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人類發明了原子彈之後,冷戰時期核武器的發展已是登峰造極,不僅出現了1.7億噸TNT爆炸當量的蘇聯「沙皇炸彈」(實際當量約6000萬噸TNT),還有數十噸至數萬噸TNT爆炸當量的各種核炮彈與核地雷。今天,我們就來看看幾款冷戰時期美蘇戰術核炮彈,瞧瞧它們與常規炮彈究竟有何不同。圖中,是蘇聯3BV2核炮彈,口徑為203毫米。
蘇聯3BV2核炮彈看起來與常規炮彈的彈丸並沒有什麼本質的不同,其爆炸當量為0.5-1千噸,核裝藥為鈽基,可由2S7「芍藥」系列203毫米火炮發射。3BV2核炮彈邊上的筒狀物體,是核炮彈的專用運輸和儲存容器。
儲存在專用容器內的這枚核炮彈,是蘇制3BV3核炮彈,其口徑為152毫米,可由D-20式152榴彈炮、2S3和2S19自行榴彈炮炮發射。
3BV3核炮彈的TNT爆炸當量為0.7千噸,射程約18公裡,極限儲存期限約為15年。
畫面中的這枚核炮彈,是美軍M454核炮彈的訓練彈M455,口徑為155毫米;M454核炮彈的TNT爆炸當量為72噸,是美國核武庫中TNT爆炸當量最小的戰術核武器。
M454核炮彈由M109自行榴彈發射,它也有一套專用容器用於運輸和儲存。
美軍M422核炮彈口徑為203毫米,最大射程約29公裡,其TNT爆炸當量詳細數據沒有披露,估計比M454核炮彈高很多。
M753是取代M422的升級版203毫米核炮彈,M753可以攜帶兩種不同類型的核戰鬥部,一種TNT爆炸當量為10千噸,另一種TNT爆炸當量為2千噸;都具有「增強輻射」(ER)能力,也被稱為「中子彈」。別看這些核炮彈個頭不大,一顆就能報銷整支突擊部隊,真是喪心病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