什麼藥,都有什麼作用,對方只是回覆:「這裡的東西對你沒害處。」

  事實果真如此嗎?1968年2月,還差幾天就要結束「任務」,約瑟夫突然像得了重度瘧疾一樣,全身莫名其妙地顫抖,在醫院裡躺了很長時間也沒能痊癒。離開埃奇伍德後,約瑟夫被派往喬治亞州,在那裡,他的症狀更加嚴重,不得不大量服用肌肉鬆弛劑。

  此後3年間,約瑟夫遠赴美軍位於泰國的基地服役,支援越南戰場。上級如此訓告他:「永遠不許提及在埃奇伍德的經歷。要把在那裡做過的、說過的和聽過的統統忘掉。」

  美軍認定蘇聯將實施化學戰,遂開啟了針對性的秘密研究

  當時的約瑟夫不可能知道,從1955年到1975年的20年間,共有約7000名美軍士兵和他一樣,接受了此類秘密試驗。軍方投入測試的化學藥品包括神經性毒劑,如沙林和維埃克斯(比沙林毒性更大);失能性毒劑,如畢茲(可使人思維減慢,反應痴呆)。此外,軍方還測試了催淚瓦斯、巴比妥酸鹽、各類鎮靜劑和麻醉劑,諸如搖頭丸等毒品也沒落下。

  美軍之所以大力研發各類化學藥劑,是因為「鐵幕」落下後,他們認定蘇聯將搶先實施「瘋狂的化學戰」,遂開啟了旨在抵擋生化武器攻擊的防禦性研究,將其視為最高機密。隨著時間推移,研發活動逐漸走樣,轉變為對進攻性化學武器的研發。CNN獲得的一段內部資料片顯示,在美軍的發明中,包括一種能讓敵人陷於「真正的化學包圍」的武器。

  「這種失能性毒劑可以用炮彈發射,擴散後能飄進沒有防護的、敞開的建築物內。」然而,僅靠動物實驗不能精確掌握其效果,於是,「人類豚鼠」——美國大兵便成了試驗品。

  懷利·弗裡斯特也是埃奇伍德試驗的受害者之一。1973年,還是列兵的他作為志願受試者來到這座基地。受試期間,他被注射了高劑量的利他林(這種藥可使人上癮,高劑量使用會讓人產生頭昏眼花、神經過敏、心律失常、中風、高血壓等症狀與疾病,甚至猝死)。此後40年間,弗裡斯特深受這種神經中樞興奮劑之害——自從受試後,他「幹事情時總是急於一下子做完,就像一隻高爾夫球被丟到鋪著瓷磚的浴室裡,彈個不停」。

  利他林只是弗裡斯特接觸到的至少5種化學藥品之一。作為代價,他先是記憶力減退,接著被查出患有創傷後精神緊張性障礙症(PTSD);1997年和2000年,他兩次中風;後來又被發現患有皮膚癌。2010年8月31日,病痛纏身的弗裡斯特在科羅拉多州一家醫院中去世,彼時,距他62歲生日還有不到兩個月。

  驚悉自己接觸過致命毒劑的老兵,覺得身上像被綁了定時炸彈

  隨著媒體調查的深入,更多秘密試驗的親歷者打破了沉默。1974年12月,美軍計算機操作員史蒂芬·科夫曼接到赴埃奇伍德「幫助野戰炮兵設計新的計算機系統」的任務。次年1月,科夫曼到埃奇伍德報到,並接受了一系列詭異的試驗:先是把屏幕上閃現的一系列數字輸入電腦,之後戴上手套再輸一遍,然後又戴上露指手套完成同樣的事情。

  「接下來是戴上防毒面具,進入一間密閉的艙室,」科夫曼稱,他在(雙手)暴露於某種氣體的情況下接受測試,「我(輸入數字)的準確率從起初的99%降到57%」。

  此後的情形愈發聳人聽聞。令人記憶猶新的是,有一天,他被帶到一間橙色屋子裡,房內有一床厚厚的體操墊和一床毯子,牆壁上則有巖漿似的東西流下來。「當時,我把手放入『巖漿』中,觀察這不知名的東西流過手指,」科夫曼如此描述,「一名護士不時進來,採集血樣和尿樣,並給我水喝。也不知在那裡過了多少天,那段時間我瘦了7磅。」

  這名列兵被告知,如果不同意參加試驗,他將被列入「UNSAT」名單。「UNSAT」是美軍術語,指那些「不符合要求的士兵」,自然,誰都不想被貼上這個標籤。還有一回,科夫曼在接受注射時悄悄寫下了藥品名稱,研究人員察覺後大發雷霆,警告他「這樣做將受到懲罰」。

  直到1985年,科夫曼才根據《信息自由法案》獲得了部分醫學記錄。他吃驚地發現,自己曾接觸過及其危險的沙林毒劑及其解藥。在初次受試前,科夫曼曾做過體檢,心電圖完全正常。在1995年的一次核磁共振成像中,結果卻顯示,他的一條心臟動脈竟堵塞了98%。一名心臟病專家表示,科夫曼的心臟確實受過傷害,但又不是普通病變引起的。

  目前,科夫曼最擔心的就是試驗會對兩個孩子造成影響。「記錄中沒有說明我在那間橙色屋子裡接觸的是什麼化學物質,為了後代,我必須弄明白這個問題。每當聯想到化學藥劑對越戰老兵和他們的後代造成的影響,我就覺得身上像是被綁了定時炸彈。」

  受害者向美國國防部提起集體訴訟

  7000餘名受試的美軍士兵中,絕大多數沒有與這類「特殊任務」相關的醫療保障。無奈之下,他們只好針對美國國防部提起集體訴訟,為自己討要公道。

  據美國《星條旗報》報導,訴訟早在2009年便由3個民間社團——美國退伍軍人權利組織、越戰老兵組織和「劍與犁」發起。老兵們不要求金錢補償,只是要求軍方公開當年他們服用過、注射過或接觸的化學品名單,並提供必要的醫療保障。即便如此,政府仍然向法院申請駁回這一起訴。好在今年1月,法院否決了政府的申請,訴訟得以重新進行。

  蒂姆·約瑟夫在七八年前被診斷出患有帕金森氏症,不得不提前退休。目前,他每天要服用20多種藥,而且病情總是一日幾變。有時候,他吞咽困難;有時候,他關節麻木;有時候,他全身劇烈顫抖,並且很容易疲倦。對於約瑟夫申請傷殘補助的要求,美國退伍軍人事務部在回函中對埃奇伍德的事情隻字不提,而是聲稱他在泰國服役期間遭受了「橙劑」(一種落葉劑)沾染,只能向他發放相當於傷殘軍人津貼標準40%的補助。

  「我們年輕時,他們把我們當試驗品,之後便不管不顧,對我們的要求推三阻四。他們想儘可能地把事情拖著,等我們死光後就萬事大吉了。」約瑟夫憤憤不平地說。

  懷利·弗裡斯特的遺孀凱薩琳也在接受採訪時表示,要繼續向軍方討要公道。她至今不忘丈夫臨終前的一句話:「要跟他們鬥下去,不要讓那幫害死我的畜生成為勝利者。」

  另一方面,五角大樓及退伍軍人事務部以「未決訴訟」為由,拒絕了媒體現場採訪的請求。一份官方聲明稱,他們「已把甄別暴露於生化物質中的軍人作為優先考慮的工作……退伍軍人事務部也已聯繫到了數千名(接受過試驗的)老兵,並為他們免費提供醫學鑑定」。

  至於埃奇伍德兵工廠,如今已更名為埃奇伍德生化中心,該中心一位發言人稱,根據前總統尼克森籤署的命令,這裡早就終止了進攻性化學武器的研發,不可能在士兵身上進行相關試驗;至於訴訟中提及的情況,他們現已很難查證。

http://history.sohu.com/20160603/n452628722.shtml history.sohu.com true 綜合 西寧晚報 http://history.sohu.com/20160603/n452628722.shtml report 4420  蒂姆·約瑟夫【核心提示】當時的約瑟夫並不知道,在埃奇伍德,他將被當作一隻「豚鼠」,用來測試美國軍方研發的各種化學藥品乃至毒劑。他同樣無從得知,從19

");}

相關焦點

  • 活人淪為豚鼠!美國一養老院對殘障人士進行人體試驗
    亞太日報 京安據《每日電訊報》報導,美國愛荷華州的一家養老院對殘障人士進行「奇怪的實驗」,並將他們當做實驗「人類豚鼠」。在該養老院死亡人數增加後,美國司法部於去年對該養老院(格倫伍德中心Glenwood Resource Center)進行調查。
  • 冷戰時期曾經轟動一時的超級武器 發射核炮彈的M65原子大炮
    美國蘇聯冷戰時期,在兩國花樣百出的軍是競賽的武器裡,曾經出現過轟動一時的原子大炮,而美國的號稱「冷戰魔炮」的M65型原子炮,就可以說是其中的代表之作。這一門「冷戰魔炮」最初的正式名字叫280毫米A型炮。
  • 現實版末日孤艦,冷戰時期美國的海上應急指揮系統
    《末日孤艦》的主角是一艘伯克級驅逐艦,但是真到了核戰邊緣,它肯定不是最合適的在今天看來,如此大規模的核戰爭簡直是天方夜譚,不過在冷戰時期,潛在的核戰爭距離人類曾一度非常接近。1957年8月21日,蘇聯的R-7彈道飛彈試驗獲得巨大成功,R-7彈道飛彈成功命中遠在太平洋上,6000公裡外的預定目標,至此蘇聯成為了首個掌握彈道飛彈技術的國家,不僅如此,R-7彈道飛彈的最大射程高達8800公裡,能夠嚴重威脅到美國本土的安全。
  • 善惡一念——人體試驗的是是非非
    文/張雨晨導言:提起「人體試驗」,大多數人都會不自覺地心頭一寒。拜20世紀橫行一時的法西斯主義所賜,人體試驗幾乎已經成了酷刑在現代社會的代名詞。然而現實中的科學研究究竟是如何面對人體試驗的呢?我們曾經在這方面犯過哪些滔天大錯,又取得了哪些打開未來科學大門的輝煌成功?今天,就讓我們一起對人體試驗本身來一場檢驗吧。
  • 美軍被曝做人體病毒試驗
    美軍被曝做人體病毒試驗 美國現在疫情可謂是非常嚴重,現在美國已經成為了世界上疫情最嚴重的國家,每日病例還是在不斷地上升,這是非常的可怕。甚至還有人爆出來美軍做人體病毒實驗,這也是讓人感到非常的可怕,這會給人的身體造成非常重大的危害。美國每年也是流行著「萊姆病毒」。這也是上個世紀的美國病毒實驗室洩露病毒,所以才造成的後果。據有關數據,每年都會有40萬人被這個「萊姆病毒」感染。
  • 1000名美軍患病!美國人體試驗有多可怕?至今仍有上千實驗室運行
    所以,在那個黑暗的年代,美國以及日本就展開了有關人體實驗的研究,並且一發不可收拾,如果真的要討論美國的「人體實驗歷史」,真不是一句兩句就能說得清楚。 1945年,美國「曼哈頓計劃」期間,眾多科學家都想知道所謂的核輻射究竟會對人體產生多大的傷害,在這種想法的引導下,美軍竟然聯繫到了芝加哥大學醫學院的醫生,並且秘密給三名病人注射了鈽,導致這些病人死狀十分悽慘。
  • 美國瘋狂抹黑:中國5000年歷史都是偷的,還搞恐怖人體試驗……
    而為了抹黑中國,作者憑藉臆想聲稱中國正在進行「超級士兵」的人體試驗。本來以為拉特克裡夫至少是情報總監,能拿出一些偽造的「證據」。多到維基百科都有專門的一個頁面搜集美國的人體試驗…有故意在平民中間釋放病毒和細菌,來進行有效性測試的。1955年,中情局在佛羅裡達釋放百日咳細菌,導致附近地區爆發疫情,造成12人死亡。
  • 英國在南非啟動新冠疫苗試驗,抗議者:別用非洲人當實驗豚鼠
    據介紹,上周三,南非威特沃特斯蘭德大學與英國牛津大學合作,啟動了南非的首個新冠疫苗臨床試驗,將有2000名志願者參與。這也是非洲首個新冠疫苗臨床試驗。南非方面稱,參與疫苗試驗的目的是確保非洲大陸也能夠獲得疫苗,不會被排在其他洲其他國家的後面。但在7月1日,大約50人來到威特沃特斯蘭德大學舉行抗議活動,稱他們不希望非洲人被用作實驗對象。
  • 雅豐農業豚鼠養殖怎麼樣?
    雅豐農業豚鼠養殖就是一個近年來非常受歡迎的項目,今天小編就跟大家聊一下雅豐農業「豐豚三代豚鼠」養殖怎麼樣?雅豐農業「豐豚三代豚鼠」養殖的技術要求是非常低的,很適合大眾創業,而且其養殖成本也很低,但是利潤卻是相當的高,豚狸肉含有17種人體必需的胺基酸,和鈣、磷、鐵等多種微量元素,並含有豐富的黑色素及抗癌元素鋅和硒。
  • 紅白機上的冷戰史,童年時期FC遊戲上的蘇聯元素
    冷戰時期,以美國為首的北約和以蘇聯為首的華約的對立達到巔峰,雙方不僅在軍事,經濟和科學技術上相互競賽。在許多文學與藝術作品中對對方也是極盡諷刺與抹黑。雖然冷戰最終以蘇聯的解體而告終,但是因為種種原因,西方抹黑蘇聯的一些遊戲卻成為了很多人的童年回憶,說到這裡可能很多人以為我要說不遺餘力抹黑蘇聯的經典RTS遊戲《紅色警戒》系列了,筆者這次其實並不想炒冷飯,今天咱們來說說早期FC平臺上的遊戲,因為當時冷戰還沒有結束,美蘇雙方的對立還是比較嚴重的,所以這一時期的遊戲特點更加鮮明。
  • 8名美軍跳傘被俘後,成日軍試驗品無一倖存,後來美國如何報復的
    美軍飛行員 當時美軍的轟炸給日本民眾帶來極大的災難,他們見到美軍飛行員後,一時難以抑制心中的憤怒,將美軍飛行員團團圍住進行毆打,當場有兩名美軍飛行員被打死,日本村民把他們的衣服和鞋脫下之後進行了就地掩埋
  • 冷戰時期美蘇真瘋狂,一顆核炮彈就能報銷整支突擊部隊,太喪病了
    自從人類發明了原子彈之後,冷戰時期核武器的發展已是登峰造極,不僅出現了1.7億噸TNT爆炸當量的蘇聯「沙皇炸彈」(實際當量約6000萬噸TNT),還有數十噸至數萬噸TNT爆炸當量的各種核炮彈與核地雷。今天,我們就來看看幾款冷戰時期美蘇戰術核炮彈,瞧瞧它們與常規炮彈究竟有何不同。
  • 冷戰時期,東德的生活
    東德舉辦大型活動東德,是冷戰時期的一個國家。在冷戰時期,在東方陣營國家排名中,東德僅次於蘇聯。在蘇聯和美國這2個超級大國的的全球爭霸,對抗制衡中,因其地理位置和國家實力,東德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俄羅斯一位人士,對冷戰時期,東德的生活,作出了介紹和評價,以下為具體內容:一、時尚的東德居民如果你認為東德居民,在衣著打扮上,風格較為保守,那麼這是不正確的。如你所見,東德居民的時尚穿著打扮,毫不遜色於西德,或其它西歐國家。
  • 豚鼠手環初體驗:體感遊戲形式的革新者?
    文/網易酷品試用者 華燈初上自體感遊戲風行以來,它的形式一直是通過紅外攝像頭感知人體動作,如Xbox-Kinect。然而,隨著移動端的普及,這種便攜性較差的體感方式已經無法滿足人們的需求,體感遊戲市場亟需一款隨身攜帶的體感娛樂產品。我這次給大家帶來的正是這樣一款產品:一款專門用來玩體感遊戲的豚鼠手環。
  • 二戰美軍為何用原子彈轟炸日本,看日軍怎樣對待美軍戰俘
    二、被當做試驗品來做細菌試驗 眾所周知,二戰時期日本人進行了滅絕人性的細菌戰,為了研究能夠對人體造成殺傷的細菌病毒,日本組建了臭名昭著的731部隊。他們往往拿活人進行細菌試驗和恐怖的人體活體解剖。
  • 美軍F-35A戰鬥機投放新型核彈試驗
    美軍在提升飛彈威懾性方面 動作頻頻 近日首次公開F-35A戰鬥機 投放新型核彈試驗畫面 還在一架B-1B轟炸機 進行了「外部掛載武器」試驗
  • 【智庫聲音】跑步前進——美軍如何開展4年40次的高超聲速飛行試驗...
    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過去十年期間(2010—2019年),美軍開展的主要高超聲速飛行試驗不足10次(註:像HIFIRE之類以基礎研究為主要目標的飛行試驗次數未統計在內)。 如此激進的飛行試驗計劃,美軍將如何組織開展?
  • 神秘的海影號隱形試驗艦,世界上第一艘隱形戰艦
    文|老白305 美軍神秘的海影號試驗艦在美國跟蘇聯的冷戰期間,美軍一直都想要擁有一種使用新式動力得隱形海上作戰平臺,並且能夠在跟蘇聯的大規模海上對抗中,佔據一些優勢。也因為是冷戰,所以美國的洛克希德馬丁公司開始秘密的研發一種隱形試驗艦-海影號隱身試驗艦。
  • 二戰時,日本人拿美軍俘虜做人體試驗,美國人後來是怎麼報復的?
    據不完全統計,大約有3000餘名中國人、朝鮮人、蘇聯人、美國人、英國人在活著的情況被石井四郎731部隊進行了人體實驗,然而日本戰敗後,美國想用其細菌武器對付蘇聯,石井四郎就逃過了國際軍事法庭的審判,最終活到了1959年。
  • 牛血源冠狀病毒藥物的人體試驗開始
    冠狀病毒仍然可以在戴口罩的人之間通過根據一份報告,南達科他州的一家公司正準備 開始對 源自牛血漿的冠狀病毒治療 進行開創性的人體試驗。(iStock)最終的藥物SAB-185有望在下個月開始人體試驗。但是,該公司沒有透露將在臨床試驗中研究多少人或需要花費多長時間。沙利文在較早的一份聲明中說,如果成功,該療法「可以潛在地治療重症患者,並為一線反應者,關鍵任務人員和高危人群(如老年人和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提供保護性抗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