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意識是動物報恩本能的一個理性和高級發展階段

2020-12-17 問孝道

孝意識是動物本能,是一種「自然」行為,是在「自然」基礎上的「自覺」行為。

自然是指「天然;非人為的」,也就是說:自然指相對於人主觀意識的客觀存在,也指非人為的本然狀態。自覺則是指內在自我發現、外在創新的自我解放意識,是人類在自然進化中通過內外矛盾關係發展而來的基本屬性,是人的基本人格。

通過「自然」與「自覺」的定義,不難得出這樣的理解:動物本能具有天然性,不帶有「人」的理性特徵;道德(這裡主要指孝)是人類在自然進化中形成的一種特有屬性,是人類的一種自我意識。

下面我們來看看人類是如何形成「自覺」的孝意識?

達爾文進化論認為在自然界中某些動物具有一定的合群性本能,即社會本能,比如:在與同伴的交往中獲得快樂、面對危險發出警報、採取各種方式保護或者幫助同伴等,人類天生具有這種與其他動物區別開來的社會本能,人類道德品行產生的自然根據就存在於這種社會本能中。他說:「種種社會性的本能——而這是人的道德組成的最初的原則——在一些活躍的理智能力和習慣影響的協助之下,自然而然地會引向『你們願意人怎樣待你們,你們也要怎樣待人』這一條金科玉律,而這也就是道德的基礎了。」這些合群性本能,其他動物也具有,為什麼其他動物沒有形成「自覺」呢?回答這一問題的是馬克思,他說:「一當人們自己開始生產他們所必需的生活資料的時候(這一步是他們的肉體組織所決定的),他們就開始把自已和動物區分開來。」

勞動在人類道德產生中起十分重要的作用,就像彭林教授說的那樣:「歸根到底,正是勞動使人成為道德的主體,促成了人的道德需要,例造了道德產生的必要性和動力。生產勞動是道德得以起源的社會基礎和決定因素。」在生產勞動中,人自身的身體結構發生了根本變化,形成了人的手足、大腦和感覺器官。大腦的發育使得人對於外在的東西有了「印象」,長此以往,這種「印象」在量上和質上不斷地積累和提高,人類使產生了最初的識。

人類原始意識產生後,人的「報恩」就不再是一種低級的純粹的條件反射,不再完全是「自然」行為了,而是基於此的「自覺」行為。人類開始意識到:從小都有一個人(母親)在愛護著自己,當遇到危險時,她保護著「我」;當飢餓時,她拿東西給「我」吃;特別是當看到其他小孩的生命誕生於他(她)的母體,自己的生命來源問題也就十分清楚了;等等,這些意識是一種自然和自覺相互交織的情感體驗和情感認知。

如果說動物報恩僅僅源於一種感恩意識,那麼人類報恩既是一種感恩意識,也是一種知恩理性;從報恩方式上看,動物報恩僅僅局限於自己吃飽後把剩餘吃的東西送給報恩對象,人類報恩有理性支配,可能自己沒有吃飽或者餓著肚子,而把食物留給報恩對象;從報恩內容上看,動物報恩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保護安全和留送食物,人類報恩內容遠遠超越了這些內容,比如情感安慰、助人成功、送衣送物、經濟事業、政治文化等。

總之,人從動物中獨立出來,成為一種有理想的動物,人作為天地間最高級別的生物,是有感情有思維的,是理性的存在。《尚書泰哲》上說「惟人,萬物之靈」,說的就是這個道理。隨著人類文明的不斷進步,我們把人類對父母和長形的這種「知恩、感恩和報恩」的獨特情感體驗和行為方式稱為「孝」。由此可見,人類孝意識在從猿到人的進化過程中使開始萌芽了。

相關焦點

  • 冥想,超越本能意識,看破基因不可告人的秘密
    員工與公司為方便大家理解,可以把理性與本能意識的關係,理解為員工與公司的關鍵。其中,員工就是本能意識,公司是理性。這是理解本能與理性這兩者關係的簡單模型,只有理解好這兩者的關係,才有可能讓他們完好合作,從而達到最佳效果,而冥想就是這樣一個工具,它可以幫助我們搞明白本能意識與理性之間的關係,以及他們該如何配合,才能達到最大的效果。
  • 亞里斯多德如何把人的靈魂分為植物的、動物的和理性的三部分?
    亞里斯多德的教育思想主要散見於他的《倫理學》和《政治學》等著作中。亞里斯多德的體、德、智、美和諧發展的教育思想是建立在他的靈魂學說之上的。他把人的靈魂區分為植物的、動物的和理性的3部分。其中植物的靈魂是最低級的,它主要表現在身體部分,指的是身體的營養、生長和發育;動物的靈魂表現人的本能情感和欲望等方面;而理性的靈魂是高級的部分,它主要表現在思維、理解和判斷等方面。與他的靈魂學說相適應,亞里斯多德提出了體、德、智、美和諧發展的教育思想。
  • 本能與進化、恐慌和理性,疫情下的投資思考
    知識和理性對抗動物本能顯然,人體自身的構造,已經越來越不適應自己創造出的世界。平衡這種內外變化差異矛盾的重任,交給了人類最引以為豪的器官:大腦。如果我們人類無法通過加快生老病死,達到肉體上的自然選擇,就只能靠大腦在思維領域進行不斷的自我重生蛻變來跟上變化。
  • 弗洛伊德說:每個人心中都住著一個天使和一個魔鬼
    第三次就是弗洛伊德,他告訴我們,人類其實並沒有那麼理性,和其他普通動物一樣,都是情緒的動物。在西方經歷了文藝復興、啟蒙運動和宗教改革等一系列思想文化運動之後,理性主義成為了西方思想的主流,人是理性的動物,這是人之所以區別於其他物種,一個重要的原因,這是絕大部分當時的思想家的根本信仰,而弗洛伊德之後,「理性人」的觀念遭到了根本的質疑。具體是怎麼質疑的呢?顛覆「理性人」觀念的核心是:無意識。
  • 動物也會營銷自我?話說動物的自我營銷本能
    文/馬梓開相對於各種動物和植物來說,人類是一種超級生物。雖然到目前為止,關於人類的起源仍然有各種各樣不同的說法;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人類的智慧,是各種動物所望塵莫及的。人類的存在,對於各種動物來說,那是一種超級強大的存在,一種無法撼動的存在。人類有情感,有精神,有文化,有知識,有技能,有各種神奇的本領,有超凡的理性。
  • 哀悼無辜生靈:人類因悲憫和理性而高貴,通州郊外,受傷的麻雀
    城市在飛速發展,隨便哪個人也許僅僅睡了一個長覺醒來,一定會吃驚地發現,曾經熟悉的城市已經不再,眼前只有一片陌生。  然而,一隻受傷的麻雀的命運從未改變過;只要強弱存在,如麻雀一樣的弱勢生靈的命運也從未改變過,過去、現在,不知未來會如何。  千百年前,這條郊區的地下通道也許還是一片坑塘,或者一座土崗。
  • 別再抱怨自己為什麼不夠「理性」了,「非理性」才是人類的本能
    李雪琴最近講了這樣一個段子:雙十一她在網上買羽絨服,系統提示再買100減50,那就再買100;系統再提示,再買200減100,那就再買200;系統又說再買500就能減300。「哎呀」,李雪琴說:「那是不是再買100萬就能減50萬了呢?」
  • 動物行為 給人類社會的一個啟示
    動物世界裡,有這麼一個有趣的現象:肉食動物在攻擊一個草食動物時,所有在一起的肉食動物都會圍上去群起而攻之,直到將這個草食動物被徹底拿下、制服。而在一旁的其他許多草食動物,都事不關己,漠不關心,任由肉食動物攻擊那個倒黴的草食動物,似乎在一旁看熱鬧。
  • BEASTARS:擬人化的技巧,以動物的形式講述一個灰色童話!
    首先是故事背景的設置,食肉動物和草食動物共存,但沒有實現平等。作者將大部分精力放在描述草食動物的弱點上。以春為例,她患有兩個副枷鎖。一個是草食動物,另一個是草食動物中的雌性。對於春所謂的本能追求平等,沒有任何意見。
  • 青樓文化是人類文明與其動物本能交匯的產物,人性在此暴露無遺
    ,"青樓文化"主要偏重於文化和形式,是人類文明和人類動物本能交匯的產物,成為了人類文化風光輝煌背後最耀眼的陰暗面,在其面前人性才有最客觀的反映。有了如此之多的規矩和講究,青樓文化才具有強大如斯的生命力,才能形成獨特的文化,更重要的是,青樓女子大部分是高級知識分子,藝術大師,截至明代,青樓文化的主流並非肉體交易,而是藝術、詩詞的發展,肉體交易則作為次要輔助。文人才子經常出入青樓,正是因為看重其才華,達官貴人以及富商則是為了顯示自己的檔次和品味。
  • 動物狂想曲:狼兔關係轉折,揉年糕高能名場面,愛與本能的衝突
    雷格西向小春道歉後,覺醒本能,打倒了獅子。雷格西紅著眼撕咬著獅子的肉,小春看著這樣的雷格西,本能地表現出恐懼,全身都顫抖著。在雷格西伸手想要將小春拉起來時,小春因為恐懼發抖而遲疑了一下,但最後還是選擇相信,握住了雷格西的手。在雷格西的意識中,自己撕咬對手的樣子宛如一個惡魔,但即便是變成這樣,也想要拯救小春,也想要擁抱小春。
  • 動物本能及快樂傳感器
    他認為,電極給那些病人和老鼠帶來的感覺不完全是快樂,而是一種有細微差別的東西——欲望。貝裡奇和其他一些科學家發現,腦啡肽受體不僅分布在多巴胺系統,而且在腦部有著廣泛的分布。貝裡奇相信,他們發現是一種電路系統,腦啡肽是該系統中的遞質,傳導源於本能的快樂。這一電路系統的一部分與多巴胺系統重合,部分腦細胞參與兩個系統的活動。
  • 除了本能動物還有學習和積累經驗的智力
    動物都有學習的能力或通過自身的經驗改變適應行為的能力。動物的本能行為是排除在智力之外的。在測定人的智力水平時,一般總是根據個體的學習成績和解決困難問題的能力來評價其智力的高低,當心理學家比較在系統發展上等級不同的動物的智力時,也採取這種通俗的評價標準。
  • 哈耶克經典作品《致命的自負》:為何人類的理性,有時是致命的?
    比如當我們說「理性」的反面的時候,我們通常會想到「感性」;當我們說「自然的」的反面的時候,我們通常會想到「人為的」。如果「自然的」代表一種動物的本能的話,那麼「人為的」就好比一種經過人為的理性設計的。而實際上,我們大部分時候,生活中介於兩者之間,在生活中,我們很容易受到本能情緒的影響,但是我們的生活也並非完全被設計和計劃出來的。
  • 《星際戰甲》動物本能去哪刷 動物本能速刷地點推薦
    導 讀《星際戰甲》遊戲中動物本能在噩夢任務C輪有15.49%的掉率,該mod可以增加30點尋物雷達和18點偵察雷達,用於給守護、庫伯和庫娃裝備,可以給同伴的主人增加敵人感應和戰利品探測的特殊效果
  • 育兒視角解析《獅子王》:別小瞧「自我意識」發展,關乎孩子一生
    這個故事大家都很熟悉,充滿溫情和感動,而這部動畫片還有著一個令人警醒的教育道理:"自我意識"的發展十分重要。如果小獅子的"自我意識"沒有發展,那麼他就不可能會回到森林,很可能一生就會被蒙在鼓裡不思進取。 接下來,我們從育兒的視角分析電影《獅子王》中,"自我意識"發展的重要意義。
  • 《實踐理性批判》:康德心中的道德法則
    人的道德意識是獨立於感官愉悅的,也不會屈從感官愉悅,獎勵、吸引力、滿足感等等。而人之所以能夠突破生物本能,不受自然界的因果鏈條約束,因為人有自由意志。意志的規定根據,在康德那裡,是理性的實踐應用範疇。一個具有自由意志的存在者就是自己是自己的本體的原因。一個人自身是自己行為的根據,決定人存在、行動的最終原因並不是動物本能、自然規律,而是人的理性自身。
  • 伯利納的「教師發展」五階段論
    20世紀80年代,美國學者伯利納依據專業知識與技能的差異,將教師從新手到專家的發展過程劃分為五個階段:①新手階段剛進入教學領域的教師,主要任務是學習一般的教學原理、教材內容和教學方法等,以熟悉課堂教學的步驟和各類教學情景,獲得初步的教學經驗。
  • 商業帝國的多巴胺計劃,原理是雄性動物和雌性動物的交配本能
    今天是關於一個商業帝國和多巴胺計劃的故事。先給大家普及一個新名詞。(沒錯,關注魏老師,每天增加一個奇怪知識)柯立芝效應。雄性動物交媾之後又立即與新配偶交媾的現象。我替大家搜搜百度百科:研究發現,大多數哺乳動物在交媾之後的一段時間內,即使原有的配偶就在身邊,也不再有性行為,這個階段稱為性不應期。但是,如果在雄性動物交媾之後,重新給它一個新的雌性發情對象,它的不應期會大大縮短,甚至立即又出現交媾行為。
  • 星際戰甲動物本能去哪刷
    18183首頁 星際戰甲動物本能去哪刷 星際戰甲動物本能去哪刷 來源: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