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清華北大的捷徑:拿菲律賓綠卡,參加華僑聯考,400多分上名校

2020-12-17 公務員申論學習君

哪一個中國學生不希望自己能夠考取清華北大,哪一個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上中國最頂尖的高校?然而事實是殘酷的,在激烈的競爭之下,能夠摘得桂冠的人畢竟是少數,培養一個孩子不僅需要巨量的時間和金錢投入,更需要學區房。

在很多一線城市,學區房的價格一直居高不下,尤其是名牌中小學的學區房,可謂是價格驚人。有一種很有意思的說法叫做學區房值錢,學位不值錢。家住杭州市的李女士就是這樣一位為學區房發愁的母親,她的孩子現在即將上初中了,但是由於學區的限制,孩子卻沒有辦法上到重點初中。李女士十分的著急,如果買二手的重點初中學區房,價格又實在太高。可是上不了重點初中,將來怎麼上重點高中,又怎麼能夠在高考中拔得頭籌呢?著急的李女士到處想辦法,鄰居王太太給她出了一個主意。

王太太說自己的孩子可是正兒八經的清華北大的學生,林女士一直對她羨慕不已,而王太太告訴她,自己的孩子其實走的是捷徑,而並不是參加高考取得這樣的成績。,李女士是忙問她的捷徑是什麼,王太太坦然的告訴她,那就是給孩子買一個外國的綠卡,讓孩子參加華僑聯考,這樣就可以也很低的分數進入到名校中。

王太太並沒有說謊,實際上真的有很多人就像她的孩子一樣,通過這樣的捷徑,考取了心儀的名校。具體的操作就是給孩子買一個綠卡。最方便的國家就是菲律賓。為了吸引外國投資,菲律賓提出了很多優惠政策,比如只要存2萬美元到指定帳戶,年滿35歲就能獲得菲律賓綠卡。或者在菲律賓買一棟便宜的房子,也能取得綠卡。不僅自己能拿綠卡,還可以帶親屬,。所以很多家長自己申請綠卡之後,自己的孩子也可以獲得。

拿到綠卡之後,孩子可以在菲律賓生活讀書兩年,這樣就能取得個華僑生的資格,回大陸參加華僑聯考。

華僑聯考的難度和高考簡直沒法比,人們大可以在網絡搜索一下華僑聯考的考試題目。簡單的令人髮指,不僅題目簡單,而且競爭壓力小。憑著自身的漢語優勢,可以以很低的分數取得名校的入錄取門檻。一般來說,華僑生的錄取分數線可能要比統招生低200多分,所以僅僅考400多分就能考上名校絕對不是誇張。

以前管理相對寬鬆,不少家長都走這樣的捷徑,要自己孩子上的好大學。這樣的操作不僅花費小,孩子受罪少,而且遠比買學區房更有效率。等到孩子考上了大學。再把當時投資的美金或者房產收回。實際支出的費用,也就是孩子在菲律賓兩年的生活,學習費用不過十幾萬而已,可能在一些城市還買不了兩平米的房子。

有人會說,這樣公平嗎,尤其是對那些在國內參加高考的孩子來講,自己的辛苦努力不如其他人家長的一番神操作。然而現實就是如此,也許制度的漏洞之下,總會有人利用,當然現在也在逐漸堵住這些漏洞,比如說一些學校要求參加華僑聯考的考生,家長必須在國外陪讀兩年。通過設置類似的條件,來提高參加考試的門檻。當然,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大家都懂。

李女士聽了王太太的介紹之後,趕忙去操作,但後來卻發現,菲律賓已經把相關政策暫停了。然而李女士並不著急,因為她知道還有大把的小國家可以利用,總會找到機會的。

相關焦點

  • 華僑生聯考真的像網上說的那樣400分就可以上清華嗎?
    於是自從知道華僑生的身份可以400分上清華北大後,不少家長開始四處打聽華僑生聯考的相關事情,然後想盡辦法幫孩子搞到華僑生的身份,好讓自己孩子可以以華僑生的身份去考國內的名校。但是相信家長們也都有幾個困惑:真的有華僑生聯考這個政策嗎?
  • 清華EMBA和北大EMBA筆試難不難?歷年清華EMBA和北大EMBA錄取線?
    清華EMBA和北大EMBA在2015年之前,招生權歸屬地方院校,屬於分發權力,所以相對而言是比較簡單的。可謂是給錢就可以上的那種,所以含金量自然也頗受爭議,尤其是某某明星和某某地產老闆,某某明星就讀某某名校EMBA等新聞,刷新了人們對EMBA的關注。直接導致EMBA的名聲掃地。
  • 最後如何完成清華EMBA和北大EMBA筆試聯考學習,順利晉級150分
    距離2020年12月26日的清華EMBA和北大EMBA筆試聯考已經進入倒計時,還有最後的一段時間,很多備考清華EMBA和北大EMBA考生陷入了焦慮狀態,如何實現自己在短時間內突破,順利晉級?報考清華EMBA和北大EMBA考生都有一個特點,就是工作極其繁忙,壓力很大,之所以選擇來學習,還是希望可以在目前的狀態下繼續努力,完成更高的晉級。清華EMBA和北大EMBA筆試聯考還有僅有的這些天,針對考試200分的總分如何順利突破,晉級呢?
  • 清華美術生今年兩次上熱搜,清華美院容易考嗎?
    12月5日、6日,是全國不少省份的美術聯考的日子。我估計有不少人是想要考清華美院的。今年,清華美院上了兩次熱搜了。第一次是今年夏天。一位山東德州考生,考上了清華美院。現在考個清華、北大都算是個新聞,所以媒體趕緊去採訪這位女生。這位女生非常實誠,說她本想考北大,考砸了,都準備復讀了,沒想到被清華的藝術史論專業錄取了。這件事一開始主要扎了網友的心,覺得考砸了都能上清華,水平實在太高。按照現在流行的說法,可以算是一種凡爾賽文。
  • 遊戲人生張非:4次高考全名校,卻遭清華北大雙雙退學,令人唏噓
    16歲的張非在嶽池中學復讀,2002年,張非第一次參加高考,613分的好成績讓全縣上下都以為這個小縣城要走出一個名校大學生了。的確,在當時如此高的分數,除了清華北大,所有的名校張非都能垂手可得,再加上復旦大學又向張非拋出了橄欖枝,前途可是平步青雲,不過讓人沒想到的是,張非是個固執的小夥兒,不是清華北大自己哪兒都不去,於是家人拗不過他,於是張非又重新復讀了一年。
  • 20000學生變泰國人,避開高考,輕鬆上清北
    「國際高考移民」是指中國人通過各種途徑獲得外國國籍或永久居留權,以外國人或華僑身份參加國內高校的外籍留學生考核或華僑生聯考,從而避開國內高考,進入我國名牌大學讀書的現象。2020年,我國高考人數達到1071萬人,但清華北大的錄取人數加起來也只有7000餘人,985高校的招生人數在1000萬考生面前也只是滄海一粟、杯水車薪。與國內名校名額一票難求不同,我國名校對國際留學生的招生政策非常寬鬆,比如清華北大,甚至都不需要參加筆試,資料和面試合格就可以直接入讀。
  • 他高考703分,拒絕清華北大一心只想出國,卻遭國外11所名校回絕
    雖說教育並沒有絕對的公平可言,但自身的努力和天賦絕對會在求學道路上佔據很大一部分因素。 我們可以看到很多學生在學習的早期,初中或者是更早的小學就展露出非常出眾的學習能力,或者其他一些學業上的優勢,那麼他們才有可能進入到這些名校,自身的能力基礎加上學習所在地的物質基礎進而成就了他們的狀元未來。
  • 浙江女孩高考557分 北大降219分錄取她
    清華願降20分到一段線下錄取她,北大願降219分到二段線下錄取她,她靠什麼獲得北大與清華的青睞?成績?顏值?還是……」很多網友驚呼,北大能降這麼多分,真的假的,人才啊!周孟佳說:「7月16日就在省考試院網站上查到了錄取信息,能進北大這樣的名校,我覺得很不容易,也非常幸運。「北大招收高水平運動員,健美操項目,只要是健美操項目國家二級運動員,就可以報考。我是健美操健將級運動員,這是未成年人組運動員最高級別了,所以順利通過了材料審核階段。
  • 新招聘教師清一色清華北大博士,不必驚訝,優秀人才就該從事教育
    同時網絡上還廣泛流傳幾張幾所學校招聘教師信息的圖片,比如深圳中學招聘幾十名教師,清一色的清華北大甚至是國外名校的博士生,上海、杭州有兩所中學招聘的教師也是清華北大復旦等名校的博士居多。這些學校招聘的新教師不僅出身名校而且學歷特高,一般性大學一般性本科生連門檻也摸不到。雖然招聘名校博士生的中小學是個例,但也足以震動人們的神經了。
  • 肖不斯說:北大清華2020保送名單,藏著很多家長沒發現升學捷徑
    肖不斯說近日,清華、北大2020年保送生擬錄取名單出爐!這份名單包括外國語學校推薦保送生和國家集訓隊保送生,共367人。其中北大176人,清華191人。接下來給大家列一組數據肖不斯說今年,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總共招收了367名保送生,成功進入這兩所頂級名校學習計算機專業的保送生則多達74人,佔比達到了20%。
  • 應採兒盼娃上清華北大 Jasper轉學上海被中文難哭
    而一向對兒子管教得非常嚴厲的應採兒,更表示希望Jasper將來可以入讀清華或北京大學等名校。此前報導 望子成龍!應採兒稱給Jasper的規劃是上清華北大 網易娛樂12月4日報導 近日,在某活動中,陳小春應採兒夫婦合體現身。
  • 北大和清華到底好在什麼地方?看完這篇就懂了
    如果錄取學習差的學生,名校也會完蛋。 一流的學校,必定有一流的教師,一流的科研設備,豐厚的資金,最重要的是錄取了頂尖的優秀學生。 總之不論北大的厚重,還是清華的靈秀,不論北大的熱烈,還是清華的執重,只要身處其中總會讓人感受到涓涓的書香氣息,感受到青年學子的讀書和愛國熱情。可以說,拿他們和世界上任何一座名校相比都毫不遜色,所以作為國人,我們真的為他們驕傲!
  • 藝術生400多分上清華,這不公平!老師:換你大半年不上課試試?
    不排除一些家長因為自己的孩子學習差,才會特意讓他們在某一項才藝方面發展,是為了走藝術類招生能夠有大學上,可是如今藝術類考生的這條路並不好走,不但學生平時比別人辛苦,就連考試也會多考幾科!一、部分網友呼籲取締藝術類招考如今眾多的名牌大學開始招收藝術類的考生,在文化課錄取分數上,要比其他的高考考生低上很多。此時又有人冒出來說酸話,說什麼藝術類的考生破壞了高考的平衡,應該取締以這種形式存在的考生。還有人說:藝術類考生400多分的文化分就能上清華,這不公平!
  • 揭秘青島二中學霸的「強基之路」:北大面試就像聊天
    同樣獲得信息學國家奧賽銀牌的張藝繽則有雙保險,既可以憑藉奧賽成績進校測,也可以憑著高考690分的成績參加校測。張藝繽建議,想走強基之路的學生,儘量參加競賽,增加更多進入名校的機會:「同時,奧賽也是一種思維方式,大家在學有餘力的時候可以去了解一下。」
  • 爆雷的P2P大佬,為什麼清華北大的特別多?
    但這次爆雷,還是有著特別之處的——創始人,又是來自北大的。人人貸的背後,是出自於百年名校北京大學的創始人,創始人團隊均畢業於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作為國內頂級學府出來的,對賺錢的嗅覺都特別敏感。知道P2P有大把大把的錢可以收割。
  • 清華-香港中文大學FMBA第二批截止時間3月份,清華-港中文FMBA
    清華-香港中文大學FMBA是清華大學和香港中文大學合力打造的項目,起始於深圳作為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吸引知名高校,清華,北大,西工大,武大,西交大,哈工大等一批內地知名高校皆聚眾而至。香港中文大學也是在這樣的背景之下,來到深圳,落戶深圳。
  • 北京輔仁大學,曾與20世紀初的北大、清華、燕京並稱北平四大名校
    創辦於1927年的輔仁大學曾與北大、清華、燕京並稱北平四大名校,是一所由羅馬公教創辦的天主教大學,前身是北京公教大學附屬輔仁社。校址原為濤貝勒府,以府邸為校舍。後在府邸花園南部和馬圈舊址建造輔仁大學新樓,漢白玉拱門、綠琉璃屋頂、灰磚石外立面,中西合璧式風格。輔仁教學樓為2層磚混結構,正門為三層,有四面圍樓和中間樓房圍成兩個天井外牆磨磚對磚砌造,牆身厚重,收分明顯。
  • 土生土長的「中國人」,改了國籍就能上北大?教育部早就發了話!
    清華北大是國內學子寒窗十數載夢寐以求的大學,不過清華北大畢竟招生計劃有限,每年只有各省份高考分數排名最靠前的上百位考生才有機會圓夢。然而,而由於各地高考制度的差異及大學不同招生計劃的區別,有些高考分數比較高的考生也有可能落榜清華北大,比如2020年江蘇高考文科第一名白湘菱,因為選測中有個B+並不符合清華、北大的錄取條件,最後只能選擇香港大學。與白湘菱不一樣的是,最近福州有一位同學,因為被北大法學院預錄取而備受關注。
  • 2021美術高考:美術聯考結束,校考還會遠嗎?
    聯考雖是美術專業基礎考試,但就目前而言,它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今年,美術聯考擔負著不少重擔,既要作為不少院校的專業錄取成績,又要成為校考院校的初選,而且不同於往年只要成績合格即可,是要進行確切篩選的。美術聯考的分量往上提了,美術生的關注度自然也增加了,聯考向的專業學習和訓練也更上心了,然過猶不及,美術生看重聯考沒問題,但是徹底將校考棄了就不明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