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編小學語文四年級下冊教科書編排思路與教學建議

2020-12-24 王老師小學教學資源店

統編小學語文四年級下冊教科書編排思路與教學建議

摘要:統編小學語文四年級下冊教科書第一、四、七、八單元的編排思路如下:引導 學生感受人物品質,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引導學生藉助關鍵語句,初步體會課文表達 的思想感情;引導學生在閱讀中學習表達;培養學生根據童話特點閱讀童話的能力。

關鍵詞:統編教科書;四年級下冊;編排思路

小學語文四年級下冊教科書的結構體系以 及習作、口語交際、綜合性學習和部分閱讀單元 的編排特點,已在《統編小學語文四年級教科書 編排思路與教學建議》(《小學語文》雜誌2019 年第7—8期)一文中進行了介紹。為免重複, 本文僅介紹其餘幾個閱讀單元,即第一、四、七、八單元的編排思路,提出一些教學建議。

(一)引導學生感受人物品質,落實 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教科書第七單元以「人物品質」為主題,編排了《古詩三首》《文言文二則》《「諾曼第 號」遇難記》《黃繼光》四篇課文,旨在引導學生感受課文中人物的品質,如哈爾威船長的忠於職守、黃繼光的勇於犧牲,藉此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

需要注意的是,不要把本單元的課上成思想政治課,直接向學生灌輸人物的品質,而要抓住本單元的語文要素,引導學生從語言、動作等描寫中感受人物品質。這樣,一方面對學生的閱讀技能進行了訓練,凸顯了語文課的特點;另一方面,有助於學生通過具體的描寫 深入感受人物品質,而不只是知道「忠於職守」「勇於犧牲」這樣的抽象概念。

還需要強調的是,統編教科書古詩文的編 排主要考慮與單元人文主題相匹配,也就是說古詩文往往只體現單元人文主題,並不體現語文要素。所以,教學時不要生拉硬拽,強行用語文要素去套古詩文。如,教學本單元的古詩文時,就有老師硬去找哪裡是語言描寫,哪裡是動作描寫,非常彆扭,根本解釋不通。這就是強行用語文要素去套造成的結果。

本單元落實語文要素的兩篇課文《「諾曼第號」遇難記》和《黃繼光》,一篇是虛構的小說,一篇是根據新聞報導改寫的帶有文學色彩的記敘文。那麼,文體不同,在落實語文要素時有什麼不同嗎?其實,在這個單元不必糾結文體的差異。現在對文體的區別強調得比較多,但不同文體之間也有共通的地方。夏丏尊先生和葉聖陶先生編寫的《國文百八課》第三冊第 一課《記敘文與小說》就對二者的關係做了說 明:「小說就是記敘文。凡是關於記敘文的各種法則,在小說方面都適用,但是小說究竟和記敘文有分別。」「據實記錄的記敘文以記敘為目的,只要把現成事物告訴人家,沒有錯誤,沒有遺漏,就完事了。出於創造的小說卻以表出作者所看出來的一點意義為目的,而記敘只是它的手段。這是記敘文和小說的分別。」[1]正是因為小說和記敘文有共通的地方,我們才能見到「把小說當成複雜的記敘文去學,從中選取範例,訓練記敘的基本功」[2]的主張。那麼,就本單元的這個語文要素而言,就是閱讀小說和記敘文共通的一個要素,因為小說和記敘文都會通過語言、動作等描寫去表現人物品質。

(二)引導學生藉助關鍵語句,初步體會課文表達的思想感情

三年級和四年級上冊主要引導學生理解課文的意思、內容,到了四年級下冊則更進一步,開始要求學生體會課文表達的思想感情。關於 「體會課文表達的思想感情」這個訓練點,統編教科書做了比較系統的安排。

通過分析這些語文要素以及相應的《交流平臺》,我們會發現教科書從「通過什麼體會」 和「體會到什麼程度」兩個方面對這一訓練點 進行了安排。在「通過什麼體會」方面,從四 年級下冊的「關鍵語句」,到五年級上冊的「背 景資料」「場景、細節」,再到五年級下冊的 「綜合運用」,難度在不斷加大。「抓住關鍵語句」是課文中有外顯的表達思想感情的語句, 抓住這些語句就能體會課文表達的思想感情; 「結合資料」則需要查閱資料,並實現資料內容和課文內容的有效對接,才能更好地體會課文表達的思想感情;「通過場景、細節」則要沉浸其中,仔細品味;「綜合運用」就是要根據文章 的特點,靈活運用上述方法體會課文表達的思想感情。在「體會到什麼程度」方面,四年級 下冊是「初步體會」,到了五年級就不再是「初 步體會」了,要求體會得深入一些。為此,教科書給出了「深入體會」的方法,如「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把自己想像成文中的主人公,進行換位感受」。

下面,我們看看四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的編排。這個單元編排了《鄉下人家》和《天窗》 兩篇精讀課文,都通過「泡泡」提示了課文的關鍵語句。如果只是引導學生藉助「泡泡」提示的關鍵語句去體會思想感情的話,這樣的學習是不具有遷移性的。更重要的是,要讓學生學會判斷怎樣的語句是關鍵語句,這樣學生才能在自主閱讀時,藉助關鍵語句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教師可以先通過「泡泡」的提示讓學生知道關鍵語句往往出現在文章的結尾, 往往是文章中反覆出現的語句;然後,引導學生驗證這些語句表達的思想感情,是否與全文表達的思想感情契合。因為文章結尾的語句、反覆出現的語句並不一定就是能表達文章思想感情的語句。如果這些語句表達的思想感情與全文表達的思想感情是契合的,那它們就是關鍵語句,再讀文章時可以藉助它們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兩篇精讀課文後面編排了略讀課文《三月桃花水》,可讓學生運用學到的方法,自主判斷哪些語句是關鍵語句,再藉助關鍵語句體會課文表達的思想感情。

就體會課文表達的思想感情而言,本單元課文表達的都是對鄉村生活的喜愛和讚美。城市孩子對鄉村生活是比較陌生的,要從中體會到樂趣並不容易。在教學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想像課文描述的畫面,設身處地地進行體會,但要求也不必過高,因為本單元只要求「初步體會」。

(三)引導學生在閱讀中學習表達

第四單元以「動物朋友」為主題,編排了老舍的《貓》《母雞》和豐子愷的《白鵝》三篇課文,語文要素是「體會作家是如何表達對動物的感情的」,引導學生從閱讀中學表達。

統編小學語文教科書編排的習作單元中的精讀課文,也是要引導學生從閱讀中學表達,但我們並沒有把第四單元視為習作單元,那麼這個單元與習作單元有什麼不同呢?

首先,這個單元除了要體會作者表達感情的方法,還要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家對動物 的感情,也就是說體會表達方法和理解課文內容都是教學目標,所以課後題既有指向體會表達方法的,又有指向理解課文內容的。習作單元雖然也要理解課文內容,但理解課文內容是為了體會表達方法,也就是說體會表達方法是目標,理解課文內容是為體會表達方法服務的,對課文內容只作必要的理解,一些與體會表達 方法關係不大的內容,不必做過高的理解上的要求。從習作單元精讀課文的課後題來看,也主要是指向體會表達方法的。

其次,習作單元是集中學習某種具體的表達方法,並要求學生在習作實踐中進行運用。例如,本冊教科書的習作單元就是學習按一定 順序寫景物的方法,並對此加以運用。而第四單元要求學生體會的表達方法是很寬泛的,既可以是對宏觀的篇章結構的體會,也可以是對中觀的構段方式的體會,還可以是對微觀的某個詞語的使用的體會。正因為很寬泛,所以教學時不必限制學生,可在學生充分交流的基礎上進行歸納、梳理。而且,對這些表達方法並不要求學生一定要運用到單元習作中。教科書 只從中選取了一些這個階段的學生能夠運用的方法,引導學生在小練筆中運用,或提示學生可以運用到習作中。例如,《貓》課後的小練筆引導學生仿照課文的表達表現矛盾的內容;《交流平臺》提示學生說話和習作時,可以嘗試運用「明貶實褒」的表達方法。

另外,本單元的編排還有一個特點,就是 通過比較閱讀的方式豐富學生對表達方法的體會。因為如果只是讓學生孤立地體會某篇課文的表達方法的話,他們不一定能發現課文豐富的表達方法,但在比較中就容易看出來了。教科書對此做了有層次、有梯度的編排。我們先把相關的課後題放到一起看一看。

我們再從下面表格中的維度來分析這三道課後題。

從上表可以看出,教科書的編排希望學生體會到無論是不同作家的作品,還是同一個作家的作品,在表達上都有相同和不同之處。從作品的篇幅上看,教科書的編排從篇章和片段的比較走向篇章和篇章的比較。從比較的要求看,引導學生從感性認識走向比較理性的認識。因為《貓》這一課只要求學生對不同的表達方法有一個感性認識,要求不高,所以安排的是精讀課文和閱讀連結之間的比較。到了《母雞》這一課,因為是第一次要求學生比較理性地認識兩篇文章表達上的相同和不同,所以安排了兩篇精讀課文的比較,便於老師指導。《白鵝》一課安排精讀課文和閱讀連結之間的比較,是想讓教學由扶到放,學生在《母雞》一課的學習基礎上能自主進行比較,得出比較理性的認識。

(四)培養學生根據童話特點閱讀 童話的能力

第八單元是童話單元。三年級上冊第三單元也是一個童話單元,那麼本冊的童話單元相對於三年級上冊的童話單元有哪些發展呢?

先從語文要素看。本冊童話單元的要素,不僅要求學生感受童話奇妙的想像,還要求學生進一步體會人物真善美的形象。相對於三年級上冊只要求感受豐富的想像而言,要求提高了。需要注意的是,這裡的「真善美」是一個很寬泛的說法,沒有必要把真、善和美與課文中的人物一一對應起來,說某個人物是真,某個人物是善,某個人物是美。這樣的話會有爭議,因為真和善都可以說是美的。更重要的是要引導學生通過語言文字感受人物具體的形象。那麼,為什麼教科書不直接把這個要素表述為 「體會人物形象」,而要加上「真善美」呢?網上曾經有一個關於《海的女兒》的輿論:有學生家長認為小人魚為了一個只看過一眼的男人而付出生命是不值得的,童話的價值導向存在問題,不應該把這樣的價值觀傳遞給孩子,所以不該讓孩子讀《海的女兒》。這是不顧文體特點進行閱讀而得出的結論。童話,或者說文學,本來是超越功利,引導人們向上向善的,不能用實用、功利的價值尺度去衡量。語文教學應該引導學生進行比較專業的閱讀,加上「真善美」三個字正是為了凸顯文體特點,引導學生根據童話的特點讀童話。

再從選文看。本冊童話單元編排的都是經典作品,都是名家名篇,《巨人的花園》和《海的女兒》還是名譯本。另外,本單元的《寶葫蘆的秘密》和《海的女兒》是從原作中節選出來的。《寶葫蘆的秘密》節選自《寶葫蘆的秘密》這本書,是原書中的第一章,故事情節相對完整。但在原書中,王葆的形象後來發生了很大變化,課文中的王葆形象是不完整的。為了給學生一個正確、全面的認識,避免讓學生誤以為王葆就是課文中的形象,教科書專門編排了一道引導學生閱讀整本書的選做題,因為是選做,學生不一定都會去讀整本書,所以在題幹中又簡要介紹了王葆後來的變化。在教學時,教師可以讓學生讀讀選做題,通過題幹了解王葆的變化,至於是否閱讀整本書,不做硬性要求。課文《海的女兒》節選自《海的女兒》這篇童話,是原作的結尾部分,也是最精彩的 部分。小人魚的形象在原作中是一以貫之的,沒有發生變化,所以學生讀這篇課文時不會對人物形象產生誤解。他們的困惑主要是沒有讀前面的內容而對故事情節的困惑,所以教科書的閱讀提示要求先聽老師講前面的內容,再讀課文。

參考文獻:

[1]夏丏尊.葉紹鈞.國文百八課[M].北京:生 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8:353-354.

[2]饒傑騰.近現代中學語文教育的發展[M].廣州: 廣東教育出版社,2008:242.

(責任編輯:李紅梅)

本刊參考文獻規範格式

一、普通圖書(包括教材)

[序號]主要責任者.文獻題名[M].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頁碼(當整體引用時不注).例:

[1]課程教材研究所小學語文課程教材研究開發中心.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101.

二、標準

[序號]主要責任者.文獻題名[s].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頁碼.例:

[2]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

版社, 2012 :22-23.

三、期刊文章

[序號]主要責任者.文獻題名[J]. 刊名,年,卷(期):起止頁碼.例:

[3]廖哲勳.貫徹科學發展觀深化基礎教育課程改革[J]課程.教材.教法,2008 28(7):

22-27.

四、報紙文章

[序號]主要責任者.文獻題名[n].報紙名,出版日期(版次).例:

[4]溫儒敏.守住並發揚重視教學的好傳統[N].中國教育報,2008-11-20(11).

五、論文集析出文獻

[序號]析出文獻主要責任者.析出文獻題名[文獻分類標誌]/原文獻主要責任者.原文獻題名.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頁碼.例

[5]葉聖陶.關於探討教材教法的幾點想法[C]/課程教材研究所.教材制度沿革篇(上冊).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 377-378.

相關焦點

  • 幫助教師用好統編小學語文教科書
    本報訊(通訊員 劉璇 嶽小龍) 正值全國教育系統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給人民教育出版社老同志回信的重要精神之際,由人民教育出版社課程教材研究所主辦的「第二屆全國統編小學語文教科書優質課觀摩交流活動
  • 「第二屆全國統編小學語文教科書優質課觀摩交流活動」召開
    日前,由人民教育出版社課程教材研究所主辦的「第二屆全國統編小學語文教科書優質課觀摩交流活動」於12月5日至6日在福建省廈門市舉辦。本次活動主題是「長課文和難課文的有效教學」,活動採用說課觀摩展示和交流研討的形式,通過全面解讀統編小學語文教科書中長課文和難課文的編排理念和核心內容,立體呈現相關優秀課例,幫助廣大教師準確把握教學重點和難點。
  • 「第二屆全國統編小學語文教科書優質課觀摩交流活動」圓滿召開
    由人民教育出版社課程教材研究所主辦的「第二屆全國統編小學語文教科書優質課觀摩交流活動」於12月5日至6日在福建省廈門市舉辦。本次活動主題是「長課文和難課文的有效教學」,活動採用說課觀摩展示和交流研討的形式,通過全面解讀統編小學語文教科書中長課文和難課文的編排理念和核心內容,立體呈現相關優秀課例,幫助廣大教師準確把握教學重點和難點。來自雲南、新疆、江蘇、安徽、湖南、廣東、福建、北京、浙江的9位教師,先後就統編小學語文教科書中最具代表性的長課文、難課文進行了說課展示。
  • 統編版小學語文教材識字教學原則與策略
    [1] 「識字、寫字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是第一學段的教學重點,也是貫穿整個義務教育階段的重要教學內容。」[2]識字量的多少,直接影響學生的閱讀能力。統編語文教材(以下簡稱教材)在課文中對生字詞的數量並沒有明確的限制,字詞的梯度比較大,主要強調教學識字方法和學生自主識字。本文希望通過梳理統編語文教材識字的編排,為「三區三州」語文教師有效進行識字教學提供支撐。
  • 小學語文教師使用統編新教材,一定要注意這3個問題!
    「 用好統編小學語文教科書的關鍵,是教師教學觀念的改變。聽聽統編小學語文教科書執行主編陳先雲怎麼說。 」
  • 部編版一年級下冊語文課課練,搭配線上教學正合適,建議收藏好!
    部編版一年級下冊語文課課練,搭配線上教學正合適,建議收藏好!小學低年級是孩子語文打基礎的重要階段,小學基礎牢固與否直接決定孩子所就讀中學的質量高低。因此,學霸老師提醒一句,在低年級階段,我們作為家長就要務必重視孩子小學階段的學習。一年級下冊現階段是最特殊的時期,孩子需要學會適應線上學習生活,慢慢培養學習的意識和良好的學習習慣。除了要適用現階段的學習之外,一年級的知識重點也不能納下。
  • 【我讀統編教科書】構建多維支架,紀實觀察所得 ——以統編教材四...
    寫作能力是語文素養的綜合體現,為了讓學生更樂於表達,體驗書面表達的成就感,增強習作的自信心,在教學四年級上冊習作時,就可以從多個維度的動態支架,幫助學生跨越隔離帶讓口語表達向書面表達順利過渡,從而引導學生快樂書寫,表達真情實感。下面以四年級上冊習作《寫觀察日記》為例,談習作教學中通過多維動態支架的構建,幫助學生紀實觀察所得的教學方法。
  • 依託統編語文教材有效開展閱讀教學實踐
    今年秋季,部分原來使用漢語教材的民族地區開始使用統編初中語文教材。我們建議教師放下包袱,積極尋找對策,輕裝前進,有效推進課堂教學。本文擬就語文教學重中之重的閱讀教學,談談統編教材的編寫思路以及如何在課堂教學中有效實施。了解雙線組元結構,落實立德樹人教育,把握課堂教學的「基本口糧」教材以單元為單位進行組織,由梁啓超在20世紀20年代提出的「分組教學」發端而來。
  • 八大特級教師工作室「南京論劍」,一場統編專家經典的報告
    特級教師胡紅工作室的王旻鳶老師為我們帶來了統編四年級下冊的《囊螢夜讀》。課堂上,書聲琅琅,老師通過逐句朗讀理解,創設情境朗讀體會,感受囊螢夜讀故事的經典。同時課堂上老師藉助「貧」字等,引導學生了解古文字意的古今差異。
  • 八年級語文下冊(部編版)電子課本目錄(義務教育教科書
    八年級語文下冊(部編版)電子課本目錄(義務教育教科書
  • 統編版_二年級語文下冊:語文園地六詞語大全_10個同步生詞 - 小...
    《統編版_二年級語文下冊:語文園地六詞語大全_10個同步生詞 - 小孩子點讀》由[小孩子點讀]APP獨家原創整理並發布,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小學家庭同步輔導專家。
  • 2020人教版四年級下冊語文電子課本(封面目錄+下載入口)
    為保證中小學生「停課不停學」,人教社將2020年春季開學即將使用的義務教育教科書、義務教育教科書(五·四學制)、普通高中教科書、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等出版物的電子版公布在網上,供廣大教師在家備課、網絡教學和學生自主學習等使用。
  • 2020春部編版四年級語文下冊期末測試題附參考答案(選擇題型)
    近幾年的語文考題,有個別地區的出題風格逐漸偏向選擇題。這個題型考察的知識點還是較為豐富,有點類似英語類試題的出題風格。但這樣出題也存在一點不妥,因為小學語文對於生字、詞的書寫,和句子的梳理表達都有一定要求,選擇題為主的試卷,對學生這類能力的考察明顯不足。
  • 9月1日起國家統編教材將啟用 小學語文先認字再學拼音
    2017年秋季學期,全國所有地區小學一年級和初中一年級使用統編教材,2018年覆蓋小學初中一、二年級,2019年所有年級全部使用統編教材。  培養讀書興趣  以前教材編寫普遍是主題單元,此次統編教材採取語文素養和人文精神雙線組織單元的方式來編排。  同時,注重培養學生的讀書興趣。統編教材中,課文數量減少,但衍生閱讀量大增。教學上也改變以往只注重精學精講的方式,精學的同時還要注重默讀、瀏覽、跳讀、猜讀、比較閱讀、整本書閱讀等。
  • 統編版_二年級語文下冊:20、蜘蛛開店詞語大全_6個同步生詞 - 小...
    《統編版_二年級語文下冊:20、蜘蛛開店詞語大全_6個同步生詞 - 小孩子點讀》由[小孩子點讀]APP獨家原創整理並發布,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小學家庭同步輔導專家。
  • ...室課堂教學展示暨全縣統編小學語文習作單元教學研討活動成功舉辦
    >begin-->為探索統編教材小學語文的教學策略與方法,進一步促進骨幹教師快速成長,由縣教研室組織的王桂榮名師工作室課堂教學展示暨全縣統編教材小學語文培訓研討活動在縣城南學校小學報告廳成功舉行。來自各鎮中心學校和縣屬小學語文學科教師參加了此次活動。
  • 小學一年級下冊語文單元試卷全套,先列印練習,讓孩子夯實基礎!
    小學一年級下冊語文單元試卷全套,先列印練習,讓孩子夯實基礎!很多一年級家長都在問我如何輔導孩子進行複習,其實就小學語文學習而言,輔導原本不是一件多麼困難的事情,至於很多家長感到力不從心或者無從下手,其主要的原因還是因為缺乏對於語文複習的經驗。小學一二年級語文學習如何輔導?首先我們要明白,語文教學突出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的綜合訓練,不同教學目標和內容對應相應的教學方法。
  • 「最新」部編版語文二年級下冊第四單元課文原文及部分解讀
    以下是部編版語文二年級下冊第四單元課本拍照圖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人教部編版語文二年級下冊第一單元課文原文及「快樂讀書吧」解讀人教統編版語文二年級下冊第二單元教材及部分內容解讀「最新」部編版語文二年級下冊第三單元課文原文及部分解讀
  • 小學教師整理:二年級語文下冊第16課《雷雨》課文解析
    以下四點建議,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也歡迎大家在評論區討論此話題,需要諮詢的家長也可自行留言,於老師看到後會儘快回復。今天我們一起學習一下小學二年級語文下冊第16課《雷雨》課文解析部分,本課要求:背誦全文,請家長督促孩子背誦。
  • 小學二年級語文下冊第16課《雷雨》字詞解析,全了,建議家長收藏
    今天我們要學習一下二年級語文下冊第16課《雷雨》字詞解析部分,請家長為孩子準備紙和筆,和於老師一起寫一寫吧!小學二年級語文下冊第16課《雷雨》字詞解析,全了,建議家長收藏1、雷「雷」讀音:léi上下結構、共13畫,部首:雨,筆畫順序:橫、點、橫撇/橫鉤、豎、點、點、點、點、豎、橫折、橫、豎、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