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在婚姻裡懂比愛更重要。你認同這句話嗎?
因為懂一個人,才會更加理解和包容對方,才會欣賞和成就對方,這是婚姻長久的前提和秘訣。
而楊絳先生在《我們仨》這本書中,寫到關於自己和丈夫錢鍾書之間的愛情,他們兩更是婚姻的典範。
他們一輩子互相理解,彼此欣賞,做著志趣相投的事,走過了人生最曼妙的風景。
哪怕到最後,只剩下楊絳先生一個人回望來時路,她的內心依然淡定從容,因為她已經品嘗過了世間最真的感情,她是幸福的。
01好的婚姻,需要理解和包容
1935年,楊絳和錢鍾書兩人結婚,隨後一起前往英國留學。
初到英國,因為離家太遠,楊絳一度因想家而情緒不寧。
錢鍾書就主動「大顯身手」,每天早上都會給楊絳做早飯。
當楊絳還在熟睡中時,錢鍾書已經把早飯端到楊絳床前。楊絳說,那是她吃過最好吃的早飯。
在英國留學期間,楊絳母親過世,這是楊絳第一次遇到這麼大的痛心之事,悲苦不已。
而錢鍾書一直陪在她身邊不離不棄,對她百般勸慰。
楊絳對錢鍾書也是萬分理解和包容。在楊絳先生的筆下,幾乎從來沒有看到他們彼此指責對方的不是。
錢鍾書不小心打翻墨水瓶,摔碎檯燈,楊絳知道了從來不會怪他,總是安慰他說,沒事,不要緊,她都會處理好的。
他們便是如此,從來不會責怪對方,永遠都把彼此的感受放在第一位,總是會互相體諒,為對方著想。
所以,婚姻中,最需要的就是彼此包容和懂得。因為,婚姻找的是最適合的那個人,而不是最心動的那個人。
02志趣相投,會讓婚姻走的更遠
有人說,外貌決定了兩個人能否在一起,而性格和思想則決定了兩個人能否走下去。
這不是不無道理的,如果兩個人志趣相同,三觀契合,在生活中,就會避免出現很多分歧。
哪怕有分歧,也會冷靜、理智的分析,然後一起解決。
錢鍾書和楊絳,正是因為彼此有相同的價值觀,有共同熱愛的興趣愛好,所以才能一輩子和和氣氣,走完讓人豔羨的一生。
他們同為文學界的泰鬥級人物,讀書寫作便成了他們的共同愛好。
而且,這個愛好伴隨他們一生。
曾經在英國留學期間,他們把很多時間都留給了讀書和寫作,每晚伏案而坐,一起讀書寫作。
甚至到了晚年,兩個人也是深居簡出,平日裡也是待在家裡各據書桌一角,靜靜的看書學習。
他們兩人也幾乎沒有爭吵過,一輩子也只有過一次嚴重的爭執,矛頭竟然只是一個法文單詞的讀音出現分歧。
為此,兩個人還互相說了一些有傷感情的話。
所以從那以後,他們互相約定,以後遇到事情可以各持異議,不必求同,但是再也不能彼此爭吵。
這也是他們婚姻持久的秘訣之一,他們遇到有分歧的事總會找到合適的解決辦法,他們總會尊重彼此的想法,在不同的分歧裡找到相同的默契。
他們的婚姻裡,有一種精神,叫做契約精神,他們一直堅守,互相進步。
所以,幸福的婚姻,不是風情月意,不是甜言蜜語,而是志同道合,是思想深處價值觀的匹配。
兩個人可以成為彼此的朋友,也可以成為對方心裡最契合的靈魂夥伴。
03好的婚姻,是彼此欣賞和成就
好的婚姻,一定是彼此欣賞,互相成就,而不是一個人高高在上,另一個人屈尊攀附。
而這一點,在楊絳和錢鍾書的婚姻生活裡,體現的淋漓盡致。
他們對彼此的稱讚和愛意,沒有絲毫的遮掩,完全流露在生活的每一個細節裡。
當錢鍾書知道楊絳懷孕以後,就總是心心念念的對她說:
「我只要女兒,只要一個,像你的。」
而楊絳對錢鍾書的欣賞,絲毫不輸錢鍾書。
女兒錢媛出生以後,楊絳總是說:
「圓圓翻書,像鍾書;圓圓看書很容易情緒激動,像鍾書;圓圓性格溫潤,像鍾書;圓圓喜歡研究很多東西,像鍾書。」
而且,楊絳作為錢鍾書的妻子,是最賢的妻,她成就了錢鍾書的一生。
兩人在英國留學時,楊絳在自己學習功課之餘,還會把家裡安排的妥妥貼貼,只是為了能夠讓錢鍾書安心讀書。
當錢鍾書晚年身患哮喘之後,她極力「護夫」不讓錢鍾書外出工作,讓他安心靜養身體。
當他的小說《圍城》被拍成電影後,一下子成了名人,每天來家門口的人絡繹不絕。
錢鍾書最怕自己被別人當成大猩猩一樣圍觀,但是自己又最不擅長做這些事,楊絳就擋在丈夫前面和那些前來圍觀的人周旋。
楊絳說,自己一生最大的成績就是沒有讓錢鍾書流失掉他身上的那一份痴氣和才氣。
楊絳先生對錢鍾書的成全,世間少有,只有她最懂錢鍾書的那一身傲氣和才情,所以她細心呵護。
因此,好的婚姻,是一個人看到另一個人身上的優點會盡力幫他發揮到最大的價值,而看到缺點也會毫無怨言的幫他一件件做完整。
所以,婚姻裡從來沒有完美的愛人,只有兩個不完美的人相互扶持,一起成就最完美的婚姻。
這才是一個合格的愛人應該做到的標準,也是一段幸福的婚姻最堅固的保障。
所以,婚姻需要互相理解和包容,需要志趣相投和三觀契合,需要彼此欣賞互相成就。
因為理解,才會懂得他的珍貴;因為志趣相投,才會看到他身上閃光般的優點;因為愛慕,才會欣賞他的才情,才會成就他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