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邊境形勢的緊張,印度不得不向邊境地區不斷的生態部隊,在這個時候印度有限的基礎條件開始暴露出來,印度在邊境地區修路的公路與鐵路的規模和質量都不行,以至於在目前的背景之下,印度不得不對基礎設施進行大規模的投資與建設,現在可以繪製了宏大藍圖!
印度已經計劃在邊境地區修建大量的公路,還打算在拉達克修鐵路網,顯然修邊境路不夠用,把鐵路修上高原保證供應。這一思路完全沒有問題,對於山地作戰來說,最重要的就是後勤保障了,可以說後勤保障能力的強弱決定了勝負。
如果想要保障後勤物資的運輸,那麼良好的基礎設施條件就是決定性的,僅僅使用公路實際上已經不能滿足需求了,最好的方式那就是使用鐵路,運輸能力是更強的。如果談及印度的基礎設施,那麼只能用悲慘來形容了,整個印度的基礎設施條件都不行,印控克什米爾地區更是薄弱的地區,到目前為止,克什米爾地區只有一條鐵路,也許到今年年底的時候才能實現與整個鐵路網的連接,公路的條件非常差,幾乎就沒有高速公路可言。
一旦遇到大戰的話,以現有的運輸條件,印度根本無法保障大量物資與部隊及時與快速的到達戰場,如今構築宏大的建築藍圖,也算是一個很正常的事兒,如何能執行這個計劃的話,那麼印度基建水平爆發了嗎?可惜現在的情況來說,雖然敢相信印度在基建領域會取得什麼突破性的進展,印度建國已經有70年了,基礎設施相較於建國之初,還有沒有大的太大的區別,1947年時,印度鐵路總長超過5.3萬公裡,到2020年,也僅為6.6萬公裡,如此記錄,連印度人自己都產生懷疑,提出自己搞不定請日本人來幫忙。
如果論到工程建設的話,日本也是世界上有點名氣的國家之一,可惜讓日本幫忙還是有點難度的,不是錢的問題了,而是工程設計與施工的難度太大。
在高原山地的地形中構築公路本身就是一個相當難度的事情,即便印度投入了大量力氣,許多項目的施工進度都非常的緩慢,一條公路往往需要10年以上才能完成,每年可能只能前進幾公裡,如果讓印度來修築高原鐵路的話,進度到底有多快,那真的是一個無法想像的事情。
多年以來,印度在基礎設施方面的投入太低,進展非常有限,實在讓人無法相信他能夠完成宏大的計劃藍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