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境?生機?——抗菌藥物使用現狀及新型抗菌藥物展望

2020-11-21 騰訊網

據世界衛生組織近期披露的兩份報告顯示,目前,新抗菌藥物製劑研發薄弱,開發中的60個品種並不能大幅改善現有的治療困境,且很少有新藥針對臨床上最困難的耐藥菌(碳青黴烯耐藥革蘭陰性菌)。同時,目前眾多國家提供的數據中,均顯示出令人擔憂的抗微生物藥物耐藥問題,尤其是近幾年,一些抗菌藥物的耐藥率在持續升高,已逐漸成為新的全球性公共危機。

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表示:「耐藥性威脅從未像現在這樣緊迫,對解決辦法的需求也從未像現在這樣迫切。我們正採取多項行動減少抗菌藥物耐藥性,但還需要加大投入,持續開發新的抗菌藥物。」

我國是抗菌藥物使用大國,在臨床感染治療中,同樣面臨著原有抗菌藥物有效性下降的現狀,急需開發新型抗菌藥物來對抗耐藥菌。今天我們請到中華醫學會細菌感染與耐藥防治分會主任委員、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抗生素研究所所長王明貴教授、中國醫藥教育協會感染疾病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院副院長、感染病學科負責人俞雲松教授介紹抗菌藥物的使用現狀和新藥展望。

問:目前臨床上抗菌藥物的使用情況以及抗菌藥物現在面臨著哪些問題?為什麼迫切需要新型抗菌藥物?

王明貴教授:目前常用的抗菌藥物有β-內醯胺類、喹諾酮類、大環內酯類、氨基糖苷類、糖肽類、噁唑烷酮類、四環素類、磺胺類等,還有林可黴素類、醯胺醇類等。整體來說,抗菌藥物種類繁多,在應用抗菌藥積極解決感染問題的同時,也對抗菌藥對於人體及生態帶來的一些問題有新的的認識,隨著抗菌藥物的廣泛應用,耐藥問題也越來越突出。

俞雲松教授:細菌耐藥已經成為全球公共健康領域的重大挑戰,中國是耐藥問題比較嚴重的國家之一。其中,對於革蘭陽性菌感染,目前的抗菌藥物基本上能夠滿足臨床需求。但由於耐藥發展很快,革蘭陰性菌,尤其是碳青黴烯耐藥的陰性菌,目前臨床上十分需要安全性好又高效的抗菌藥物。而且由於細菌耐藥的加速,新型抗生素的有效周期越來越短,這也就導致了藥企投資回報率越來越低,嚴重影響藥企研發新抗菌藥物的積極性。如果不及時採取一些行動,很快我們會面臨對一些耐藥細菌感染「幾乎無藥可用」的困境。

問:近幾年國內外批准的新型抗菌藥物有哪些?目前,在國內外臨床研究的藥物中,您比較看好哪些藥物?

王明貴教授:近年來,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審評中心進行了深化改革,加快了國內新藥審批和國外新藥的引進工作,使抗菌藥物能夠更快地應用到臨床,以應對耐藥問題。其中有一些國內已上市的新藥,比如替加環素和頭孢他啶/阿維巴坦,部分滿足了對碳青黴烯耐藥陰性菌感染治療的臨床需求。未來還有一些可能會上市的藥品,比如美羅培南/法硼巴坦和亞胺培南-西司他丁/雷利巴坦。我們能看到新藥開發取得了一些進展,但上述抗菌藥都有其局限性,還需要繼續開發新的抗菌藥物和制定新的策略來應對耐藥問題。

2017年~2019年FDA獲批上市的新藥

表1:2017年7月至2019年9月期間,獲得市場授權的抗生素

*2019 ANTIBACTERIAL AGENTS IN CLINICAL DEVELOPMENT an analysis of theantibacterial clinical development pipeline

俞雲松教授:對於已通過了FDA審批但國內還沒上市的藥品,我比較期待的抗菌藥物比較多,包括新的四環素類衍生物。因為有些患者很難在最初就診斷出致病菌,新的四環素類衍生物抗菌譜廣,可作為混合菌感染經驗性治療的抗菌藥物選擇。如果新的四環素類抗菌藥物能保留其廣譜的優點,又加強了殺菌活性、降低副作用,就會比較理想。比如奧馬環素和依拉環素等。

根據報導,已進入臨床研究的抗菌藥物大概有30多種,數量最多也是我比較看好的一類,就是β-內醯胺類抗生素和β-內醯胺酶抑制劑的複方製劑,因為殺菌活性強,療效確切,安全性也高。現在有很多公司都在積極開發結構改造的此類藥物,如果能使它抗菌譜或抑酶譜更廣,還是很值得期待的,比如能覆蓋NDM金屬酶的Taniborbactam+cefepime和zidebactam+cefepime。

已進入臨床研究的抗菌藥物類型分布

圖2:針對世衛組織重點病原體的臨床抗生素研發管線總結

表2:預期對常見β內醯胺酶有活性的β內醯胺類藥物和β內醯胺/酶抑制劑複合製劑

* 2019 ANTIBACTERIALAGENTS IN CLINICAL DEVELOPMENT an analysis of the antibacterial clinicaldevelopment pipeline

問:展望未來,您覺得新型抗生素需要符合哪些特質?您覺得未來新型抗生素的研發會有哪些方向和趨勢?

俞雲松教授:新一代的抗菌藥物首先要對現有的耐藥菌有很強的殺菌活性,很好的臨床療效,很低的不良反應,最好不容易產生耐藥,價格上也比較親民。

王明貴教授:未來大趨勢上,可能還是會基於現有一些已經經過廣泛驗證的抗菌藥物進行修飾和改良。除此之外,非傳統方法也會有一些發展,出現一些新的類型、新的靶標或者新的作用機制的藥物。比如有噬菌體、納米抗生素這樣的新類型抗菌藥物,還有新的DNA旋轉酶標靶,可能會有效抵抗耐藥菌和生物膜。

中國目前耐藥形勢嚴峻,要遏制耐藥,不能僅僅是醫護人員「孤軍奮戰「,更需要政策的扶持,外部環境的支持,市場的回饋與激勵,乃至畜牧業對於抗菌藥物的合理使用。這也是2020世界提高抗微生物藥物認識周的主題——「齊心協力,遏制耐藥」。在遏制耐藥的路上,缺了哪一方的有力支持,都難以打贏這場人與耐藥菌的「世紀大戰」。

【來源:健康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山東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管理加碼 門診不得使用特殊使用級抗菌藥物
    ,提高抗菌藥物合理使用水平,遏制細菌耐藥。醫療機構要對抗菌藥物供應目錄進行動態管理,清退存在安全隱患、療效不確定、耐藥嚴重、性價比差和違規使用的抗菌藥物品種和品規。要按照規定定期調整抗菌藥物供應目錄,調整周期原則上為2年,最短不少於1年,並在調整後15個工作日內向核發其《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的衛生計生行政部門備案。
  • 疫情期間抗菌藥物的合理使用建議
    圍繞著這一種新型病毒感染的焦慮與不安,以及缺乏被證實為有效的抗病毒治療可能是抗菌藥物過度使用的另外一部分原因。對感染新冠病毒的患者使用抗菌藥物治療的理由似乎是來自於流感合併細菌感染的經驗。針對流感病毒感染,大多數研究報告初始合併感染或繼發細菌性肺炎的病例在11%至35%之間,主要由肺炎鏈球菌和金黃色葡萄球菌引起[3]。
  • 關於舉辦2020年中國藥學會抗生素專業委員會學術年會暨抗菌藥物...
    為促進抗菌藥物合理應用與管理,貫徹落實遏制細菌耐藥國家行動計劃,做好全國抗菌藥物研發與生產、應用與管理以及教學等各個環節的各項工作,及時了解抗菌藥物產學研管用國內外行業進展,加強相互交流溝通,提高感染性疾病的合理用藥水平、強化抗菌藥物管理需要全社會人人參與與踐行的意識,促進抗菌藥物生產研發質量的不斷提升,根據新冠疫情常態化防控工作需要,由中國藥學會抗生素專業委員會主辦,四川大學華西醫院承辦、中國醫藥生物技術協會酶工程與發酵工程專業委員會
  • 安徽:臨床抗菌藥物將執行新目錄
    為加強醫療機構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管理,安徽省衛生廳日前出臺《安徽省抗菌藥物臨床應用分級管理目錄(2012版)》,其中收錄的164種抗菌藥物品種將分為三個使用級別,並要求各醫療機構參照目錄明確各級醫師使用抗菌藥物權限,做到抗菌藥物級別 「只升不降」。該《目錄》將於8月1日與被稱為「史上最嚴限抗令」的衛生部《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管理辦法》同時施行。
  • 各類抗菌藥物的適應證和注意事項
    新生兒應儘量避免使用本類藥物。確有應用指徵時,應進行血藥濃度監測,根據監測結果調整給藥方案。嬰幼兒、老年患者應慎用該類藥物,如確有應用指徵,有條件亦應進行血藥濃度監測。6. 妊娠期患者應避免使用。哺乳期患者應避免使用或用藥期間停止哺乳。7. 本類藥物不宜與其他腎毒性藥物、耳毒性藥物、神經肌肉阻滯劑或強利尿劑同用。與注射用第一代頭孢菌素類合用時可能增加腎毒性。
  • 濫用抗菌藥物當心「無藥可用」
    吃點抗菌藥……長期以來,各類抗菌藥物一直是人們眼中的「萬能藥」,總在患者的首選藥品名單之列但是,抗菌藥物真的可以「包治百病」嗎?世界衛生組織發布報告指出,細菌耐藥是對目前全球衛生、食品安全和發展最大的威脅之一,過度使用和誤用抗菌藥物會導致患者住院時間延長、醫療費用增加和死亡率上升。
  • 【安信科普】各類抗菌藥物特點及選用
    抗菌治療是臨床上最常使用的療法之一。然而,面對種類繁多、適應證、作用機理及副作用各異的抗菌藥物,要熟習其特點並做到合理選用,並非易事。 抗感染藥物:用於治療各種病原體(細菌、真菌、衣原體、支原體、病毒、立克次體、螺旋體、原蟲、蠕蟲等)所致感染的藥物,其概念較抗微生物藥稍寬泛。後者一般不包括抗蠕蟲藥。 抗菌藥物(抗細菌藥):是指對細菌有殺滅和抑制作用的藥物。
  • 三級/二級醫療機構抗菌藥物臨床應用分級管理目錄
    為進一步加強我省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管理工作,提高抗菌藥物合理使用水平,保障醫療質量與患者安全,日前,省衛生計生委組織專家調整制定了《青海省三級/二級醫療機構抗菌藥物臨床應用分級管理目錄(2018年版)》。《目錄》實行動態管理,每2年調整一次。
  • 關於以「三網」聯動為基礎促進抗菌藥物臨床合理應用的通知
    ,市衛生健康委抗菌藥物臨床應用與管理專家委員會:為深入貫徹落實《關於加強醫療機構藥事管理促進合理用藥的意見》(國衛醫發〔2020〕2號)、《遏制細菌耐藥國家行動計劃(2016-2020年)》和《關於持續做好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管理工作的通知》(國衛辦醫發〔2020〕8號)精神,持續加強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管理,提高抗菌藥物合理使用水平,結合本市實際,現提出以下要求。
  • 南寧市婦幼保健院:同行交流促醫院抗菌藥物規範管理
    本次交流圍繞醫院抗菌藥物管理實踐進行了深入探討,並針對雙方提出的困惑展開充分的討論。顏雲盈分享了兒科門診和住院病區抗菌藥物評價指標的管理經驗,如科內建立科主任作為第一責任人的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管理的長效機制,強調貫徹落實國家抗菌藥物管理文件要求的重要性,通過增強醫務人員合理用藥意識以及提升合理用藥水平等一系列措施達到抗菌藥物臨床合理應用規範。
  • 抗菌藥物的臨床應用
    抗菌藥物的使用涉及臨床各個科室,然而抗菌藥種類繁多,作用效果各不相同,面對感染患者,臨床藥師如何選用最合適的抗菌藥物?抗菌藥物進入人體後,又怎樣評估藥物效果?這就要從PK/PD參數說起(見圖1),圍繞病例從藥動學和藥效學兩個方面共同評價抗菌藥物,指導臨床合理用藥。
  • 碳青黴烯類抗菌藥物臨床應用專家共識和扣分細則|碳青黴烯類|內生...
    [3]部分地區厄他培南在抗菌藥物分級管理目錄中屬於限制使用級,遇此情況無需進行第五部分評價。1.本評價細則是為評價碳青黴烯類抗菌藥物臨床應用合理性提供參考,供專檔管理和督導檢查時使用。全國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監測網數據顯示,自2011年我國開展抗菌藥物臨床應用專項整治以來,我國住院患者抗菌藥物使用率由2011年的59.4%降至2017年的36.8%,抗菌藥物使用強度同期由85.1 DDDs/100人·天降至49.7DDDs/100人·天。
  • 尿路感染,抗菌藥物怎樣合理選用?
    >抗菌藥物治療是尿路感染的主要治療方式,但要遵循一定的原則。01急性膀胱炎(非複雜性)藥物選擇:磷黴素氨丁三醇(單次劑量3g),呋喃妥因50mg q8h 持續5-7日,但僅用於治療下尿路感染;氟喹諾酮類藥物(左氧氟沙星、環丙沙星)3 日療程有效,但應作為二線藥物;當其它藥物存在禁忌時,也可選擇半合成青黴素或頭孢菌素類(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頭孢呋辛)
  • 10類抗菌藥物不良反應大全
    抗菌藥物,是指具有殺菌或抑菌活性的藥物,包括各種抗生素、磺胺類、目前,抗菌藥物幾百種,使用過程中至少要記住以下常見的或嚴重的不良反應。 一、青黴素類 1.過敏反應:可發生過敏性休克(Ⅰ型變態反應)和血清病型反應(Ⅲ型變態反應)。其它過敏反應尚有溶血性貧血(Ⅱ型變態反應)、藥疹、接觸性皮炎、間質性腎炎、哮喘發作等。
  • 上海藥物所新型抗多藥耐藥菌藥物研究取得重要成果
    噁唑烷酮是一類全新作用機制的抑制細菌蛋白質合成的新型抗菌藥物,這類結構中唯一的上市藥物——利奈唑烷(Linezolid,輝瑞)對MRSA,MRSE,PRSP引起的感染性疾病有很好療效。2010年銷售額超過11億美元,是目前全球最暢銷的抗菌藥物。
  • 專注於抗菌藥物研發,盟科藥業「赴考」科創板
    據悉,盟科藥業專注於抗菌藥物研發,已構建多個針對世界衛生組織「超級細菌」名單病原體的抗菌藥物管線。公司在中美兩地擁有經驗豐富的研發團隊,充分利用國際團隊的專業知識在中美兩地同步開展臨床試驗。頭圖來源:圖蟲轉載聲明:本文為資本邦原創資訊,轉載請註明出處及作者,否則為侵權。
  • 石四藥集團(02005):抗菌藥物鹽酸莫西沙星氯化鈉注射液獲通過一致...
    原標題:石四藥集團(02005):抗菌藥物鹽酸莫西沙星氯化鈉注射液獲通過一致性評價
  • 劉正印等多位抗疫名家來渝研討耐藥菌防治之道 保障臨床抗菌藥物...
    目前,已舉辦涵蓋包括感染性疾病規範化診療、重症感染診治、抗菌藥物合理使用、不明原因發熱、肝衰竭診治進展、人感染H7N9禽流感及甲型流感重症病例救治經驗等共計十餘次,為全市搭建了良好的感染性疾病學術交流平臺,並培養了一批批優秀的感染科醫師隊伍。
  • 十大類抗菌藥物不良反應匯總!|頭孢菌素|雙硫侖樣|氯黴素|-健康界
    抗菌藥物,是指具有殺菌或抑菌活性的藥物,包括各種抗生素、磺胺類、咪唑類、硝基咪唑類、喹諾酮類等化學合成藥物。目前,抗菌藥物幾百種,使用過程中至少要記住以下常見的或嚴重的不良反應。
  • 這些藥物兒童謹慎使用 - 巴彥淖爾新聞門戶網站
    抗菌藥物  抗菌藥物是對抗病原性微生物引發感染的「利劍」,但對於兒童來說,抗菌藥物不合理使用可能會引起嚴重後果。  喹諾酮類抗菌藥物  如環丙沙星、諾氟沙星、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等,18歲以下兒童禁用。這類藥物可導致關節、軟骨發育障礙,影響兒童生長發育。  氯黴素  新生兒與早產兒禁用,兒童慎用。因其可導致再生障礙性貧血、灰嬰症候群、肝功能衰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