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小於品詩論著!更多精彩文章更新期待您的關注,感謝支持!
中國是一個有著悠久歷史的文明古國,其文化底蘊也是異常的深厚!中國文化是華夏民族的基礎,是充分整合全國各地域和各民族文化要素而形成的文化。中國文化主要由兩個部分組成,其中之一便是祖輩的賢人能士的智慧結晶,從諸子百家到學術文化再到宗教哲學等等,這些文化囊括的內容對我們的人生道路有著深遠的影響,因此人們將它們銘刻撰寫成書籍或者教材供我們拜讀學習!還有一類文化來自於民間,包括什麼民間藝術,民間技藝等等,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民間文化,這類文化來自於社會底層,是由各朝各代勞動人民創造、總結的民眾通俗文化,像俗語、歇後語之類的語錄詞條也都是民間文化的範疇!
俗語,這個很好理解,字面意思就能解釋,就是通俗易懂的語句,官方解釋就是具有口語性和通俗性的語言單位,是通俗並廣泛流行的定型的語句!其實俗語就是我們常說的「常言道」或者「俗話說」!
俗語並不複雜,雖然通俗,但不單調,雖然易懂,但其背後卻蘊含著深奧的人生哲理或生活道理!所以不能小看俗語,雖說是勞動人民口口相傳的語句,卻也是祖祖輩輩人民的智慧結晶!而且這些俗語還包羅萬象,從氣候時節到生活民俗,再到人性百態,幾乎都有俗語總結出來的真理存在!比如我們上學時,在課本中就接觸過一則關於氣候的俗語「早霞不出門,晚霞行千裡」,還有「種瓜得瓜,種豆得豆」這一類就是生活中積累的經驗之語!
今天我們要來探討的這則俗語,是用來反應人性的。這則俗語的前半句家喻戶曉,人人盡知,而卻很少有人知道它其實還有後半句,前半句給人的感覺是心寒,當您讀了後半句,您就會有心碎的感覺了!
這則俗語的前半句說的是「久病床前無孝子」,意思是說,一個老人久病臥床,不能自理,那麼他的病床之前很難有孝子存在!
大家都知道,百善孝為先,孝道是我國社會的基本道德規範,所謂百善孝為先,就是應把「孝」放於其他道德品行之首,「孝」本是為了回報父母養育之恩的行為,然而此處的俗語似乎又與孝道格格不入,甚至相互矛盾,其實這也不難理解,只要在兩者之間加上「人性」,那麼這種矛盾的產生就可以共存了!
身為父母的,一生勞碌都是為了愛護自己的子女,而子女似乎也習慣了接受這種愛護和依靠,用父母的,花父母的似乎成了天經地義的事情,用我們現代人的說法就是「啃老」。這一點,大家不要不承認,即使你再有能力,再能自理,平時中也是存在「啃老」現象的!
父母為了子女,即使老了、病了,只要還有勞作能力,就會想著怎樣奔勞為子女減輕負擔,此時的子女是願意接受和孝敬自己父母的!可一旦父母病倒,不能自理,那麼他們會成為什麼?對,他們會成為子女的負擔,家庭的負擔,甚至有人將其看成累贅。此時的子女,又有多少人願意承受這種負擔累贅呢?
有些人擁有一片孝心,堅守孝道,願意承擔父母老時、病時得重擔,這類人,小於敬佩。可是真能做到不厭其煩的照顧嗎?一年兩年,您能堅持,三年五年您能忍住,可十年八年呢?餵食、清便、擦拭身體,這些事情您真能做到不厭其煩嗎?恐怕很難有人能肯定的回答!所以說這句俗語說的很有道理,「久病床前」才「無孝子」,並不是不孝,而是不能堅持孝!此俗語雖然悽涼讓人心寒,可也是老祖宗一代一代親身經歷總結出來的真理!
其實「久病床前無孝子」這句俗語並不完整,我們熟悉的是這前半句,它的後半句更是讓人扎心並且現實,前半句給人的感覺是心寒,那麼後半句就會讓人心碎!
這下半句便是「久貧家中無賢妻」,這下半句的意思也很好理解,一個家庭窮的久了,那麼家中的妻子也就不賢惠了!
人與人之間的情感,大多數都是建立在經濟基礎上的,夫妻之間的感情也是一樣。就如同姑娘擇偶,必先考慮男方的家庭條件和經濟基礎,就算有一些只追求愛情的懵懂少女,可在她們持家生活以後,經濟基礎的缺陷便會慢慢的浮出水面!因為窮,無法再與人攀比,因為窮,日子會過的非常寒酸,她們當初對於生活的憧憬只局限於愛情的甜蜜,可真正陷入家庭生活之中時,一切的美好夢想都會被貧窮無情的打破!
久貧的家庭,妻子會埋怨丈夫無能,妻子會因為瑣事斤斤計較,因而家庭的矛盾會日益擴大,本來賢惠的妻子不再賢惠,更有甚者會選擇解散家庭而直接離開!生活是無情的,打擊是嚴重的,就像我們常說的「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再賢惠的妻子也是無法忍受長期過苦日子的!
其實這也是人性使然,也不能全怪她們無情無義。人活著,誰不想往更高更好的方向發展呢?她們也不是聖賢神仙,她們也只不過是一群想過稍微好點日子的普通人!人心都是向上的,追求好日子,好生活都是必然的,就像古時的女人,明知深宮是埋葬她們青春的罪惡深淵,可她們有機會還是會義無反顧的跳進去了,為什麼?還不是想要得到帝王的寵幸而一步登天過上好日子!所以說,這就是人性!
這則俗語上下兩句雖然都很悲觀,但所述內容卻是實情真理,在我們讚嘆古人智慧的同時,大家也多多努力拼搏吧,讓我們身邊的人,無論是父母還是妻兒,都能夠過上幸福得生活!
本文由「小於品詩論著」撰寫整理!更多好文,每日更新,如果您喜歡本文,請您動動手指點擊關注、讚賞!感謝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