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戰爭對人類究竟會產生多大的傷害?估計沒有哪個專家能給出正確的數字。但可以肯定,真正的數字是絕對超出想像,除了犧牲人命,消耗物資財產之外,還會留下長久的後遺症,對人類和環境造成不可挽回的傷害。
在法國境內有一片稱為"紅色地帶"的區域,一個多世紀以來,這裡是法國政府禁止入內的禁區,因為看似平靜的外表之下充滿了不可預知的危險。在一個多世紀以前,這裡曾是富饒秀美之地,村民們安居樂業,然而,由於一戰的爆發,這裡成了西線的主要戰場,村民們被迫搬離,而他們這一走,就再也沒能再回到。這裡究竟怎麼了?
▇這是拍攝索姆河戰役時的戰場。滿眼的荒蕪,如同地獄般的景象,仿佛在這片土地上根本不存在生物。
▇雖然拍攝的場所不同,但這裡也是一戰的戰場,凡爾登戰役的戰場,攝於2016年。圖中的戰場遺蹟已長出茂密的樹木和草地,不過,地面上還能看到一個個彈坑,向我們述說著當時炮戰激烈的程度。這裡看似平靜,實則危險重重。
▇一戰當時遺留下來的戰壕。經過一個世紀,周圍已是成片的樹林。這裡以前有著無法想像的戰鬥。
上圖中標註紅色的部分即為法國政府嚴禁入內的"紅色地帶",標註黃色和藍色的部分為相對危險較少的地帶。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軍隊在戰場上留下了數不清的尚未回收的啞彈、毒氣彈等炮彈,除此之外,還有數不清的遺骸。當時的法國政府無法在短時間內全部回收清除,因此用鐵絲網將這些區域封瑣起來,在鐵絲網上掛起了警示牌,禁止人們入內。
▇紅色地帶的鐵絲網,上面的警示牌寫著"軍事管理區,有致命危險"。
在封鎖之後,法國政府繼續派人進行清除作業,但進度緩慢。總之,這片區域過於危險,已不適合居住和進行任何農業活動。而這項措施使得原有的9個村莊就此徹底消失。這些村莊被譽為是"為了法國而消亡的村莊"。具體來說,因為戰鬥,9個村莊的居民受命離開,村莊在戰鬥中被毀壞殆盡。戰爭結束後,由於殘留的炮彈、毒氣,使得原來的地方已不再適合居住,居民們也無法回來重建村莊。
▇原來村莊的遺址,現在這裡已被茂密森林覆蓋,沒人會想到這裡曾有過村莊。
▇區域內有比人還高的毒氣彈,尚未得到妥善處理。這些毒氣彈隨時有洩露的可能。
▇區域內到處是這樣被遺棄的炮彈。
▇該地帶還有許多被扔棄的手榴彈,即使經過了100多年仍有爆炸的危險。
上世紀70年代之前,法國政府雖派人進行清除和回收作業,但多數時候流於表面,並沒有考慮過在回收和清除的過程會不會對該區域的環境造成汙染。實際上,有專家曾經進入紅色地帶,對裡面土壤和水質進行調查和檢測,發現土壤和水源裡的鉛、汞、坤等的有害物質的含量異常超標,這表明,這裡的環境已遭到嚴重汙染。
▇清除人員在對殘餘的炮彈進行引爆處理。實際上,這樣的做法會對環境造成不可估量的破壞。
▇紅色地帶內殘留的鉛制彈丸。鉛不能被微生物分解,滲入土地,成了土壤和水源汙染源之一。研究人員也從在該地帶活動的野生動物體內檢測出遠超出安全值的鉛。
▇地帶內的水源也遭到了遺留彈藥化學物質的滲透汙染。最近幾十年,有捕豬者偷偷進入,但現在已經遭到嚴格禁止。
其實,在紅色地帶進行回收和清除工作是高危作業,不少負責清除工作的人員在作業期間因為吸入毒氣或是炮彈爆炸而死傷,這種情況還不在少數。
▇在紅色地帶進行清除作業的人員。他們的身邊就有好幾枚炮彈,危險如影隨形吶。
除了紅色地帶之外,黃色地帶和藍色地帶相對安全,但也不是絕對安全。每年,居住在這兩個地帶的農民常常在幹農活的時候觸發炮彈,不是炸壞了拖拉機,就是有人因此喪命。在凡爾登,政府向當地農民呼籲,一旦在自己的土地上挖出炮彈,不要自行處理而應通知政府回收。當地農民稱之為"鐵的收穫",每年,比利時和法國的農民在自家的土地上都能挖出好幾噸的炸彈。
▇這是當地農民挖出來的炮彈。
紅色地帶的面積達到上百平方公裡,幾乎等於巴黎的面積,由於面積過大,專家估測,完全恢復宜居環境需要300~900年的時間。但也有專家認為地帶內的炮彈無法徹底清除,汙染已不可能恢復。這片地帶成了戰後處理最困難的問題。這個因為人類戰爭留下的惡果,只能由人類自己吞下。
▇眼前的一幕不知道的人還以為這裡只是普通的森林,但是當中戰爭的毒瘤仍在繼續汙染著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