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養殖能拯救野生動物?別太天真,商人有100種方法獵殺動物

2020-12-17 科普探空使者

審核-小文

此次新冠疫情的發生,讓人們再次把目光聚焦在野生動物身上,很多聲音認為如果有些人不吃野生動物的話,這次疫情也未必會爆發。雖然目前疫情的起因還未查明,但是公眾對於禁止食用野生動物的呼聲越來越高。前段時間,就有研究發現新冠病毒的基因序列和穿山甲中病毒的基因序列有高達96%以上的相似度,這一度讓公眾懷疑是不是穿山甲將病毒傳染給人類的。但目前真正的新冠病毒中間寄主尚未確定,而且很多人不明白為什麼會有人喜歡吃野生動物呢?

人類捕殺野生動物的目的無非有兩方面:一方面是為了吃它們的肉;另一方面是利用它們身上的部位。以穿山甲為例,它們的鱗片被認為具有一定的藥效,因此千百年來一直作為中醫裡的一味藥存在著。此外,還有些人喜歡吃穿山甲的肉,認為這種動物的肉中含有比家畜更高的蛋白質。然而,野生動物專家表示,這兩種說法目前都沒有科學證據能夠證明。

除了它們具有食用和藥用價值之外,還有盜獵分子的獵殺。但盜獵分子獵殺瀕危野生動物僅僅是為了賺錢,而購買這些動物的人還有另外一個動機,那就是彰顯自己的身份和地位。無論在東方還是西方,人們總有一種「物以稀為貴」的思想,認為東西稀少才能彰顯它的價值。因此,很多奢侈品發行一款產品都按照限量版的方式進行,這樣更能夠刺激消費者的購買慾。而且,一部分奢侈品包包若是由珍稀的野生動物表皮製成,這樣更能凸顯出該產品的稀有,讓擁有者產生「高人一等」的感覺。

但對於非洲的發展落後國家來說,野生動物很多時候都是他們維持生命必須的食物,這倒像是一個祖祖輩輩相傳的生活習慣,很難被改變。據了解,上個世紀非洲大陸上野生動物盜獵情況十分猖狂,在國家加強對野生動物的保護措施後,盜獵的情況有所收斂,但一直都沒有消失。為了拯救一些瀕危的野生動物,現在國際上已經有很多保護野生動物的協會和組織,在這當中,就有組織曾建議用人造物代替瀕危動物身上的價值部位,從而使得野生動物能免受殺害。

來自牛津大學的研究隊伍,在前幾年就宣布成功利用馬毛合成一個特別真實的「犀牛角」,根據檢測發現,該合成物從外表上幾乎和天然的犀牛角沒什麼區別,幾乎達到了以假亂真的程度。除了犀牛角之外,目前已經有研究團隊在研究如何合成象牙、穿山甲鱗片等野生動物市場上較受歡迎的產品。

如果這些人工合成物最終能夠穩定地流入市場代替真正的天然產品,那麼很多野生動物的性命都能保住。但也有消費專家表示,消費者也並非都看不出產品的真假,這種方法是否能夠挽救一些瀕危物種,還需要時間來驗證。

相關焦點

  • 2月份禁食野生動物以來,64種在養野生動物,12月底前停止養殖
    今年2月份,國家通過了《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決定要求,在原有法律禁止食用的野生動物的基礎上,全面禁止食用「國家保護的有重要生態、科學、社會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以及其他陸生野生動物,包括人工繁育、人工飼養的陸生野生動物
  • 官宣:19種野生動物,允許養殖用於藥用
    2、對64種在養禁食野生動物確定了分類管理範圍。 3、對45種野生動物,停止養殖禁食。對附件類別一所列45種野生動物,要積極引導有關養殖戶在2020年12月底前停止養殖活動,並按有關規定完成處置工作。確需適量保留種源用於科學研究等非食用性目的的,要充分論證工作方案的可行性,並嚴格履行相關手續。
  • 調查| 野生養殖動物,到底誰上了黑名單?
    天上飛的,路上跑的,水裡遊的,陸生、水生野生動物太多了。那麼,兩棲動物歸陸生還是水生?能不能養殖?哪些能養殖?專家介紹,兩棲動物由魚類進化而來,常見的兩棲動物有青蛙、雨蛙、樹蛙、蟾蜍、大鯢、小鯢、蠑螈等,長期的物種進化使兩棲動物既能活躍在陸地上,又能遊動於水中,兩棲動物有交叉,水生、陸生都有兩棲野生動物。
  • 禁食的野生動物名單公布了 魚類、養殖龜鱉除外
    ,其中包括農民養殖的野生動物。據了解,全國人大通過的這個條例大概可分為以下三點:第一點,強調與野生動物相關的交易、運輸、獵殺、販賣、食用都是非法的;第二點,全面禁止捕殺和食用陸生野生動物,包括之前取得合格文件的野生動物養殖業也要被禁止,目前已經開展養殖的野生陸生動物如鵪鶉、林蛙、蠍子、蜈蚣等也都受到相應的制約;第三點,制定相對應的法律條文,增加相關部門的執法力度,將有關野生動物的交易活動一鍋端。
  • 人工繁育野生動物走到盡頭 千億「灰色產業」如何轉型
    《中國野生動物養殖產業可持續發展戰略研究報告》(中國工程院諮詢研究項目,2017年)介紹,目前,我國各地人工飼養繁殖的野生動物種類多達幾百種,龜鱉類、毛皮動物、蛇類、鹿類、鱷魚類、蛙類等養殖業已形成集約化生產。一場毛皮服裝藝術節上,模特們在走秀。
  • ...蝙蝠100萬隻,10餘種藥用動物滅絕,國家擬百億買斷野生動物養殖業?
    數據顯示,中國人這兩年大概食用了100萬隻穿山甲,它也成為世界上走私最多的哺乳動物2. 2020 年「兩會」關於修訂《野生動物保護法》的提案,被認為與以前真的不一樣,它是中國政府首次承諾從民間全面收購野生動物育種能力,從源頭上控制野生動物養殖3. 野生動物交易之所以無法禁絕,就是因為有合法的商業運營許可證存在,從而衍生出倒賣非法野生動物的利益鏈條。
  • 廣西、江西引導野生動物人工繁育,國家林草局明確三種處置措施
    廣西加緊引導野生動物人工繁育轉型轉產農業農村部日前制定《國家畜禽遺傳資源目錄(徵求意見稿)》,意味著哪些動物能養殖食用將有官方定論。廣西作為全國野生動物人工繁育重點省區,當地林業部門10日回應「竹鼠、蛇類等特種養殖怎麼辦」稱,正研究解決野生動物人工繁育產業轉產、關閉、綜合利用及補償等措施,加緊制訂相關配套政策,有序引導從業者轉型、轉產。
  • 蝙蝠不能吃,野生動物不能吃,那海鮮算野生動物嗎?能吃嗎?
    國際上對野生動物(Wildlife)的定義是:所有非經人工飼養而生活於自然環境下的各種動物。學界給野生動物的界定為:凡生存在天然自由狀態下,或者來源於天然自由狀態的雖然已經短期馴養但還沒有產生進化變異的各種動物。所以我們四川成都熊貓基地培育的熊貓、中東富豪愛養的豹子,即便目前有人工馴養、繁殖的,它們也依舊算野生動物。
  • 明確33種家養畜禽其他野生動物禁食
    (東楚晚報記者 黃醒塵)6月5日,市政府召開了「以食用為目的的陸生野生動物養殖企業(戶)退出處置工作」推進會,明確了合法野生動物養殖經營戶退出養殖的處置原則、補償政策、野生動物處置方法等內容,並要求我市在今年7月底前完成退出處置工作。
  • 瀕危野生動物網上叫賣 養殖野生動物當心觸犯法律
    瀕危野生動物網上叫賣 養殖野生動物當心觸犯法律金羊網  作者:李煥坤 何偉傑 馬漢青  2018-05-17 金羊網記者 李煥坤 何偉傑5月13日,廣州市白雲區同和街道一小區內發現了國家一級保護動物蜂猴,引起市民關注。
  • 野生動物全面禁食後,養殖戶的路在何方,哪些動物可以繼續養殖?
    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了關於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確立了全面禁止食用野生動物的制度。廣大野生動物養殖戶對此十分關心。他們下一步怎麼辦?是否還能繼續養殖? 全國人大常委會及時明確全面禁止食用野生動物,嚴厲打擊非法野生動物交易。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各地加強野生動物管控和疫源疫病監測防控。
  • 人工繁育野生動物之爭:禁不禁、禁哪些、怎麼禁
    據王兆久介紹,目前整個漢壽縣有600家甲魚養殖戶,存量甲魚有1000多萬斤,每年要消耗飼料8000多噸。等到四五月份,養殖戶就要開始大量投餵飼料,如果一直無法明確甲魚是否會被禁食、人工養殖是否可以繼續,漢壽的甲魚養殖將會遭受無法想像的巨大打擊。
  • 這16種動物可正常養殖交易和食用
    禁止野生動物交易,林草部門怎麼做?9月17日,雲南省林業和草原局黨組成員、副局長王衛斌率隊做客「金色熱線」,解答網友關注的熱點問題。雲南省林草局官網圖針對備受關注的野生動物交易,省林草局相關負責人明確,目前,已對全省61種食用野生動物制定了分類管理措施。梅花鹿、棘胸蛙等16種動物目前已按照畜禽和水生野生動物進行管理,不納入野生動物管理。
  • 永豐縣三個百分百全面完成人工繁育野生動物補償處置
    2020年,永豐縣全力抓好封存隔離、政策制定、補償處理、轉產轉型等重點工作,綜合處置率100%、兌付率100%、滿意率100%,三個百分百全面完成人工繁育野生動物補償處置。2020年2月24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六次會議表決通過了關於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6月5日,江西在全國率先出臺4份省級配套文件,對如何處置存欄野生動物、扶持養殖企業轉型轉產明確了方向和推進時間表。永豐縣加快研究制定相關政策措施,妥善處置人工繁育野生動物轉產轉型問題。
  • 到底哪些養殖的野生動物不能吃?這個最近發布的通知很明確
    但到底哪些人工飼養的野生動物不能吃呢?許多人對此並不是很清楚。近日發布的《國家林業和草原局關於規範禁食野生動物分類管理範圍的通知》,對此有了明確的規定,野生動物養殖、經營者以及廣大民眾,都值得看一看。野生動物:松鼠重磅出擊: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不少人信奉「野味進補」的錯誤觀念,我國民間自古就有吃野生動物的習慣
  • 禁食野生動物後的疑問:到底都有哪些動物不能吃?
    野生動物能「治病養生」的說法也沒科學根據,反倒是「致病」的例子比比皆是。 受法律保護的野生動物有哪些? 《野生動物保護法》規定保護的野生動物,是指珍貴、瀕危的陸生、水生野生動物和有重要生態、科學、社會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
  • 禁食野生動物到底「卡」在哪兒?
    多位國內知名學者為此建言:應擴大禁食野生動物範圍,把公共衛生安全風險的考量納入野生動物保護法規中去。立法擴大野生動物禁食範圍成為學界共識資料顯示,當今78%的人類新發傳染病與野生動物有關。目前實施的《野生動物保護法》第三十條中有明確的「禁食」規定。
  • 湖州市野生動物人工繁育場所安全防護守則及常見消毒方法
    2 適當降低野生動物養殖密度,有條件的可分籠飼養;增加養殖場空氣流通。 4 做好野生動物排洩物的消毒與集中處理。
  • 野生動物的利用豈能一禁了之?
    但從長遠看,《決定》影響範圍、對野生動物養殖企業、野生動物交易市場等有著破壞性影響。《決定》的出臺,可以短期性控制住「野生動物」的交易、濫食情況,但如何能從科學的角度去規範動物的交易與利用,才是在疫情之後最要解決的東西。首先,要明確什麼是「野生動物」!
  • 人工繁育野生動物被禁食,蛇和蛙還能吃嗎?
    3月2日,廣州市人大徵求《廣州市禁止濫食野生動物規定(草案徵求意見稿)》,其中明確禁食野外環境中自然生長繁殖的陸生野生動物和人工繁育、人工飼養的陸生野生動物,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以食用為目的人工繁育、飼養禁止食用的野生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