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大藍圖!印度打算在拉達克修鐵路網,自己搞不定請日本人來幫忙

2020-12-17 兵器世界

由於邊境形勢的緊張,印度不得不向邊境地區不斷的生態部隊,在這個時候印度有限的基礎條件開始暴露出來,印度在邊境地區修路的公路與鐵路的規模和質量都不行,以至於在目前的背景之下,印度不得不對基礎設施進行大規模的投資與建設,現在可以繪製了宏大藍圖!

公路不好走

印度已經計劃在邊境地區修建大量的公路,還打算在拉達克修鐵路網,顯然修邊境路不夠用,把鐵路修上高原保證供應。這一思路完全沒有問題,對於山地作戰來說,最重要的就是後勤保障了,可以說後勤保障能力的強弱決定了勝負。

橋被壓斷

如果想要保障後勤物資的運輸,那麼良好的基礎設施條件就是決定性的,僅僅使用公路實際上已經不能滿足需求了,最好的方式那就是使用鐵路,運輸能力是更強的。如果談及印度的基礎設施,那麼只能用悲慘來形容了,整個印度的基礎設施條件都不行,印控克什米爾地區更是薄弱的地區,到目前為止,克什米爾地區只有一條鐵路,也許到今年年底的時候才能實現與整個鐵路網的連接,公路的條件非常差,幾乎就沒有高速公路可言。

修路不容易

一旦遇到大戰的話,以現有的運輸條件,印度根本無法保障大量物資與部隊及時與快速的到達戰場,如今構築宏大的建築藍圖,也算是一個很正常的事兒,如何能執行這個計劃的話,那麼印度基建水平爆發了嗎?可惜現在的情況來說,雖然敢相信印度在基建領域會取得什麼突破性的進展,印度建國已經有70年了,基礎設施相較於建國之初,還有沒有大的太大的區別,1947年時,印度鐵路總長超過5.3萬公裡,到2020年,也僅為6.6萬公裡,如此記錄,連印度人自己都產生懷疑,提出自己搞不定請日本人來幫忙。

如果論到工程建設的話,日本也是世界上有點名氣的國家之一,可惜讓日本幫忙還是有點難度的,不是錢的問題了,而是工程設計與施工的難度太大。

高原機場不解決問題

在高原山地的地形中構築公路本身就是一個相當難度的事情,即便印度投入了大量力氣,許多項目的施工進度都非常的緩慢,一條公路往往需要10年以上才能完成,每年可能只能前進幾公裡,如果讓印度來修築高原鐵路的話,進度到底有多快,那真的是一個無法想像的事情。

山間公路

多年以來,印度在基礎設施方面的投入太低,進展非常有限,實在讓人無法相信他能夠完成宏大的計劃藍圖!

相關焦點

  • 拉達克地區「挖地道」!印度搞地道戰,網友:鑽地飛彈見過嗎?
    俗話說知己知彼百戰百勝,熟悉作戰對手是非常必要的,近段時間我國和印度之間的邊境糾紛不斷加劇,雙方排兵布陣,局勢非常緊張,雖然已經進行了8輪的會談,但是結果都不如人意,現在雙方還在緊張的對峙中,而印度很顯然不甘於這麼簡單的對峙,已經開始在拉達克地區挖地道了!
  • 中國故土拉達克,戰略地位極其重要,為何如今被印度控制?
    拉達克最早是象雄國的地盤,公元七世紀時,吐蕃王朝向西部擴張領土,象雄王國被佔領,直到公元八世紀中期,吐蕃內部王室出現混亂,導致國家分裂,各個幫派紛紛擁兵成立自己的國家,王室的子孫在阿里地區建立古格王國,隨後古格王朝又再度分裂,至此拉達克王朝出現,這個時候大量的藏族人藉此湧入拉達克,佛教思想也隨之引入,歷史稱藏族人民的「第二次佛教傳播」。
  • 曾經屬於中國一部分的拉達克,是如何被印度實際控制的?
    印巴分治後,印度和巴基斯坦因為克什米爾大打出手,一直到今天這裡仍然是世界上著名的火藥桶,幾乎是一點就著。但其實印度實際控制的克什米爾地區,將近一半的土地屬於拉達克,而拉達克在歷史上是藏族的傳統居住區,是中國的一部分。
  • 印度偷師志願軍,在拉達克構築反斜面坑道要堅守到底?如今已不是70...
    拉達克的冬季已經降臨,印度駐紮在這裡總數達到20萬的部隊正在遭受嚴寒和飢餓的摧殘,尤其是部署在山區的五萬餘人部隊,正在面臨無處可躲,無力禦寒的情況,為此,印度人竟然想出挖坑道的方法。
  • 西藏之西的藏族故土:中印對峙的拉達克,如何一步步被印度控制?
    這種對阿克賽欽的垂涎最終的「成果」就是於1865年劃定的、將整個阿克賽欽劃入英屬印度的「詹森線」。而很顯然,現在的印度人就覺得這條「詹森線」是合理合法的,應當是被自己所繼承的。那麼印度人真的覺得靠一條英國人非法劃定的分界線就能確定自己對阿克賽欽地區的主權合法性麼?其實這裡面的門道遠比我們想像的複雜。
  • 神秘的拉達克和印度第14軍、到底隱藏了多少不為人知的秘密
    (本文共624字,之所以用這麼多的文字,是因為拉達克有太多傳奇和神秘的歷史,太多讓人心馳神往又心生畏懼的風景和交通線路,以及牽動地區,甚至是世界敏感神經的軍事部署,透過隱藏在拉達克的秘密,我們也能看到印度今天的科技水平和科技實力。
  • 小西藏拉達克曾是中國的領土,為何現在被印度控制?以後終將回歸
    自從印巴分治之後,印度和巴基斯坦經常爆發軍事衝突。但是如今很少人知道,拉達克,曾經是我們中國的領土,只是被印度強行侵佔去了把吧。拉達克在佛教傳入之前,跟西藏一樣,信仰的是原始宗教苯教,並在這裡建立了一個國家,叫做象雄王國,一些喜歡看小說的朋友應該聽過這個詞。象雄王國是只屬於藏族人的國家,在公元二世紀的時候建立,消亡於公元七世紀。
  • 拉達克峽谷局勢告急!印度派出大批女兵出戰,寄希望於對手槍下留情
    根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9月23日的報導稱,印度邊境警察部隊出現了女兵的身影,這些女兵與男兵一同在對峙地區執行任務。近期,拉達克峽谷地區的局勢非但沒有緩和反倒越發緊張,印度突然向前線派出大批女兵,這種行為確實令人匪夷所思。
  • 印度洋洋得意之際,巴基斯坦派兵入駐拉達克
    眾所周知,近期印度國內掀起了一股抵制外貨的狂潮,很多人非但不知道這種行為會給印度造成何種負面影響,反而還樂在其中。除此之外,印度政府正在向西方國家大量進口軍事武器,其背後站著英、法、日、美、俄等國,可謂是底氣十足,擺出了一副跟對手死磕到底的架勢。
  • 中國空軍拉達克附近巡航,被清朝丟失的小西藏,印度要納入中央!
    拉達克,國人心中永遠的痛!這個相當於7個上海的小西藏,由於晚清政府的無能,現在已經實質性地被印度佔據。晚清時期,中國喪失的何止一個拉達克,數百萬國土被割讓,如同在祖國母親身上割下的一片片肉,很多都無法再回來了。
  • 4萬大軍和戰機部署拉達克,數量優勢被中國佔據,印度來不及增兵
    另外根據《印度防務新聞》的報導,中國最近還有4萬名士兵正向拉達克地區增兵,而雖然最近印度當局有向該地區再派出3.5萬士兵的計劃,但運輸仍需要大量時間,駐紮在中印邊境的印度第十四軍感受到了「孤立無援」。自6月15日印度一方在加勒萬河谷挑起衝突,雙方至今的對峙已經持續了兩個月。在這兩個月期間,別說數不勝數的小動作,就說大動作也是不少的。
  • 【中印衝突最新消息:20名印度士兵在拉達克戰鬥中喪生】印度官員稱...
    2020-06-17 04:17:44來源:FX168  【中印衝突最新消息:20名印度士兵在拉達克戰鬥中喪生】印度官員稱,至少20名印度士兵在與中國軍隊在有爭議的克什米爾地區的拉達克的衝突中喪生。
  • 中印衝突後續:印度國產武直部署拉達克,對武直19威脅大不可輕敵
    印度國防部長拉傑納特·辛格在近日主動訪問了拉達克地區,而印度國防部長拉傑納特·辛格全程受到了印度空軍出動的戰機保護。剛出現的圖片似乎證實了印度軍隊「樓陀羅」武裝直升機也參與了護航,印度陸軍也公開了「樓陀羅」武裝直升機在拉達克上空存在的畫面。
  • 對峙持續,印兩架幻影2000逼近班公湖後,殲11等戰機抵近拉達克
    不管是戰鬥機還是坦克還是防空系統,印度能買的都買了,雖然說印度的軍事實力迅速增加,但是印度的國產武器並沒有多大的進展!看看印度的阿瓊坦克和光輝戰機,都耗費了30多年才研發出來,只不過一出來才發現難堪大用!很多人可能會說,印度不是採購了大量的光輝戰機麼?畢竟是國產製造,印度軍方總要給國產武器點面子!再比如印度的國產航母,泡在水裡十年之久,顯然依然沒有海試,只能一推再推!
  • 活著就已經很困難,印度拿什麼扛過拉達克嚴冬?印中將採訪爆猛料
    印度士兵在前線地區非常艱苦,完全沒有生存保障,此前就有印軍被凍死新聞曝光,但面對這些事實,印度還是覺得有能力繼續相持下去。印軍抗旱物資缺乏根據新聞報導和印度實際情況推測,印軍邊境前線缺乏抗寒物資已是不爭事實。
  • 拉達克接近發生地震引發雪崩,印媒:印度空軍有優勢,有戰必勝!
    拉達克地區的衝突已經持續半年多,雖然雙方舉行了多輪軍事磋商,但印度的態度一直很強硬。持續挑起邊境軍事對抗,可以轉移印度民眾的注意力,緩解印度民眾對政府抗擊疫情不力的指責。目前,印度在拉達克部署有五萬軍隊,以及3.5萬名邊境警察部隊。
  • 印度抓緊在拉達克測試步兵戰車,造型奇葩,使用中國產發動機
    據印度《歐亞時報》報導,印度正在拉達克地區測試一款國產新型裝甲車—WHAP型8輪步兵車。這款戰車由塔塔公司在10多年前開始研製,代號為「紅隼」,目標是取代已經服役幾十年的老舊BMP-1和BMP-2/2K戰車。近日,「紅隼」被拉上了拉達克進行了高原測試,不過畫面卻讓人忍俊不禁。
  • 穿制服的印度女性,足跡遍布軍隊和警察各部隊,曾染指拉達克地區
    眾所周知,印度女性地位較低,生活狀況比較糟糕,那麼,印軍百萬大軍中有2%的女兵,她們的生存狀況又是怎麼樣的呢?今天,我們通過一組照片來領略一下。    由於顏值較高,她在巡邏期間遭到一群印度平民婦女的圍觀。作為世界上最大的準軍事組織,該組織有210個營,每個營720人,其中就包括2個由女性組成的營。每個CRPF營下轄7個連,每個連編制135人左右。
  • 漸行漸遠的土地:「小西藏」拉達克地區今日的處境如何得來?
    該地區同時也是藏族的傳統居住區,信仰佛教的人幾近一半,由於不管是文化還是語言習俗,都與西藏差相差無幾,距離中印控制線約180公裡的列城(Leh)是拉達克地區首府,歷史上是吐蕃王朝的藩屬國拉達克王國的首都。拉達克是個藏語名詞,意思是「喇嘛之地」。,而列城的提克西寺廟就是仿照了西藏的布達拉宮。所以素有拉達克地區素有「小西藏」之稱。
  • 揭秘拉達克(上):象雄、古格,藏地密碼
    前文《班公湖和拉達克丨從內湖到爭議之地,拉達克是怎樣被無恥攫取的》中說道,拉達克是被英國侵略、印度非法控制的中國故土。拉達克及其東面的阿里地區,是象雄和古格王朝故地,傳統上是藏區同中亞和南亞交通、貿易的中心和門戶。這裡誕生了繁盛的苯教文化,成為藏文化祖源的一支。後來佛教從克什米爾向拉達克逐漸傳入,徹底塑造了藏區如今文化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