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真,這是最美的詞。小時候,我們想偽裝成熟,長大了我們想回歸天真。天:指的是天然。真:就是發自內心的,沒有任何做作和虛偽。所以,天真指的是與生俱來的那種特性,沒有任何汙染的純潔。
這兩天的天氣漸漸暖和了,下樓看到小孩子們踏著滑板車,從身邊一個一個地飛馳而過,一輛接一輛。他們相互之間也並不打招呼,但相遇了,就會大笑,完全不知道笑點在哪裡,這也許就是最發自內心的喜悅和歡暢吧。
這時,我不禁在想:古時的孩子們沒有這些現代的玩具,他們在玩什麼呢?在古詩裡,我們一起來找找看。
《村居》清代:高鼎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
這是農曆二月時孩子們最常玩的遊戲,在一片春風當中,搖曳的楊柳輕撫河堤。早早放學的孩子們在綠草剛剛發芽,小鳥歡唱的早春,趕忙趁著春風把風箏放上天空。
到了油菜花盛放的季節,小孩子就有了新的遊樂項目:追蝴蝶
《宿新市徐公店》宋代:楊萬裡籬落疏疏一徑深,樹頭花落未成陰。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
這是一幅非常有畫面感的詩,在小徑旁邊是莊戶人家扎的籬笆牆。樹上的花朵已經落了,綠葉還沒有長得十分茂密。有一個小孩子奔跑著去追逐一隻黃色的蝴蝶,那隻蝴蝶飛入盛開的油菜花當中,頓時就失去了蹤跡。
小孩兒有時並不覺得自己是小孩兒,他們總是一本正經地裝成大人的模樣,那份認真正是可愛的地方,逗得大人們哈哈大笑
《幼女詞》唐代:施肩吾幼女才六歲,未知巧與拙。向夜在堂前,學人拜新月。
唐代詩人施肩吾有個可愛的小女兒,她曾不止一次出現在施肩吾的詩中。「姊妹無多兄弟少,舉家鍾愛年最小。」是說全家都愛這個最小的孩子。
在這首《幼女詞》當中,這個小女孩才剛剛6歲,常常會「弄巧成拙」。夜晚的時候在堂前,一本正經地學著大人在拜新月。
要知道,拜新月是七夕的時候,唐朝的婦女們祈求月老,給她們好姻緣的一種祈福祭拜。可愛的6歲女孩子顯然不明就裡,就學著大人的樣子煞有其事地在對月遙拜了。真可愛。
當然,還有很多懂事的孩子,知道父母的辛苦,小小的年紀就開始學著做農活了。
《夏日田園雜興·其七》宋代:範成大晝出耘田夜績麻,村莊兒女各當家。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
農戶人家,早上出去耕田,晚上回來搓麻繩。無論男女都有自己適合的事情做。小孩還不懂得怎麼去耕田,如何去織麻,也學著大人的樣子在桑樹的陰涼下學著種瓜。
《牧童詩》宋代:黃庭堅騎牛遠遠過前村,短笛橫吹隔隴聞。多少長安名利客,機關用盡不如君。
如果說以上的所有詩都是純粹的描述孩子的童真,那麼這首詩就是因為看到了牧童的悠然自得引發的關於人生的思考。
遠遠的看到一個牧童騎著牛走過前面的山村,他一邊走著,一邊用橫笛吹走這曲子,那曲子我隔著田壟都聽到了。唉,有多少在長安削尖了腦袋追求名利的人,他們費盡心機活得還不如這個牧童瀟灑呢!
小時候,我們許願,想要成為了不起的人,想要掙很多很多錢,想要成就了不起的事業。
但其實,真正能夠青史留名的沒有幾個,大多數的人還是平凡地過了一生,而且不快樂。也許像孩子一樣,簡單一點,也許我們就會快樂很多!
感謝品讀,你的留言和評論對我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