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編教材文言文到底該如何教?2020年12月18日,中華附小的金色大廳裡,八大特級教師工作室「南京論劍」!8節優秀教師「好課」,8位特級教師「論劍」!1場統編專家經典報告,近100萬人在線收看了直播,開啟了一段追逐「新經典」的新徵程。
01開幕式
陣容龐大,盛況空前,嘉賓雲集,萬眾矚目。
本次活動主題為「聚焦文言文教學,問道語文要素」。活動當天,盛況空前。建鄴區教育局局長吳坤明,建鄴區教育工委副書記肖大明,全國著名特級教師、教育部新課程標準語文教材審查委員武瓊,全國著名特級教師、南京市基礎教育專家袁浩,語文報社副社長、中華文化促進會兒童文化委員會副主任裴海安,知名教育媒體人、中國教師報編輯部主任康麗,中國教師報「課改中國行」活動執行人楊智偉,建鄴區教師發展中心副校長季慧敏,山東濟寧市任城區第一教育教學研究中心研訓員李娜、劉光芬參加了本次活動。
八大名師工作室領銜人江蘇省特級教師、全國優秀教師李響,江蘇省特級教師、南京市曉莊小學校長金立義,江蘇省特級教師、南京市華山路小學校長劉荃,江蘇省特級教師、南京師範大學附屬中學新城小學校長楊樹亞,南京市語文學科帶頭人、江北新區教育發展中心副主任楊德鑄,江蘇省特級教師、江蘇省人民教育家培養對象中華中學附屬小學校長潘文彬也全程坐鎮。
上午8:30,2020年課改中國行(南京)公益師訓會暨南京市「攀.燈」名師聯盟2020統編教材文言文教學研討會於南京市中華中學附屬小學的金色大廳正式開幕。開幕式由中國教師報社張坤老師主持。
江蘇省特級教師,江蘇省人民教育家培養對象,中華中學附屬小學校長潘文彬致歡迎詞,對到場的嘉賓表示了誠摯的歡迎,向來賓們介紹了近年來學校「問學課堂」的研究成果以及「攀·燈」名師團隊的成立初衷、研究軌跡和目標。
中國教師報編輯部主任康麗緊跟著也發表了講話,她提出在網際網路+的時代,教育人如何高質量深化教育,建設高質量的教育體系是教育改革的核心議題,也是中國教師報關心的話題,希望每位老師都能夠突破自我的局限,勇攀高峰,為教育教學改革添磚加瓦。
最後,建鄴區教育局局長吳坤明向蒞臨活動的各位專家與嘉賓表示熱烈歡迎,並向與會的老師們介紹建鄴教育的成果發展與規劃藍圖,總結了南京市中華中學附屬小學的歷史淵源與辦學卓越成果,並預祝本次活動圓滿成功。
本次活動分兩大會場同時進行,小鵝通、網易等共三個通道全程直播。現場座無虛席,網上觀者如堵,最高峰達到近百萬人同時在線觀看,盛況空前。
02課堂觀摩篇
不同年段,全面展示,聚焦文言,落實要素。
課堂觀摩環節由八個名師工作室分別出一節課,一共八節文言文教學課,涵蓋中高年段每個年級,體現不同年段的文言文教學研究。
第一會場
上場的是特級教師史春妍工作室的章婧老師,她執教的是統編三年級下冊《守株待兔》。章老師憑藉對文本深入到位的解讀以及高超的課堂掌控,帶領學生緊扣關鍵詞句朗讀體會,想想畫面,角色代入,逐步深入文本。學生們隨著老師的引領感受到兔死的巧合和農夫的荒唐,進而領悟到故事背後的內涵。
特級教師胡紅工作室的王旻鳶老師為我們帶來了統編四年級下冊的《囊螢夜讀》。課堂上,書聲琅琅,老師通過逐句朗讀理解,創設情境朗讀體會,感受囊螢夜讀故事的經典。同時課堂上老師藉助「貧」字等,引導學生了解古文字意的古今差異。
特級教師楊樹亞工作室的趙嵐老師執教的是統編五年級下冊《楊氏之子》;趙老師帶領學生從課題入手,引導學生從讀通讀順課文,到讀懂讀熟課文,課堂教學紮實有效,層層遞進。同時老師引導學生藉助注釋相互朗讀課文,聯繫生活理解文言文中的關鍵字詞並生發運用,巧妙而適度。
特級教師潘文彬工作室的時珠平老師帶來的統編六年級上冊《伯牙鼓琴》。以學生的問串起教學,用靈活多樣的形式指導學生讀出文言文的雅趣,感受文言文的魅力。時老師以其自身豐厚的文學素養引領著學生思維的螺旋遞進,給在座老師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第二會場
特級教師劉荃工作室的李靜老師執教三年級上冊《司馬光》。李老師通過多種形式的誦讀感受古代文化的魅力,趣讀為主、疏通文本,以最輕鬆、最高效的閱讀方式,結合圖文、表演和想像來理解課文,明白其中蘊含的道理,讓學生在趣味盎然中愛上小古文。
特級教師李響工作室的李璐老師執教四年級上冊《王戎不取道旁李》,李老師讓學生進入古文的世界,以讀貫穿始終,在誦讀中讓學生邊讀邊理解文意,展開想像,讓學生問學生答,層層推進,激起了學生思維的浪花,學生的學習能力在愉快的探索中得到提升。李璐老師是真正地把課堂還給了學生。
特級教師金立義工作室的劉清嫻老師執教五年級上冊《古人談讀書》。趙老師通過「讀論語」「誦論語」「抄論語」「送論語」將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正確導向貫穿於整個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受到了潛移默化的影響。
江北新區教育發展中心楊德鑄老師執教六年級上冊《書戴嵩畫牛》。楊老師挖掘語言文字,巧妙處理教材,以學生自主探究形式激活學生思維,提升學生的思辨能力。
03龍江秀
吟之誦之,鼓·武中華,唱之和之,大雅中華。
下午的活動在一場生動精美的「龍江秀」中拉開序幕。中華附小的孩子們落落大方,深情款款。首先他們為嘉賓獻上了詩歌朗誦《詩韻金陵》《你是人間的四月天》。接著孩子們展示了中華附小的特色項目——武術表演《鼓·武中華》,同學們個個身懷絕技,剛勁有力,令人精神為之一振。最後的合唱《The moon》給人餘音繞梁之感,堪稱天籟之音,贏得在座嘉賓們的陣陣掌聲。
04沙龍研討
學以聚之,論以辨之,妙語連珠,釋疑解惑。
山高自有客行路,水深自有渡船人。統編教材高度重視文言文教學,但文言文教學無疑是難中之難。如何應對從小學三年級開始就有的文言文;如何掌握正確有效的古詩文教法,提升學生語文素養;如何系統實現文言文教學價值,把握文言文教學尺度;如何激發學生自主學習興趣,讓學生愛上文言文;如何規劃古詩文拓展閱讀等等這些困擾一線老師的問題在名師們的沙龍研討和專題講座都一一給予答惑解疑。
沙龍研討由特級教師楊樹亞主持,參與沙龍的嘉賓除了南京市「攀.燈」聯盟的幾位特級教師金立義、劉荃、李響、潘文彬,還有德高望重的南京市基礎教育專家袁浩和語文報社副社長,中華文化促進會兒童文化委員會副主任裴海安。
江蘇省特級教師劉荃為老師們解讀了統編教材編寫文言文的幾個特點:一是篇數大幅提升,中高年段每個年級都有涉及;二是難易程度適中;三是編排內容貼近兒童,有趣味性;四是人文價值清晰,都有明確的單元歸屬。
文言文對小學生的價值幾何?又在何處呢?江蘇省特級教師金立義認為:首先是培養學生的愛國熱情;其次就是提升學生的思維品質;第三就是塑造人的人格魅力;第四是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
理清了是什麼?為什麼?文言文該如何教?江蘇省特級教師潘文彬給出了具體的路徑:首先就是朗讀,讓學生在不同形式,不同層次的朗讀中去理解、感受、親近文言文,觸摸文言文的特質和溫度。其次就是在讀中展開想像。依據關鍵詞句,給學生提供想像支架。老師少說一點,少問一點,關鍵要激活學生的思維,並明晰年段特點去教。
論壇中特級們也給出了一些基本教學策略,如表演、讀背並重,尤其強調了要關注書後題目要求。
江蘇省特級教師李響則用極富感染力的朗讀現場為大家演繹了如何根據不同的文言文主題內容讀出情趣、理趣、意趣的方法,他認為萬變不離其宗,無論是文言文、古詩詞、現代文,朗讀最終都要做到正確、流利、有感情。
語文報社副社長,中華文化促進會兒童文化委員會副主任裴海安從課程、課本、課堂三方面詳細闡釋了文言文教學的相關問題。他認為文言文可以先從字面上深化內涵,從古文中學習思維,最後落腳點回歸文化,從而讓學生的核心素養得到培養與發展。
全國著名特級教師,南京市基礎教育專家袁浩總結了幾位嘉賓的發言,他提出老師們應首先站在社會和語言發展的高度上考慮文言文教學,其次要站在新時代立德樹人的高度上認識文言文教學,最後就是要站在課程改革的高度上把握文言文教學,為文言文教學的度與法給出了明確的指向。
最後,全國著名特級教師、教育部新課程標準語文教材審查委員武瓊做了《小學文言文教學的建議》的專題講座。武瓊老師認為統編小學語文教材能夠幫助學生最大限度地學習古人的智慧,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講座中,武瓊老師將各個年級課文進行對比,重點講解,闡明了文言文教學中如何閱讀文言文和理解文言文。
05圓滿落幕
南京論劍,圓滿收官,初衷不改,綠水長流。
活動最後,中國教師報「課改中國行」活動執行人楊智偉給八位上課老師頒發證書和感謝狀併合影留念。知名教育媒體人、中國教師報編輯部康麗主任及全國著名特級教師、教育部新課程標準語文教材審查委員武瓊老師共同為潘文彬工作室、李響工作室、劉荃工作室、楊樹亞工作室、史春妍工作室、金立義工作室、胡紅工作室負責人頒發證書和感謝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