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美國海軍擁有全球數量最多的航母戰鬥群與宙斯盾戰艦,這也讓很多軍迷忽視了美國強大的水下打擊力量。據「海軍情報」網報導,美國海軍正式將第21艘「維吉尼亞」級潛艇命名為「蒙大拿」號。用一艘功率戰艦的名字命名為新式潛艇,足以看出美國海軍對「維吉尼亞」級潛艇的重視程度。
美國海軍史上第一艘「蒙大拿」號戰艦服役於1908年,主要承擔護航和兵力運輸任務,參加過一戰的「蒙大拿」號在1921年退役。彼時的世界頭號海軍強國還是英國,因此「蒙大拿」號也沒有太多亮點之處。時隔百年之後,如今的美國海軍實力今非昔比、僅僅是潛艇部隊來說,美國海軍同時擁有「洛杉磯」級攻擊型核潛艇、「維吉尼亞」級攻擊型核潛艇、「海狼」級攻擊型核潛艇及「俄亥俄」級戰略飛彈核潛艇。這其中,不斷建造和升級改進的只有「維吉尼亞」級攻擊型核潛艇。
作為目前全球最先進的攻擊型核潛艇之一,「維吉尼亞」級可以同時執行近海和遠洋作戰。近十多年來,美國海軍就先後推出「維吉尼亞II」型、「III型」和「IV型」,升級力度非常大。特別是2018年正式服役的「維吉尼亞IV型」,在武器配備上有了進一步升級改造。以「蒙大拿」號來說,原本艇首部位的12聯裝「戰斧」巡航飛彈被取消,設計人員在中間艙段安裝了全新的4組10聯裝發射裝置。單艘「蒙大拿」號一次性能攜帶40枚「戰斧」巡航飛彈,在上千公裡之外實現遠程精準打擊。再加上其攜帶的MK48重型魚雷和「魚叉」反艦飛彈,「蒙大拿」號可以同時執行對地、反艦和反潛作戰任務,僅僅是從攻擊力來說,它的威懾力要遠遠超出昔日的「蒙大拿」號裝甲巡洋艦。
值得一提的是,「維吉尼亞IV型」潛艇的陸續服役,也體現出了美國海軍戰略思維的轉變。在冷戰時期,美國海軍為了抗衡蘇聯核潛艇,專門研製了強大的「海狼」級核潛艇。不過,這款潛艇每艘造價超30億美元,美國海軍也只建造了3艘。在蘇聯解體後,美國海軍急需一批成本更低、性能更全面的攻擊核潛艇,單艘造價20億美元的「維吉尼亞」級就成為最好的替代品。甚至,隨著大量新型「維吉尼亞」級服役,老一代「洛杉磯」級核潛艇也將逐步退出歷史舞臺。(舍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