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好!我是一位小學語文老師。每天我都會分享一些語文學習的方法和技巧。在這個同步課堂這個小欄目中,我會同步在學校的進度,歸納整理重要的知識點,乾貨滿滿。希望這裡可以成為大家語文學習的沃土,從此愛上語文學習。
第一首古詩《池上》,這首詩是唐代詩人白居易的作品,這首詩描繪了小娃偷採白蓮的情景,全詩細膩傳神,頗有趣味。前兩句寫一個小娃娃撐著小船,偷偷採了白蓮蓬;後兩句寫他不懂藏匿蹤跡,悠然撐船回來,身後浮萍分開,暴露了他的蹤跡。詩人用質樸的語言,白描的手法,把小孩兒的天真無邪形象刻畫得栩栩如生,表現了童心的可愛。詩句語言比較通俗,適合小學生誦讀。
第二首古詩《小池》,作者是南宋詩人楊萬裡。這首古詩通過對細流、樹陰、水面、小荷、蜻蜓等這些景物的描寫,形象的勾畫了一副初夏風景畫,這樣就可以讓孩子在古詩中初步的感受夏天的美麗景色。
一年級下學期的學生,生活潑可愛,樂於讀書,求知慾強。對於閱讀已經產生了興趣,家長更是注重孩子的古詩學習,所以在閱讀中體味古詩內容的優美,並結合詩文的語言環境學習生字變得尤為重要。
01識字
運用多種方法識字。
①利用加一加的方法識字,用聲旁加形旁的方法識記生字並幫助理解。
②結合圖片、聯繫生活實際進行識記。
③藉助生活經驗組詞進行復現和識記。
④字理識字。
02寫字
採用分類的策略指導寫字。
①「首、無」都是獨體字,「首」的第三筆最長。「首」字的甲骨文像長著頭髮的人頭,本義指頭。可組詞為「首先、首長」。點、撇短而小,位於豎中線兩側,首橫長且直,橫畫上下對正。下方「自」的中間兩條短橫不能碰到右邊的豎。
②「無」的第一橫短,第二橫長。
③「採、尖、角」都是上下結構的字,要上下對齊,寫得上窄下寬。
④「愛」是上中下結構的字,可以讓學生通過觀察上中下各個部件的寬窄來把握字的書寫位置。範寫時可以邊書寫邊念順口溜——張開手擁抱朋友。
⑤「樹」是第一個要求寫的左中右結構的字。可以讓學生先觀察左中右各部件的位置,做到「兩邊高,中間低,三個部件要靠緊」,再觀察部件間的穿插避讓。最後要提醒學生,獨體字變成部件後,筆畫要有變化。
03朗讀
古詩的朗讀要體現層次性:初讀環節可讓學生藉助拼音讀準字音,讀通詩句,正確斷句,讀出古詩的節奏;再讀時要結合插圖,尋找詩中描繪的景物,圖文對照,感受畫面,大致了解古詩所描繪的景象;最後要通過多種形式的誦讀,背誦積累古詩。
對課文中的重點句段,要在朗讀的基礎上進行理解,在理解的基礎上指導朗讀。通過反覆朗讀,讓畫面呈現在學生頭腦中,讓情感通過朗讀表現出來。
04運用
在學生熟讀詩句的基礎上,對照課文插圖,幫助學生了解古詩大意,同時聯繫生活實際讀懂詩中「偷、藏、惜、愛」等關鍵詞語的意思,感受詩中蘊含的情趣。
今天學習的內容只是大自然中的一個非常非常小的部分,大自然中還有很多美麗的景色呢。這些美景正等待著大家去發現,去觀賞,去讚美。當然,大自然更期待你們去愛護。只有懂得愛護,美景才會越來越美,越來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