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五號秘籍:兩噸多的胖小夥如何「追上」小姑娘

2020-12-10 北方網

嫦娥五號上升器與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交會對接效果圖。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八院供圖

12月6日5時42分,嫦娥五號上升器成功與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交會對接,並於6時12分將樣品容器安全轉移至返回器中。這是我國首次實現月球軌道交會對接,也是跨越38萬公裡的首次「太空牽手」。

在環月軌道運行的嫦娥五號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體重達2.3噸左右,如何和體重僅有400公斤左右的上升器成功「牽手」?來看嫦娥五號探測器的專屬秘籍。

最緊要的是耐心——等待

12月1日,嫦娥五號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以下稱「著上組合體」),與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以下稱「軌返組合體」)分離,順利落月,開展「挖土」和封裝工作。

與此同時,軌返組合體則在環月軌道上繼續飛行,安靜、耐心地等待與裝載月壤的上升器再次見面。

重達2.3噸的小胖子——軌返組合體一邊數著星星,一邊算著與上升器再次見面的日子,在兩天時間內完成4次調相控制,在月球圓形軌道上「哼哧哼哧」地完成長跑。

胖小夥很有耐心,在與上升器再次見面前, 作好最充分的準備,力爭以最帥氣的姿態等待上升器的到來。

最巧妙的是溝通——靈犀

體重有800公斤左右的小姑娘——上升器在上升過程中成功「瘦身」到400公斤左右,以更苗條的身姿衝入環月橢圓軌道。

小姑娘通過與軌返組合體之間巧妙的溝通方式——遠程導引,進行4次軌道控制,進入環月圓軌道上,在預定的交班點,停留在軌返組合體前方50公裡處。

在進入到交班點後的4個小時,軌返組合體就開始用更加親近的溝通方式——近程導引與上升器進行溝通,雙方通過自己攜帶的敏感器,即微波雷達互換信息,軌返組合體開始主動向上升器靠近。

最需要的是心態——冷靜

看到心儀的對象出現時,小胖子——軌返組合體有些激動,但仍竭力讓自己冷靜下來,分步驟、分階段地向上升器靠攏。

軌返組合體為自己設置了4個停泊點,分別來觀察自己與上升器的姿態和狀態,是否一切是按照預期方案進行,50公裡、5公裡、1公裡、100米,每一次停泊觀察,都是對最終靠近時間和地點的精確把握。

越到最後,軌返組合體反而更加冷靜,飛快進行精準計算和調整。

最重要的是積累——實力

小胖子能有如今冷靜精準的判斷,來源於中國航天在交會對接方面的深厚積累。據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專家介紹,在中國太空探索的歷程中,近地軌道交會對接技術正在快速發展——

2012年6月,神舟九號與天宮一號對接成功,標誌著我國首次載人交會對接任務的成功;2013年6月,神舟十號與天宮一號順利進行了一次自動交會對接和一次航天員手控交會對接……

這些都標誌著我國近地軌道交會對接技術的成熟。飛船是在近地軌道上完成與空間站的交會對接,通信距離相對較近,並且能夠得到導航衛星的定位幫助,地面控制的精度更高。

而這一次,嫦娥五號軌返組合體要在距離地球38萬公裡的環月軌道上「追逐」上升器,這就對控制系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軌道返回組合體要能夠適應更大的偏差,在沒有任何幹預的情況下全自主地做出向「心儀對象」靠近的各個決策,這不僅是國內首次,也是國際首次。

最牢靠的是細節——細緻

載人飛船與空間站交會對接,是在近地軌道上採用撞擊式的方法完成,此次小胖子卻要採用更加浪漫的方式,與上升器「牽手」對接。

軌返組合體身上安裝了3個對接機構主動件,又稱為「抱爪」,在運動過程中完全貼近上升器,主動用「抱爪」緊扣上升器身上的對接機構被動件,將上升器「拉入懷中」,完成這次親密的「抱緊式」交會對接。

軌返組合體重達2.3噸,在運行過程中稍有不慎就會將身姿輕盈的上升器「撞飛」,這需要小胖子對於速度、位置都有極為細緻的把握,對微重力環境、熱環境等有極為細心的考慮,用極高的控制精度來保證任務的完成。

五院專家表示,不僅交會對接的過程精巧細緻,交會對接的產品設計也極為精密。在多器之間月球樣品的通暢轉移,對各分系統的設計精度、裝配精度和製造精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進行指標分配時,裝配精度要達到毫米級,製造精度要達到微米級。

為此,五院總體設計部研製團隊要攻克裝配環節多、精度測量難、精度調整要求高等難關。僅以樣品艙的艙蓋為例,產品經歷了總體設計部機構分系統團隊的8年打磨,堪稱嫦娥五號探測器的「終極藏寶箱」。

現在,兩噸多重的胖小夥兒已經追上了心儀的小姑娘。後續,讓我們一起期待嫦娥五號探測器攜帶月球「土特產」重新回到地球的懷抱。

相關焦點

  • 2噸多的小胖子如何「追上」小姑娘,手把手教你操作秘籍
    12月3日晚,嫦娥五號上升器順利完成點火起飛,成功攜帶樣品進入到預定的環月軌道,這是我國首次實現地外天體起飛。剛剛,嫦娥五號上升器與環月等待的軌返組合體完成交會對接動作,將月球樣品順利轉移到返回器中。在環月軌道中運行的軌返組合體重達2.3噸左右,怎樣順利和體重僅有400公斤左右的上升器「牽手」成功?來看看嫦娥五號探測器的專屬秘籍!一、最緊要的是耐心——等待12月1日,嫦娥五號著上組合體與軌返組合體分離,順利落月,開展「挖土」和封裝工作。
  • 月球沒有發射塔與火箭,阿波羅號與嫦娥五號如何返航?數據說話
    登月艙在月球上起飛的重量僅相當於「兩頭豬」,而燃料有2.4噸,因此很容易返航!嫦娥五號和阿波羅11號,登陸與返航的原理基本上一樣。不過,嫦娥五號難度係數更高,但我們不能否認,美國50年前就已經載人登陸了。
  • 嫦娥五號奔月
    長徵五號運載火箭是我國新一代大推力低溫液體運載火箭,總長約57米,捆綁4個3.35米直徑助推器,起飛重量約870噸,起飛推力超過1000噸,近地軌道運載能力可達25噸級,地球同步軌道運載能力可達14噸級,運載能力、運載效率等重要性能指標均居世界先進水平,是目前我國運載能力最大的火箭。此次發射任務是長徵系列運載火箭的第353次飛行。
  • 嫦娥五號王者歸來,就為取兩公斤月球樣本?雄心壯志毫不掩飾
    由於一次發射需要承擔多項工程任務導致探測器發射質量急劇增大至8.2噸,對比嫦娥四號不到4噸的發射質量翻了一番還有盈餘。 嫦娥五號飛船的四大艙段 我國具備地月轉移軌道8噸級發射能力的火箭唯有長徵五號,它可以將9噸左右載荷直送地月轉移軌道。
  • 嫦娥五號-目標月壤
    推力:近地軌道25噸,地球同步轉移軌道(GTO)14噸,地月軌道8噸多 整裝待發的胖五 來看一下我們的嫦娥五號: 嫦娥五號探測器組合體總重達8.2噸(三號四號只有3.8噸),主要由軌道器、返回器、著陸器和上升器這四部分組成。
  • 月球上沒有火箭和發射塔,嫦娥五號取完月壤後,是如何成功返航的
    很多朋友很好奇,在月球上,又沒有火箭和發射塔,嫦娥五號是如何實現月面發射的呢?嫦娥五號如何在月面起飛「嫦娥五號」主要有4個主要部件——上升器、著陸器、再入器和軌道器,探測器整體到達月球軌道後,著陸器將攜上升器一同降落至月球表面,軌道器與返回器繼續環繞月球等待,所以它配備了三套動力系統,這三套推進分系統由77臺大小不同、性能各異的軌姿控發動機組成。
  • 嫦娥五號創造五項中國首次成就,回顧嫦娥五號探月之旅(珍藏版)
    經過20多天期盼等待,嫦娥五號探月之旅終於取得圓滿成功。嫦娥五號探測器在一次任務中,連續實現我國航天史上首次月面採樣、月面起飛、月球軌道交會對接、帶樣返回等多個重大突破。 01 籌備階段 2004年,國務院批准探月工程立項,又名「嫦娥工程」,包括繞、落、回三期。
  • 「探月女神」張玉花科普大講壇開講,揭秘嫦娥五號背後的故事
    嫦娥五號任務有哪些亮點?從月球上取土有多難?航天人為之開發了多少黑科技?……12月19日晚,上海科普大講壇第158講在第一時間邀請到「探月女神」——上海航天技術研究院探月工程負責人、嫦娥五號探測器副總指揮張玉花,講述嫦娥五號背後的故事。
  • 長徵五號火箭成功發射嫦娥五號探測器
    長徵五號運載火箭升空 隨後,長徵五號運載火箭成功將重達8.2噸的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一舉送入近地點約200公裡、遠地點約40萬公裡的地月轉移軌道。 一箭穿雲 執行此次發射任務的長徵五號運載火箭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一院抓總研製,地球同步轉移軌道運載能力達14噸級,運載能力位居世界現役火箭前列,足以將目前人類研製的最重無人探測器之一
  • 「嫦娥玉兔」探月記|嫦娥五號:月球,我來了!
    嫦娥五號:我是嫦娥五號小姐姐。你是哪位呀? 玉兔二號:哇塞!是五姐嗎?你什麼時候來到月球上找我和四姐玩呀?我們都快想死你啦! 嫦娥四號:是呀,五妹。快來和我們團聚吧。 嫦娥五號:四姐,小兔子,你們好呀,我也很想你們!
  • 嫦娥五號|揭秘「嫦娥」坐騎:胖五火箭
    長徵五號火箭是我國首型5米芯級直徑的新一代大推力運載火箭,地球同步軌道運載能力可達14噸級水平,近地軌道運載能力可達25噸級,運載能力、運載效率等重要性能指標均居世界先進水平。長五B火箭是一款一級半構型的火箭,可以實現近地軌道運載能力25噸級水平,後續將用於執行空間站發射任務,還可以和遠徵上面級搭配,執行近地軌道衛星群發射任務。Q:這次嫦娥5號發射窗口特別短,為什麼?
  • 如果嫦娥五號順利返回,是不是意味著可以載人登月了?
    目前嫦娥五號承擔的就是採樣返回的任務,將在月球表面上採集大約2公斤重的月面土壤等樣本,並將月壤樣本帶回地球。屬於登月計劃第一階段的收官之作。現在只需要等到嫦娥五號登陸月球,然後採樣返回,那麼咱們就可以開始著手準備下一階段的「載人登月」工程了。 不過,這裡還是需要給大家潑盆冷水。就算是嫦娥五號成功返回,也不代表咱們就具備「載人登月」的能力。
  • 長徵五號運送「嫦娥五號」探測器至地月轉移軌道
    長徵五號運送「嫦娥五號」探測器至地月轉移軌道2020-11-24 11:41出處/作者:快科技整合編輯:佚名責任編輯:lishiye1>   來自國家航天局的官方消息, 11月23日18時30分許,位於文昌發射場的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開始加注液氧液氫低溫推進劑,計劃於24日凌晨4時-5時擇機實施「嫦娥五號」發射任務。
  • 嫦娥五號成功著陸地球!為何嫦娥五號返回時會燃燒,升空卻不會?
    目前,嫦娥五號已經帶著月壤成功降落到地球上,創造了中國航天的又一裡程碑。嫦娥五號這一路走來,困難重重,但都被我國航天科技人員逐一克服,最終圓滿地完成了嫦娥五號的月球採樣返回地球任務。嫦娥五號最後這一步走得可謂是驚心動魄,返回器以將近11公裡/秒的超高速度衝入地球大氣層,導致返回器的外表溫度劇烈升高到上千度。
  • 嫦娥五號月球挖的「土」,為何世界各國沸騰了?
    嫦娥五號在月球挖了兩公斤「土」,為什麼老外那麼緊張呢?這次我們帶回來的圖案確實是不同凡響的。嫦娥五號探索的和取樣的位置非常特殊,是人類的探測器從來沒去過這個地方, 位於月球北部 叫呂姆克三的地方。這個地方直到十到十五年前才停止火山噴發是月球上呢最年輕的區域。
  • 可上九天攬月,嫦娥五號帶回來的月壤,為何令我們如此激動?
    嫦娥五號是什麼樣子的呢?嫦娥五號的核心部件有四個,上升器、著陸器、返回器、軌道器。其中只有返回器能夠回家,全探測器發射質量高達8.2噸,是嫦娥四號的兩倍多。如此高噸位的探月飛行器遠遠超過一般火箭並不能夠能夠承載,除非動用我國載荷能力最強的火箭——長徵五號。
  • 嫦娥五號組合體成功分離 將擇機實施月面軟著陸
    >作者| 龐之浩,全國空間探測技術首席科學傳播專家2020年11月24日凌晨4點半,中國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五大型運載火箭,成功將重量達8.2噸的嫦娥五號探測器直接送入地月轉移軌道。(一)8.2噸,嫦娥五號為何這麼重?目前,中國已經發射了6個「嫦娥」系列月球探測器,其中嫦娥五號是最重的,達到8.2噸,這是為什麼呢?嫦娥五號要完成的任務是最複雜、技術難度最大的,要實現月面自動採樣返回,完成探月工程的重大跨越——帶回2千克月球樣品。
  • 嫦娥五號即將結束太空之旅!嫦娥五號在太空呆了多久 挖土任務究竟...
    原標題:嫦娥五號即將結束太空之旅!嫦娥五號在太空呆了多久 挖土任務究竟有多難?   最近幾日大家討論最激烈的就是嫦娥五號的事情了,現在嫦娥五號即將結束太空之旅,大家都非常期盼,那麼嫦娥五號在太空帶了多久?我們今天一起來了解一下嫦娥五號 消息吧。
  • 嫦娥攬月|嫦娥五號任務圓滿成功,中國離載人登月還有多遠?
    在嫦娥五號之前,中國已經成功發射嫦娥一號、嫦娥二號、嫦娥三號和嫦娥四號,不僅對月球進行了環繞探測,還對月球正面和背面進行軟著陸探測,本次嫦娥五號成功採樣返回,將大幅提升中國對月球的認識,而且還可以為未來實施載人登月奠定了一些技術基礎和積累不少工程經驗。因此,嫦娥五號任務成功後可以考慮適時正式立項載人登月項目,早日實現中國人的登月夢。
  • 嫦娥五號九大高光時刻
    嫦娥五號基本是阿波羅登月飛船的無人縮小版。 2.長徵五號,力拔山兮氣蓋世 嫦娥五號探測器組合體總重達8.2噸,是人類無人探月史上最複雜最重的探測器。把它發射到38萬千米外的月球並非易事,這需要中國航天目前最為強大的長徵五號系列運載火箭。