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上班,孩子在家獨自學習,怎麼安排才能夠不影響孩子學習?

2020-12-14 隨便看看微笑不語

大人要上班,孩子自己留在家學習的情況相信很多人都已經遇到或者即將遇到,很多父母非常擔心這種情況下孩子會出現各種不自覺學習的問題。而且這種事情也是非常常見的。

比如我的一位好朋友就遇到這個讓他頭疼的問題——他們夫妻都上班了,孩子才四年級,但是學習上非常不自覺,即便是父母在家的時候孩子也會偷偷去玩電腦遊戲。而等父母過來的時候孩子就馬上切換到網課(我們這裡非畢業班都是錄播課)頁面。

父母苦口婆心過,打罵過,孩子也表示會注意的,但是顯然結果還是屢教不改,畢竟真心好玩、缺少自覺性的孩子的確是很難抵擋網絡、遊戲的誘惑。

朋友問我怎麼辦,他可能是覺得我在教育孩子上總是很有辦法,但是對於這種事情說真的我已經不太想繼續交流下去了,因為他第一次跟我談這件事情的時候是兩年多以前了,而這兩年來關於孩子的教育問題我們交流過不下5次。我跟他說:「其實我要講的,我能講的在過去這兩年已經把我知道的都講過好多次了,現在的問題不是方法的問題,而是你自己始終不去做的問題……」

我們總是容易犯這樣的錯:孩子身上的不足,我們總是認為這都是孩子自己的責任導致的,一旦提到這些問題的時候,父母總是會有一種自我防禦的心理,會條件反射一樣馬上去否認自己沒有作為,而是會不斷地去說自己做過什麼事情,最後來一句都講了都要求了,他就是不聽怎麼辦?

其實我一直覺得,在過去的一段時間裡,很多父母寧願把時間花在了吐槽抱怨上也不願意真的躬下身來幫助孩子,在這段時間培養好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

比如在當下有多少父母已經給孩子安排好了一個學習計劃呢,並且在過去這一段時間裡監督、鼓勵孩子完成?

如果在過去這段時間裡你這樣去做了,那麼在當下這種情況,孩子就有可能,而且是存在很大的可能,會保持這種習慣。

但是如果過去你沒有去做這件事情,那麼現在就非常被動了。

對此我有如下幾點建議,可以嘗試一下,看看效果如何:

1、思想溝通

所有不自覺的孩子或者是在學習上沒有興趣的孩子,首先他們有一個共同點,就是他們對於學習本身的認識是不夠的。甚至很多孩子,他們對於為什麼要學習這個問題都沒有搞清楚,始終認為這都是給父母學的和給老師學的。

關於這一點父母一定要花點時間和精力跟孩子好好的溝通一下,讓他們清楚,這個學習真的是給自己學的,而且學習會給自己帶來怎樣的影響,我們不妨可以順著這個話題,去聊一聊他的人生規劃,憧憬一下未來。

孩子們對於美好的東西總是會嚮往的,只有當他們這個目標明確了才會願意為他付出,否則他們一定會選擇更容易更舒服的方式。——玩玩遊戲,上網等這種方式顯然是會讓他們感到更舒服的。

2、約定一個學習計劃表,並且增加上獎懲

沒有計劃性的學習,或者只是有口頭要求,孩子很容易在學習過程中失去計劃性甚至是忘了還要做什麼。

這就好比很多孩子不記作業,總是試圖靠記憶來記下當天的作業內容,但是事實上很多時候他們是會忘記的。

要增加一定的獎懲機制,簡單來說就是完成了會怎樣獎勵你完不成會怎樣懲罰你。懲罰的內容建議還是以學習為主,比如對於小學年級的學生可以懲罰他做一些計算題——如果做別的題目,他會以不會做或者拖拉為藉口,但是計算不存在這個問題,而且對於小學生來說計算基本功對他們的後面學習也有非常積極的意義,還有一個辦法就是抄寫生字詞或者是古詩詞古文,甚至是課文。

我的建議是這種懲罰一定要有學習的意義,並且孩子是沒有辦法找藉口完不成的。

3、藉助老師的影響力

多數孩子對父母的話是不聽的,但是對老師的話卻奉如「聖旨」。

所以當你發現孩子在自覺性上不夠好的時候,不妨藉助老師來跟孩子聊一聊,或者是監督一下。

相信如果你真誠地跟老師溝通一下這個困難的時候,老師是願意花一點時間跟孩子做這方面溝通,甚至是日常給孩子做一些督促。

當然最好的情況就是老師單獨給孩子再布置點作業,要求孩子必須完成,然後完成之後發給老師。

當然批改不批改就是另說了,重點不是老師給孩子批改——我們沒有理由要求老師給我們做額外的工作,重點是孩子能夠去做這些事情。

4、晚上的時間充分利用

晚上一定要增加跟孩子就當天學習內容複習鞏固的的環節,無論是批改作業還是講評作業都要去做。

如果自己實在是真的不會,那麼對照答案批改這事兒也要做。

總而言之要讓孩子習慣於我們參與他的學習中去,如此他們白天的時間也會知道自己晚上會接收到父母的檢查,進而也會影響到他們的學習完成情況。

事實上很多時候我們去影響孩子的未必一定非得是直接的知識學習,更多時候去影響孩子們的態度就足夠了。

對孩子表現好的情況要及時表揚、肯定、鼓勵,對於表現不足的地方也不必急於上火,耐心開導一下孩子。

以上的方式雖然不能夠確保孩子一定能夠做到自主、認真學習,但是父母如果這麼去做了,最次最次孩子也會感受到一定的壓力,也會受到一定的影響,這無疑會使得他們即便是玩的時候也會覺得「乏味」很多,反而會讓他們在學習的時候更容易獲得心情上的「愉悅」、「安心」——因為他們也知道當自己做正確的事情時,父母回家後會如何對待他們,您說是不是?

往期回顧:

孩子在家總看電視不自覺學習,父母按照這5步去做,必定會有效果

尊重孩子的個性特點,教育孩子不是為了讓他們變成我們想要的樣子

「三年級的轉折」孩子學習不主動、不自覺,父母可以這樣嘗試改變

三步解決孩子學習沒有主動性的問題,父母不妨參考一下

三年級的轉折:數學是一門你最容易判斷失誤的「簡單」科目

相關焦點

  • 寒假家長上班,讓孩子在託管學習有用嗎?需要注意什麼?
    寒假開始了,很多家庭都會遇到孩子一個人在家不放心,而父母上班又不方便帶著孩子。為此有人可能會把孩子送到老人那裡看著,但是又擔心老人看不住孩子而導致孩子整天逛玩不學習。也有人可能會幾個好朋友合夥搞一個臨時的「學習小組」,讓有時間的家長看管、照顧幾個孩子。還有人則會選擇把孩子送到一些社會機構辦的假期託管班。
  • 學習有方法,而如何提高孩子學習主動性?4點家長可以了解
    學習是家長關心孩子的重點之一。可以說學習是要伴隨著我們一生,所以學習是非常重要的,那麼學習習慣就尤為重要了,家長如何才能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學會運用科學的學習方法呢?《躍遷》一書值得一讀,書中對學習方法的深入探討,為讀者提供了一個循序漸進的參考:苦思-找書—找人。
  • 孩子放學後,這3句話家長一定要說,讓孩子愛上學習
    讓孩子愛上學習其實作為父母,往往我們都非常急切地想要了解自己孩子今天一天的學習情況。但是如何開口去詢問孩子,卻又成了每一個父母的難題。因為真的不知道該去怎麼說,才能讓孩子願意跟你溝通,今天寶貝就和大家分享3句,孩子放學後家長一定要說的話,讓你和孩子的溝通更近一步。
  • 孩子在家網絡學習 迷戀電子產品 家長該怎麼辦
    因為疫情,2020年春季開學時間不得不被推遲,為了不影響學習,各地紛紛出臺網絡教學的實施方案。從2月10日正式網上開課,至今已經有兩周多時間了,網課形式很好,家長在身邊的,就督促孩子自學加網上聽課,有一定效果,沒有能力監督輔導的,就只能看孩子的自覺性了,呆著一點機會就打遊戲去了,電子產品真的很吸引他,放下它們,他就感到空虛沒勁。那麼孩子在家網絡教學 迷戀電子產品 家長該怎麼辦?
  • 孩子一學習就變「神獸」?家長都忽視了這一點
    孩子這種情況,讓我感覺我教育的失敗,開始焦慮:我研究過很多教育書籍,上班是面對一群各種性格的孩子,應對各種事件,也算有很多經驗。但是在孩子學習問題上,我怎麼就想不出好的方法了呢?我反思自己,平時也很尊重孩子,不會說一些打擊孩子信心的話,也沒有逼迫她,儘量讓她保持對學習的熱情,可是為什麼孩子還會出現這種情況?
  • 看好孩子!家長留2歲娃獨自在家,結果……
    小男孩獨自走在馬路中麥坤觀察了一陣子,發現孩子身邊沒有大人看護。此時孩子已從牌坊位置走到了主幹道濂泉路中間,車輛呼嘯而過。坤叔趕緊上前一把抓住孩子,將孩子帶到路邊護住孩子。「小孩一個人在路上玩太危險了。」因怕孩子一個人在外有危險,情急之下麥坤將小男孩抱起,步履蹣跚的來到了湧口警務區。
  • 解碼孩子的作業本:想要知道娃的學習狀態,看他的作業就夠了
    家長就跟上班打卡一樣,每天進家長群都要問一句:「老師,我家XXX今天在學校裡表現的怎麼樣?沒有和同學吵架吧?學習還認真吧?」若干問題×四十幾倍,把老師問的不堪其擾。 實際上,想要知道孩子的學習狀態,家長不用纏著老師問也可以知道。怎麼知道呢?一本作業本就夠了!沒錯,僅僅需要一本作業本就能知道他的學習狀態。
  • 殘忍的「阿爾伯特」實驗提醒家長:這種方法才能讓孩子愛上學習
    由此華生得出一個結論,人的感受會受到外界的刺激影響,環境會對孩子的成長產生巨大影響。因此,當家長因為孩子學習問題而罵孩子的時候,久而久之就會讓孩子產生恐懼,害怕的心理,導致孩子更加抵制學習,主動性和興趣大大降低。
  • 「媽媽,你為什麼去上班?」媽媽不同回答決定孩子格局,值得學習
    小孩子對父母的依賴以及安全感,不太能接受和父母分開,每當父母出去工作時,面對孩子的不舍,常常會提出「媽媽,你為什麼要去上班?」這個很深奧的問題。你是選擇在家陪孩子,還是選擇上班呢?在如今市場經濟下,社會上每個家庭的經濟條件都會存在落差,如果在家陪孩子或去上班,當孩子發現自己的父母「不如」別人父母時,做家長的又該如何引導孩子避免產生自卑感呢?看看媽媽不同回答,或許能給你一些啟迪。第一位媽媽,戚薇高智商回答,值得你學習相信大家對戚薇都不陌生,她既是演員、歌手,又是一名媽媽。
  • 孩子成績一般,怎麼給孩子安排課外輔導班?你知道嗎
    古有孟母三遷,今天的父母別說是陪讀、學區房,為了孩子成績好一點,各種補習班都搶著預約。這樣市場需求的擴大使得教育機構的費用也逐漸提高。但是這樣安排行程滿滿的補習班,真的對孩子學習有幫助嗎?很多家長表示自己也是花了大價錢把孩子的周末和假期都安排了補習班,孩子不願意去也就算了,成績也是沒什麼起色,孩子在家成天不高興。
  • 孩子的學習習慣及方法心得,我總結出來啦!
    在我看來,學習習慣和方法安排可以分為兩大部分:家長和小孩互動的部分;家長獨自實施的部分。因為這兩者對上課質量和長遠發展影響很大。一年級剛開學,我評估了一下作業後,便和孩子溝通:你這個年齡需要9點半上床才能夠保證睡眠。如果你拖拉,作業拖到9點半後完成,那我就不籤名了。麻煩你向老師單獨解釋。
  • 家長別再殘酷剝奪孩子學習的本能,孩子太可憐了
    前段時間,看到網上有這樣一個孩子說「媽媽,我再也不想學習了,我現在只想好好睡覺」。這是一個三年級學生的話,在她的面前滿是各種作業和父母給她的各種「精心安排」。為什麼才三年級就這樣逆反學習?是因為家長給她報輔導班,買各種資料等各種壓力壓的她透不過氣,孩子這是在反抗。
  • 孩子只玩遊戲不學習,怎麼辦?教育專家有方法:讓孩子對學習上癮
    鄰居楊姐特無奈,孩子天天只玩遊戲,也不學習,也不寫作業,怎麼說孩子也不學習,還特別理直氣壯,你看我們班有好幾個,都沒上課,沒有事!說得次數多了,孩子還不高興,只好不管了。可是,開學以後,孩子學習跟不上,可怎麼辦啊?想要破解這個謎題,我們先要了解一下,為什麼孩子會喜歡電子遊戲?細心分析就會發現,電子遊戲在這三個方面,處理得好,值得借鑑!
  • 給家長的孩子英語閱讀指導課,知道這些學習乾貨,才能一路學好
    很多新生代父母,孩子還在學丫丫語的時候,就急著給寶寶們輸入各類英語了,大體大家都知道,英語是國際語言,學習不嫌早,是不是越早效果就越好呢?其實英語不僅是重在早期這個時間,還要用對方法和想好每一階段該進行的學習目標,這樣才能給孩子的英語打下很好的基礎!
  • 學霸學習計劃表,暑假也要風雨無阻(轉給孩子)
    的確,一到假期就有家長抱怨,自己還要上班,孩子每天閒在家,也不知道在做啥?經常是暑假都快結束了才發現孩子作業都還沒寫完。甚至有家長問,孩子剛剛小升初,想要趁這個假期好好放鬆下,如果暑假只完成作業,不預習也沒有複習的話,開學會跟不上嗎?其實答案是肯定的。
  • 老師說孩子學習挺努力,你以為是表揚,聰明家長卻參透了老師的話
    臨近考試,家長們都想和老師多溝通兩句,可是老師卻把家長群禁言了。是不是老師都不想和家長多說一句話呢?家長該如何跟老師溝通,才能套出孩子在學習上的不足?家校溝通本是一件簡單點的事,卻被互相不信任的家長和老師相互揣摩,變得很複雜。而作為溝通的主體,我們的學生,遇到的學習問題往往得不到有效的解決。家長在和老師溝通的時候,都是怎麼問的呢?老師,最近王小明學習如何?上課搗亂嗎?
  • 線下轉線上,青鳥學子在家如何安排學習計劃?
    在此情況下,北大青鳥全國各校區陸續均將線下教學服務臨時調整至線上直播教學,在這裡我們整理了疫情期間在家的學習計劃建議,請同學們和家長們認真閱讀,耐心執行。1、重視複習這段時間拿來複習,比預習更高效,即使後期學校布置了新任務,依然要每天安排出時間用來複習。
  • 父母拼事業,留孩子獨自在家寫作業,事業成功彌補不了教育失敗
    每一位家長對於孩子都有著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期待。但是,每一位家長都能做到能夠培養出龍和鳳的好家長嗎?在學校中孩子的學習成績能夠通過試卷分數的高低來評價,但是,做家長卻不需要一張考卷。作為家長,在教育孩子這門課上,你及格了嗎?
  • 家長放狠話刺激學習?其實是幹擾學習,這3句話打擊了多少孩子
    可是你不學習就……這些話家長說的都對,但很多卻孩子煩不勝煩,焦躁不安。為什麼,因為這些道理孩子都明白,也承認是事實,但孩子也在努力了,或者說學不進去,他們目前可能改變不了自身狀態,家長再說,就更容易焦慮了。所以這些話並沒有起到正面作用。而效果就是幹擾了孩子學習心境。
  • 孩子學習注意力不集中,怎麼辦?
    不少家長在日常生活中會遇到孩子學習注意力不集中的現象。我們常說學生「人在教室心在外」,人在教室聽課,心卻飛向了遠方,胡思亂想。孩子在寫家庭作業時,一會兒看看這,一會兒摸摸那,而不是聚精會神地寫作業,這都是注意力不集中的表現,怎麼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