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已延續2個多月。如今,商場裡、大街上已有餐廳正在重新開門,但是,也有很多店再也沒法開業了。
之前很多在苦苦等待覆業的廚師們,已經開始轉行自救:進工廠、到工地、賣水果……究竟該如何是好?去廚師化比較成功的曼玲粥店為大家分析一下,當今的形式。
據官方消息,4月8號零時起,武漢將解除「封城」!
艱難的「抗疫」戰眼看就要勝利了,但長達兩個月的停業,給了整個餐飲行業沉重一擊,在此期間,很多餐廳已經倒下,而剩下的,也快撐不住了!
01
從疫情來襲之際,一大批餐廳陸續倒閉。可怕的是,這些「陣亡名單」還在不斷增加中。
廣州老字號餐飲品牌「點都德」總經理沈志輝近期接受採訪時表示,決定關掉5家門店(約佔門店總數的10%)來止損。而廣州大型海鮮酒樓漁民又新增一間結業餐廳,目前已經關閉旗下兩家大體量門店。
而廣州大型海鮮酒樓漁民新村,近日又新增一間結業餐廳,目前,該品牌已關閉旗下兩家大體量門店。
上海方面,據廚友爆料,已倒閉的中小型餐飲不計其數,目測今年可能會關掉一半以上的餐廳。
「我們樓下這幾天關門的餐廳特別多,原來大家一直在撐著,等待著五月份疫情結束,現在全球這個樣子,很多人直接關門了。」一位行業人士如是說。
已復業的餐廳同樣不好過。
很多餐廳、酒樓復工之後,也面臨著客流少、利潤縮減、員工工資、租金回調等問題,現金流難以周轉,如果再這樣繼續下去,肯定還有更多餐廳撐不住倒下去。
因為對於絕大多數餐廳來說,如果復工後生意不好,他們基本上都會在最短時間內選擇關門止損。
中研產業研究院數據就顯示,預計2020年第一季度內,餐飲行業保守估計月倒閉率超過20%。
除此之外,一些酒店餐飲也開始熬不住了!
日前,萬豪國際酒店集團宣布,高管團隊將降薪50%,同時,三分之二員工將休假60-90天,休假的員工只能獲得20%的工資,繼續工作的員工也可能面臨減薪20%以及減少工作周數。
萬豪集團是全球最大的酒店集團,連它也快熬不住了,其它酒店、餐廳的情況可想而知。
倒閉潮、裁員潮直接影響到廚師的生存問題,他們有的還在焦慮中等待覆工,有的在復工後不久就被裁了,而有的則已經另謀出路,選擇了轉行。
02
「廚師們以前的夢想是:『我們廚師什麼時候過年也能放假啊?』這下好了願望實現了,2月份大家都還好,從3月份開始這個假放的都心慌了,廚師的擔憂誰能懂?」廚師王師傅的一條評論,獲得了155個點讚,道出了疫情期間廚師們的憂慮處境。
這個春節,是餐飲史上廚師第一次全員放假,且放得最長的一個假期,很多廚師表示,「坐在家裡等復工,等得快失去信心了!」
越來越多的廚師不打算再等了。
去年春節前有位謝大廚接受採訪時,他還抱怨很多年沒陪家人好好過個年了,沒想到如今一休就是兩個月,滋味反而更不好受。
年前,他迎來了第二個小寶寶,妻子因此離職在家,還沒有找到合適的工作,而他的收入是全家唯一的經濟來源,餐廳停業之後,工資發不下來,這經濟來源也就斷了。
「小孩要吃奶粉,家裡兩個身體不好的老人,一家老小的開支都在等著我去解決。」一層層的壓力壓下來,讓他不得不重新調整自己的職業規劃。
「幸好我有一個駕照,可以去平臺跑滴滴,不然就只能去工地了。」
△謝大廚之前還去過搬家公司應聘司機,但沒有成功
像謝大廚一樣因為生活壓力太大,而不得不轉行的廚師不在少數。
不久前,官方做過一個疫情下廚師的生存現狀的調查報導,引起了廚友們的強烈共鳴,留言中就有很多人廚友表示:已經轉行。
在調查中,記者也了解到,很多廚師在疫情期間沒有拿到工資,他們說,2、3月份拿到了一半工資的,已經算不錯了。
這讓很多原本就工資低,沒多少積蓄的廚師們如熱窩上的螞蟻。可是最終,發工資的信息沒等到,復工的微信沒收到,車貸、房貸、花唄催還款的信息、電話卻是一條都沒少,讓他們感到生活的壓力非常沉重。
而一個很殘酷的事實是,大部分廚師除了廚技之外,幾乎沒有其它技能。因此,可供廚師轉行選擇的工作實在不多,工廠流水線、工地、外賣、滴滴、銷售一類工作,成了大家的「必選項」。
山東廚師翟某在朋友圈已經賣了一個月水果了,最近他開始在路邊擺攤,擺攤的原因,就是為了省下一點配送費。
他工作的餐廳因為疫情已倒閉,因此他不得不另謀出路。可疫情之下,所有能賺錢的方法都變得異常艱難,「最近幾天水果出欄量少,成本變高,不好賣了。」「賣便宜了,賺不了多少;賣貴了,人家還不如去超市買。」
他每天早上五、六點鐘起來進貨,然後分裝,再到處送貨,中午、傍晚抓緊時間在路邊擺攤,工作並不輕鬆,「兩天能睡六、七個小時已經算燒高香了吧。」
但即便如此,廚房他也暫時不打算再幹,因為他覺得今年的餐飲行業已經大受打擊,很多餐廳會倒閉、裁員,短時間內客流也很難恢復,因此當廚師的工資也不會太高,他並不看好餐飲行業未來一年的發展。
「餐飲行業不好幹,不賺錢,不一定非得今年還繼續幹。我現在唯一的目的就是賺錢,換別的行業積攢,等行業好轉的時候我再回來。」
汪師傅也覺得餐飲行業短期內很難恢復起來,他注意到,現在很多餐廳已經復工,但客流並不好,沒有人流的餐廳就沒有盈利,那房租、人工從哪裡來?
從廚10年,在後廚擔任廚師長4年,他從來沒有像疫情期間這麼焦慮過。
「遲遲沒有收到餐廳的復工通知,不上班就一直沒有工資,生活壓力太大了。」3月中旬,他想著不能在家干著急了,索性去了電子廠做手機屏幕。
電子廠從早上8點工作到晚上8點,工作11個小時,如果按每小時31元算,每月工作26天,他算了一下,工資比廚師還高一點。
但就是有一點不好,工廠的管理方式跟廚房大不一樣,全封閉車間、上班期間手機等電子產品一律不能帶入車間,工作就像個機器人一樣,而且管理人員特別目中無人,高高在上,這都讓他很不習慣。
在這樣的環境下還能堅持做多久呢?他說自己也不知道。
03
迫於生存和行業不景氣的壓力,廚師們紛紛選擇了轉行,但深入了解之後,可以發現,「轉行」只是一個暫時「避難」的手段,並不代表學廚藝、當廚師不再是一門好工作。
「廚師技能學到手,一生都忘不了,以後什麼時候都可以幹,先把今年挺過去再說吧。」謝克川雖然很無奈,但也不得不選擇轉行,暫時先渡過這段經濟困難時期。
翟某同樣認為,廚藝是一項值得學習的終身技能,關鍵是學徒時期要認真學精、學好。
「如果你已經學出來的話,那麼以後是否要一直做廚師,就是一個可供選擇的選項,可以選擇當廚師,也可以選擇其它的工作。」
他說,他現在可以放心轉行,就是因為做廚師的基本功已經完全掌握了,做別的工作要是不行,還可以隨時回來再做廚師。
直白一點說就是「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拿手的廚藝就是那不動的青山,當生活沒有退路的時候,隨時可以到青山上取柴,不至於流落街頭或者餓死。
同時,翟某也認為,轉行也並不是一個糟糕的選擇,對於廚師而言,反而是一個擴展視野、增加社會閱歷的機會。
當廚師,大部分時間都是呆在廚房裡的,視野的限制會讓廚師們思維、見識固化,而轉行,其實也是給廚師一個嘗試其它工作的機會。
「轉行之後你會發現,你還可以學到很多東西,而很多人在酒店裡工作,其實只是『坐井觀天』,毫無進步。」
但翟某最後還是建議,「無論你想改行還是跨行,一定要選擇自己喜歡的行業,這樣你才能堅持,要不然你就是轉了行,也是白搭。」
04曼玲結語
疫情的影響像推倒的多米諾骨牌,從餐飲行業整體收入的銳減,到餐廳倒閉、裁員、降薪,傳達到廚師群體身上,就是對行業以及自身未來發展的恐慌和迷茫。
廚師轉行是無奈之舉,畢竟生存的壓力大過任何理想宣言,但切忌「衝動型」轉行。因為每個行業都辛苦、也有各自行業的缺點,都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才能有成功、有收穫。
在長時間的等待覆工、復工後的被裁、降薪重重壓迫之下,你改行了嗎?(本文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